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村影像计划项目背景 乡村影像计划项目背景由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资助、云南省社科院白玛山地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乡村影像计划”在9月推出了第一期针对10位青海和云南的社区代表的影像制作培训。 这10位藏族、傈僳族和苗族的社区代表将在12月15日到20日重聚昆明。 他们将带己拍摄的素材,在12月15日到18日最终剪辑完成8部反映当地自然和文化多样性的纪录片,并在 19、20日这两天周末和公众进行放映交流。 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来都和保护当地多样的民族和传统文化紧密相关。 正是独特多样而又传承至今的多民族传统文化,承载了保护当地多样的自然环境和物种的重大使命,为中国和世界留住了青山绿水、花鸟虫鱼。 但是,在经济发展浪潮和全球化的冲击下,无论是已经为数不多的良好的自然环境,还是作为环境和生态保护主体的多民族社区及其文化,都显得脆弱不堪,岌岌可危。 在经济利益至上的社会主流价值取向下,多民族文化的传统被边缘化,原有传统知识体系被破坏和解体,年轻人渴望着走到城市中去拥抱先进文化,留在他们身后的农人和山水成了落后的象征,等待着城里人来教育和开发。 要改变社区的集体失语,保护文化和生态的一个途径,是从沟通和教育入手,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在文化人和乡下人之间建立交流的渠道。 这条渠道不仅能够传播现代科学的知识,也能传播传统的知识,并保证这两种知识的拥有者在平等的基础上加深对彼此的理解,相互学习对方的长处。 而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也为这样的沟通提供了简洁明快的手段。 推出这样的乡村影像计划,是为了给社区村民提供一个表达的机会,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摩梭人神圣的祖母屋如何离开了家乡,又如何在故园重获新生;雪域高原的藏族同胞如何解读气候变化;而青海藏地寺庙的三位僧侣也拿起了DV,去关注蒲公英、鹰鹫和人自身的命运。 项目的一大特点是在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的支持下,由云南省社科院白玛山地文化研究中心建立与其他进行社区影视工作的机构(包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香港社区伙伴)进行合作,建立相互沟通的网络。 而不同于以往主要是在社区之间交流,乡村影像计划的目标观众是城里的学者、官员、大学生、记者和更多公众,让他们听到社区的故事,一起讨论主流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自2000年始,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白玛山地文化研究中心“社区影视教育”项目为起点,中国出现了农民作为作者(导演)的社区影视作品(纪录片)。 这些纪录片不同于其他纪录片的最大之处在于,它们完全是由生活在当地社区的村民自己拍摄、按大多数村民的讨论意见进行而完成的作品,完成后的作品在各社区村民之间交流观看,甚至成为当地学校乡土知识教育的辅助教材。 此后,我们还进行了“云之南纪录影像论坛”(每两年举行一次)、“社区教育”、“照片之声”等项目。 这些项目都贯穿着一条主线探索以影视的方式,促进有关本土知识教育的开展,促进农村社区成员与其他利益群体的对话。 经过几年的努力,社区影视在不同研究机构和组织的带动下在云南、四川、青海、西藏等省、自治区逐渐发展起来,已经有许多农民自己拿起摄像机拍摄自己的文化、生活、需要、矛盾、冲突、困惑等等。 目前,已经有不少机构和组织正在推动社区影视的发展,但如何把这些社区的影视作品和社区影视的理念推向更大的舞台,以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是我们正在探索的问题。 项目参与社区代表简介 1、鲁茸吉称,藏族,云南省德钦县佳碧村农民。 xx年6月xx年6月参加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白玛山地文化研究中心“云南越南社区影视教育交流坊”项目,第一次拿起摄象机进行纪录片拍摄,有作品我们佳碧村。 2、尔青(汉名曹红华),摩梭人,云南省宁蒗县落水村。 自少年时代起,他就对图像与影视有着浓厚的兴趣。 凭着这份兴趣,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先后购买了照相机与摄像机,沉醉于拍摄当地的自然风光与记录其独特的民族文化。 也因为这份对民族文化的执着,在落水村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他与另一个摩梭村民汝亨次仁多吉一起,在当地创办了一个民间博物馆摩梭民俗博物馆,收藏并展示摩梭的独特民族文化。 几年间,尔青不断和外来的拍摄者接触、学习,逐渐成长为一个颇有经验的摄影者,并积累了大量关于摩梭文化与习俗的影像素材,并于xx年1月组织了“第一届摩梭社区电影节”。 (一个由当地摩梭人组织,当地摩梭人作为主要观众,放映关于摩梭人记录片的社区电影节)。 尽管尔青拍摄了许多素材,但到xx年时,他并没有把手中的素材进行,完成一部作品。 究竟出一部怎样的影片奉献给怎样的观众,一直是尔青思考并困惑的问题。 xx年6月xx年6月参加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白玛山地文化研究中心“云南越南社区影视教育交流坊”项目后,经过思考,与他的合作者谢春波共同完成了作品我们怎么办?落水村的变化。 之后又了离开故土的衣米等作品。 3、侯文涛(小贵),苗族,云南省文山县烂泥洞村的农民。 xx年6月xx年6月参加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白玛山地文化研究中心“云南越南社区影视教育交流坊”项目,第一次拿起摄象机,完成了文山青苗的葬礼这部作品。 4、余文昌,傈僳族,云南省腾冲猴桥镇胆扎村的农民。 因为父亲经常为当地村民拍摄婚礼,自己也开始学习摄象机的运用,并成为一个为当地村民拍摄婚礼的婚礼摄像人。 5、旺扎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小中甸镇吉沙村村民,开过大卡车跑运输,曾参加过由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组织的“乡村之眼-自然与文化”影像纪录培训班,用摄像机记录下了吉沙村所经历的几个重大环境灾害事件,平时也经常用摄像机记录下村民们生活和节日的场景,并回放给村民们看。 6、索昂贡青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尕多乡的尕多觉悟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是当地赛康寺的一名僧人,曾参加过由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组织的“乡村之眼-自然与文化”影像纪录培训班,他一直在用照相机记录着寺院后面的“尕多觉悟”神山上的植物的变化,并出版了藏汉双语的尕多觉悟植物乡土档案。 7、扎西桑俄青海果洛州白玉寺堪布(藏学博士)。 13岁开始酷爱观察鸟类,并热衷于鸟类绘画,作品超过400幅。 熟知安多藏族民间关于鸟类及藏传佛教中的鸟类文化,热心于环境保护工作。 自2000年开始着手进行青藏高原地区的鸟类观察记录。 发现了近400余种鸟类,其中很多鸟类是青藏高原独有的,被僧众尊称为“观鸟喇嘛”。 并在当地参与创办年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8、朱加(汉名周杰)青海果洛州白玉寺堪布(藏学博士),参与创办年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长期与扎西桑俄共同在野外观测鸟类,尤其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一种鸟类藏鹀,目前还未有完整的科学研究记录。 9、哈希扎西多杰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秘书长,致力于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与传统优秀生态文化的保护与宣传,三江源曾于xx年与保护国际中国项目(现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保护国际中国基金会)合作完成了“乡村之眼-自然与文化”影像纪录培训班。 10、加公扎拉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负责协会的乡村影像的工作,曾拍摄过生命在雪域高原的旅途项目培训人员简介 1、郭净,博士,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2,吕宾,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影像协调员。 一直从事参与式社区影像的项目工作,xx年,策划哈尼村民动画项目计划,和一个哈尼族村民作者完成首部村民动画作品阿卡的新年嘎汤帕;xx年,完成“乡村之眼-自然与文化”影像记录培训计划。 作为纪录片作者,主要关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自然观的题材,拍摄作品有盛开的红莲花、香格里拉之眼、鸟语者。 3、章忠云,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媒体联络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资深媒体专家林谷手电邮lingu88gmail.项目主办方简介白玛山地文化研究中心名称中的“白玛”,云南西北部一座神山的名字。 在藏语里,它代表“莲花”,一种只有在清凉之地才会开放的花朵。 它象征着高山的雄伟与圣洁,以及多元文化所显示的力量。 白玛山地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年,现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指导的研究行动组织。 它的前身为Azara影像工作站,由一群从事记录片制作和参与性影像教育的志愿者组成。 我们的成员包括藏、纳西、白、汉、苗等不同民族的研究者和社区工作者。 我们的目的是同中国西南高山大河流域地区的当地民族合作,促进环境和文化的保护。 我们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神圣的山地(sacred mountain)。 这个词包括“神圣”(sacred)和“山地”(mountain)两个概念山地指的是中国西部的山区,它是我们工作的对象;神圣指的是这个对象的性质,其含义是山地不仅是一个地理或生物的概念,也是一个文化的概念。 正是居住在山地的众多民族对这地理环境的长期认识和互动,使山地从外在于人的“自然”,转变为与人的生计,以及与人对自然的利用方式息息相关的文化载体。 人是山的一部分,山也是人创造的文化的一部分。 同当地人民生活及信仰有关的山,大多被奉为“神山”。 所以“神圣”词,正贴切地表达了山的文化属性,也表达了当地人民看待山地的独特视角。 我们一直致力于从文化的角度,也就是从当地民族看待山的角度,来开展和山地有关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保护和发展行动。 因而,“圣山”又被赋予了“社区参与”的含义。 与神圣之山有关的保护和发展计划,只有和当地人民的历史传统及现实愿望相一致,并依靠当地人民的主动参与才可能实现。 所以,我们的理念有三个要点文化是连接自然和人类的纽带;一座自然的山,也是神圣的山,文化的山;不同当地人民合作,不与他们分享,我们将无所作为。 目前,我们的机构分为两个部山地文化部,致力于圣山文化的保护。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云南和西藏交界的卡瓦格博神山地区从事研究,开展参与式行动。 影像教育部,主要在项目区域利用影像手段开展文化传统的教育,并组织“云之南人类学影像展”。 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目前欧盟资助的最大规模海外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资金总额为5100万欧元(其中3,000万欧元由欧盟援助)。 该项目是由欧盟、中国商务部、中国环保部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4方共同发起的。 项目于xx年5月启动,为期5年,旨在通过加强生物多样性管理,保护中国特有的生态系统;加强履行生物多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联网行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与数据安全挑战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流程表
- 企业文档分类存储与查找目录系统
- 2025年女性消费行业女性消费心理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环保从我做起:演讲稿环保的话题6篇
- 2025年通知公示写作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数字创意行业数字创意设计与创意产业链整合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企业信誉建设与维护责任承诺书6篇
- 教师编讲故事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医疗保健科技创新模式与行业竞争格局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矿业权评估师考试(油气矿产资源勘查与实物量估算)全真题库及答案(2025年东营)
- 信创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完整版)路面拆除施工方案
- 中远海运集团2025年社会招聘第十八次集中笔试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绿色能源5万吨年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线可行性研究报告
- 水尺施工方案
- 占道施工交通安全培训课件
- 医院放射源安全培训课件
- 工程项目结算审核指标与绩效考核标准
- 地下综合管廊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