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会考复习提纲.pdf_第1页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提纲.pdf_第2页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提纲.pdf_第3页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提纲.pdf_第4页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提纲.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物理会考复习提纲物理会考复习提纲 一 一 力力 1 力的矢量性 A 2 重力 A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3 重心 A 4 形变和弹力 A 形变 物体的伸长 缩短 弯曲等等 总之物 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弹力 发生形变的物体 由于要恢复原状 对跟他接触的物体 会产生力的作用 压力的方向 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 支持力的方向 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 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 缩的方向 5 滑动摩擦力 A F FN 6 静摩擦力 A 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 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 的方向相反 两物体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 F 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 之间 7 力的合成和分解 A 8 平行四边形定则 B 附 坐标法 2 9 共点力的平衡 B F 0 a 0 二 二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 1 参考系 A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 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 物体 2 质点 A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3 位移和路程 A 表示质点的位置的变动的物理量叫做位移 位 移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路程是标量 4 平均速度 A t s v 在编直线运动中 不同时间 或不同位移 内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因此 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对 哪段时间来说的 5 瞬时速度 A 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 或某一位置 的速度 叫做瞬时速度 6 速率 A 在直线运动中 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 时的运动方向相同 它的大小叫做瞬时速率 有时简称速率 7 加速度 B t vv a t0 atvvt 0 asvvt2 2 0 2 tvvvs t 2 1 00 2 2 t s a 8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B 位移公式 2 0 2 1 attvs 由于匀变 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均匀改变的 他在时间 t 内的平均速度 3 2 0t vv v 9 匀速直线运动的s t图像和v t图像 A 10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像 A 11 自由落体运动 A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12 重力加速度 B 2 2 t s g 三 三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A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 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惯性定律 力不是 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2 牛顿第二定律 B 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 跟物体的质 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 F ma 3 牛顿第三定律 B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4 国际单位制 SI 中的力学单位 A 5 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 A P66 四 四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万有引力 1 曲线运动 A 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 质点在某 4 一点 或某一时刻 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 向 2 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 A 与运动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不在同 一直线上 加速度的方向跟他的速度方向也不在同一直线上 3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A 4 平抛运动 B 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 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平抛物体在t秒末时的水平分速度vx和竖直分 速度vy分别为vx v0 vy gt 5 匀速圆周运动 A 速度方向时刻改变 大小不变 6 线速度 角速度和周期 B 线速度 t s v 方向在圆周该点的 切线方向上 角速度 tr s t rad srad srad srad s 周期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 的时间 关系 rv TT r v 2 2 7 向心加速度 A r v ara r v mFmrF 2 2 2 2 方向总与运动方向 垂直 8 向心力 B r v mFmrF 2 2 方向总与运动方向垂直 5 9 万有引力定律 B 2 21 r mm GF 2211 kg mN1067 6 G 10 人造地球卫星 A 11 宇宙速度 A 第一宇宙速度 7 9km s 第二宇宙速度 11 2km s 第三宇宙速度 16 7km s 五 五 机械能机械能 1 功 B cosFsW 力使物体所做的功 等于力的大小 位移 的大小 离合位移的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 2 功率 A t W P FvP 3 动能 A 2 2 1 mvEk 4 动能定理 B 12kk EEW 5 重力势能 B mghEp 6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B 21ppG EEW 7 弹性势能 A P 145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B 1122pkpk EEEE 六 六 机械振动机械振动 1 简谐运动 A 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 并且 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 kxF x 位移 2 简谐运动的振幅 周期和频率 A 振幅 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 置的最大距离 T f 1 3 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 A 6 4 单摆 A x l mg F kxf g l T 2 5 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 A P 175 6 共振 A P 176 七 七 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动 能量守恒能量守恒 1 阿伏伽德罗常数 A 123 1002 6 molNA 2 分子动理论简介 A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永不停息 的作物规则运动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3 布朗运动注意点 液体分子 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是产生布朗运 动的原因 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 布朗运动越明显 4 物体的内能 A 物体中所有分子 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 总和 叫做物体的热力学能 也叫内能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 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5 热能 A 6 热力学第一定律 A 外界对物体所做的功 W 加上物体从外界吸 收的热量 Q 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WQUU 7 能量守恒定律 B 能量及不会凭空产生 也不会凭空消失 它 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 体 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伟大的运动基本规律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7 8 热力学第二定律 A 注意点 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 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9 永动机不可能 A 10 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 A 11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A 12 能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 A 八 八 固体 液体和气体固体 液体和气体 1 气体的体积 压强 温度间的关系 A KtT273 C T pV 恒量 RT M m pV 2 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A 3 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A 九 机械波九 机械波 1 机械波 A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 形成机械波 2 横波和纵波 A 横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 波 波谷 波峰 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 上的波 密部 疏部 弹簧 声波 8 3 波长 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A fv T v 4 超声波及其应用 A 次声波20 000Hz 超声波 应用 BII P23 十 电场十 电场 1 元电荷 A 电子和质子带有等量的一种电荷 电荷量 C C C C 19 1060 1 e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电荷量e 或者是电 荷量e的整数倍 因此 电荷量e称为元电荷 C C C C 19 1060 1 e 2 电荷守恒 A 电荷既不能创造 也不能消灭 只能从一个物体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在转 移的过程中 电荷的总量不变 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3 点电荷 A 4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A 静电力 库仑力 2 21 r QQ kF 229 CmN100 9 k 5 电场 A 电场的基本形制是他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这种力叫做电场力 电场和磁场虽由分子 原子组成的物质不同 但他们 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 6 电场强度 B q F E 单位 伏 特 每米 符号 V mV mV mV m 1N C N C N C N C 1V mV mV mV m 电场中某点的场强的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 9 相同 点电荷Q Q Q Q形成的电场中 2 r kQ E 7 电场线 A 电场线从正极出发到负极终止 电场线越密的地方 场强越大 电场线越稀的地方 场强越小 8 匀强电场 A 场强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9 电势差 B 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 电场力做功 同一电荷从一 点移动到另一点时 电场力做功越多 就说这两点间的电势差越 大 ABAB AB AB qUW q W U d U EEdU 单位 伏 特 符号 V 1V 1J C 正点电荷周围电势大于零 负点电荷周围电势小于 零 10 电势 A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 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 考点 零电势点 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沿电场线的方向 电势越 来越低 11 等势面 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 并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 低的等势面 12 电势能 电场力做正功 则电势能减小 电场力做负功 则电势 能增加 13 电容器的电容 A U Q C 单位 法拉 F 平行板电容器 kd S C 4 10 k静电力常量 14 14 14 14 常见电容器 A 十一 恒定电流恒定电流 1 欧姆定律 A t q I I U R R U I 电流单位 安 培 符号 A 电 阻单位 欧 姆 符号 2 电功 UItqUW 3 电功率 UI t W P 4 焦耳定律 RtIUItWQ 2 5 热功率 RIP 2 6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B rR E IIrIREUUE 内外 R 外电 阻 r 内电阻 7 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A 外电路的电势降落 也就是外电路 两端的电压 通常叫做路端电压 外电阻增大时 电流减小 路端电压增大 外电阻减小时 电流 增大 路端电压减小 IrEU 电动势 E 和内阻 r 一定 8 半导体及其应用 A 9 超导及其应用 A 十二 磁场十二 磁场 1 电流的磁场 A 2 磁感应强度 A 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 所受的 11 安培力 F 跟电流 I 和导线长度 L 的乘积 IL 的比值叫做磁感应强 度 IL F B 单位 特 斯拉 符号 T 3 磁感线 A 外部磁感线从北极出发 进入南极 内部磁感线从 南极出发 进入北极 4 地磁场 A 5 安培定则 A 右右手螺旋定则 6 磁性材料 A 分类 顺磁性物质 抗磁性物质 铁磁性物质 根据物质在外磁场中表现出的特性 金属磁性材料 铁氧体 按化学成分 7 分子电流假说 A 在原子 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 存在着一种 环形电流 分子电流 分子电流是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 磁体 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 磁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一 样 都是由电荷的运动产生的 8 安培力的大小 A BILF 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 电 流所受的安培力最大 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时 电流所受 的安培力为零 用于匀强磁场或短通电导线 9 左手左手定则 B 伸开左手 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 并且 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 把手放入磁场中 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 心 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电源方向 那么 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 12 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安培力的方向 10 洛伦兹力 A 运动电荷受到磁场的作用力 qvBF 判断洛伦 兹力的方向用左手左手定则 伸开左手 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 直 且处于同一平面内 把手放入磁场中 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 心 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那么 大拇指所指 的方向就是正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洛伦兹力的方向 十三 电磁感应十三 电磁感应 1 磁通量 A BS 单位 韦 伯 符号 Wb 2 电磁感应 不论用什么办法 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 化 闭合电路就有电流产生 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 电磁感应 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A 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就跟穿过 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这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