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数学冲刺 圆锥曲线.pdf_第1页
2012高考数学冲刺 圆锥曲线.pdf_第2页
2012高考数学冲刺 圆锥曲线.pdf_第3页
2012高考数学冲刺 圆锥曲线.pdf_第4页
2012高考数学冲刺 圆锥曲线.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圆锥曲线方程圆锥曲线方程 知识点总结精华知识点总结精华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椭圆的参数方程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考试要求 考试要求 1 掌握椭圆的定义 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 2 掌握双曲线的定义 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3 掌握抛物线的定义 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4 了解圆锥曲线的初步应用 圆锥曲线方程圆锥曲线方程 知识要点知识要点 一 椭圆方程一 椭圆方程 1 椭圆方程的第一定义 为端点的线段以 无轨迹 方程为椭圆 212121 2121 2121 2 2 2 FFFFaPFPF FFaPFPF FFaPFPF 椭圆的标准方程 i 中心在原点 焦点在 x 轴上 0 1 2 2 2 2 ba b y a x ii 中心在原点 焦点在y轴上 0 1 2 2 2 2 ba b x a y 一般方程 0 0 1 22 BAByAx 椭圆的标准参数方程 1 2 2 2 2 b y a x 的参数方程为 sin cos by ax 一象限 应是属于 2 0 顶点 0 0 ba 或 0 0 ba 轴 对称轴 x轴 y轴 长轴长a2 短轴长b2 焦点 0 0 cc 或 0 0 cc 焦距 22 21 2baccFF 准线 c a x 2 或 c a y 2 离心率 10 e a c e 焦点半径 i 设 00 yxP为椭圆 0 1 2 2 2 2 ba b y a x 上的一点 21 F F为左 右焦点 则 由椭圆方程的第二定义可以推出 ii 设 00 yxP为椭圆 0 1 2 2 2 2 ba a y b x 上的一点 21 F F为上 下焦点 则 由椭圆方程的第二定义可以推出 由椭圆第二定义可知 0 0 000 2 200 2 01 xaexx c a epFxexa c a xepF 归结起来为 左 加右减 注意 椭圆参数方程的推导 得 sin cos baN方程的轨迹为椭圆 通径 垂直于 x 轴且过焦点的弦叫做通经 坐标 2 2 2 2 a b c a b d 和 2 a b c 0201 exaPFexaPF 0201 eyaPFeyaPF 用心 爱心 专心 2 共离心率的椭圆系的方程 椭圆 0 1 2 2 2 2 ba b y a x 的离心率是 22 bac a c e 方程 tt b y a x 2 2 2 2 是大于 0 的参数 0 ba的离心率也是 a c e 我们称此方程为共离心率的椭圆 系方程 若 P 是椭圆 1 2 2 2 2 b y a x 上的点 21 F F为焦点 若 21PF F 则 21F PF 的面积为 2 tan 2 b 用余弦定理与aPFPF2 21 可得 若是双曲线 则面积为 2 cot 2 b 二 双曲线方程二 双曲线方程 1 双曲线的第一定义 的一个端点的一条射线以 无轨迹 方程为双曲线 212121 2121 2121 2 2 2 FFFFaPFPF FFaPFPF FFaPFPF 双 曲 线 标 准 方 程 0 1 0 1 2 2 2 2 2 2 2 2 ba b x a y ba b y a x 一 般 方 程 0 1 22 ACCyAx i 焦点在x轴上 顶点 0 0 aa 焦点 0 0 cc 准线方程 c a x 2 渐近线方程 0 b y a x 或 0 2 2 2 2 b y a x ii 焦点在y轴上 顶点 0 0 aa 焦点 0 0 cc 准线方程 c a y 2 渐近 线方程 0 b x a y 或0 2 2 2 2 b x a y 参数方程 tan sec by ax 或 sec tan ay bx 轴yx 为对称轴 实轴长为 2a 虚轴长为 2b 焦距 2c 离心率 a c e 准线距 c a22 两准线的距离 通径 a b22 参数关系 a c ebac 222 焦点半径公式 对于双曲线 方程1 2 2 2 2 b y a x 21 F F分别为双曲线的左 右焦点或分别为双曲线的上下焦点 长加短减 原则 aexMF aexMF 02 01 构成满足aMFMF2 21 aexFM aexFM 02 01 与椭圆焦半径不同 椭圆焦半径 要带符号计算 而双曲线不带符号 asin acos bsin bcos N y x N的轨迹是椭圆 y x M M F1 F2 y x M M F1 F2 用心 爱心 专心 3 aeyFM aeyFM aeyMF aeyMF 0 2 0 1 02 01 等轴双曲线 双曲线 222 ayx 称为等轴双曲线 其渐近线方程为xy 离心率2 e 共轭双曲线 以已知双曲线的虚轴为实轴 实轴为虚轴的双曲线 叫做已知双曲线的共轭 双曲线 2 2 2 2 b y a x 与 2 2 2 2 b y a x 互为共轭双曲线 它们具有共同的渐近线 0 2 2 2 2 b y a x 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方程 0 2 2 2 2 b y a x 的渐近线方程为0 2 2 2 2 b y a x 如果双曲线的渐 近线为0 b y a x 时 它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 0 2 2 2 2 b y a x 例如 若双曲线一条渐近线为xy 2 1 且过 2 1 3 p 求双曲线的方程 解 令双曲线的方程为 0 4 2 2 y x 代入 2 1 3 得1 28 22 yx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区域 无切线 2 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 合计 2 条 区域 即定点在双曲线上 1 条切线 2 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 合计 3 条 区域 2 条切线 2 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 合计 4 条 区域 即定点在渐近线上且非原点 1 条切线 1 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 合计 2 条 区域 即过原点 无切线 无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 小结 过定点作直线与双曲线有且仅有一个交点 可以作出的直线数目可能有 0 2 3 4 条 2 若直线与双曲线一支有交点 交点为二个时 求确定直线的斜率可用代入 法与渐近 线求交和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同号 若 P 在双曲线1 2 2 2 2 b y a x 则常用结论 1 P 到焦点的距离为 m n 则 P 到两准线的距离 比为 m n 简证 e PF e PF d d 2 1 2 1 n m 常用结论 2 从双曲线一个焦点到另一条渐近线的距离等于 b 三 抛物线方程三 抛物线方程 3 设0 p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类型及其几何性质 pxy2 2 pxy2 2 pyx2 2 pyx2 2 y x F1F2 1 2 3 4 5 3 3 用心 爱心 专心 4 图形 y x O y x O y x O y x O 焦点 0 2 p F 0 2 p F 2 0 p F 2 0 p F 准线 2 p x 2 p x 2 p y 2 p y 范围 Ryx 0 Ryx 0 0 yRx 0 yRx 对称轴 x轴 y轴 顶点 0 0 离心率 1 e 焦点 1 2 x p PF 1 2 x p PF 1 2 y p PF 1 2 y p PF 注 xcbyay 2 顶点 24 4 2 a b a bac 0 2 2 ppxy则焦点半径 2 P xPF 0 2 2 ppyx则焦点半径为 2 P yPF 通径为 2p 这是过焦点的所有弦中最短的 pxy2 2 或pyx2 2 的参数方程为 pty ptx 2 2 2 或 2 2 2 pty ptx t为参数 四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四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4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平面内到定点 F 和定直线l的距离之比为常数e的点的轨迹 当10 e时 轨迹为椭圆 当1 e时 轨迹为抛物线 当1 e时 轨迹为双曲线 当0 e时 轨迹为圆 a c e 当bac 0时 5 圆锥曲线方程具有对称性 例如 椭圆的标准方程对原点的一条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是关 于原点对称的 因为具有对称性 所以欲证 AB CD 即证 AD 与 BC 的中点重合即可 注 注 椭圆 双曲线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用心 爱心 专心 5 椭圆 双曲线 抛物线 定义 1 到两定点 F1 F2的距离 之和为定值 2a 2a F1F2 的点的轨 迹 1 到两定点 F1 F2的距 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定值 2a 0 2a F1F2 的点的 轨迹 2 与定点和直线的距离 之比为定值 e 的点的轨 迹 0 e1 与定点和直线的距离相等 的点的轨迹 图形 方 程 标 准 方程 1 2 2 2 2 b y a x ba 0 1 2 2 2 2 b y a x a 0 b 0 y 2 2px 参 数 方程 为离心角 参数 sin cos by ax 为离心角 参数 tan sec by ax pty ptx 2 2 2 t 为参数 范围 a x a b y b x a y R x 0 中心 原点 O 0 0 原点 O 0 0 顶点 a 0 a 0 0 b 0 b a 0 a 0 0 0 对称轴 x 轴 y 轴 长轴长 2a 短轴长 2b x 轴 y 轴 实轴长 2a 虚轴长 2b x 轴 焦点 F1 c 0 F2 c 0 F1 c 0 F2 c 0 0 2 p F 焦距 2c c 22 ba 2c c 22 ba 离心率 10 e a c e 1 e a c e e 1 准线 x c a 2 x c a 2 2 p x 渐近线 y a b x 焦半径 exar aexr 2 p xr 通径 a b22 a b22 2p 焦参数 c a2 c a2 P 1 椭圆 双曲线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其他形式及相应性质 2 等轴双曲线 3 共轭双曲线 用心 爱心 专心 6 9 8 73 2 1 7 5 4 3 2 1 5 方程 y 2 ax 与 x2 ay 的焦点坐标及准线方程 6 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方程 试题精粹试题精粹 江苏省江苏省 20112011 年高考数学联考试题年高考数学联考试题 5 江苏省 江苏省 20102010 届苏北四市第一次联考 届苏北四市第一次联考 若椭圆的对称轴为坐标轴 长轴长与短轴长的和为 18 焦距为 6 则椭圆的方程为 1 1625 22 yx 或1 2516 22 yx 9 江苏省 江苏省 20102010 届苏北四市第一次联考 届苏北四市第一次联考 已知圆O 22 1xy 与x轴交于点A和B 在 线段AB上取一点 0 D x 作DCAB 与圆O的一个交点为C 若线段AD BD CD 可作为一个锐角三角形的三边长 则x的取值范围为 52 52 12 姜堰二中学情调查 姜堰二中学情调查 三 三 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 焦点在x轴上 以其两个焦点 和短轴的两个端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一个面积为 4 的正方形 设P为该椭圆上的动点 C D的坐标分别是 2 0 2 0 则PDPC 的最大值为 6 8 江苏省南通市 江苏省南通市 20112011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双曲线 22 1 412 xy 上一点M到它的右焦点的 距离是 3 则点M的横坐标是 5 2 3 南通市六所省重点高中联考试卷 南通市六所省重点高中联考试卷 方程 x 2 m y 2 4 m 1 的曲线是焦点在 y 轴上的双曲线 则m的取值范围是 0 m 9 南通市六所省重点高中联考试卷 南通市六所省重点高中联考试卷 已知椭圆 22 22 1 0 yx ab ab 的中心为O 右焦点为 F 右顶点为A 右准线与x轴的交点为H 则 FA OH 的最大值为 12 宿迁市高三宿迁市高三 1212 月联考月联考 椭圆 22 22 10 xy a ab b 的左焦点为 F 其左准线与x轴的 交点为A 若在椭圆上存在点 P 满足线段 AP 的垂直平分线过点 F 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是 1 2 1 1 无锡市 无锡市 1 1 月期末调研 月期末调研 设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230 xy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用心 爱心 专心 7 13 2 或 13 3 10 徐州市徐州市 1212 月高三调研 月高三调研 已知 A B F分别是椭圆 22 22 1 0 xy ab ab 的上 下顶点和右 焦点 直线AF与椭圆的右准线交于点M 若直线MB x轴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 2 2 12 盐城市第一次调研 盐城市第一次调研 在ABC 中 60ACB sin sin8 5AB 则以 A B为焦点且 过点C的椭圆的离心率为 7 13 10 苏北四市苏北四市 20112011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 双曲线 22 22 1 0 0 xy ab ab 的两条渐近线将平面 划分为 上 下 左 右 四个区域 不含边界 若点 1 2 在 上 区域内 则双曲线离 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 1 5 18 江苏天一中学 海门中学 盐城中学江苏天一中学 海门中学 盐城中学 20112011 届高三调研考试届高三调研考试 本小题满分 16 分 如图 已知椭圆1 2 2 2 y x C的左 右焦点分别为 21 F F 下顶点为A 点P是椭圆上任一 点 圆M是以 2 PF为直径的圆 当圆M的面积为 8 求PA所在的直线方程 当圆M与直线 1 AF相切时 求圆M的方程 求证 圆M总与某个定圆相切 解 易得 0 1 1 F 0 1 2 F 1 0 2 A 设 11 y xP 则 2 1 2 1 2 1 2 1 2 1 2 2 2 2 1 2 111 x x xyxPF 22 2 2 2 112 xxPF 2 又圆M的面积为 8 2 1 2 88 x 解得1 1 x 2 2 1P或 2 2 1 PA所在的直线方程为1 2 2 1 xy或1 2 2 1 xy 4 直线 1 AF的方程为01 yx 且 2 2 1 11 yx M到直线 1 AF的距离为 O A P 1 F M 2 F x y 用心 爱心 专心 8 1 11 4 2 2 2 2 1 22 1 x yx 化简得12 11 xy 6 联立方程组 1 2 12 2 1 2 1 11 y x xy 解得0 1 x或 9 8 1 x 8 当0 1 x时 可得 2 1 2 1 M 圆M的方程为 2 1 2 1 2 1 22 yx 9 当 9 8 1 x时 可得 18 7 18 1 M 圆M的方程为 162 169 18 7 18 1 22 yx 10 圆M始终与以原点为圆心 半径2 1 r 长半轴 的圆 记作圆O 相切 证明 1 2 1 2 1 2 1 2 1 4 2 2 2 84 1 4 1 44 1 x xxyx OM 14 又圆M的半径 122 4 2 2 2 xMFr 21 rrOM 圆M总与圆O内切 16 24 江苏天一中学 海门中学 盐城中学江苏天一中学 海门中学 盐城中学 20112011 届高三调研考试届高三调研考试 已知抛物线L的方程为 02 2 ppyx 直线xy 截抛物线L所得弦24 AB 求p的值 抛物线L上是否存在异于点A B的点C 使得经过A B C三点的圆和抛物线L在点C处 有相同的切线 若存在 求出点C的坐标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答案 解 由 pyx xy 2 2 解得 2 2 0 0 ppBA pppAB224424 22 2 p 4 由 得 4 4 0 0 4 2 BAyx 假设抛物线L上存在异于点A B的点C 4 0 4 2 tt t t 使得经过A B C三点的圆和抛 物线L在点C处有相同的切线 令圆的圆心为 baN 则由 NCNA NBNA 得 2 2 222 2222 4 4 4 t btaba baba 得 8 324 8 4 8 1 24 4 2 2 2 tt b tt a tttba ba 6 用心 爱心 专心 9 x N M O y A B l x t 抛物线L在点C处的切线斜率 0 2 t t yk tx 又该切线与NC垂直 0 4 1 221 2 4 3 2 ttbta t ta t b 0820 4 1 2 8 324 8 4 2 233 22 ttttt tt t tt 8 4 0 tt 2 t 故存在点C且坐标为 2 1 10 17 江苏省 江苏省 20102010 届苏北四市第一次联考 届苏北四市第一次联考 本小题满分 14 分 已知椭圆 2 2 1 4 x y 的左 右两个顶点分别为A B 直线 22 xtt 与椭圆相交于 M N两点 经过三点A M N的圆与经过三点B M N的圆分别记为圆C1与圆C2 1 求证 无论t如何变化 圆C1与圆C2的圆心距是定值 2 当t变化时 求圆C1与圆C2的面积的和S的最小值 17 解 1 易得A的坐标 0 2 B的坐标 0 2 M的坐标 2 4 2 t t N的坐标 2 4 2 t t 线段AM的中点P 4 4 2 2 2 tt 直线AM的斜率 t t t t k 2 2 2 1 2 2 4 2 1 3 分 又AMPC 1 直线 1 PC的斜率 t t k 2 2 2 2 直线 1 PC的方程 4 4 2 2 2 2 2 2 tt x t t y 1 C的坐标为 0 8 63 t 同理 2 C的坐标为 0 8 63 t 7 分 2 3 21 CC 即无论t如何变化 为圆C1与圆C2的圆心距是定值 9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A B O M P Q y x l l1 2 圆 1 C的半径为 1 AC 8 103 t 圆 2 C的半径为 8 310 2 t BC 则 1009 32 2 2 2 2 1 tBCACS 2 t 2 显然t0 时 S最小 8 25 min S 14 分 18 常州市常州市 20112011 届高三数学调研届高三数学调研 15 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2x 且直线l与x轴交 于点M 圆 22 1O xy 与x轴交于 A B两点 如图 1 过M点的直线 1 l交圆于PQ 两点 且圆孤PQ恰为圆周的 1 4 求直线 1 l的方程 2 求以l为准线 中心在原点 且与圆O恰有两个公共点的椭圆方程 3 过M点的圆的切线 2 l交 II 中的一个椭圆于CD 两点 其中CD 两点在x轴 上方 求线段CD的长 18 解 1I PQ为圆周的 1 42 POQ O 点到直线 1 l的距离为 2 2 设 1 l的方程为 2 2 2 21 2 27 1 k yk xk k 1 l 的方程为 7 2 7 yx 2 设椭圆方程为 22 22 1 0 xy ab ab 半焦距为c 则 2 2 a c 椭圆与圆O恰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 则1a 或1 b 当1a 时 222 13 24 cbac 所求椭圆方程为 2 2 4 1 3 y x 当1b 时 22222 2 1 2 bcccabc 所求椭圆方程为 2 2 1 2 x y 3 设切点为N 则由题意得 椭圆方程为 2 2 1 2 x y 在Rt MON 中 2 1MOON 则30NMO 2 l 的方程为 3 2 3 yx 代入椭圆 2 2 1 2 x y 中 整理得 2 5820 xx 设 1122 C x yD x y 则 1212 82 55 xxx x 2 1212 14 6484 1 4 2 33 2555 CDxxx x 18 姜堰二中学情调查 三 姜堰二中学情调查 三 本小题共 16 分 已知椭圆 22 22 10 xy ab ab 和圆O 222 xyb 过椭圆上一点P引圆O的两 用心 爱心 专心 11 条切线 切点分别为 A B 1 若圆O过椭圆的两个焦点 求椭圆的离心率e 若椭圆上存在点P 使得90APB 求椭圆离心 率e的取值范围 2 设直线AB与x轴 y轴分别交于点M N 求证 22 22 ab ONOM 为定值 18 解 圆O过椭圆的焦点 圆O 222 xyb bc 2222 bacc 22 2ac 2 2 e 5 分 由90APB 及圆的性质 可得2OPb 2 22 2 OPba 22 2ac 2 1 2 e 2 1 2 e 10 分 设 001122 P x yA x yB xy 则 011 011 yyx xxy 整理得 22 0011 x xy yxy 222 11 xyb PA方程为 2 11 x xy yb PB方程为 2 22 x xy yb 11 x xy y 22 x xy y 021 210 xyy xxy 直线AB方程为 0 11 0 x yyxx y 即 2 00 x xy yb 令0 x 得 2 0 b ONy y 令0y 得 2 0 b OMx x 用心 爱心 专心 12 222222222 00 22442 a yb xaba ba bbb ONOM 22 22 ab ONOM 为定值 定值是 2 2 a b 16 分 19 姜堰二中学情调查 三 姜堰二中学情调查 三 本小题共 16 分 已知 M p q 为直线 x y m 0 与曲线 y 1 x 的交点 且 p q 若 f x 2x m x 2 1 为正实数 求证 f p q f p q 0 因为AM MN 所以M 4 2 t 由M在椭圆上 得t 6 故所求的点M的坐标为 M 4 3 4 分 所以 6 3 2 3 MAMB 1293MA MB 365 cos 65 36949 MA MB AMB MA MB 7 分 用余弦定理也可求得 2 设圆的方程为 22 0 xyDxEyF 将A F N三点坐标代入 得 2 2 1640 72 420 6480 8 D DF DFEt t tDEtF F 第 18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15 圆方程为 22 72 2 80 xyxty t 令0 x 得 2 72 80yty t 11 分 设 12 0 0 PyQy 则 2 1 2 7272 32 2 tt tt y 由线段PQ的中点坐标为 0 9 得 12 18yy 72 18t t 此时所求圆的方程为 22 21880 xyxy 15 分 本题用韦达定理也可解 2 法二 由圆过点A F得圆心横坐标为 1 由圆与 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 0 9 得圆心的纵坐标为 9 故圆心坐标为 1 9 11 分 易求得圆的半径为3 10 13 分 所以 所求圆的方程为 22 1 9 90 xy 15 分 18 苏北四市苏北四市 20112011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本小题满分 16 分 已知椭圆E 22 1 84 xy 的左焦点为F 左准线l与x轴的交点是圆C的圆心 圆C恰好经 过坐标原点O 设G是圆C上任意一点 1 求圆C的方程 2 若直线FG与直线l交于点T 且G为线段FT的中点 求直线FG被圆C所截得的弦长 3 在平面上是否存在定点P 使得 1 2 GF GP 若存在 求出点P坐标 若不存在 请说明 理由 讲评建议 对于第二问题当初是仿照 2004 年江苏高考题命制 用 2 GTDG 考查两解 情况 后改为GTDG2 但综合全题还是有一线教师认为运算量较大 后改为现在情况 改成中点后 命题思想完全发生了变化 改成中点 学生用中点坐标公式 是代数方法 而 原来思维是方程思想 这一点引起各位注意 对于第三问 也是教材的习题 逆向思维 同 时是对两个参量求最值 学生一般接触较少 当然此题也可转化成一个参数 即对y平方法 两次用圆方程消元 达到目的 建议教师讲解 同时注意到 此圆是以椭圆的左准线的的左准线的与 x 轴的交点为圆心 两个定点恰是椭圆的左右焦点 三问题之间非常和谐 融为一体 用心 爱心 专心 16 1818 1 由椭圆E 22 1 84 xy 得l 4x 4 0 C 2 0 F 又圆C过原点 所以圆C的方程为 22 4 16xy 4 分 2 由题意 得 3 G Gy 代入 22 4 16xy 得15 G y 所以FG的斜率为15k FG的方程为15 2 yx 8 分 注意 若点 G 或 FG 方程只写一种情况扣 1 分 所以 4 0 C 到FG的距离为 15 2 d 直线FG被圆C截得弦长为 2 15 2 16 7 2 故直线FG被圆C截得弦长为 7 10 分 3 设 P s t 00 G xy 则由 1 2 GF GP 得 22 00 22 00 2 1 2 xy xsyt 整理得 2222 0000 3 162 2160 xys xtyst 12 分 又 00 G xy在圆C 22 4 16xy 上 所以 22 000 80 xyx 代入 得 22 00 28 2160sxtyst 14 分 又由 00 G xy为圆C 上任意一点可知 22 280 20 160 s t st 解得4 0st 所以在平面上存在一点P 其坐标为 4 0 16 分 18 宿迁市高三宿迁市高三 1212 月联考月联考 本题满分 16 分 已知椭圆的中心为坐标原点 O 椭圆短轴长为 2 动点 2 Mt 0 t 在椭圆的准线上 1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 求以 OM 为直径且被直线3450 xy 截得的弦长为 2 的圆的方程 3 设 F 是椭圆的右焦点 过点 F 作 OM 的垂线与以 OM 为直径的圆交于点 N 求证 线段 ON 的长为定值 并求出这个定值 18 解 1 由22b 得1b 1 分 又由点 M 在准线上 得 2 2 a c 2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17 故 2 1 2 c c 1c 从而2a 4 分 所以椭圆方程为 2 2 1 2 x y 5 分 2 以 OM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2 0 x xy yt 即 2 22 1 1 24 tt xy 其圆心为 1 2 t 半径 2 1 4 t r 7 分 因为以 OM 为直径的圆被直线3450 xy 截得的弦长为 2 所以圆心到直线3450 xy 的距离 2 1dr 2 t 9 分 所以 325 52 tt 解得4t 所求圆的方程为 22 1 2 5xy 10 分 3 方法一 由平几知 2 ONOK OM 直线 OM 2 t yx 直线 FN 2 1 yx t 12 分 由 2 2 1 t yx yx t 得 2 4 4 K x t 22 2 2 2 11 44 4 1 22 44 KM tt ONxx t t 所以线段 ON 的长为定值2 16 分 方法二 设 00 N xy 则 用心 爱心 专心 18 00 0000 1 2 2 FNxyOMt MNxyt ONxy 0000 2 1 0 22FNOMxtyxty 又 2 2 00000000 2 0 22MNONx xyytxyxty 所以 22 00 2ONxy 为定值 18 无锡市 无锡市 1 1 月期末调研 月期末调研 本小题满分 16 分 已知椭圆 2 2 1 4 x y 的左顶点为A 过A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弦AM AN交椭圆于M N 两点 1 当直线AM的斜率为1时 求点M的坐标 2 当直线AM的斜率变化时 直线MN是否过x轴上的一定点 若过定点 请给出证明 并求出该定点 若不过定点 请说明理由 18 1 直线AM的斜率为1时 直线AM 2yx 1 分 代入椭圆方程并化简得 2 516120 xx 2 分 解之得 12 6 2 5 xx 6 4 5 5 M 4 分 2 设直线AM的斜率为k 则AM 2 yk x 则 2 2 2 1 4 yk x x y 化简得 2222 14 161640kxkxk 6 分 此方程有一根为2 2 2 28 1 4 M k x k 7 分 同理可得 2 2 28 4 N k x k 8 分 由 1 知若存在定点 则此点必为 6 0 5 P 用心 爱心 专心 19 9 分 2 2 22 2 28 2 5 14 6 28644 5 1 45 M MP M k k yk k k kk x k 11 分 同理可计算得 2 5 44 PN k k k 13 分 直线MN过x轴上的一定点 6 0 5 P 16 分 19 徐州市徐州市 1212 月高三调研 月高三调研 本小题满分 16 分 已知椭圆C 2 2 1 2 x y 的左 右焦点分别为 12 F F 下顶点为A 点P是椭圆上任一点 M是以 2 PF为直径的圆 当 M的面积为 8 时 求PA所在直线的方程 当 M与直线 1 AF相切时 求 M的方程 求证 M总与某个定圆相切 19 解 易得 1 0 0 1 0 1 21 AFF 设点 P 11 y x 则 2 1 2 1 2 1 2 1 2 1 2 2 2 2 1 2 1 1 1 x x xyxPF 所以 12 2 2 2xPF 3 分 又 M的面积为 8 2 1 2 88 x 解得1 1 x 2 2 1 2 2 1 或P PA所在直线方程为1 2 2 1 xy或1 2 2 1 xy 5 分 因为直线 1 AF的方程为01 yx 且 2 2 1 11 yx M 到直线 1 AF的 距离为 1 11 4 2 2 2 2 1 22 1 x yx 7 分 化简 得 11 21xy 联立方程组 1 2 21 2 1 2 1 11 y x xy 解得0 1 x或 9 8 1 x 10 分 当0 1 x时 可得 2 1 2 1 M M的方程为 2 1 2 1 2 1 22 yx 当 9 8 1 x时 可得 17 18 18 M M的方程为 22 17169 1818162 xy 12 分 P 第 19题 x y A F1 F2 M O 用心 爱心 专心 20 O l x y A B F M 第 17 题 M始终和以原点为圆心 半径为 1 r2 长半轴 的圆 记作 O 相切 13 分 证明 因为 44 1 2 1 2 1 yx OM 1 2 1 2 1 4 2 2 2 84 1 4 1 x xx 又 M的半径 2 r 2 MF 1 4 2 2 2 x 21 rrOM M和 O相内切 16 分 17 盐城市第一次调研 盐城市第一次调研 本小题满分 16 分 已知抛物线 C 2 2 0 ypx p 的准线为l 焦点为F M 的圆心在x轴的正半轴上 且 与y轴相切 过原点O作倾斜角为 3 的直线n 交l于点A 交 M 于另一点B 且2AOOB 求 M 和抛物线C的方程 若P为抛物线C上的动点 求PM PF 的最小值 过l上的动点Q向 M 作切线 切点为 S T 求证 直线ST恒过一个定点 并求该定点的坐标 17 解 因为 1 cos6021 22 p OA 即2p 所以抛物线 C 的方程为 2 4yx 2 分 设 M 的半径为r 则 1 2 2cos60 OB r 所以M的方程为 22 2 4xy 5 分 设 0 P x y x 则 2 1 PM PFxyxy 222 322xxyxx 8 分 所以当0 x 时 PM PF 有最小值为 2 10 分 以点 Q 这圆心 QS 为半径作 Q 则线段 ST 即为 Q 与 M 的公共弦 11 分 设点 1 Qt 则 222 45QSQMt 所以 Q 的方程为 222 1 5xytt 13 分 从而直线 QS 的方程为320 xty 14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21 O M N F2 F1 y x 第18题 因为 2 3 0 x y 一定是方程 的解 所以直线 QS 恒过一个定点 且该定点坐标为 2 0 3 16 分 18 苏北四市苏北四市 20112011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 本小题满分 16 分 如图 椭圆 22 22 1 xy ab 0 ab 过点 3 1 2 P 其左 右焦点分别为 12 F F 离心率 1 2 e M N是椭圆右准线上的两个动点 且 12 0FM F N 1 求椭圆的方程 2 求MN的最小值 3 以MN为直径的圆C是否过定点 请证明你的结论 18 1 1 2 c e a 且过点 3 1 2 P 22 222 19 1 4 2 ab ac abc 解得 2 3 a b 椭圆方程为 22 1 43 xy 4 分 2 设点 12 4 4 MyNy 则 1122 5 3 FMyF Ny 1212 150FM F Ny y 12 15y y 又 2111 11 1515 15MNyyyy yy 2 MN 的最小值为2 15 10 分 3 圆心C的坐标为 12 4 2 yy 半径 21 2 yy r 圆C的方程为 2 22 1221 4 24 yyyy xy 用心 爱心 专心 22 整理得 22 1212 8 160 xyxyyyy y 16 分 12 15y y 22 12 8 10 xyxyyy 令0y 得 2 810 xx 415x 圆C过定点 415 0 16 分 21 苏北四市苏北四市 20112011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 本小题满分 10 分 已知动圆P过点 1 0 4 F且与直线 1 4 y 相切 1 求点P的轨迹C的方程 2 过点F作一条直线交轨迹C于 A B两点 轨迹C在 A B两点处的切线相交于点N M为线段AB的中点 求证 MNx 轴 21 1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 可得动圆圆心P的轨迹 C 的方程为 2 xy 4 分 2 证明 设 22 1122 A x xB x x 2 yx 2yx ANBN 的斜率分 别 为 12 2 2xx 故AN的方程为 2 111 2 yxx xx BN的方程 为 2 222 2 yxx xx 7 分 即 2 11 2 22 2 2 yx xx yx xx 两式相减 得 12 2 N xx x 又 12 2 M xx x MN 的横坐标相等 于是MNx 10 分 18 苏州市 苏州市 20112011 届高三调研测试 届高三调研测试 本小题满分 16 分 如图 椭圆 22 1 43 xy 的左焦点为F 上顶点为A O F x y P 第 22 题 O F x y P 第 22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23 过点A作直线AF的垂线分别交椭圆 x轴于 B C两点 若ABBC 求实数 的值 设点P为ACF 的外接圆上的任意一点 当PAB 的面积最大时 求点P的坐标 18 解析 1 由条件得 1 0 0 3 FA 3 AF k 因为 ABAF 所以 3 3 AB k 3 3 3 AB yx 令0 y 得3 x 所以点C的坐标为 3 0 由 22 3 3 3 1 43 yx xy 得 2 13240 xx 解得 1 0 x 舍 2 24 13 x 所以点B的坐标为 24 5 3 1313 因为ABBC 所以0 且 24 8 13 24 5 3 13 AB BC 2 因为ACF 是直角三角形 所以ACF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 1 0D 半径为2 所以圆D的方程为 2 2 14xy 因为AB为定值 所以当PAB 的面积最大时点P到直线AC的距离最大 过D作直线AC的垂线m 则点P为直线m与圆D的交点 直线 31m yx 与 2 2 14xy 联立得2x 舍 或0 x 所以点P的坐标为 0 3 试题精粹试题精粹 江苏省江苏省 20102010 年高考数学联考试题年高考数学联考试题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212 江苏省南通市 江苏省南通市 20102010 年高三二模 年高三二模 A B是双曲线C的两个顶点 直线l与实轴垂直 与 双曲线C 交于P Q两点 若0PB AQ uur uuu r 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e 用心 爱心 专心 24 解析 设双曲线方程为 22 22 10 0 xy ab ab 双曲线上点P x y 则 0 0 AaB a Q x y 由0PB AQ uur uuu r 得 0axyxay 从而 222 xya 又因点P在双曲线上 满足 22 22 1 xy ab 另从题 中知点 P 为任意可由两式比较得 22 ab 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e 2 法二 由 PBAQ ABPQ 知B为垂心 即 PQ 运动中始终要 B 点垂心 从而可假设三角形 PAQ 为等边三角形来处理 7 江苏省无锡市 江苏省无锡市 20102010 年普通高中高三质量调研 年普通高中高三质量调研 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 对称轴为坐标 轴 且经过点 2 2 与 2 0 则双曲线的焦点坐标为 解析 由题意知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22 22 10 0 xy ab ab 且 2 2a 又过点 2 2 得 22 2xy 则双曲线的焦点坐标为 2 0 13 江苏省无锡市部分学校 江苏省无锡市部分学校 20102010 年年 4 4 月联考试卷 月联考试卷 已知c是椭圆 0 1 2 2 2 2 ba b y a x 的 半焦距 则 a cb 的取值范围是 解 2 2 1 22 2222 22 2 22 2 cb bc cb bccb a bccb a cb 2 1 2 江苏通州市江苏通州市 20102010 年年 3 3 月高三素质检测月高三素质检测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1212 A A B B为 椭圆 22 22 1 0 xy ab ab 的四个顶点 F为其右焦点 直线 12 AB与直线 1 B F相交于点 T 线段OT与椭圆的交点M恰为线段 OT的中点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2 75e 5 江 苏 省 泰 州 市 江 苏 省 泰 州 市 20102010 届 高 三 联 考 试 题 届 高 三 联 考 试 题 已 知 双 曲 线 C 22 22 1 0 0 xy ab ab 的实轴长为 2 离心率为 2 则双曲 用心 爱心 专心 25 线C的焦点坐标是 解析 由双曲线 C 22 22 1 0 0 xy ab ab 的实轴长为 2 离心率为 2 知2 22 ea 则2 c 故双曲线C的焦点坐标是 0 2 4 4 20102010 年年 3 3 月苏 锡 常 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 月苏 锡 常 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已 知双曲线C 2 2 2 1 x y a 0a 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l 210 xy 垂直 则实数 a 2 9 江苏省盐城市 江苏省盐城市 20102010 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中心在坐标原点 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 一条渐近线方程为430 xy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5 3 8 江苏省连云港市 江苏省连云港市 20102010 届高三二模试题 届高三二模试题 已知双曲线1 sincos 2 2 2 2 yx 为锐角 的 右焦为 F P 是右支上任意一点 以 P 为圆心 PF 长为半径的圆在右准线上截得的弦长恰好等 于 PF 则 的值为 2 1 10 江苏省连云港市 江苏省连云港市 20102010 届高三二模试题 届高三二模试题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1212 A A B B 为椭圆 22 22 1 0 xy ab ab 的四个顶点 F为其右焦点 直线 12 AB 与直线 1 B F相交于点 T 线段OT与椭圆的交点M恰为线段OT的中 点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2 75e 9 江苏省苏南六校 江苏省苏南六校 20102010 年高三年级联合调研考试 年高三年级联合调研考试 直线 tx 过双 曲线 1 2 2 2 2 b y a x 的右焦点且与双曲线的两渐近线分别交于 A B 两点 若原点在以 AB 为直径的圆内 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2 13 20102010 年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年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如图 已知椭圆C的方程为 22 22 1 xy ab 0 ab B是它的下顶点 F是其右焦点 BF的延长线与椭圆及其右准线 分别交于P Q两点 若点P恰好是BQ的中点 则此椭圆的离心率是 3 3 4 O y x x y O F B Q P 第 13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26 11 江 江苏省南京市苏省南京市 20102010 年年 3 3 月高三第二次模拟 月高三第二次模拟 以椭圆 22 22 1 xy ab a b 0 的右焦点 为圆心的圆经过原点 O 且与该椭圆的右准线交与 A B 两点 已知 OAB 是正三角形 则该 椭圆的离心率是 6 3 3 江苏省洪泽中学 江苏省洪泽中学 20102010 年年 4 4 月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 月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 若抛物线 2 2 0 ypxp 的焦 点与双曲线 22 1 124 xy 的右焦点重合 则p的值为 8 12 江苏省洪泽中学 江苏省洪泽中学 20102010 年年 4 4 月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月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已知椭圆 22 22 1 0 xy ab ab 12 F F是左右焦点 l是右准线 若椭圆上存在点P 使 1 PF是P到直线l的距离的 2 倍 则 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317 1 2 二 解答题二 解答题 1818 江苏省南通市 江苏省南通市 20102010 年高三二模 年高三二模 本小题满分 15 分 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已知 M经过点F1 0 c F2 0 c A 3c 0 三点 其中c 0 1 求 M的标准方程 用含c的式子表示 2 已知椭圆 22 22 1 0 yx ab ab 其中 222 abc 的左 右顶点分别为D B M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 C 且A点在B点右侧 C点在D点右侧 求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若A B M O C D O为坐标原点 依次均匀分布在x轴上 问直线MF1与直 线DF2的交点是否在一条定直线上 若是 请求出这条定直线的方程 若不是 请说明理由 17 20102010 年年 3 3 月苏 锡 常 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 月苏 锡 常 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 本小题满分 14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27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椭圆C 22 22 1 xy ab 0ab 的左焦点为F 右顶点为A 动点M 为右准线上一点 异于右准线与x 轴的交点 设线段FM交椭圆C于点P 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为 2 3 点M的横坐标为 9 2 1 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 设直线PA的斜率为 1 k 直线MA的斜率为 2 k 求 12 kk 的取值 范围 17 解 1 由已知 得 2 2 3 9 2 c a a c 2 分 M A P F O x y 第 17 题图 用心 爱心 专心 28 18 江苏省无锡市 江苏省无锡市 20102010 年普通高中高三质量调年普通高中高三质量调研 研 本题满分 16 分 设椭圆 22 22 1 0 xy ab ab 的左 右两个焦点分别为 1 F 2 F 短轴的上端点为 B 短轴上的两个三等分点为 P Q 且 12 FPF Q为正方形 1 求椭圆的离心率 2 若过点 B 作此正方形的外接圆的切线在x轴上的一个截距为 3 2 4 求此椭圆方程 用心 爱心 专心 29 2 江苏省无锡市 江苏省无锡市 20102010 年普通高中高三质量调研 年普通高中高三质量调研 本题满分 8 分 已知动抛物线的准线为x轴 且经过点 0 2 求抛物线的顶点轨迹方程 本题满分 8 分 设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2 yxyx则焦点坐标为 3 分 由题意得4 22 22 yx 6 分 即顶点的轨迹方程为 1 1 4 2 2 y x 8 分 18 江苏省无锡 江苏省无锡市部分学校市部分学校 20102010 年年 4 4 月联考试卷 月联考试卷 15 分 已知椭圆以坐标原点为中心 坐 标轴为对称轴 且椭圆以抛物线xy16 2 的焦点为其一个焦点 以双曲线1 916 22 yx 的 焦点为顶点 1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 已知点 0 1 0 1 B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