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养生第一稿.ppt_第1页
经络养生第一稿.ppt_第2页
经络养生第一稿.ppt_第3页
经络养生第一稿.ppt_第4页
经络养生第一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络 我们的随身御医 第一部分经络的基本理论 1 经络源自 黄帝内经 2500年前的 黄帝内经 说 经者 径也 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 即 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 从主干线经脉上发出的分支就是络脉 一 神奇的经络 人体健康的调控中心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直行的主干 分布在比较深层的叫做经脉 由主干分出的 横斜行的 分布比较浅表的支脉叫做络脉 经脉和络脉的区别在于 经脉是主干 络脉是主干的分支 2 经络是什么 1 在人身体上穴位与穴位之间以及穴位与脏腑之间 脏腑与感官之间以及脏腑与脏腑之间的联系 沟通的途径叫做经络 2 经络是人体气血的通道 起沟通内外 贯穿上下 联系左右 网络全身的作用 将外在的筋 脉 肌 皮 五官 九窍与内在的五脏六腑等连成统一的有机整体 灵枢 海论 篇讲到 夫十二经脉者 内属于脏腑 外络于肢节 3 经络是人体的活地图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 联系脏腑肢体关节 沟通上下内外的并存在于人体内的通路 只有经络畅通 气血畅通无阻 人的身体才不会出现问题 4 经络是人体的山川大河 无端水溪 经络就像山川大河 无端水溪一样 川流不息 奔腾无阻 运营气血 无端如环 5 经络是人体健康的调控中心 灵枢 经脉 中说 经脉者 所以决死生 处百病 调虚实 不可不通 人之所以生 病之所以成 人之所以治 病之所以起 皆在经络也 经脉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调理各种疾病 调理机体虚实等方面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说 经络是人体健康的调控中心 6 经络就是我们的随身御医 通则不痛 痛则不通 经络是我们健康的晴雨表 经络养生不仅治已病 还可以治未病 穴位是我们随身的药囊 学会经络养生 每个人都是药师佛 二 经络系统的组成 1 复杂的人体经络系统 2 正经 1 正经12条一年12个月 人体有12正经 2 正经命名的原则根据经脉循行四肢 内侧为阴经 外侧为阳经 根据经脉所属的脏腑 腑为阳 脏为阴 根据经脉起止点在手或在足而分为手 足 因此十二经脉的全称 是由手或足 阴和阳 脏或腑组成 例如 由胸至手 循行与上肢内侧 属于肺的经脉 称为手太阴肺经 3 正经的阴阳关系阴阳可用以说明经脉之相互表里 相互制约 相互依存的关系 肺与大肠是互为表里的脏腑 而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是一对互为表里的经脉 肺经行于上肢的内侧 是阴经 大肠经行于上肢的外侧 是阳经 肺经归属肺脏并于经脉分支与其互为表里的大肠 腑 相联络 简称为 属肺络大肠 反之 大肠经则归属于大肠 并借助于经脉分支与肺相联络 简称为 属大肠络肺 十二经脉皆有这种属脏络腑 或属腑络脏的关系 脏腑的表里关系 或属络关系 肺与大肠 心与小肠 肝与胆 心包与三焦 脾与胃 肾与膀胱 4 正经的三阴与三阳的表里匹配关系阴气初生叫少阴 阳气初生叫少阳 阴气旺盛叫太阴 阳气旺盛叫太阳 介于少阴 太阴之间的叫厥阴 阳气最旺盛的叫阳明 三阴与三阳的表里匹配关系是 太阴与阳明互为表里少阴与太阳互为表里厥阴与少阳互为表里太阴 阳明少阴 太阳厥阴 少阳 三阴经分布于肢体的内侧 太阴在前 少阴在后 厥阴居中 三阳经分布于肢体的外侧 阳明在前 太阳在后 少阳居中 灵枢 逆顺肥瘦篇 说 手之三阴 从腑走手 手之三阳 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 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 从足走腑 十二经脉中的手三阴经 足三阴经在体内皆有属脏络腑的关系 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在体内皆属腑络脏 同时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肘膝以下和头面部又都有分支相连或借助于络脉相通 而形成一个密布于周身的网络体系 3 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沟通和连接十二经脉的较大的支脉 共有八条 即任脉 督脉 冲脉 带脉 阴跷脉 阳跷脉 阴维脉和阳维脉 在奇经八脉中 任脉走行于人体前正中线 统管全身各阴脉 督脉走行于人体后正中线 统管全身的阳脉 如果说十二正经是奔流不息的江河 那奇经八脉就像水库一样 当十二正经的气和血奔流不息时 奇经八脉就会很平静地正常运行 当十二正经气血不足流动无力时 奇经八脉这个水库储存的 水 就会补充到江河中 相反 当十二正经气血太多 太汹涌了 水库 就会增大储备 使气血流动过来 从而确保人体功能的平衡 奇经八脉起着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相互调节 相互配合 能保证人体的健康 14条经脉 十二正经加任脉 督脉 对全身起着重要的调控和主导作用 4 其他 如十五络脉 孙络 浮络等 略 三 经络的作用 黄帝内经 说 经脉者 所以决死生 处百病 调虚实 不可不通 经络就是用来 决死生 处百病 的 1 经络在生理功能方面的作用 1 联系全身 经络把人的内脏 四肢 五官 皮肤 肉 筋和骨等所有部分都联系起来 使人体浑然一体 保持平衡与统一 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2 运行气血 人体需要气血 气血需要通过经络输送到身体各处 滋润全身上下内外 每个人的生命都要依赖气血维持 经络就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3 人体屏障 对来自机体的内外环境的刺激 通过经络体系应答反应 以维持和协调机体内各脏腑器官之间的功能 以保持整个机体对外在环境的适应和平衡 每当外敌入侵时 经络首当其冲地发挥其抵御外邪 保卫肌体的屏障作用 2 经络在病理方面的作用经络在病理方面的作用 一句话 反映内在 当经络形态上的完整性受到损害时 当经络运营气血的功能失调时 当经络保卫机体的屏障防御功能障碍时 都会发生病理反应和症状 如疼痛 麻痹 皮肤电阻降低等改变 中医学说中的 痛则不通 不通则痛 的病理学说就是根据经络及其运行气血功能失调 气滞血瘀时出现的病理反应的规律性的总结 经络穴位可以反映人体内在的毛病 叫 以表知里 3 经络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作用 1 以表知里 由于经脉有一定的循行部位 十二经脉又和脏腑有络属关系 因此 可根据症候及其出现的部位 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在经脉循行路线或穴位上出现压痛或其他异常反应 也是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 经络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 2 调气血 人的潜力很大 我们的肝脏只有三分之一在工作 心脏只有七分之一在工作 当人体健康出现问题时 重要的是激发调动身体的潜能 可以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调整气血虚实 穴位是我们随身的药囊 经络是我们随身的御医 学会经络养生 每个人都是药师佛 第二部分养生先从经络开始 一 让我们的全身通起来 经络是人体健康的调控中心 经络是我们随身的御医 健康的关键是经络畅通 要保持健康 防治疾病 就要从疏通经络开始 每天敲十四经 每天按揉几个重要穴位 就能健康长寿 二 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1 点揉穴位穴位 又称腧 shu 穴 气穴 是人体脏腑 经络的活动机能积于体表的一些特殊部位 如合谷穴 足三里穴等 通过对一定的穴位进行针灸 按摩等可以疏通经络 调理气血 调整人体机能 起到保健或治疗疾病的作用 点揉穴位 是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了 不论何时何地 随手可做 寻找自己的啊是穴 通则不痛 痛则不通 揉按啊是穴 立竿见影 2 推捋经络身体取坐位 把手自然分开 放在腿上 由上往下推 拇指和中指的位置就相当于足太阴脾经和足阴明胃经的循行路线 脾主四肢肌肉 推捋脾胃经可以疏通这两条经的经气 从而达到放松肌肉和驱逐脾胃上疾病的效果 3 敲揉经络敲揉经络比推捋经络 刺激量要大一些 三 怎样才能正确找到穴位 1 找反应 身体有异常 穴位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 包括 压痛 用手一压 就会有痛涨 硬结 用手指触摸有硬结 感觉敏感 稍微一刺激 皮肤就会刺痒 色素沉淀 出现黑痣 斑 温度变化 和周围皮肤有温度差 比如发凉或者发烫 在找穴位时 要先压压 捏捏 看看 经络养生 找准穴位才能起到作用 2 记分寸同身寸 大拇指的指尖关节的宽度是 一寸 食指和中指并列 从指尖算起的第二关节的宽度是 两寸 把四指并拢 第二关节的宽度就是 三寸 说明 刺激穴位要在呼气时 吐气时 肌肉放松 疼痛少 传导佳 效果好 一 生命的瑰宝 人的先天之本 足少阴肾经 1 肾经 这是一条关乎一个人一生幸福的经络 要想提高生活质量 必须强壮锻炼肾经 肾为先天之本 是一个人生命的本钱 2 肾经的循行路线肾经虽然只有27个穴位 但却是与人体脏腑器官有最多联系的一条经脉 它起于足底的涌泉穴 止于胸前的俞府穴 属于肾脏 联络膀胱 3 肾经不正常的人会出现哪些问题 面黑如柴 头晕目眩 气短暴喘 咳嗽咯血 肚子饿却不想吃东西 心胸痛 腰 脊 下肢无力或肌肉萎缩麻木 脚底热 痛 心烦 易惊 易恐 口热 舌干 咽肿 4 主治范围包括哪些 妇科病 前阴病 肾 肺 咽喉病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疾病 5 肾经的三个重要穴位 太溪 复溜 涌泉 太溪穴位于内踝后三厘米凹陷中 是一个大补穴 凡是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 如腰酸 头晕 耳鸣 脱发 牙齿松动 哮喘 性功能障碍 习惯性流产 都可以通过刺激太溪穴看到明显的效果 复溜穴复溜就是让血液重新流动起来的意思 在太溪穴正上两厘米处 复溜穴 治疗淤血和炎症效果最好 可治疗的疾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