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11讲-力和机械专题复习.pdf_第1页
中考物理--第11讲-力和机械专题复习.pdf_第2页
中考物理--第11讲-力和机械专题复习.pdf_第3页
中考物理--第11讲-力和机械专题复习.pdf_第4页
中考物理--第11讲-力和机械专题复习.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中考物理--第11讲-力和机械专题复习.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知识板块可以分为两个单元进行复习 第一单元 要求同学们能够认识并区分力学中的三种力 即弹力 重力 摩擦力 其中重力和摩擦力是中考的重点 第二单 元分别介绍杠杆和其他简单机械 杠杆的应用广泛 题 型多样 属于历年中考试卷中的高频题 许多中考试题常将这部分知识与 运动和力 的知 识综合起来进行考查 在中考试题中所占分值较高 尤匿墨固日 本知识点的重点是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 要求会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认识弹力 明确弹力产生的条件 是近年中考试题 出现的新考点 体现了中考试题加强对基础知识进行考 查的趋势 闺馐鬣翻国囝 弹力与弹性形变是密不可分的 任何物体 只要发 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例如 物体受到绳子的 拉力是由于绳子被拉长 支持物表面产生的支持力是由 于支持物表面被压变形 所以绳子的拉力 支持物的支 持力都是弹力 虽然有些情况下物体的弹性形变不明 显 我们称之为 微小形变 但是只要物体发生弹性形 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总之 凡是与 推 拉 提 压 等动词相关联的力都属于弹力 例1 下列结果由弹力产生的是 A 手中的石块释放后 使石块下落的力 B 用摩擦过的塑料尺子将碎纸屑吸引过来的力 C 拉开弓箭再松手 使箭射出去的力 D 用磁铁靠近铁钉 把铁钉吸过来的力 擅锺嫒漱此题从更广阔的范围考查同学们是否认 识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 还 考查同学们的 物体受到重力 产生的力 D 选 中学生数理化 中考版 己口m 己 渎分析能力 A 选项描述的结果是由于 选项描述的结果是由于物体受到静电 桔沭的结集县南千物体罟刮磁了1 受右 C 选项描述的弓发生形变 使箭射出去的力为弹力 选C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同学们必须会 正确使用 测量之前需要将弹簧测力计的挂钩轻轻来回 拉几次 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或弹簧的自由端受阻 还 需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零 例2 1 图l 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N 分度值是N 测出物体所受的重 力为N 2 图1 乙表示 一根弹簧在弹性限 度内伸长的长度 L 与所受拉力F 之间 的关系 由此图可以 田 o 24 6F N 乙 图l 查出当这根弹簧伸长2C l T I 时 所受拉力为 N 擅瞳魉獭此题第一步考查是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测力的大小 即首先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 值 接着会正确进行读数 第二步考查是否会利用图象解决简单问题 属于近 年来新出现的题型 并且有上升的趋势 审题时一定要 注意图文结合 明确纵坐标表示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 的长度 L 横坐标表示弹簧所受拉力F 这样才能顺利 地找出对应于弹簧某一伸长值 弹簧所受到的力 岱窜留泰 O 1 o 5 o 21 2 4 一 菠量墨弱日 本知识点的重点是会应用公式G m g 计算物体的 力 和 l l n 黼 专 题 售 习 万方数据 中学生数理化 中考版 己口I t 己 重力 本知识点的考点是了解重力与质 道重力的大小 方向和作用点 会画重歹 翊誓重疆灌嬉童霞强 飞 要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l 要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m 用弹簧测力 G 实事求是地记录下测量结果 不能 多次实验 对多个物体重力与质量的H 发现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E 例3 一位登月宇航员的质量为6 球表面时 重力约为在地球所受重力 达月球时 他的质量和他受到的重歹 g 取1 0 N k g 7 和 仉 赫 专 题 售 习 A 6 0k g 6 0 0NB 6 0k g 1 0 0N C 1 0k g 6 0 0 ND 1 0k g 1 0 0 N 擅碴煽此题要求同学们明确物体的质量不随位 置而改变 物体受到的重力随位置而改变 当宇航员的 位置由地球变化到月球上时 质量不随位置而改变 仍 为6 0k g 将m 6 0k g 代入公式G m g 求出宇航员在地球 上受到的重力G 6 0 0N 则宇航员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 1 G 月 二G 1 0 0N 选B 6 翔医匿怒目四 由于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所以一切物体所受重 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即竖直指向地心 例4 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 图2 中表示正确 的是 J 听弋 吖 必妙 ABCD 图2 厘蹙蝴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 考查同学们是否 会画重力的图示 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 态无关 始终是 竖直向下 的 在上面的四幅图中 只有 C 图中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下 的 选C 彘曩墨弱日 本知识点的重点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 因素有关 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本知识点的基本考点 有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静摩擦力和滑动 摩擦力的方向 中考试题往往结合实际问题对这些基本 考点进行考查 国盟蓬函目四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首先要会 测量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属于间接测量 要 求将物体放在水平表面上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 平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 的力是平衡力 摩擦力在数值上等于拉力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 例5 2 0 0 9 年朝阳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 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 与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B 与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 C 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D 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 确 小组利用如图3 所示装置进 行了实验 实验中所用的木块完 全相同 操作方法正确 实验过 图3 程及实验数据如表1 所示 表1 实验木块的木块的弹簧测力 不同表面 次数放置方式运动速度 计读数 N l一个 平放甜1 8 2 一个 平放 1 5 1 8 木块表面 3 一个 侧放 口1 8 4两个 平叠放秒3 6 木块上 5 一个 平放 1 5 2 4 铺毛巾 两个 平叠放口4 86 1 由第1 和2 次实验 可验证猜想是错误 的 2 由第1 和3 次实验 可得出的结论是 滑动摩擦 力的大小与物体无关 3 由第1 和4 次实验 可得出的结论是 4 除第2 和5 次实验可以验证猜想D 外 还有实 验和 只填实验次数 也可验证猜想D 圆碴魑衙 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探究实验中常用 的方法 此探究实验也用到控制变量法 在第1 和2 次实 验中 控制猜想A 猜想B 与猜想D 中的条件相同 只改 变猜想C 的条件 即只改变物体运动速度 表内记录的 实验数据显示弹簧测力计读数相同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 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 验证了猜想C 是错误的 在 4 2 万方数据 第l 和3 次实验中 控制猜想B 猜想C 与猜想D 中的 条件相同 只改变猜想A 的条件 即只改变物体接触面 积 表内记录的实验数据显示弹簧测力计读数相同 说 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验证 了猜想A 也是错误的 在第l 和4 次实验中 控制猜想 A 猜想C 与猜想D 中的条件相同 只改变猜想B 的条 件 即只改变物体受到的压力 表内记录的实验数据说 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 接触 面的粗糙程度一定 压力越大 摩擦力越大 在第2 和5 次实验中 控制猜想A 猜想B 与猜想C 中的条件相同 只改变猜想D 的条件 即只改变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 度 表内记录的实验数据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 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压力一定 接触面越粗糙 摩 擦力越大 第4 和6 次实验 也可验证猜想D 固窝蝴 1 c 2 接触面积大小 3 接触面的 粗糙程度一定时 压力越大 摩擦力越大 4 46 凡是遇到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变化 如何变 化的实际问题 首先要提醒自己 滑动摩擦力大小仅与 压力大小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再结合题目内容 进行分析 只有当压力变化或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化 时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才会变化 并且接触面的粗糙程 度相同时 压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当压力相同 时 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利用先进的实验设备 如利用打点计时器 便于同 学们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状态 综合考查同学们对于二 力平衡知识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 的因素这几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此类题目在近几年的 中考试题中时有出现 例6 如图4 所示 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每隔一定 时间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 与一个木块的左端相连 木 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沿水平桌面 纸面 向右运动时 就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图4 中 和 是打点计 时器先后打出的两 条纸带 与其对应 的测力计的示数分 别为E R 木块运 动的速度分别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