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白鹿洞揭示1.doc_第1页
朱子白鹿洞揭示1.doc_第2页
朱子白鹿洞揭示1.doc_第3页
朱子白鹿洞揭示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養正遺規序天下有真教術。斯有真人材。教術之端自閭巷始。人材之成自兒童始。大易。以山下出泉。其象為蒙。而君子之所以果行育德者。於是乎在。故蒙以養正是為聖功。義至深矣。餘每見當世所稱材子弟。大都誇記誦。詡詞章。而德行根本之地鮮過而問焉。夫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繄豈泉之咎哉。汩泥揚波。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也。弘謀公餘。考昔賢養正遺規。擇其簡要可通行者。厘為二卷。篇帙無多。本末略備。用以流布鄉塾。俾父兄師長以是教其子弟。毋輕小節。毋騖速成。循循規矩。雖蒙養之事。而凡所以篤倫理。砥躬行。興道藝者。悉已引其端由。是以之于大學之塗。庶幾源潔流清。於世教不無少助乎。欽惟聖天子昌明理學。文治日新。備員圻輔。分路揚鑣。循行風俗。與有人材之責焉。故敢勉竭愚忱。具訓蒙士為郡邑先。其或以是為迂為固為瑣屑而置焉。余心滋戚矣。 乾隆四年三月既望桂林陳弘謀題於津門官舍 朱子白鹿洞書院揭示 公名熹字元晦宋婺源人. 諡曰文. 配祀十哲.弘謀按學也者. 所以學為人也。天下無倫外之人。故自無倫外之學。朱子首列五教。所以揭明學之本指。而因及為學之序。自修身以至處事接物之要。則學之大綱畢舉。徹上徹下。更無餘事矣。弘謀輯養正規。特編此為開宗第一義。使為父兄者共明乎此。則教子弟得所向方。自孩提以來。就其所知愛親敬長。告以此為人之始。即為學之基。切勿以世俗讀書取科名之說. 汩亂其良知。庶耳所習聞。兒時亦曉然所學為何事。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堯舜使契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學者. 學此而已。而其所以學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別如左。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右為學之序。學問思辨. 四者. 所以窮理也。若夫篤行之事。則自修身以至於處事. 接物. 亦各有要。其別如左。言忠信。行篤敬。懲忿. 窒欲。遷善. 改過。右修身之要。正其誼. 不謀其利。明其道. 不計其功。右處事之要。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行有不得. 反求諸己。 右接物之要。熹竊觀古昔聖賢所以教人為學之意. 莫非使之講明義理. 以修其身. 然後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務記覽. 為詞章. 以釣聲名. 取利祿而已也。今人之為學者. 則既反是矣。然聖賢所以教人之法. 具存於經。有志之士. 固當熟讀深思而問辨之。苟知其理之當然. 而責其身以必然. 則夫規矩禁防之具. 豈待他人設之. 而後有所持循哉。近世於學有規. 其待學者為已淺矣。而其為法. 又未必古人之意也。故今不復以施於此堂。而特取凡聖賢所以教人為學之大端. 條列於右. 而揭之楣間。諸君其相與講明遵守. 而責之於身焉。則夫思慮雲為之際. 其所以戒謹而恐懼者. 必有嚴於彼者矣。其有不然. 而或出於此言之所棄. 則彼所為規者. 必將取之. 固不得而略也。諸君其亦念之哉。 养正遗规序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材。教术之端自闾巷始。人材之成自儿童始。大易。以山下出泉。其象为蒙。而君子之所以果行育德者。于是乎在。故蒙以养正是为圣功。义至深矣。余每见当世所称材子弟。大都夸记诵。诩词章。而德行根本之地鲜过而问焉。夫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繄岂泉之咎哉。汩泥扬波。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也。弘谋公余考昔贤养正遗规。择其简要可通行者。厘为二卷。篇帙无多。本末略备。用以流布乡塾。俾父兄师长以是教其子弟。毋轻小节。毋骛速成。循循规矩。虽蒙养之事。而凡所以笃伦理。砥躬行。兴道艺者。悉已引其端由。是以之于大学之涂庶几。源洁流清。于世教不无少助乎。钦惟 圣天子昌明理学。文治日新。备员圻辅。分路扬镳。循行风俗。与有人材之责焉。故敢勉竭愚忱。具训蒙士为郡邑先。其或以是为迂为固为琐屑而置焉。余心滋戚矣。 乾隆四年三月既望桂林陈弘谋题于津门官舍 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 公名熹字元晦宋婺源人. 谥曰文. 配祀十哲.弘谋按学也者. 所以学为人也。天下无伦外之人。故自无伦外之学。朱子首列五教。所以揭明学之本指。而因及为学之序。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之要。则学之大纲毕举。彻上彻下。更无余事矣。弘谋辑养正规。特编此为开宗第一义。使为父兄者共明乎此。则教子弟得所向方。自孩提以来。就其所知爱亲敬长。告以此为人之始。即为学之基。切勿以世俗读书取科名之说. 汩乱其良知。庶耳所习闻。儿时亦晓然所学为何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 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 四者. 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 接物. 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 窒欲。迁善. 改过。右修身之要。正其谊. 不谋其利。明其道. 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 莫非使之讲明义理. 以修其身. 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 为词章. 以钓声名. 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 则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 具存于经。有志之士. 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苟知其理之当然. 而责其身以必然. 则夫规矩禁防之具. 岂待他人设之. 而后有所持循哉。近世于学有规. 其待学者为已浅矣。而其为法. 又未必古人之意也。故今不复以施于此堂。而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 条列于右. 而揭之楣间。诸君其相与讲明遵守. 而责之于身焉。则夫思虑云为之际. 其所以戒谨而恐惧者. 必有严于彼者矣。其有不然. 而或出于此言之所弃. 则彼所为规者. 必将取之. 固不得而略也。诸君其亦念之哉。 朱文公家训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