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少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中国娃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通过对比体验新中国儿童甜蜜生活的幸福感。2背唱草原赞歌,表现歌曲中的自豪感。在听唱中国娃活动中,认识波音、下滑音、倚音等记号,并感知这些记号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3结合歌曲分辨“4”和升“4”的区别,准确唱出音高;了解琵琶音色,和协奏曲的形式。4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尝试不同方式表现中国娃形象,大胆表达内心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以“中国娃”为荣的自豪感,培养起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尚品质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2欣赏草原小姐妹A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D完整欣赏。重点欣赏第1段。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F介绍协奏曲。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3新授歌曲草原赞歌A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B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C 视谱。随琴哼唱两遍歌谱。问: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最低音是哪个?最高音是哪个?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D接龙唱谱。E用“LU”模唱旋律。F熟悉歌词,演唱歌曲。G歌曲处理。H完整演唱。 4表演草原赞歌A学习简单蒙古舞动作。弹舌、扬鞭、耸肩、骑马B师生互动。 5课堂小结:高唱赞歌,学习英雄,当无愧于“中国娃”称号的新时代的好儿童。 第2课时【教学过程】1欣赏草原放牧A 交流草原放牧的故事。B 听音乐,感受作品 的谐略风格。C介绍歌草原放牧曲创作背景。D跟音乐哼唱歌词,练习说2部分。E表演时启发学生关注音乐的段落变化。 2新授歌曲好一个土娃子A欣赏MTV好一个土娃子,感受歌曲的风格与特点。B反复欣赏歌曲,讨论:装饰音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下滑音) (波音)356(装饰音)a讲解各装饰音的名称,并要求记熟。b分别演唱以上装饰音,体验各装饰音的唱法。c装饰音的运用更增加了歌曲的地域性风味。C跟随录音哼唱歌曲。D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领唱、齐唱、一领众合等形式演唱。E配合音乐,用手绢花、红绸带做道具跳跳秧歌舞。 3课堂小结。 第3课时【教学过程】1欣赏童声里的中国A导入: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谈话开始导入欣赏。B边欣赏,边在过门处即兴加入声势。C扮成不同国家的小朋友,随音乐节拍模拟玩足球的姿势、动作。 2欣赏好一个土娃子A 听:丁善德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片段:郊外去扑蝴蝶跳绳捉迷藏,并给出相应的图片。B想:启发学生根据音乐形象选择标题。C 再现童年:配合音乐表演。感受钢琴音色,感受 玩游戏时的快乐情景。 3新授歌曲好一个土娃子A 听范唱,感受歌曲表达的海娃对大海不可割舍的依恋和赞美。B分析歌曲。给歌曲分句,在谱中标上分句记号,做到心中有数。C将歌曲中分句节奏写在“海螺”“海星”“贝壳”等图片后,藏在教室里,让学生在好一个土娃子音乐声中寻找。音乐停,大家分享赶海的“收获”;练读卡片上的节奏。D 将两句衬词的越剧比喻成“海浪的声音”、“海风的声音”,让学生听辨并模唱,常准大三度音程与小三度音程。E 歌曲结构不规整,节奏多变,采用分句教唱法学唱。F采用多种形式唱熟歌曲,表达出海娃对大海的不可割舍的情感。 4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 绿海林涛里【单元目标】1通过欣赏和歌唱,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体验不同音乐体裁所描绘的春景,了解中外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和特点。2用恰当的情绪,甜美的歌声演唱银色的桦树林、绿色的祖国等,表达心中对春天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3在“我的创造”等音乐活动中,能运用“同头换尾” 的技术创编简短的旋律,并根据所学的音乐内容,用自己的音乐方式,以“绿色环保”“赞美春天”“歌唱春天”、“歌唱祖国”等为主题开展采集与创造活动。4通过一系列对“春”的主题欣赏,强化对旋律的听辨能力,感受各音乐要素在表现“春”的多姿多彩时的变化与作用;在对“轻音乐”和“校园歌曲”等音乐分类的探究活动中表现出积极参与的热情。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银色的桦树林2听:美丽的喀纳斯湖3拓展:班得瑞乐队与轻音乐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美丽的喀纳斯湖和歌唱银色的桦树林,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体验不同音乐体裁所描绘的春景,感受中外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和风格特点。2能用明朗、愉悦的情绪,纯美的歌声演唱银色的桦树林。感受歌曲美的意境。3通过欣赏班得瑞乐队演奏的作品,了解当代音乐这种音乐体裁的表现方式,拓展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结构和旋律的分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同学们,春天到了,在这个风和日丽、充满花香的季节里,你最想做什么?(踏青、春游)那今天我们就寻着花香,一起去踏青春游,感受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吧! 二、欣赏美丽的喀纳斯湖春野 1在美丽的喀纳斯湖的背景音乐中,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听前设问:听到了什么?仿佛来到了哪里?感觉怎样?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精美的画面。3出示美丽的喀纳斯湖主旋律,分别用“啦、哒、噜”等衬词模唱主旋律。在每一乐句尾,教师指挥部分学生模仿鸟叫“喳喳 喳喳”,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发声练习。 三、欣赏想象 1导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用自己的智慧抒发了对“喀纳斯湖”的赞美,诗歌、散文中到处都留有春的足迹。有很多音乐家都喜欢把诗词谱写成曲,让诗意更充分地表达出来。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首充满诗意的歌。播放歌曲美丽的喀纳斯湖,请学生闭眼欣赏。提问: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春天的什么气息?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七言律诗美丽的喀纳斯湖,有表情地齐读。四、学习歌曲 1完整地欣赏歌曲,说说歌曲中哪两句完全一样?哪两句比较像?哪一句完全不同?2根据学生回答,分别用不同色块表现歌曲中的相同与不同的旋律。(点击课件)3试唱曲谱。4对于第三句中的“5 #4 5.”,要先听琴声再模唱,教师可以用手势提示,并提醒学生要轻声唱。5跟琴学唱歌曲。6完整、熟练地演唱歌曲。7通过对比演唱,根据学生的回答,为歌曲加入力度记号,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五、拓展1教师介绍“学堂乐歌”的历史背景和歌曲作者李叔同。2出示送别,边欣赏边跟唱。 六、教师课堂小结,结束教学。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银色的桦树林,二声部轮唱。2我的创造(1)3听森林狂想曲 【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春的“诗情画意”,尝试二声部轮唱,并能完整熟练地演唱。2在“我的创造”音乐活动中,能运用“同头换尾”的技巧创编简单的旋律。3通过欣赏歌曲森林狂想曲了解其浓郁的地域风格特点,领略祖国的美丽风光。 【教学重难点】歌曲意境的创设和表现,旋律创编。【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银色的桦树林1用LU轻声哼唱歌曲旋律。2有感情地齐唱歌曲。3师:刚刚我们是用齐唱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的,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呢?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请一些学生上来表演。4尝试用二声部轮唱,并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对学生的声音提出一些要求。5小组合作,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提醒学生动作的设计要富有诗的意境。6分组展示歌表演。 二、我的创造1唱一唱前两个乐句。观察歌曲前两个乐句有什么联系?(两个乐句节奏是相同的。两乐句前段相同,只是结尾稍加变化。)最后得出歌曲创造的一般规律:同头换尾的手法。2感受两种“尾部”不同的音乐效果。3学生进行创编。4作品展示 三、欣赏森林狂想曲 1师:大家知道著名的国家名胜风景区九寨沟吗?它位于四川省北部,有“人间仙境”的美誉,被列为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师:有一首歌曲是这样唱的:“在离开很远的地方,总有一双眼睛在守望,她有着森林绚丽的梦想,她有着大海碧波的光芒。到底是谁的呼唤那样真真切切,到底是谁的心灵那样寻寻觅觅。哦神奇的九寨,人间的天堂。”让我们赶快来欣赏绿色的祖国吧。播放歌曲绿色的祖国同时欣赏九寨风光。2欣赏完歌曲,学生谈谈感受。3再次欣赏。 四、小结 1请学生课后收集自己喜欢的表现“春”的音乐作品。2布置学生自制沙球。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听:美丽的喀纳斯湖森林狂想曲2唱:银色的桦树林绿色的祖国3学习舞蹈。 【教学目标】1欣赏美丽的喀纳斯湖森林狂想曲。2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感受两首音乐的形象及风格。 【教学过程】 一、欣赏美丽的喀纳斯湖森林狂想曲 1聆听美丽的喀纳斯湖森林狂想曲乐曲开头一段。说说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2介绍作者。3让我们完整地来欣赏乐曲。老师出示图形,请学生在欣赏时,听到音乐段落,选择出相应的图形。并说出你的体会。总结歌曲的结构:A+B+A传统的三部曲式结构。4以“春”为主题,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小组合作,用动作形态表现各具特色的“春之图”。(动作形态是动态和静态的结合,可以表现冰雪融化、春暖花开等不同的动作组合)随音乐律动。 二、学习歌曲银色的桦树林绿色的祖国 1导入用“啦”边跳边哼唱歌曲主歌部分旋律。2学生模仿,解决切分节奏3听了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4再次欣赏歌曲,学生跟师一起跳。6学习歌曲舞蹈7练习舞蹈8随着音乐一起跳。 三、课堂小结。第三单元 梨花英秀【单元目标】1在听、唱、动的活动中走进国粹京剧,了解有关京剧的基本知识,增添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2能熟练有感情地演唱本单元歌曲、戏曲。能有兴趣地聆听本单元所欣赏的一些戏曲、乐曲。初步体验京剧特有的声腔、节奏特点,并尝试表现出来。3乐于模仿戏曲中一些简单的身段、动作,并与同学合作表演急急风中走圆场,增强与他人合作和协调的能力,感受京剧的独特表现力。 【单元重点、难点】1通过欣赏、学唱与表演,学生能初步感受“京腔京韵”的独特魅力,了解、熟悉、热爱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情.2体验京剧、戏歌的特点,并能尝试着表现。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听京调(笛子与乐队)2动:我的创造:填词演唱西皮流水旋律 3拓展:西皮、二黄 【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京剧特有的声腔、节奏特点。2能分辨京剧中“西皮”和“二黄”两种不同的声腔,并能为“西皮流水”填上歌词进行演唱。3在听、唱、动的活动中走进国粹京剧,了解有关京剧的基本知识,增添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京剧声腔、节奏、旋律的特点,填词演唱“西皮流水” 【教具准备】钢琴、cd 【教学过程】师生问好! 一、听京调(笛子与乐队)1出示竹笛,听赏竹笛音色,介绍笛子家族2完整听(笛子与乐队)演奏的京调问:音乐的情绪如何?(活泼生动)师:乐曲主要用笛子模仿了京剧的唱腔。3简单介绍京剧知识4分段听相同的段落,用手势或颜色的变化表达5分段听辨不同段落的情绪 二、动:我的创造:填词演唱西皮流水旋律 1了解“西皮唱腔”和“西皮流水”的特点(“西皮腔”脱胎于梆子腔,其旋律高亢激昂,具有明显的北方特点。)(西皮流水曲调流畅,旋律琅琅伤口)2听“西皮流水”的旋律3跟着音乐轻轻哼唱旋律4填词再跟琴演唱(西皮的旋律特点多轻快、跳跃,指导学生填词时应多为一字一音)。5为乐曲起名。6表演,在“西皮”曲调中走碎步。 三、拓展:西皮、二黄 1介绍相关知识“西皮”和“二黄”本是京剧中两种不同的声腔。“西皮” 唱腔的京胡定弦为“63”;“二黄”唱腔的京胡定弦为“52”弦。“西皮腔”脱胎于梆子腔,其旋律高亢激昂,具有明显的北方特点。“二黄腔”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起源于江西的宜黄腔;一说源于徽调。都是南方剧种,所以其南方音乐特色较为突出。2欣赏二黄慢板的代表性片断,与西皮流水做对比。 四、小结下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听:急急风2唱:谁说女子不如男 【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有关京剧的常识,能分辨京剧人物的行当,说出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2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谁说女子不如男,较好的唱出一字多音的拖腔,尽量唱出韵味。3能分辨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异同,了解京剧的发展与革新。 【教学重点】了解京剧不同于其他剧种的特点,如语言特色、伴奏乐器、旋律特点。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来了解古老的京剧,增强兴趣。【教学难点】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异同【教具准备】钢琴、cd 【教学过程】师生问好! 一、简单反馈复习导入播放以下京剧片断,小组抢答问题:你能说出戏中人物的行当吗?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杨门女将淮河营红娘白蛇传赤桑镇武家坡智斗 二、听赏讨论听赏分辨急急风1简介人物身份后听赏2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三个人物在剧中的性格形象分别有什么特点?3这三个人物的行当?(旦角、老生、花脸)你是怎样分辨的?(旦角:明亮、婉转;老生:苍劲、挺拔、近于真声;花脸:浑厚、高亢、洪亮)4体会和传统的京剧相比有哪些不同?给你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化妆、念白更生活化) 三、新歌教学 1听赏全曲2提问:这是什么行当的唱段?最后的笑声你能来模仿一下吗?3老师范唱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5表演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段 四、欣赏前门情思大碗茶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广为流传的京味歌曲,曾有多位歌唱家用民族、通俗等不同的演唱方式演绎过,已经成为海内外中国人怀家乡、念故乡、爱家园的一首著名歌曲。1音画结合边听边欣赏北京的景观(前门、北海、玻璃厂、豆汁、窝头、大碗茶等景观)2跟录音轻声哼唱,体会歌曲的韵味。五、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1听:京剧锣鼓2唱:梨园英秀3动:歌表演:梨园英秀4拓展:京剧脸谱欣赏 【教学目标】1乐于模仿戏曲中一些简单的身段、动作,并与同学合作表演“急急风”中“走圆场”,增强与他人合作和协调的能力,感受京剧的独特表现力。 2能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梨园英秀,体会剧中融合的锣鼓经、数板、西皮音调等诸多戏曲元素。 【教学重点】唱好融合了京剧元素的儿童歌曲梨园英秀 【教学难点】了解锣鼓在京剧中的重要地位,并能跟着音乐演一演。 【教具准备】钢琴、cd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听:京剧锣鼓1看京剧的录象2了解京剧锣鼓的作用3听赏京剧锣鼓生:开唱锣鼓4念一念、奏一奏5跟着(急急风)学走圆场 二、唱:梨园英秀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组少儿京剧表演1欣赏7岁小票友刘小园的京剧表演2初听歌曲,找出曲中京剧的特点?(锣鼓经、西皮风格旋律、数板等)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4分组演唱歌曲(一组念锣鼓经、一组数板、一组演唱)5歌表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锣鼓经”、“ 数板”、“走圆场”进行表演。 三、拓展:京剧脸谱欣赏 1搜集脸谱:课前搜集京剧脸谱(如“邮票上”、“舞台上”、“烟盒上”、“电话卡上”)2说唱脸谱:欣赏说唱脸谱的歌曲,师介绍脸谱的由来和相关知识,了解颜色与人物性格、品质、命运之间的关系。3画脸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画一画京剧脸谱。四、小结下课。 第四单元田园交响曲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听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踩花山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歌曲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踩花山,让学生感受交响乐。2学生能够了解一些交响乐的特点和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感受、体验交响乐的特点和基本知识,从而能够进一步热爱艺术。 【教学难点】长音的对比欣赏,增强感受 【教学过程】 1了解交响乐 2了解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踩花山藏民歌,听赏在那东山顶上 3学唱歌曲(1)第一遍放录音范唱 A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B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怎样的? (2)学唱歌谱 A教师弹奏全曲,学生用“lu”哼唱(提醒声音竖起来) B分乐句跟老师唱谱,注意二四拍的强弱规律C重点学习1013小节,引导学生体验站在高处放声高歌的感觉。师一句句教唱,着重教七拍长音。用手势来表示七拍及下滑音。(用游戏比赛来解决难点)(3)第二遍放伴奏音乐,学生跟唱。 4进一步感受歌曲 5学习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踩花山6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田野在召唤 红蜻蜓 【教学目标】1通过田野在召唤 红蜻蜓的欣赏,使他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使田野在召唤 红蜻蜓的旋律永远流淌在学生的心中。 2充分了解内蒙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点,感受无伴奏合唱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教学重点】唱好歌曲中的装饰音和衬词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欣赏田野在召唤 红蜻蜓 二、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红蜻蜓 师:同学们,放牧不仅是草原地区主要的生产活动,也是高原地区的主要生产活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青藏高原放牧的小朋友。 1生初听歌曲。 2师: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 生议一议。 3师:这首歌曲中哪些地方让歌曲具有典型的藏族风格,我们听第二遍感受一下。 生复听歌曲并议一议。 4师小结:装饰音的独特用法加上特有的衬词使这首歌曲具有典型的藏族风格。同学们,你学过或听过的藏族歌曲,哪些也使用了类似的衬词和装饰音? 生议一议。 5师小结:同学们,藏族歌曲的最大特点恰恰是这些特有的衬词和装饰音。下面就让我们来学唱歌曲放牦牛的小卓玛。 6出示乐谱,学唱歌曲。 a、用“LU”发音,跟琴模唱旋律b、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了解“卓玛”是藏语美丽的意思,藏族人常把小女孩叫做“卓玛”。 c、跟范唱默唱自学,说说难点。 d、师带生逐一解决难点。 e、生完整跟琴唱。 f、男生唱,女生伴舞。(用上节课学过的藏族舞蹈动作。) 三、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感受了蒙古族和藏族不同风格但都以放牧为主题的歌曲,这类歌曲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收集一些并相互交流。第五单元 荡漾的深情【单元目标】1通过参与多种音乐活动,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爱国思乡的情怀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音乐视野更加开阔,进一步加深对祖国、对家乡以及对生活的热爱。2能用不同的音色、唱法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在演唱过程中更深刻地体验到作品的人文内涵与艺术魅力。3通过欣赏、演唱、演奏了解音乐表现的多种形式。在活动中掌握相关的知识,了解地理、历史等相关文化。4能用声音、肢体动作等多种方式表现音乐的发展变化,在活动中体验创造与合作的快乐。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听蓝色多瑙河海滨音诗2唱划船歌 【教学目标】1能用亲切、欢快地声音演唱歌曲。2通过欣赏,能区分作品在演唱形式、音乐情绪、整体风格、历史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从而把握住作品的情感和表现意义。3对划船歌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1音乐情绪的感受及表现。2歌曲教学中的一字多音及歌曲地方风味的把握。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 二、听赏蓝色多瑙河海滨音诗 第一部分:听第一段音乐,感受旋律的起伏第二部分:听音乐,感受旋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音乐相比较。总结:旋律的变化 情感的变化 曲式结构完整欣赏,跟着音乐哼唱歌曲。三、学唱划船歌 1欣赏划船歌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达赞美之情?2再次欣赏,找出一自多音的乐句。跟琴分句模唱,注意咬字吐字。3分析歌词的特点(对答式)4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齐唱、对唱、领唱) 四、欣赏划船歌 师:随着时代的变迁,浏阳河的人民不断地开拓,她们凭着自己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开创了又一片崭新的天地。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宋祖英演唱的划船歌。 1欣赏全曲。2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3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独唱、伴唱)4再次欣赏。 五、总结下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唱外婆的澎湖湾 听海滨音诗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能感受到乐曲所描绘的不同意境,能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2能用优美、质朴的声音唱出对大海、家乡、母亲的深挚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根据音乐的变化,调整演唱的力度及情绪。2用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二、听赏 三、歌曲 1听音乐,朗诵诗歌听一段海浪的声音,请学生描述自身的感受。师:现在,你们仿佛置身在哪里?2微微的海风吹来,掀起阵阵波涛,多么美妙地感觉啊,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吧!模仿海浪的声音,“hu”分三组,一组一组叠加。提醒学生注意气息的控制,字头突出,渐弱处理。3随音乐朗诵歌词 优美的海景使人陶醉,清新的海风使人舒畅,让我们怀着这美好的感觉一起来念这首小诗吧!(朗诵歌词)4哼唱旋律 用海风的声音来哼唱旋律。5找出重点乐句在什么地方海风大了?海浪高了?6学唱歌曲 重复乐句在情感上的作用。(心情激动,内心的呼唤)演唱时应该如何表现?(更深情,力度更大一些)学生演唱(齐唱、分组唱、领唱与齐唱)听唱前半部分7完整表现歌曲齐唱(深情地)女生领唱+齐唱 四、拓展 这是一首赞美大海,赞美家乡的歌曲,以往我们还学过哪些同类的歌曲呢?课后搜集一下,相互交流。 五、总结下课第六单元 情系江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宏扬民族文化,学唱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演奏方法和使用效果。 2通过两首凤阳花鼓的对比学习,感受不同的情绪及风格,了解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通过简单节奏伴奏,使学生能用鼓、锣为歌曲凤阳花鼓伴奏。 4初步接触平湖的地方曲艺钹子书并为本市的民俗文化特色感到自豪。 【教学难点】1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对歌曲的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还有对此类作品的的音乐形象的感受。 2歌曲中衬词的正确演唱。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打击乐器若干 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接触音乐以来学习和欣赏了不少的民歌,下面老师哼唱几首,考考大家,它们分别是什么地方的民歌? 太阳出来喜洋洋 (四川民歌) 茉莉花 (江苏民歌) 二、旧凤阳花鼓歌曲的认识 三、新歌教唱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新时代的凤阳花鼓 1听录音说说听了这首歌后的感受,如果也用一个调色盘,你会选择哪个颜色呢?为什么? 2很多有名的歌星也在重要场合演唱这首歌,欣赏歌手周华健演唱的凤阳花鼓 3用La哼唱全曲4衬词的教学 5填入歌词 6如果有把歌曲的情绪表达的更好,你认为可以用哪些方法?(小组讨论)a 分角色 b加入打击乐器 c 用道具打扮边舞蹈边唱 7进行实践 四、拓展延伸 1你知道我们平湖的地方曲艺吗? 出示钹子,教师敲一下钹子 钹子书是我们平湖地方的特色,虽然现在没有象凤阳花鼓一样出名,但作为一个平湖人应该对它有一些了解,表演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2看一个小学生钹子书表演,这些小朋友表演的钹子书外婆的小竹篮获得浙江省曲艺新创二等奖。看录象 五、小结今天我们和凤阳的人民一起走过了苦难的昨天,一起分享了今天的幸福,我们衷心地祝愿凤阳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祝愿平湖的明天更美好。 第七单元 左手与右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听爱的喜悦唱:萤火虫 2我的创造 【教学目标】1通过感受、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学唱歌曲萤火虫,指导学生用天真、纯朴的情感、优美抒情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给他们带来的愉快心情。 2在情景式的教学环境中,能自然、有感情的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及尝试创作体验三拍子音乐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歌曲意境,尽情表现歌曲。 2初步尝试用变奏来演唱歌曲,感受四拍子和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难点:歌曲前半部分气息的连贯,后半部分气息的支持,不要叫喊。 【教具准备】“萤火虫”头饰、荧光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歌曲 1节奏乐园 (1)师:萤火虫把我们先带到了节奏乐园,你能听出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吗?老师想请大家帮助我一起听,好吗?(放送萤火虫伴奏音乐) (2)师:你知道四拍子的强弱规律吗?你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再放送萤火虫伴奏音乐,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2歌唱乐园 (1)师:萤火虫带着我们又来到了美丽的草地上,和你的好伙伴找一个最舒服的地方坐下来,听,萤火虫唱歌了。(录音范唱) 师:你听到萤火虫唱了些什么?(学生回答) (2)出示歌词:(师生对念歌词)。生师一起对读歌词,前半部分歌词学生按节奏读,后半部分歌词教师激情地读,读的时候配上适当的动作。 (3)学生用lu哼唱旋律。 (4)轻声地和身边的小朋友一起学唱。 (5)你觉得你有哪些地方不会唱吗?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演唱 (6)完整演唱一遍。 (7)师;现在请男孩子演唱,女孩子听一听,然后评一评男孩子唱得怎样。(交换)(8)讨论采用怎样的演唱形式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 (学生回答) 3表演乐园 二、创作乐园 请你改变歌曲旋律的节奏,并调整音符的时值,将歌曲改成三拍子,再唱一唱。 3 323 323 65 (1)选取前八小节在教师指导下改编;(2)试着写一写后唱一唱;(3)鼓励学生创作出与范例不一样的旋律。 三、小结,放送萤火虫下课。 第八单元 白鸟朝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民歌,让学生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 2用有表现力的声音和生动有趣的神态来表现歌曲,感受民歌的方言和特色。3了解和学习下滑音的唱法,增强歌曲的表现力。4有节奏地通过打击乐、拍手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1能够准确地听出歌曲中的下滑音,并用有表现力的声音来演唱2通过打击乐器、拍手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圆舞板)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荒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报告
- 文旅融合趋势下乡村文化旅游市场潜力分析报告
- 2025年新能源风电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报告
- 三农教育与培训资源整合的指导方案
- 新媒体环境下2025年社交媒体舆情监测与危机公关策略优化研究
- 基于机器学习的2025年互联网医疗平台在线问诊服务与患者疾病预测报告
- 医药行业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案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综合提升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自考专业(公共关系)题库带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考试彩蛋押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港口和码头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美容外科安全应急预案范文(3篇)
- 水利工程拦水坝建设方案实例
- 皮肤病真菌感染性皮肤
- 骨折内固定术术前宣教
- 咖啡店成本及消耗一览
- DB32-T 4281-2022 江苏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配备标准
- GB/T 618-2006化学试剂结晶点测定通用方法
- GB/T 28799.2-2020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 办公室工作手册(国企、事业单位版本)
- 警械使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