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命化的德育让道德生命自主成长.doc_第1页
构建生命化的德育让道德生命自主成长.doc_第2页
构建生命化的德育让道德生命自主成长.doc_第3页
构建生命化的德育让道德生命自主成长.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建生命化的德育 让道德生命自主成长金砺实验小学 罗集华前些天参加了生命化育人方略校长培训班,聆听了专家们对生命化育人理念的诠释,细细体味,顿有所悟。在今天,素质教育“轰轰烈烈”的同时,应试教育也是“扎扎实实”。教学几乎代替了教育的全部,传统教育忽略了对儿童少年生命的尊重,精神的关怀。教育把孩子变成了考试的机器,而没有教会孩子理解生命的意义,欣赏生命的美好。最终只能造就没有远大理想、没有生命激情、没有精神追求,没有创造灵气,甚至不懂人情世故,不会交往、生活的“书呆子”。 在今天,大多数孩子还淹没在沉重的作业试卷中,用疲惫的身心去背负生命中太多的不能承受之重。许多孩子因为心灵的空虚、精神的游荡走上了犯罪道路,还有不少孩子因为信仰的缺失,对生命的冷漠,而走上了不归黄泉路我们的德育需要关爱生命、关注精神。我们的德育需要为孩子们的生命奠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更新教育理念,构建生命化的德育,让道德生命自主成长。德育的目标: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我们的德育应该要抛弃过去那些“假、大、空”的口号,什么培养“四有新人”“五讲四美”“五爱精神”。从关爱生命、关注精神的角度,帮助孩子去构建一个精神的家园。首先,德育要培养每个孩子的生命意识:让孩子们认识生命的可贵,珍惜生命的存在,欣赏生命的美好,尊重生命的个性并懂得创造生命的价值。试想,如果我们的德育不能教育孩子珍爱自己的生命,又怎能培养出爱祖国、爱人民的人才来?马家爵事件、中小学校园自杀事件,何尝不是这些人生命意识的淡漠。其次,德育要培养孩子的忧患意识:引导和鼓舞孩子正确面对人生的挫折和苦难,懂得悲天悯人和承担责任,勇于超越困境,实现理想。任何人,唯有懂得自尊、自强,懂得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才能承担起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再者,德育还要培养孩子的和谐意识:让孩子与自身生命和谐、与周围生命和谐、与大自然万物和谐。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爱自己周围的生命、爱自然万物,生命才能在天地间与万物和谐相处。另外,德育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古印度有这样一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好的习惯是人们走向成功的钥匙,而坏的习惯是通向失败的敞开的门。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不能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材,但是我们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他就具有了成材、成功的基础。可以说,小学德育的重点就是要抓好习惯养成教育。包括良好的语言习惯、文明礼仪、学习习惯、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德育的内容: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真、善、美、爱的种子。教育孩子求真: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尊重规律;教育孩子求善: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绝不伤害他人;教育孩子求美:欣赏美、维护美、创造美;教育孩子懂得爱:爱自己、爱周围的生命、爱自然万物,在喜爱的基础上为所爱的人和物给予关怀、呵护,同时也提升自己被爱的能力。德育的方式:是教者的关爱、唤醒、期待,是孩子在生活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养成。德育是一片关爱。德育不是简单的说教,德育也不是笼统的灌输,德育更不是严厉的批评、训斥,德育是一片关爱,是基于师生平等的,发自教师内心的关爱。这片关爱里有平等的意识,有人格的尊重,有潜心的倾听,有真诚的赏识,还有大度的包容,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爱是无可替代的德育力量。我们的孩子唯有体验到爱的温暖,感悟到爱的甜蜜,才能养成奉献爱的能力和习惯。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德育是一种唤醒。我们的德育不是要去防范,时时提防孩子会犯错;不是去压制,处处用规范纪律约束孩子的言行;也不是去惩罚,去批评、训斥甚至辱骂、体罚孩子。德育需要做的是对人性“善”的唤醒,对人格心灵的唤醒。通过师生的精神对话,通过德育活动的体验,通过孩子的内心感悟,通过孩子的自主养成,去唤醒一颗颗至纯至善至真的心灵。我们老师要坚决做到两个不:不体罚与变相体罚。不心罚。心罚即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的惩罚,它是与体罚相对应而言的。心罚表现形式有大声训斥、挖苦、讽刺等。比如,有的教师说学生生来就不是读书的料,还有脸往这儿坐。“你这孩子这么不听话,打个电话要家长接去算了,我们学校不欢迎你这种学生。”这种“心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了他们的情感,损伤了他们为人的尊严。德育是一份期待。德育是塑造心灵的工程,无法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美好的品德它不像一朵花,想怎么插就怎么插,想插哪儿就插哪儿。如果我把美好的品德比喻成一根竹子,那么生命的拔节需要春风的呼唤,需要春雨的滋润,需要阳光的沐浴。学校德育工作中,学校管理要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提供美德成长的沃土,我们教师要充当春风、春雨、阳光,引领、唤醒、呵护棵棵幼苗,期待着他们自主、健康、快乐地成长!在以人为本的当今社会,我们呼唤教育向生命的回归,走向生命化的教育。构建生命化的德育,让我们:从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尊重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善待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