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国任务时间地点:1949年9月 北平内容:(1)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2)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3)大会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改北平为北京作首都,采用公元纪年;(4)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开辟了历史新纪元。从此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2)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斗争胜利的信心新中国成立的启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3、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2)历史意义: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打击了国际上和西藏地方内部的分裂势力促进了民族的进一步融合4、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1)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2)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斗。(3)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粉碎了美帝侵略者侵略朝鲜的阴谋,保卫了中、朝的独立和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4)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为什么称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畏艰险,英勇顽强,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5、土地改革(1950195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原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2)内容: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3)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6、1952年2月,中央决定判处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死刑,立即执行。这是共和国反腐败第一大案。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1)原因: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3)成就: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宝成铁路、鹰厦铁路修建成功。(4)意义: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1)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内容: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3)意义:它是我国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三大改造(19531956):(1)三大改造的内容:对农业、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2)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三大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农业、手工业采用生产合作社的方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方式,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4)三大改造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在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三大改造中的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4、中共八大(1956): (1)初级阶段国内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八大确定的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3)意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时间:1958年发动。(2)原因:对于国情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3)表现: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4)影响: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使我国遇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5)教训:遵循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6、国民经济调整(1961):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和自然灾害等因素致使当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7、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焦裕禄,王进喜,邓稼先,雷锋。他们的精神品质: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8、文化大革命(19661976):(1)党的历史上最大一起冤案:文革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被中央开除出党,并遭非法监禁,迫害致死。(2)文化大革命的评价:是一场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以及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和损失的内乱。(3)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害:政治上长期动乱,经济上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4)教训: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 要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禁止个人盲目崇拜 (5)粉碎林、江反革命集团的时间:1971年9月;1976年10月。(6)1967年2月,党内老一辈革命家,奋起抵制“文革”错误,同林彪、江青一伙进行斗争,但被诬为“二月逆流”。(7)1976年4月5日,发生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四 五运动”,是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它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起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意义:解放了人们思想。 (2)内容: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4)意义: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两次会议的相同点:都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两次会议的不同点:实施的情况及影响不同。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正确的路线没有得到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3、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1)背景: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认识到了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2)成就: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3)意义: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广大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我国正在向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的道路迈进。4、1977年高考恢复5、改革开放(1)对内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间地点:1978,安徽凤阳小岗村;意义:农民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村经济好转。城市:A、国有企业的改革(1985)内容:所有制度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管理体系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意义: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促进了生产发展B、深化企业改革(1992,十四大):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对外开放目的:引进外国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开放格局:开成了经济特区(4)沿海开放城市(14)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上海浦东开发区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6、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过程:1950-1952 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1953农业合作化-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1958 人民公社化-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1978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7、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邓小平的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前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大(1982年)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1987年)阐明社会主义处理阶段理论,提出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2)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3)南方谈话(1992年)内容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4)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南方谈话后,邓小平理论逐渐形成中共十四大(1992年),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共十五大(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5)为什么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1、 民族居住特点:大杂居、小聚居2、 民族政策 提出时间:筹建新中国的时候内容:政治上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经济上各民族共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文化上民族的确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口素质显著提高3、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4、 西藏已成为重要牧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体现了党的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5、 孔繁森是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6、 1995年11月,在西藏拉萨举行“金瓶掣签”仪式上,坚赞诺布被确定为第十一世班禅,“金瓶掣签”是事关民族团结的一件大事。7、 如何面对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灌溉工程技术高级考试预测题集
- 2025年销售总监竞聘笔试备考策略
- 2025年水利工程灌区管理工高级知识精讲与模拟试题集
- 2025年初中体育教师招聘面试要点及预测题解析
- 电击安全知识培训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命题趋势分析
- 2025年物业管理技能进阶考试必-备知识点与模拟题
- 2025年财务会计实操手册中级考试模拟题集及案例分析
- 2025年火电运行值班员中级考试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游戏开发工程师游戏设计方向面试题集解析
- 电石炉巡检工课件
- 天翼云认证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练习试题附答案
- 成人脓毒症患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5版)
- 仲裁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
- 《普通高中职业规划教育现状的调研探析报告》7800字(论文)
- 光伏区围栏施工方案
- 2025年辽宁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路径规划算法》课件
- GB/T 30843.2-20241 kV以上不超过35 kV的通用变频调速设备第2部分:试验方法
-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课件
- 自来水厂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