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购买原稿文件请充值后自助下载。
以下预览截图到的都有源文件,图纸是CAD,文档是WORD,下载后即可获得。
预览截图请勿抄袭,原稿文件完整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有疑问可以咨询QQ:414951605或1304139763
目录
1 概论 1
1.1 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1
1.2国内外发展状况 1
1.2.1国内发展状况 1
1.2.2国外模具发展情况 2
2 塑件的工艺分析 4
2.1 塑件的原始材料分析 4
2.2 POM的注塑工艺参数 5
2.3 明确塑件生产批量 6
2.4 估算塑件的体积和重量 6
2.5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7
3 确定模具结构方案 11
3.1 注射模具分型面的选择 11
3.1.1 分型面的基本形式 11
3.1.2 分型面选择的基本原则 11
3.1.3 分型面的选择 11
3.2 浇注系统的设计 12
3.2.1 浇注系统的组成 12
3.2.2 注射模具主流道的设计 12
3.2.3 分流道的设计 13
3.2.4 浇口的设计 15
3.2.5 冷料穴和钩料脱模装置 17
3.3 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 17
4 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11
4.1型芯和型腔工作尺寸的计算 11
4.1.1型腔径向尺寸的计算 11
4.1.2型腔深度的计算 11
4.2 侧壁厚度与底板厚度的计算 11
4.2.1 侧壁厚度 11
4.2.2 推板厚度 11
5 选择模架 12
5.1 初选注射机 12
5.1.1 浇注系统重量 12
5.1.2 注射压力 13
5.2 选标准模架 13
6 校核注射机 15
6.1 注射量、锁模力、注射压力、模具厚度的校核 15
6.2 开模行程的校核 15
6.3 模具在注射机上的安装 15
7 推出机构的设计 16
7.1推件力的计算 16
7.2 推杆的设计 16
7.2.1推杆的强度计算 16
7.2.2 推杆压力校核 17
7.3 推板强度计算 17
8 连接件的选用 19
8.1 销钉的选用 19
8.2 螺钉的选择 19
9 模具的装配 20
9.1 模的装配 20
9.2 动模的装配 20
参考文献 21
1 概论
1.1 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去了解模具设计以及生产的过程,为我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打基础,最后,让我们在可以自己设计出模具,可以基本通过理论达到生产要求。
注射模具的设计过程要求我们学生综合知识和实践能力较强,它既是我们大学四年所学的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塑料成型工艺与设备等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的综合应用,又需要我们学生了解大量的实践经验。
通过毕业设计,会使我们在下述基本能力上得到培养和锻炼:①塑料制品的设计及成型工艺的选择;②一般塑料制品成型模具的设计能力;③塑料制品的质量分析及工艺改进、塑料模具结构改进设计的能力;④了解模具设计的常用商业软件以及同实际设计的结合。
1.2国内外发展状况
1.2.1国内发展状况
工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产品更新速度加快,对模具的要求越来越高,尽管改革 开放以来,模具工业有了较大发展,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仍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要,目前满足率只能达到70%左右。造成产需矛盾突出的原因,一是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低,除少量标准件外购外,大部分工作量均需模具厂去完成。加工企业管理的体制上的约束,造成模具制造周期长,不能适应市场要求。二是设计和工艺技术落后,如模具CAD/CAM技术采用不普遍,加工设备数控化率低等,亦造成模具生产效率不高、周期长。总之,是拖了机电、轻工等行业发展的后腿。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对模具设计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能够更好的认识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重要性。因为利用模具成型零件的方法,实质上是一种少切削、无切削、多工序重合的生产方法,采用模具成型的工艺代替传统的切削加工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零件质量,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利用模具生产零件的方法已经成为工业上进行成批或大批生产的主要技术手段,它对保证制品质量,缩短试用周期,进而争先占领市场,以及产品更新换代和新产品开发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德国把模具称为“金属加工中的帝王”,把模具工业视为“关键工业”,美国把模具称为“美国工业的基石”,把模具工业视为“不可估量其力量的工业”,日本把模具说成是“促进社会富裕繁荣的动力”,把模具视为“整个工业发展的秘密”。
要使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获得高速发展,加速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就必须尽快将模具工业搞上去,使模具生产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从而充分发挥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作用。
1.2.2国外模具发展情况
国外发达国家的模具厂大体分为独立的模具厂和隶属于一些大的集团公司的模具厂,一般规模都不大,但专业化程度高,生产效率极高。
国外模具企业一般不超过100人,多数在50人以下。在人员结构上,设计、质量控制、营销人员超过30%,管理人员在5%以下。我国每个职工平均每年创造模具产值约合1万美元左右,而国外模具工业发达国家大多15~20万美元,有的达到 25~30万美元。国外先进国家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达70%以上,而我国才达到45%。国内模具企业中一些私营、合资企业人员结构和国外差不多。
国外模具企业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技术人员一专多能,一般能独立完成从工艺到工装的设计;操作人员具备多种操作技能;营销人员对模具的了解和掌握很深。国内模具企业分工较细,缺乏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
国外模具企业CAD/CAE/CAM的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逆向工程、快速原型制造铸造模具的使用也比较多。国内模具企业中一些骨干厂家在这方面和国外差距已经 不大,有些已经达到国外水平。但一些中小型模具企业与国外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不过在模具材料方面,随着国外技术的引进和中国研发能力的提高,差距在逐渐缩小。
国外模具总量中,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比例占到50%以上;国外模具企业的组织形式是"大而专"、"大而精"。在模具的价格和制造周期上,国外模具价格一般是国内模具的5-10倍,制造周期是2-3倍。在这两方面应该说国内模具企业还是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