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汶川大地震周年祭---儿童常用的行为矫正方法介绍.ppt_第1页
献给汶川大地震周年祭---儿童常用的行为矫正方法介绍.ppt_第2页
献给汶川大地震周年祭---儿童常用的行为矫正方法介绍.ppt_第3页
献给汶川大地震周年祭---儿童常用的行为矫正方法介绍.ppt_第4页
献给汶川大地震周年祭---儿童常用的行为矫正方法介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班有个小男孩叫苗欣 行为习惯极其糟糕 常常扰乱课堂纪律 课间追逐打闹 故意伤害他人 着实令人头疼 每次完成作业 他总是龙飞凤舞地胡乱书写一番 字迹潦草 本面肮脏 我行我素 从来不按老师布置的要求去做 当老师批评他时 他却依旧露出一副挤眉弄眼的嬉笑神情 令教师更为恼火 下课铃刚打响 苗欣便如一匹脱缰的野马霎时不见踪影 肆意奔跑 扔黄沙 砸石子 舞拳头 踢人 推人 搞恶作剧等真是无恶不作 同学们怒气冲天 家长怨声载道 这样一个自我监控能力极差的学生一下子扰乱了整个班级正常的集体纪律 通过与苗欣父母的交流 原来他们也对苗欣存在的问题十分的头疼 因为父母的生意上的繁忙 导致他们对苗欣过于疏忽 造成现在的这种状况 儿童常用的行为矫正方法介绍 一 基本原理与作用学习理论 1 经典条件反射2 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 1 期望行为增加2 期望行为减少3 期望行为塑造 一 正强化法正性强化法 Positivereinforcementprocedures 或称阳性强化法 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 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 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 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 即运用正性强化原则 每当儿童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 采取奖励办法 立刻强化 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 故又称奖励强化法 正强化的基本模式 情境行为反应 立即强化长期影响 1 情境 指孩子生活或学习中的特定环境因素 2 行为反应 对特定环境因素作出的良好行为 3 立即强化 指行为反应出现后 立即出现的行为后果 4 长期影响 立即强化带来的影响 正强化的运用要点 确立恰当的目标 使计划顺利进行 合理选择强化物 发挥效力 重视强化时效 不可错过时机 实现目标 逐步脱离 强化物的选择策略 对强化物的理解强化物是足以改变行为或反应频率的刺激 强化物的类别 依内容分 1 消耗性强化物 一种使用后会逐渐减少或消耗掉的强化物 如 食物 饮料等 2 活动性强化物 一种属于休闲活动的强化物 如 室外活动 游戏等 3 操作性强化物 可供玩弄的强化物 如 电脑 玩具等 4 拥有性强化物 如书籍 小红花 小礼品等 5 社会性强化物 属于精神层面的奖励性强化物 如 表扬 抚摸 拥抱等 强化物的选择策略 1 考虑行为改变的对象如 年龄特点 个性特征 家庭因素等2 考虑要强化的行为行为目标越具体 训练越易着手3 通过观察和调查确定个性化的强化物 三 负性强化法对某良好行为给予奖励 可以促进该行为的发生 如若使某行为与摆脱厌恶刺激相结合 同样能使该行为增多 这便是负性强化法 negativereinforcementprocedures 的理论基础 因此负性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来抑制不良行为的 从而建立良好行为 操作方法 病儿一旦出现某项良好行为 便立即减少或撤除其原来经受的痛苦 厌恶刺激 惩罚或情景 等于给他 负性奖励 并使其日后在同样情况下 获得相同的 释放 从而增强其良好行为的出现率 如一名住院治疗的病儿 在病房里吵闹不休 就不准许他出院 一旦他停止吵闹 才准许他出院回家 或者要求他完成某些所要求的行为之后 方可取消他禁止会客的禁令 厌恶疗法厌恶疗法 Aversivetheravx 这种方法是对不良行为或变态行为施加一个不愉快的体验 如药剂或言语责备等 利用痛苦的条件刺激来替代异常行为的兴奋感 从而减少或消除异常行为 因此人们通常又称之为 以毒攻毒疗法 如 儿童吸吮手指 可在其手指上涂抹黄连水 奎宁水等苦味剂 使之吮吸苦味成为一种厌恶刺激 如此多次接合 可以减少吮指行为 五 惩罚法惩罚法 punishmentprocedures 是对病儿某项不合适的行为 附加一个令他嫌恶的刺激或减弱 消除其正在享用的增强物 从而减少该行为的发生频率 所谓惩罚 范围甚广 如治疗者的摇头反对 批评谴责 终止增强物 暂时隔离及矫枉过正等 均是试图在病儿出现不良行为后 让其经受不愉快的体验 从而消除此种不良行为的发生 操作方法 1 暂时隔离当病儿出现某种不良行为时 及时撤除其正在享用的强化物 并将病儿暂时转移到另一情境中去 假如将该病儿隔离在一个单独的隔离室 2 矫枉过正法 1 恢复原状的矫枉过正法 2 阳性实践性矫枉过正法 不是针对行为与环境 而是对病儿进行小便训练 如每当病儿尿裤时 要求他自己更换裤 袜 并练习如何正确解小便 六 消退法消退法 extinctionprocedures 是通过削弱或撤除某不良行为的强化因素来减少该项不良行为的发生率 一般常用漠视 不理睬等方式 达到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的目的 操作方法 治疗前 找出导致不良行为或情绪问题的强化因素 然后消退这种强化因素 运用消退法矫正儿童行为时 必须注意 在消退不良行为的同时 如能对良好行为进行强化 可以取得较好的消退效果 应当严格控制要消退行为的强化物 执行消退程序时 物质环境 有关人物的角色扮演以及言语等都必须妥善安排 使各种强化物对消退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以利于良好行为的形成 消退需要较长的时间 因此对某一个不良行为需要连续采取消退法 该行为方能消退 七 代币制代币制 tokenProgram 又称标记奖酬法 tokeneconomy 是在病儿出现目标行为 期望行为 时 立刻给予一种 标记 或代币加以强化 然后再将 标记 或代币换取各种优待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 操作方法 1 确认目标行为在实际生活中 选择有价值 希望被矫正儿童所要增加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良好行为作为目标行为 2 建立行为基线矫治前 取得目标行为出现的基线数据 以便为矫正程序开始后的行为变化提供一个比较的基础 3 确认代币或 标记 如五角星 彩色纸块 小红旗 印花 代价券 金属或塑料筹码等一些马上可以利用的实物或象征性的东西 可以随时方便地发放且不易被复制 不具有其他实用功能 只能在行为矫正交换系统中使用 4 选择支持代币的强化物所谓代币的强化物就是以代币换取的物品或服务 如食物 娱乐权利等 选择时 既要考虑其强化价值 又要考虑经济价值 5 建立兑换规则如完成何种动作和目标行为可以得到多少代币 出现某种不良行为罚多少代币 多少代币换取某一种物品或服务等 代币兑换必须订得合理 并指定交换的时间和地点等 6 当儿童出现目标行为时 立即以代币强化 适时兑换其需要的奖赏 否则代币奖酬价值将很快失效 八 示范法Bandura1967年创立示范法 Modeling 他认为 儿童的许多行为并非通过直接实践或受到强化形成的 而是通过观察 学习产生共鸣 从而增加良好行为的获得或减少 削弱不良行为 策略 谢谢 行为塑造的原理 确定复杂的目标行为 将复杂的目标行为分为几个小阶段 每一小阶段即为一个步骤 每完成一个步骤就与最后目标愈接近 当个体完成每一步骤要求的活动或反应时 给予即时强化 使他产生愉快 满足的感觉 依次强化与终点行为有关的行为 最终养成终点行为 行为塑造的要点 1 确定终点行为 2 选择适当的强化物 3 开始计划 4 实施计划 5 结束计划 目标行为陈述要明确 所拟建立的行为是一种特殊性 可观察 可测量 可预测 行为 而非普遍化行为 应以在生活或学习中能够应用者为主 该行为是学生应该做到也能够做到的 简介代币制 行为主义学者建立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