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审批表.doc

二级斜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输送带拉力F3000N、输送带速度v0.8m-s、鼓轮直径D410mm】【优秀二级减速器全套课程毕业设计含4张CAD图纸+带选题审批表+43页加正文9300字】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7453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67.89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6-01-31 上传人:QQ14****9609 IP属地:陕西
30
积分
关 键 词:
二级 斜齿轮 减速器设计 输送带 课程毕业设计 二级斜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资源描述:

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二级斜齿轮减速器装置的设计

二级斜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输送带拉力F3000N、输送带速度v0.8m/s、鼓轮直径D410mm】【优秀二级减速器全套课程毕业设计含4张CAD图纸+带选题审批表+43页@正文9300字】

【详情如下】【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bat

低速大齿轮A2.dwg

外文科技翻译.doc

开题报告.doc

总装配图.dwg

箱盖A0.dwg

说明书.doc

轴2A2.dwg

轴A1.dwg

摘 要 该论文完成二级斜齿轮减速器装置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介绍主要装置的性能、规格、型号及技术数据;说明了设计原理并进行了方案选择,绘出了相关图形和表格;对各种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介绍了所用方案的特点;应用原始数据以及相关公式对各种方案进行了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应选用元器件或零部件;进行结构设计和方案校核;对实验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判断,提出自己的结论和见解。

关键词  传动比 电动机 齿轮 减速器

Design of Two Level Inclined Gear Reducer 

Abstract

The paper complete belt conveyor design of transmission device,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ontent: to introduce the main device performance, type, model and technical data。 Explain the design principle and the plan selection, draw the relevant graphics and tables, For all kinds of scheme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and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eme; Application of original data and related formula in the various solutions are calculated, and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ed results to determine should choose what kind of components or parts; Structure design and check plan; In the experiment of information obtained concludes, analysis, and judgment, put forward its own conclusions and opinions. 

Keywords  transmission  motor  gear  reducer

目    录                                                                                                                                                                                                                                                                                

1 绪论 1

2技术任务书 1

2.1设计任务书 1

2.2主要技术指标和重要技术参数: 2

3设计计算说明书 2

3.1设计方案 2

3.2电动机选择,传动系统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3

3.2.1确定电动机类型 3

3.2.2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的确定及各级传动比的分配 4

3.2.3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计算 4

3.3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设计 5

3.3.1高速级斜齿圆柱齿轮设计计算表 5

3.4轴的设计计算 17

3.4.1Ⅰ轴的结构设计 17

3.4.2Ⅱ轴的结构设计 21

3.4.3Ⅲ轴的结构设计 22

3.4.4校核Ⅱ轴的强度 25

3.5 轴承的选择和校核 29

3.5.1Ⅱ轴轴承的选择 29

3.5.2 校核Ⅱ轴轴承是否满足工作要求 29

3.6 键联接的选择和校核 31

3.6.1Ⅱ轴大齿轮键的选择 31

3.6.2Ⅱ轴大齿轮键的校核 31

3.7减速器的润滑、密封和润滑牌号的选择 32

3.7.1传动零件的润滑 32

3.8 箱体主要设计尺寸 33

4 使用说明书(SM) 35

4.1 主要参数 35

4.1.1二级斜齿轮减速器的结构 35

4.1.2 驱动机构 36

5  标准化审核报告(BS) 36

5.1  产品图样的审查 36

5.2  产品技术文件的审查 36

5.3 标注件的使用情况 36

5.4 审查结论 37

结论 37

参考文献 38

致  谢 39

1 绪论

输送带一般可分为普通输送带和特殊结构输送带。普通输送带主要用于通用固定式、绳架吊挂式及可伸缩式带式输送机。特殊结构输送带包括钢绳牵引输送带、旅客输送带、花纹输送带、挡边输送带、防撕裂输送带、无覆盖胶输送带等。输送带一般由覆盖层、带芯、隔离层三个组成。


内容简介:
变速箱 在我国工程机械主要核心元部件中,唯有传动元部件国内配套体系最完善,市场满足率也最高,且也是最具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配套件。国产核心元部件之一的液压元件,从价值上讲,国产配套满足率只有 30%,特别是价值很高的变量液压元件,几乎全依赖进口。而传动核心元部件的国产配套件的满足率在 70%75%以上,只有少数高档传动元部件及大规格传动元部件仍需进口。 在变速箱方面,世界上一直是两大流派,一种是像德国采埃孚和美国德纳那样的定轴式箱,另一种就像目前我国用得最多的及卡特、小松等所用的行星式变速箱 。行星式变速箱中,像我国目前的只有两个行星排,叫简单行星式,制造、维护相对比较容易一些。另一种像卡特、小松等复杂行星式,制造工艺比较复杂。这两种流派各有优劣,因此两大流派一直在世界上并存。但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复杂行星式制造难度更大,川齿引进卡特技术,最终未形成产品就是一个例子。 老的简单行星式变速箱,虽然目前仍在最广泛地使用,但由于某些缺陷已从根本上无法克服,技术也再无突破性发展。因此变速箱在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中,瞄准了世界一流水平的采埃孚箱。既有杭齿引进采埃孚技术基础,又有柳工与采埃孚合资的技 术基础,同时又有广泛地使用、维护及配件基础。另外与其配套的冲压焊接式变矩器已在陕西航天动力开发成功,并已大批量配套。因此中国目前新型双变技术主流方向,已正在向采埃孚型方向发展。 主要配套件企业杭齿所生产的高水平采埃孚双变已批量推向了市场,并从装载机变速箱经过变型设计已发展到压路机、平地机等多种工程机械产品上。主机企业柳工、龙工、厦工、成工等,都已不同程度地研发出或正在研发该系列变速箱。并已从 3t 型、 5t 型到 6t 型 ,已逐步开始形成了中等型号系列新型双变系统。该双变的关键技术是微电脑控制的电液控制系 统。其中最关键的核心部份是微处理器及电液控制阀。目前中国国内攻下这两项关键核心技术已到了最后攻坚阶段。一旦这些核心技术完全攻克,我国新一代换代双变技术将会很快得到广泛实现。 在驱动桥方面,目前我国工程机械驱动桥新技术的发展,比新型双变更成熟一些。目前我国工程机械驱动桥技术发展的大方向及主流是向带差速锁的湿式桥方向发展。湿式桥的基本结构也有两种型式,一种是整体式桥壳,一种是三节式桥壳。整体式桥壳主传动在中间,轮边减速器及湿式制动器在两边。而三节式桥,桥壳分为三段,中间部份为一箱型结构,主传动、湿式 制动器、轮边减速器全部集中在中间部份。两种结构也没有哪一种比另一种绝对的好,或绝对不好,也各有优劣。因此,这两种结构也会同时并存,至于用哪一种结构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 就目前情况来看,整体式更适合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及制造水平。目前专业桥厂之一的分宜驱动桥有限公司每月都有一定批量的湿式桥提供给市场。柳工的整体式湿式桥,成工的三节式湿式桥系列产品基本上已开始形成批量生产,并已开始随主机出口。其它专业配套企业及主机企业都已不同程度地推出了湿式桥。 In s a of is is of of of of of 0%, of on of of MB 0% 75% in a MB to In is in s of at as s is of is so in to is in to no So in of of at of of in by of s at In in of to of s in to a or t, t t, to of is of is of At of at a a be In at of At of is to of of of is is in on is a in of of no is of or as to a to to 毕业设计说明书 中文摘要 二级斜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摘 要 该论文完成 二级斜齿轮减速器 装置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介绍主要装置的性能、规格、型号及技术数据;说明了设计原理并进行了方案选择,绘出了相关图形和表格;对各种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介绍了所用方案的特点;应用原始数据以及相关公式对各种方案进行了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应选用元器件或零部件;进行结构设计和方案校核;对实验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判断,提出自己的结论和见解 。 关键词 传动比 电动机 齿轮 减速器 毕业设计说明书 外文摘要 he of to of of of in to to of or In of 目 录 1 绪论 . 1 2技术任务书 . 1 计任务书 . 1 要技术指标和重要技术参数: . 2 3设计计算说明书 . 2 计方案 . 2 动机选择,传动系统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 3 定电动机类型 . 3 动装置总传动比的确定及各级传动比的分配 . 4 动参数和动力参数计算 . 4 开线斜齿圆柱齿轮设计 . 5 速级斜齿圆柱齿轮设计计算表 . 5 的设计计算 . 17 轴的结构设计 . 17 的结构设计 . 21 轴的结构设计 . 22 核 轴的强度 . 25 承的选择和校核 . 29 轴承的选择 . 29 核轴轴承是否满足工作要求 . 29 联接的选择和校核 . 31 轴大齿轮键的选择 . 31 大齿轮键的校核 . 31 速器的润滑、密封和润滑牌号的选择 . 32 动零件的润滑 . 32 体主要设计尺寸 . 33 4 使用说明书( . 35 要参数 . 35 级斜齿轮减速器的结构 . 35 动机构 . 36 5 标准化审核报告( . 36 产品图样的审查 . 36 产品技术文件的审查 . 36 注件的使用情况 . 36 查结论 . 37 结论 . 37 参考文献 . 38 致 谢 . 39 - 1 - 1 绪论 输送带一般可分为普通输送带和特殊结构输送带。普通输送带主要用于通用固定式、绳架吊挂式及可伸缩式带式输送机。特殊结构输送带包括钢绳牵引输送带、旅客输送带、花纹输送带、挡边 输送带、防撕裂输送带、无覆盖胶输送带等。输送带一般由覆盖层、带芯、隔离层三个组成。 所以带式输送机具有运行可靠、连续、高效 ,易于实现自动化和对地形适应性强等优点 ,是散状物料连续运输的主要设备。据有关资料介绍 ,法国输送机单机长度已达 15 差为 1 滚筒的驱动功率达 1 050 计带速达 s,年运量达 4亿 t。在澳大利亚的一个采矿场 ,输送机通过多机串联运距长达上百公里。目前我国的带式输送机也正在向长距离、高带速、大运量、大功率方向发展。由于我国用刚性理论来分析研究带式输送机并制订计算方 法和设计规范 ,设计中对输送带使用了很高的安全系统(一般取 n=10左右 ),实际上输送带是粘弹性体 ,而不能简单地用刚体力学来解释和计算。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其输送带对驱动装置的起、制动力的动态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如何降低输送带的设计安全系统 (输送带安全系数 n=5 6),延长带式输送机使用寿命 ,确保了输送机运行的可靠性 ,传动问题是大型输送机的关键技术 ,它关系到输送机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外大都采用以下可控传动技术来解决输送机的传动问题。 传动时间随带式输送机主参数可以在一定范围调节 ,使输送机按照预先设定 的传动速度图平稳运行 ,并能实现满载传动 ;在多机驱动时具有功率平衡的功能 ;电动机能空载传动 ,降低对电网的冲击 ;具有过载保护功能 近几年来 ,国内外相继开发成功了多种形式的软传动装置 : 液粘性软传动装置 ,如澳大利亚的 统、美国的 ; 液力型软传动装置 ,如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加长后辅液力偶合器等 ; 电气型软传动装置 ,如变频调速、可控硅控制开关磁阻传动等 ; 机械式软传动装置 ,如 国力士乐公司的辅助液压马达周转齿轮系统等。 2 技术任务书 计任务书 输送机由电 动 机驱动 , 经传动装置 驱 动输送 带移动, 整机 使用寿命为 6 年,每 天 两 - 2 - 班制工作, 每年工作 120 天, 工作时不逆转,载荷平稳,允许输送带速度偏差为 5%。工作机效率为 求有过载保护 ,按单位生产设计 。 要技术指标和重要技术参数 : 3 设计计算说明书 计方案 设计一 用于带式运输机上 的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如图 3 输送机由电 动 机驱动 , 经传动装置 驱 动输送带移动, 整机 使用寿命为 6 年,每 天 两班制工作, 每年工作 120 天, 工作时不逆转,载荷平稳,允许输送带速度偏差为 5%。工作机效率为 要求有过载保护 ,按单位生产设计 。 图 3送带拉力 F( N) 输送带速度 v(m/s) 鼓轮直径 D( 3000 410 1 - 电 动 机 2 - 带 传 动 3 - 减 速 器 4 - 联 轴 器 5 - 滚 筒 6 - 传 送 带2145 63F v - 3 - 动机选择,传动系统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定电动机类型 按工作要求和条件 ,选用 y 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 1)确 定电动机的容量 1)工作机卷筒上所需功率 w = 000 =3000*000=2)电动机所需的输出功率 为了计算电动机的所需 的输出 功率 要确定从电动机到工作机之间的总功率 总 。设 1、 2、 3、 4、 5分别为弹性联轴器、闭式齿轮传动(设齿轮精度为7级)、滚动轴承、 作机的效率,由 2表 1 1 = 2 = 3 = 4 = 5 =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为 总=12233 4 5= x x x x 总P ( 3 ( 2)选 电动机转速 由表 13推荐的传动副传动比合理范围 普通 V 带传动 i 带 =2 4 圆柱齿轮传动 i 齿 =3 5 则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的合理范围为 i 总 =i 带 i 齿 1 i 齿 2 i 总 =( 2 4)( 3 5)( 3 5) =( 18 100) 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nd=i 总 18 100)D 18 100) r/据电动机所需功率和同步转速 , 查 2表 12符合这一范围的常用同步加速有1500 1000 选用同步转速为 :1500 r/- 4 - 选定电动机型号为 :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的确定及各级传动比的分配 ( 1)传动装置总传动比 总i=( 3 式中 1440 r/ ( 2)分配传动装置各级传动比 i 总 =i 带 i 齿 1 i 齿 2 分配原则: ( 1) i 带 i 齿 ( 2) i 带 =2 4 i 齿 =3 5 i 齿 1=( i 齿 2 根据 2表 2V 形带的传动比取 i 带 = ,则减速器的总传动比为 i =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高速级的传动比为 i 齿 1 = 速级的传动比 i 齿 2 = i/i 齿 1 = 动参数和动力参数计算 ( 1)各轴转速计算 440 r/n = i 带 = 1440/2.6 r/r/n = n / i 齿 1 = r/r/n = n / i 齿 2 = r/ 2)各轴输入功率 W P = = W= = P 2 3 = W=W P = P 2 3 = W=W - 5 - 表 3动装置各轴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表 项目 轴号 功率 转速 转矩 传动比 0 轴 440 轴 轴 轴 3) 9550Pd/ T = 9550P /n = T = 9550P /n = T = 9550P /n = 开线斜齿圆柱齿轮设计 速级斜齿圆柱齿轮设计计算表 表 3速级斜齿圆柱齿轮 项目 计算(或选择)依据 计算过程 单位 计算(或确定)结果 1选齿轮精度等级 查 1表 10用 7 级精度 级 7 2材 料选择 查 1表 10齿轮选用 45 号钢(调质处理)硬度为 250齿轮选用 45 号钢(调质处理)硬度为 220齿轮250齿轮220- 6 - 3选择齿数 Z )4020(1 Z 12 12241 U 个 1 22Z 2Z 91 U 选取螺旋角 208 取 14 度 14 5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 1)试选 .1取 2)区域系数由 1图 10Z Z ( 3) a 由 1图 10 21 4)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表 1 41 T 1 T(5)齿宽系数 d 由 1表 10.0d d 6)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1表 10Z 21Z (7)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由 1图 10 1图 101550 2540 1550 2540 - 7 - ( 8)应力循环次数 N 由 1式 1030082( 81 N( 9)接触疲劳强度寿命系数 1图 10 10)计算接触疲劳强度许用应力 H 取失效概率为,安全系数为S=1,由 1式 10 i i H =( 1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按 1式( 10 21)试算 3 211 )(12mm 12)计算圆周速度 v 100060 11t 0 0 06011 tm/s v 13)计算齿宽 B td 0 5 1=60 5 - 8 - ( 14)模数h = b/h = h = b/h = 15)计算纵向重合度 = 4ta 16)计算载荷 系数 K 由 1表 10得使用系数 1根据 v=m/s,级精度,由 1图查得动载荷系数 1表查得 + 10 1图查得 定 1001 ,由 1表查得 K 载荷系数 K=1 = 17)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分度圆直径 由 1式 10311 1d 18)计算模数 11 o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 9 - ( 1)计算载荷系数 K K=K=1 K= 2)螺旋角影响系数 = ,从 1图 10Y Y 3)计算当量齿数 3v 4c 311 zz 3c 322 zz 4)齿形系数 1表 5)应力校正系数 1表 6)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由 1图 10 1图 101400 2350 400 2350 ( 7)弯曲疲劳强度寿命系数11图 10用插值法可得 1212 8)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F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S 式10 111 222 1 F 2 F - 10 - ( 9)计算大小齿轮的 并加以比较 1 F Y 2 F Y 结论:大齿轮的 数较大,以大齿轮的计算 F 10)齿根弯曲强度设计计算 由 1式 1013 212 c o s Y =论: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 算的法面模数 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取 2 可满足弯曲强度。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须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计算应有的齿数。于是由 ,4c 取 1z 29,则 i 齿 1 =29 104 3几何尺寸计算 ( 1)计算中心距 a ( 21 14)10429(a =中心距圆整为 137 mm a=137 ( 2)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a (1 )10429(a rc c o s 因 值改变不多,故参数 、 K 、不必修正。 度 - 11 - ( 3)计算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d o s 2291 d o s 21042 d 1d 2d 4)计算齿轮的齿根圆直径 d m由 nf nf 11 5)计算齿轮宽度 B b = b=整后取: 65 60 1 =65 60 ( 6)验算 F t 11 K 100/ 所以合适 速级斜齿圆柱齿轮设计计算表 表 3目 计算(或选择)依据 计算过程 单位 计算(或确定)结果 1选齿轮精度等级 查 1表 10用 7 级精度 级 7 2材料选择 查 1表 10齿轮选用 45 号钢(调质处理),硬度为 250齿轮选用 45 号钢(调质处理)硬度为 220齿轮 250齿轮 220选择齿数 Z )4020(3 Z 34 253 Z 70,Z 个 253 Z 704 Z - 12 - 34 U U=选取螺旋角 208 取 14 度 14 5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 1)试选 .1取 2)区域系数由 1图 10Z Z ( 3) 由 1图 10得3 = 4)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T 查表 1 T T(5)齿宽系数 d 由 1表 10.0d d 6)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1表 10Z Z (7)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由 1图 10 1图 101550 2540 550 2540 ( 8)应力循环次数 N 由 1式 1033 0 齿N( 9)接触疲劳强度寿命系数 1图 10 10)计算接触疲劳强度许用应取失效概率为,安全系数为 S=1,由 H3= 3 H N 594 H =- 13 - 力 H 1式得 i 43 ( 1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按 1式( 10 21)试算 (123 223 mm 12)计算圆周速度 v 100060 23 t 00 vm/s v = 13)计算齿宽B db d 5 0 3=85 0 ( 14)模数 h = b/h = h b/h = 15)计算纵向重合度 = 25 = 16)计算载荷系数 K 由 1表 10得使用系数 1根据 v=级精度,由 1图查得动载荷系数 1表查得 + 10 1图查得 =- 14 - 假定 1001 ,由 1表查得 K 载荷系数 K=1 17)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分度圆直径 1式 103d 18)计算模数33 n 33 =mm 按齿根弯曲强 度设计 ( 1)计算载荷系数 K K=K= 2)螺旋角影响系数 Y 根据纵向重合度 = 10Y Y 3)计算当量齿数 3 33 zz v 44 zz v 34 4)齿形系数 1表 5)应力校正系数 1表 6)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由 1图 b 由 1图 2 3400 4350 3400 4350 - 15 - ( 7)弯曲疲劳强度寿命系数 由 1图 3434 8)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F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 式得 33 6135 3 F 368 4 F 336 ( 9)计算大小齿轮的 加以比较 333 Y 4 44 F Y 结论:大齿轮的 数较大,以大齿轮的计算 = 10)齿根弯曲强度设计计算 由 1式 c 322 F 论: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 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取 可满足弯曲强度。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须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有的齿数。于是由 4c 取 3z 35 ,则 i 齿 2 =35*2。 8=98 取 98 3几何尺寸计算 - 16 - ( 1)计算中心距a ( 43 o 835( a 将中心距圆整为 171 mm a =171 ( 2)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a (3 835(a rc c o s因 值改变不多,故参数 、K 、 不必修正。 度 ( 3)计算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d s 53 d o s 84 d 3d 4d 4)计算齿轮的齿根圆直径 d m nf nf 3 5)计算齿轮宽度 B b = 整后取: 95 90 3 =95 90 ( 6)验算 t 0*2 532 K 100/600*1 故合适 齿轮设计参数表 表 3齿轮参数表 传动类型 模数 齿数 中心距 齿宽 螺旋角 高速级 2 291 Z 137a 51 B - 17 - 斜齿圆柱齿轮 1042 Z 02 低速级 斜齿圆 柱齿轮 5.2353 Z 984 Z 71 953 B 904 B 的设计计算 轴的结构设计 (1)选择轴的材料及热处理方法 查表 15选 择轴的材料为优质碳素结构钢 45;根据齿轮直径 ,热处理方法为正火。 (2)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查 1370 03126( 3 再查表 15,0 1 2 6 1 0 3A 考虑键:因为键槽对轴的强度有削弱作用,开有一个键槽,所以轴的轴径要相应增大 %7%5 )d 3)确定各轴段直径并填于下表内 表 3轴段直径 名称 依据 单位 确定结果 1d )d 由前面的带轮的设 计可得,带轮的孔径为 30,1d 30 - 18 - )d d 30 20*)230) 112 查 2表 722d 35 3以只要3d2取 7 类轴承,查 2表 6取 7208 3d 40 3d 40 4d 834 4d 46 5 6d36 64)选择轴承润滑方式,确定与轴长有关的参数 。 查 220P( 2)“润滑方式”,及说明书“( 12)计算齿轮圆周速度 v ” v = 2 ,故选用脂润滑。 将与轴长度有关的各参数填入下表 表 3长度有关的各参数 名称 依据 单位 确定结果 箱体壁厚 查158P 表 11 a 8 地脚螺栓直径数目 n 查 158P 表 112 16 4n - 19 - 0 . 0 3 6 1 2 0 . 0 3 6 1 2 3 1 2 1 6 . 4 3 查表 3, 取 20, 4,250 轴承旁联接螺栓直径 1d 查 158P 表 112 查表 32,取 1d 16 1d 12 轴承旁联接螺栓扳手空间1C 、 2C 查 158P 表 112 16;20 mi 162021 d 查 158P 表 11 f 查表 112,得当取 37 0 1 0 0 , 8当 时 3 8d轴承盖厚度 e 查表 112 1 0 070 3ed,当时当 10070D , 9e 小齿轮端面距箱体内壁距离2 查 204P 2 102 2 =10 轴承内端面至箱体内壁距离3 查 208P 2因为选用脂润滑,所以 1283 3 10 距 轴承支点距轴承宽边端面查表 6,选取 7208承, 故 23a 23a - 20 - 离 a (5)计算各轴段长度 。 表 3轴段长度 名称 计算公式 单位 计算结果 1l 由于与大带轮配合,则:362)32(651 1l 63 2l 由公式52816208)85(21 取 5625921810522527 2 0 842 C 2l 56 3l 由公式C 322210182247 2 0 83 3l 32 4l 由公式51 1 022/606510 234 。)( 轮毂 4l l 齿轮 1 轮毂宽度: 515 轮毂 5l 65 6l 由公式6 7 2 0 8 4 2 2 1 8 1 0 1 0 2 4 0 m m 6l 40 L(总长) L - 21 - l (支点距离) 2(6543l 轴的结构设计 ( 1)选择轴的材料及热处理方法 查表 15选择轴的材料为优质碳素结构钢 45;根据齿轮直径 ,热处理方法为正火回火。 ( 2)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查370P1的扭转强度 估算轴的最小直径的公式: ( 3 =(126103) 再查表 151,0 1 2 6 1 0 3A ( 3)确定各轴段直径并填于下表内 表 3段直径 名称 依据 单位 确定结果 1d 由于和轴承配合,取标准轴径为: 51 1d =45 2d 由于和齿轮配合,取 02 查表 1,取 2d 50 2d =50 3d 60) 443 查 2表 1 3d =60 3d =60 4d 与高速级大齿轮配合,取 : 24 24 - 22 - 5d 5d 1d =45 5d 45 (4)选择轴承润滑方式,确定与轴长有关的参数。 查 2(二)“滚动轴承的润滑”,及说明书“六、计算齿轮速度 v ” 2 ,故选用脂润滑。 将与轴长度有关的各参数填入下表 表 3长度有关的各参数 名称 依据 单位 确定结果 轴承支点距轴承宽边端面距离 a 选用 7209承,查 2表 6 ( 5) 表 3轴段长度 名称 计算公式 单位 计算结果 1l 4322247 2 0 91 1l 43 2l 93295232 轮毂2l 93 3l 10158 33 l,l 取 3l 10 4l 齿轮配合长度: 8260222 轮毂 4l 58 5l C 065247 2 0 95 5l (总长) 954321 L 249.5 l (支点距离) (2 l 轴的结构设计 (1)选择轴的材料及热处理方法 查表 15选择轴的材料为优质碳素结构钢 45;根据齿轮直径 ,热处理方 - 23 - 法为正火回火。 ( 2)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查370P1的扭转强度估算轴的最小直径的公式: ( 3 03126( 3 再查表 151,0 1 2 6 1 0 3A 考虑键:因为键槽对轴的强度有削弱作用,开有一个键槽,所以轴的轴径要相应增大 %7%5 7%51() ( 3)确定各轴段直径并填于下表内 表 3轴段直径 名称 依据 单位 确定结果 1d 1 d 由于与联轴器配合, 配合轴径为 01d 60 2d 考虑联轴器定位:1 2 060) 112查 2表 7 2d 70 2d 70 3d 为了轴承装配的方便: 23 ,取符合轴承标准孔径大小为 53 3d 75 4d 考虑轴肩定位,查( 1)表 1标准值 4d =86 4d 86 5d 考虑齿轮 的定位:5 66 5d 92 - 24 - 6d 由于与齿轮配合 6d =80mm 6d =80 7d 由于轴承配合: 7d 3d 75 7d 75 ( 4)选择轴承润滑方式,确定与轴长有关的参数 。 查 2(二)“滚动轴承的润滑”,及说明书“六、计算齿轮速度 v ”, 2 ,故选用脂润滑。将与轴长度有关的各参数填入下表 表 3轴长度有关的各参数 名称 依据 单位 确定结果 轴 承支点距轴承宽边端面距离 a 选用 7015承,查表 6 得 a a ( 5) 表 3称 计算公式 单位 计算结果 1l 选联轴器轴孔长度为 107: 32(10 71 1l 105 2l 由公式 4725250 7 2 1 542 C 2l 47 3C 392210232247 2 1 53 3l 39 4l 由公式 3210654 73 5l 由公式 158(5 10 6l 配合齿轮 4: 290(246 轮毂6l 88 - 25 - 9095(2 427 2 1 57 7l (总长) l (支点距离) 4)2(276543 l 校核 轴的强度 齿轮的受力分析: 斜齿轮上的圆周力:;径向力:F ;轴向力: F 分别将 : 0; 6 0; 8 4 122323 代入以上 3 式,得 表 3轴长度有关的参数 齿轮 2 上的圆周力 齿轮上的径 向力 齿轮上的轴向力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审批表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二级斜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指 导 教 师 职 称 学生具备条件 熟练做图的能力、演算的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选题完成形式 毕业论文和图纸 内容简要 : 该论文完成 二级斜齿轮减速器 装置的设计,主要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二级斜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输送带拉力F3000N、输送带速度v0.8m-s、鼓轮直径D410mm】【优秀二级减速器全套课程毕业设计含4张CAD图纸+带选题审批表+43页加正文9300字】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7453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