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区2012年度地区生产总值.doc_第1页
汉阳区2012年度地区生产总值.doc_第2页
汉阳区2012年度地区生产总值.doc_第3页
汉阳区2012年度地区生产总值.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阳区2012年度地区生产总值简析一、GDP含义及核算基础数据来源 地区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是一个重要的国际通用经济度量指标,有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三种表现形态。在核算中表现为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核算方法。目前,区级只开展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和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对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核算。 目前,GDP采取数据下算一级(市统计局根据各区基础数据计算的原则,第一产业增加值来自农业年报数据;第二产业增加值中工业由规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下工业(抽样调查数据)取得,建筑业根据资质以上企业(我区49家)上报的产值按全市统一规定的增加值率折算所得;第三产业增加值主要根据行业营业税,劳动者报酬结合行业相关业务指标的增幅推算。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根据该行业销售额的增幅核算。房地产业根据本期房屋销售面积的增幅来推算,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和其他服务业根据全市税务部门提供的营业税推算,发展速度按全市统一的缩减指数计算可比价GDP,除以上年可比价计算GDP增长速度。 二、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基本情况 2012年汉阳区地区生产总值表单位:万元 2012年(现价)累计2011年(现价)累计2012年(不变价)累计2011年(不变价)累计增长%累计地区生产总值609166352267655595034497264312.5 第一产业3010253222072253-2.0 第二产业450415738153554065134360665012.7 工业404415734253553672656321765314.1 建筑业4600003900003924783889970.9 第三产业158449614088781527693136374012.0 交通运输、仓储业1277201212401275211182947.8 批发和零售业44687438144442495636777015.5 住宿和餐饮业12931712719915718712338827.4 金融业130541974321028259139112.5 房地产业24097521131623680821123712.1 其他服务业5090694702474783964516605.9从总量看,我区201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9.17亿元,比上年增加86.5亿元,其中:工业62亿元、建筑业7亿元、三产业17.5亿元,主要是工业增加62亿元,占全部增量的71%。从产业结构看,我区2012年二、三产业结构为73.9:26.1,2011年二、三产业为73:27,二产业占比进一步上升0.9各百分点。从产业贡献看,第二产业对经济总量增长贡献73.9%,拉动经济增长9.2各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总量贡献为26.1%,拉动经济增长3.3各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二产业。从行业分类来看,工业拉动经济增长9.1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拉动经济0.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业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金融业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建筑业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拉动一个百分点以上的仅有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两个行业。三、与中心城区数据对比 2012年各中心城区地区生产总值表单位:亿元 GDP第三产业2012年2011年增长2012年2011年增长江岸区612.38524.5612.6479.48405.9913.0江汉区678.77580.0412.6603.79511.0113.0桥口区422.68361.9311.5316.24265.9912.0汉阳区609.17522.6812.5158.45140.8912.0武昌区637.25539.0012.6533.43441.6313.0青山区449.27535.79-1.2115.76102.763.9洪山区635.07538.4012.6411.17347.9613.0对比差距如下: (一)总量偏小、持续增长压力加大 从2010年,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跨越400亿元、500亿元、600亿元三个台阶,但在中心城区中依然处于靠后位置。而且从速度来看,2010年是15.7%,2011年是15.1%,2012年是12.5%,增长逐年趋缓。2012年剔除武烟我区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只有295.67亿元。一是企业规模较小。我区规上工业企业64户(含武烟),区属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十亿的企业仅4户(百威啤酒、金牛、苏泊尔、健民药业),规上商贸业248户,年销售收入上十亿的企业仅10户;二是区属工业总量偏小。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83.32亿元,区属规上工业年产值上十亿的仅3户(百威啤酒、金牛、苏泊尔);三是区属规上工业企业户数和产值总量在中心城区分列为第三,但户均产值规模只列第五;四是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的社零额增幅列第一,但总量列中心城区第六位(江汉区601.64亿、武昌区474.34亿、江岸区426.72亿、洪山区396.80亿、桥口区355.43亿、汉阳区284.66亿、青山区124.85亿)。 (二)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我区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58.45亿元,在中心城区列第六位,三产业占比53.6%(剔除武烟)。与其他中心城区相比,江汉区借助中央商务区等优势,已经成为全市服务业龙头,其占比高达88.9%;武昌区着力发展总部经济、江南金融中心,服务业占比为83.7%;江岸区着力打造沿江商务区、创意产业及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占比为78.3%;桥口、洪山分别借助个体私营经济及科技教育的发展,服务业占比达74.8%和64.7%,而我区仅占到53.6%(剔除武烟因素)。 (三)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落后于汉口和武昌地区,一是我区服务业仍以传统商贸形式为主,零售、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二是支柱产业缺乏优势。类似九洲通这样的行业骨干企业太少,我区文化创意园、会展中心、琴台大剧院尚未产生相应丰厚的经济效益;三是我区服务业的三大支柱产业(商贸、房地产、文化旅游)在全市比较,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产业特色均没有领先优势。 四、加快我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汉阳加速全面崛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的攻坚之年。我们要已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三镇三城”均衡发展为契机,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凝神聚力、克难攻坚,实现2013年经济新跨越。 (一)做大做强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目前,工业是汉阳经济的主要支撑,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是支撑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门类。目前,已经没有空间引进工业大项目的情况下,“工业倍增”必须着力于提质增效,以巩固和状大我们的工业实力。一是深入推进“工业倍增”计划,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二是鼓励企业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中去,按照高端、高质、高效的要求,着力向高端价值链突破,提高产业发展的档次和水平。 (二)加大投入力度,狠抓项目建设。 全面实施三大行动,抓项目,抓落实,一是时刻把握国家宏观政策投资动向,精选储备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和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对筛先出来的重点项目做好督导检查,积极服务海天欢乐购、中能总部等项目。搞好生产要素协调,缩短建设周期,争取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二是配合武汉经济开发区推动东风雷偌项目建设。加快产业园5000亩土地拆迁腾退,主动作为,积极行动,力争3月开工,年内形成产能;三是加快四台工业园升级改造和黄金口工业园标准化建设,提升产业层次。 (三)全力推进三产业发展 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服务业发展水平。近三年来,我区努力发展服务业,2010年服务业增速为10.2%,2011年为11.7%,2012年为12.02%。持续增长,但起点低、基数小,一直没有大的服务业项目引进与支撑,对整体经济的拉动不力。武汉跨入地铁时代,地铁4号线2期于明年连通汉阳和武昌,地铁3号线于后年连通汉阳和汉口。便捷的公共交通赋予我区商圈发展机遇的同时,还存在消费群体流失的隐忧。我们必须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一是加快国家级会展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国博中心的产业配套和基础设施配套,加快洲际酒店、环球中心、希尔顿酒店、江城大道综合体、江腾综合体、四新入口公园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建设;二是加快总部和楼宇集聚区建设。集中引进一批总部、楼宇项目,力争省高速公路联网中心项目签约完成,引进专业运营商运营管理;三是加快国家医药物流港建设。提升医药物流、钢铁物流、汽车贸易发展水平,推动汽车贸易城项目落地签约,带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四是进一步促进科技与文化的高度融合,打造文化汉阳,提升文化产业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汉阳琴台剧院、琴台音乐厅2012年演出收入超过2000万,仅次于北京上海,跨入一线阵容,我们要在良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