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名师远程教育网 / 初三化学同步辅导教材(第12讲)主 讲:邹 正(南京外国语学校 高级教师 省特级教师)一、本周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四章 化学方程式 42 43(P71P77) 1理解书写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初步掌握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2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涵义的基础上,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3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格式,提高解化学计算题的能力。二、重点、难点剖析与典型题例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A:按照客观化学反应事实。B: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特别是该定律的微观解释,即方程式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个数相等。)2书写化学方程式应注明反应条件,掌握“”和“”符号的使用。A:反应条件包括: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B:“”号表示气体产物。a: 凡是反应物都是固态或液态物质,而反应后生成一种或几种气态物质,应该在这些气态生成的物的化学式后标出“”。b:若反应物中有气态物质,则生成物即使有气体也不标“”。c:不论反应物的状态如何,只要生成物只有一种,且是气态,也不标“”。C:“”号生成不溶性固体生成物。反应在液态(或气态)混合物中进行时,生成物中的沉淀(或固体)必须用“”号来表示。若反应物中有固体(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则即使生成物中有沉淀也不标“”。 由此可见,“”和“”是生成物的状态符号,永远只能出现在化学方程式等号的右边。 3掌握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技巧。A:最小公倍数法:第一步,找出反应式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元素,从原子个数不相等且相差多的元素着手配平,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后,以两个化学式中含该元素原子的个数分别去除最小公倍数,新得商就是该化学式的系数。 第二步, 根据求得化学式的系数推算出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 配平化学反应式P+O2P2O5点燃 解析 反应前后的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和5,两数的是最小公倍数是10。分别用2和5除10得O2前的系数为5,P2O5前的系数为2,反应后的2P2O5中含4P,因此,在P前配上4。题解 4P + 5O2 2P2O5 第二步 第一步 第一步 B:奇数配偶法:第一步,找出反应式两边出现次数最多而且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的元素,把原子个数是奇数的化学式前配上最小偶数,使原子个数由奇数变成偶数。第二步,由已推求出系数算出其化学式的系数。高温 例如 配平化学反应式FeS2+O2 Fe2O3+SO2题解 4FeS2 + 11O2 2Fe2O3 + 8SO28S 第二步 第四步 第一步 第三步 4Fe 共计220C:观察法:第一步,先找出反应式两边组成较复杂(原子数目多)的化学式,令该化学式的系数为1。第二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其化学式的系数(可以是分数,)最后在反应式两边各乘以某数,使各系数变成最简整数。例如 配平化学反应式: 3Fe+H3PO4 Fe3(PO4)2 + H2题解 3Fe + 2H2PO4 = Fe3(PO4)2 +3H2 第二步 第二步 第一步 第三步D:分析法对于某些化学反应可通过具体分析其反应实质的角度入手进行配平。例如 配平化学反应式FexOy+COFe+CO2高温 解析 该反应的实质是CO夺取FexOy中的一个氧原子生成了CO2。那么FexOy中有yO,故需yCO来压取,生成yCO2.题解 FexOy + yCO xFe +yCO2 第一步 第三步 第二步4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程序。化学计算是从“量”的角度来反映物质及其规律,它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数学则化学计算的工具。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按以下程序规范进行。A:根据题意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一查化学式,二查配平,三查条件,四查“”“”等符号)。这样考虑问题就比较直观,将注意力集中于化学方程式的所涉及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上。B:根据需求量设未知数。C:找出已知量和需求量之间的质量关系。D:列比例式,求解未知数。E:简明地写出答案。5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应注意的四点。A: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量,若不是纯物,则需转换。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质质量纯度 =不纯物质质量(1杂质的质量与数)。纯度为该物质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B:如果为气体体积,则按下式将其换算成气体质量。气体质量(克)=气体体积(升)密度(克/毫升)同理: 液体质量(克)=液体体积(毫升)密度(克/毫升)C:如果同时知道两种反应的量,要考虑过量问题。若题目中只给出一种物质的量,则另一种物质的用量往往用“足量”、“适量”、“过量”或“完全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等来描述。D:注意已知(需求)量的单位,所设未知数x本身就带单位,整个化学计算过程要带单位,最后求出x的值后写上单位且不加括号。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程序的格式,可以按以下口诀强化记忆: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不能差,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例1配平化学反应式As2O3+Zn+HClAsH3+ZnCl2+H2O解 采用观察法As2O3为突破口开始配平。 As2O2+6Zn+12HCl = 2AsH2+6ZnCl2+3H2O 第五步 第三步 第一步 第四步 第二步 2A2 12H 6Zn 例2(2002徐州市中考题)距今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掌握了炼铁面无私技术,他们将炭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利用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的三氧化二铁还原为铁。请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点燃 题解 依次题意弄清楚反应物和生成物理学化学式及反应条件。然后,根据最适宜的配平方法进行配平。高温 (1)C + O2 2CO (观察法)(2)Fe2O3 + 3CO 2Fe+3CO2 (分析法)在反应(2)中,CO夺取一个氧原子就变成了CO2,而Fe2O3中有3个氧原子,故需要3个CO来夺取。然后在Fe和CO2的化学式前分别加上2和3。例3(2002年福建泉州市中考题)MnO2 实验室用KClO3和MnO2混合加热制取O2,反应物中若混入少量有机物杂质易发生危险。若用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气)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可在常温下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请回答。(1)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类型都属于_反应;(2)H2O2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3)用H2O2和MnO2制取O2比用KClO3和MnO2在加热下制取O2,其主要优点是_。 (4)水分子的比例模型是: H2O2分子的比例模型是 。则表示H2O2 分子中氧原子的球是_球(选填“大”或“小”)。构成氧原子的粒子有_等。MnO2 题解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难看出均为分解反应,产生的O2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MnO2 2H2O2 2H2O+O2 2KClO3 2KCl+3O2 (2)H2O2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2 :162=1 :16 (3)比较可知该反应不需加热;实验的安全性强。 (4)从水的模型可知大的为氧原子,因此H2O2分子中的氧原子为大球。构成氧原子的微粒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或质子、中子和电子) 例4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的错误所在 ,并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点燃 (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KClO3 KCl+O2点燃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Fe3O4 3Fe+2O2(3)硫在绝氧中燃烧:S+O2 SO2(4)铁和盐酸反应:2Fe+6HCl =FeCl3+3H2点燃 (5)镁带在空气中燃烧:Mg+O2=MgO2(6)氢气在氧气中燃烧:H2+O2 H2OMnO2 题解 (1)生成物的化学式写错,应为O2:没有注明MnO2作催化剂。应为:2KClO3 2KCl+3O2(2)反应物与生成物等颠倒了。点燃 应为:3Fe+2O2 Fe3O4点燃 (3)因为反应物里有气体,故生成物SO2尽管是气体,但不能打“”。另外,当生成物为一种时,即使反应物中没有气体,生成物为气体也不能打“”。应为S+O2 SO2。点燃 (4)产物应为FeCl2:产生的H2没有打“”。应为:Fe+2HCl=FeCl2+H2点燃 (5)没有注明反应条件:生成物应为MgO. 应为:2Mg+O2 2MgO.(6)没有配平,应为:2H2+O2 2H2O。由此可见,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应注意“四查”。A:S查化学式;B:查平衡;C:查条件;D:查箭号。例5 (2002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题)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1)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一养鱼爱好者欲测定所用的过氧化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称取样品2.0g,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生成224mLO2(氧气的密度为1.43g/L)。试计算所用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题解 (1)先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采用观察法配平:2CaO2+2H2O=2Ca(OH)2+O2 (2)设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为x, 生成氧气的质量 0.224L1.43g/L=0.32g 2CaO2+2H2O=2Ca(OH)2+O2 272 32 x 0.32g = x=1.44g 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100%=72%答: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72%.习题精练一、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1由金属单质转变为非金属单质的置换反应。_2由非金属单质转变为金属单质的置换反应。_3生成两种单质的分解反应。_4生成三种氧化物的分解反应。_5两种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_二、计算题119.5克金属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全部用来与三氧化钨反应。理论上可还原多少克钨?2将3.1克红磷分别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充分反应,其实验数据如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给定氧气的质量(克)2814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克)3.557.17.1问:(1)这3次实验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2)第一次实验为什么不生成5.1克五氧二化磷,第二次实验为什么不生成11.1克五氧化二磷,说明什么问题?3实验室利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氧气,反应前二氧化锰占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为25%,当加热反应到二氧化锰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30%时,已分解的氯酸钾占总的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与提示高温 一、1Zn+H2SO4=ZnSO4+H2 22CuO+C 2Cu+CO2电解 或CuO+H2 Cu+H2O 32H2O 2H2+O2点燃 点燃 42Cu(OH)2CO3 2CuO+H2O+CO2高温 52H2+O2 2H2O 或S+O2 SO2二、1解 WO3+3H2 W+3H2O Zn+2HCl=ZnCl2+H2 将与得到关系式: 3Zn 3 H2 WO3 W 365 184 19.5克 x = x=18.4克. 答:理论上要还原出18.4克钨。2分析 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至于为什么3次实验生成五氧化二磷并不等于红磷和氧气的质量之和,这是由于其中的一种反应物并未全部参加化学反应。点燃 题解 设3.1克红磷需质量为x的氧气与之恰好反应,生成质量为y的五氧化二磷。 4P + 5O2 2P2O5 34 1625 1422 3.1克 x y解得:x= 4克 y=7.1克 故:3.1克 4克 3.55克 第一次为:3.1克 2克 7.1克 第一次为:3.1克 8克 7.1克 第三次为:3.1克 14克 7.1克 显然,第二次实验,有3.1克红磷和4克氧气完全反应生成7.1克五氧化二磷,当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余下氧气的质量为:8克4克= 4克 第三次实验,有3.1克红磷和4克氧气完全反应生成7.1克五氧化二磷,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余下氧气:14克4克=10克。高温 第一次实验是供氧不足:2克4克。这时红磷过量,设2克氧气与质量为Z克红磷恰好反应,生成质量为m克的五氧化二磷。则: 4P + 5O2 2P2O5 314 1625 1422z 2克 m解得:z=1.55克 m=3.55克即有1.55克红磷和2克氧气恰好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3.55克,当然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余下红磷:3.1克1.55克=1.55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常州市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附真题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闭幕词课件
- 蔻驰ai面试题库大全及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课程开发课件
- 安全教育培训课时安排课件
- 学前教育机构师资队伍教育政策对师资队伍影响研究报告
- 海洋能发电技术创新驱动2025年海岛能源供应体系升级报告
- 农业与食品行业绿色生产技术发展研究报告
- 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营销转型中的金融营销策略创新实践报告
- 新能源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新能源电池安全2025年报告
- 混凝土模板工程验收表(含续表)GDAQ2090202
- GB/T 29466-2023板式热交换器机组
- 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演进及研究框架
- 中国教育史全套
- GB/T 818-2000十字槽盘头螺钉
- GB/T 31298-2014TC4钛合金厚板
- 口腔科中医临床诊疗技术
- itop-4412开发板之精英版使用手册
-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培训课件
- 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与实践课件
- 井喷失控事故案例教育-井筒工程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