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华的颜色和藻类的组成关.doc_第1页
水华的颜色和藻类的组成关.doc_第2页
水华的颜色和藻类的组成关.doc_第3页
水华的颜色和藻类的组成关.doc_第4页
水华的颜色和藻类的组成关.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华的颜色和藻类的组成关我国池塘养鱼以肥水、密养、混养为特点,由于水中溶解有机质和营养盐类十分丰富,浮游植物量很高,水色很浓,有时还出现藻团、浮膜等,也就是说经常保持强烈的是水华。常见的水华,按优势种类可以分为15个基本类型。(1) 隐藻水华这是我国池塘养鱼常见的一种水华,其出现频率在各地肥水中可达到80%-100%,次优势种常称为小环藻(Cyclotella)、蓝隐藻(Chroomonas)和绿球藻的一些种类。水色褐、红褐、褐绿和褐青。全年都可出现。(2) 膝口藻水华这是无锡鱼池夏季肥水最常见的水华,在生长期中出现的频率近60%。优势种为扁型膝口藻(Gonyostomumdepressum),次优势种为隐藻和裸甲藻(Gymnodinium),有时绿球藻类也较多,水色褐青或褐绿。(3) 裸甲藻水华 这是由蓝绿甲藻(G.cyaneum)大量繁殖引起的,在江浙和广东肥水中较常见,夏秋季出现较多。夏季长与扁型膝口藻共存。水色褐绿,褐青或铁灰,水面长有云雾状蓝绿色斑团,鱼农称为“转水”。(4) 角藻水华 在养鲤池中有时见到,优势种为飞燕角藻(Ceratiumhirdndinella),水色呈不 均匀的黄褐色, 可见到飞燕藻集群形成的浓褐色斑块。(5) 颤藻或席藻水华 由颤藻属或席藻属的某些种类形成的水华。水色蓝绿到灰绿,但个别种类可引起特殊的水色,如孟氏颤藻(Oscillatoramoeegeotii)水华常呈黄褐色,微红颤藻(O.rubesens)水华呈红色,泥褐席藻(Phormidiumluridum)水华呈红褐色。多在夏季出现。(6) 鱼腥藻或拟鱼腥藻水华 由螺旋鱼腥藻(Anabaenaspiroides)或其他鱼腥藻属种类以及拟鱼腥藻引起的水华。优势种极为突出,可占生物总量的95%以上,水色蓝绿或深绿,可见到翠绿色絮纱或蓝绿色浮膜。夏季出现。(7) 微囊藻水华 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Mirocystisaeruginosa)和粉状微囊藻(M.pulverea),水色蓝绿,深绿或黄绿发白。铜绿微囊藻水华水面常有蓝绿或黄绿色浮膜,主要夏季出现。(8) 尖头藻水华 水色蓝绿或黄绿,水面常有浮膜,夏季或初秋出现。(9) 微型蓝球藻类水华由蓝球藻目一些极微型种类引起的水华。优势种常为蓝球藻(Chroococfus)、棒条藻、蓝纤维藻、粘球藻和平裂藻等属的种类,水色深绿、蓝绿、褐绿、褐和黄褐。(10) 团藻目水华通常由衣藻、四鞭藻、空球藻和实球藻等形成的水华,阴藻和其它鞭毛类的数量也较多。水色绿,水面常有绿色浮膜。(11) 绿球藻目水华通常由小球藻、栅藻、四角藻、十字藻、绿球藻、和空心藻等形成的水华,阴藻等鞭毛藻类和小环藻占一定数量,水色绿或黄绿,透明度较大,过在水浅和常施化肥的鱼池出现。(12) 裸藻水华主要由红裸藻形成水华,通常阴藻和其他鞭毛藻的数量的数量也较多。水色绿中发红,绿色或红褐色,水面通常有红色浮膜。(13) 囊裸藻水华 通常由棘刺囊裸藻和旋转囊裸藻等形成水华,水面烟灰或红褐色。(14) 硅藻水华主要由小环藻、针杆藻、舟形藻和菱形藻等形水华,阴藻和绿球藻通常也有较多的数量。水色褐,透明度较大。多在春秋出现。(15) 金藻水华常由棕鞭藻和单鞭金藻等形成水华,通常硅藻和阴藻的数量较多。水色金褐色,透明度较大。主要在早春出现。老一辈养鱼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看水养鱼”的宝贵经验,实质就是观察水华的色、貌及其变化。关于水色和浮游植物种类关系,有过一些零碎的报道。一般人为:金藻、黄藻、硅藻和甲藻的细胞呈褐色或褐绿色,其水华也接近上诉颜色;绿藻和裸藻细胞呈绿色,其水华也接近绿色;蓝藻细胞呈深绿或深蓝色,其水华也接近深绿或蓝绿。然而,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首先,同一门藻类在色素组成上虽然有其共性,但还有特殊情况,如蓝藻门种类一般呈蓝绿或灰绿,而有些种类(孟氏颤藻、泥褐席藻等)因含较多的黄褐素(胡罗卜素和叶黄素)和红色色素(藻红素)而使细胞呈黄褐、红褐和紫色等颜色;裸藻通常呈绿色,但血红裸藻和细胞内有大量血红素而使水呈红褐色;有些藻类因具囊壳被甲,使水呈壳、甲的颜色。此外,同一种类的色素组成在生活条件的变化下也可以改变的,特别是蓝藻和绿藻当种群的增长达到指数增长期末时,常因养分(氮、磷、碳或微量元素)不足或其他原因而使细胞出现“老化”现象,这时叶绿素减少而胡罗卜素和叶黄素量增多,因而使藻体发黄或呈褐色。各种藻类对光照条件的适应而改变颜色的现象更是广泛存在。据观察,金藻、硅藻、隐藻和甲藻的水华几乎都是褐、褐绿或褐青,而蓝藻、绿藻、和裸藻的水华就不仅仅呈绿和蓝绿色,特别是蓝藻几乎在各种水色中都可能占有较大的数量。可见,简单地从水的颜色是难以判别浮游生物的组成的,况且水质次价高的优劣不只是种类组成的问题。我国池塘养鱼以肥水、密养、混养为特点,由于水中溶解有机质和营养盐类十分丰富,浮游植物量很高,水色很浓,有时还出现藻团、浮膜等,也就是说经常保持强烈的是水华。常见的水华,按优势种类可以分为15个基本类型。(1) 隐藻水华这是我国池塘养鱼常见的一种水华,其出现频率在各地肥水中可达到80%-100%,次优势种常称为小环藻(Cyclotella)、蓝隐藻(Chroomonas)和绿球藻的一些种类。水色褐、红褐、褐绿和褐青。全年都可出现。(2) 膝口藻水华这是无锡鱼池夏季肥水最常见的水华,在生长期中出现的频率近60%。优势种为扁型膝口藻(Gonyostomum depressum),次优势种为隐藻和裸甲藻(Gymnodinium),有时绿球藻类也较多,水色褐青或褐绿。(3) 裸甲藻水华 这是由蓝绿甲藻(G.cyaneum)大量繁殖引起的,在江浙和广东肥水中较常见,夏秋季出现较多。夏季长与扁型膝口藻共存。水色褐绿,褐青或铁灰,水面长有云雾状蓝绿色斑团,鱼农称为“转水”。(4) 角藻水华 在养鲤池中有时见到,优势种为飞燕角藻(Ceratium hirdndinella),水色呈不 均匀的黄褐色, 可见到飞燕藻集群形成的浓褐色斑块。(5) 颤藻或席藻水华 由颤藻属或席藻属的某些种类形成的水华。水色蓝绿到灰绿,但个别种类可引起特殊的水色,如孟氏颤藻(Oscillatora moeegeotii)水华常呈黄褐色,微红颤藻(O.rubesens)水华呈红色,泥褐席藻(Phormidium luridum)水华呈红褐色。多在夏季出现。(6) 鱼腥藻或拟鱼腥藻水华 由螺旋鱼腥藻(Anabaena spiroides)或其他鱼腥藻属种类以及拟鱼腥藻引起的水华。优势种极为突出,可占生物总量的95%以上,水色蓝绿或深绿,可见到翠绿色絮纱或蓝绿色浮膜。夏季出现。(7) 微囊藻水华 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Mirocystis aeruginosa)和粉状微囊藻(M.pulverea),水色蓝绿,深绿或黄绿发白。铜绿微囊藻水华水面常有蓝绿或黄绿色浮膜,主要夏季出现。(8) 尖头藻水华 水色蓝绿或黄绿,水面常有浮膜,夏季或初秋出现。(9) 微型蓝球藻类水华由蓝球藻目一些极微型种类引起的水华。优势种常为蓝球藻(Chroococfus)、棒条藻、蓝纤维藻、粘球藻和平裂藻等属的种类,水色深绿、蓝绿、褐绿、褐和黄褐。(10) 团藻目水华通常由衣藻、四鞭藻、空球藻和实球藻等形成的水华,阴藻和其它鞭毛类的数量也较多。水色绿,水面常有绿色浮膜。(11) 绿球藻目水华通常由小球藻、栅藻、四角藻、十字藻、绿球藻、和空心藻等形成的水华,(35)阴藻等鞭毛藻类和小环藻占一定数量,水色绿或黄绿,透明度较大,过在水浅和常施化肥的鱼池出现。(12) 裸藻水华主要由红裸藻形成水华,通常阴藻和其他鞭毛藻的数量的数量也较多。水色绿中发红,绿色或红褐色,水面通常有红色浮膜。(13) 囊裸藻水华 通常由棘刺囊裸藻和旋转囊裸藻等形成水华,水面烟灰或红褐色。(14) 硅藻水华主要由小环藻、针杆藻、舟形藻和菱形藻等形水华,阴藻和绿球藻通常也有较多的数量。水色褐,透明度较大。多在春秋出现。(15) 金藻水华常由棕鞭藻和单鞭金藻等形成水华,通常硅藻和阴藻的数量较多。水色金褐色,透明度较大。主要在早春出现。老一辈养鱼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看水养鱼”的宝贵经验,实质就是观察水华的色、貌及其变化。关于水色和浮游植物种类关系,有过一些零碎的报道。一般人为:金藻、黄藻、硅藻和甲藻的细胞呈褐色或褐绿色,其水华也接近上诉颜色;绿藻和裸藻细胞呈绿色,其水华也接近绿色;蓝藻细胞呈深绿或深蓝色,其水华也接近深绿或蓝绿。然而,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首先,同一门藻类在色素组成上虽然有其共性,但还有特殊情况,如蓝藻门种类一般呈蓝绿或灰绿,而有些种类(孟氏颤藻、泥褐席藻等)因含较多的黄褐素(胡罗卜素和叶黄素)和红色色素(藻红素)而使细胞呈黄褐、红褐和紫色等颜色;裸藻通常呈绿色,但血红裸藻和细胞内有大量血红素而使水呈红褐色;有些藻类因具囊壳被甲,使水呈壳、甲的颜色。此外,同一种类的色素组成在生活条件的变化下也可以改变的,特别是蓝藻和绿藻当种群的增长达到指数增长期末时,常因养分(氮、磷、碳或微量元素)不足或其他原因而使细胞出现“老化”现象,这时叶绿素减少而胡罗卜素和叶黄素量增多,因而使藻体发黄或呈褐色。各种藻类对光照条件的适应而改变颜色的现象更是广泛存在。据观察,金藻、硅藻、隐藻和甲藻的水华几乎都是褐、褐绿或褐青,而蓝藻、绿藻、和裸藻的水华就不仅仅呈绿和蓝绿色,特别是蓝藻几乎在各种水色中都可能占有较大的数量。可见,简单地从水的颜色是难以判别浮游生物的组成的,况且水质次价高的优劣不只是种类组成的问题。感谢辉辉鱼提供此文推广微生态制剂和生物鱼肥 促进水产养殖健康发展 高光明 笔者曾在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科学养鱼杂志第六期发表本文。意在倡议水产养殖控制污染的同时,而又能促进水产业的发展,故建议大力推广有益微生物产品。科学养鱼杂志虽然是我国水产业发行量最大的专业期刊,但读者大多只限于业界内。而环保、水利及制订政策法规的人大、政府部门鲜有订阅此杂志,从而我的呼吁也就无法让决策者知晓。有的地方政府对于大水面水产养殖不加区别地限制性使用一切肥料,这对水产养殖带来很大的影响。笔者在此帖上本文,是希望相关人士了解水产的特殊性,也对生物渔肥有所了解,在政策上对推广应用生物渔肥给予支持。一、水环境保护需要微生态制剂和生物复合鱼肥近年来,各类养殖水体由于投肥养殖和渔药的滥用,引发的鱼类病害和水环境污染,日渐成为实施健康养殖的瓶颈,部分水库水质被不同程度地污染,严重影响到水库供水、灌溉等功能,有的水利设施因水质问题受到腐蚀,加速水利工程老化。湖北省境内共有大型水库53座,投肥养殖的水库有21座,占40;中型水库233座,投肥养殖的水库101座,占43;小型水库投肥养殖的占10以上,水库水质被污染状况令人担忧。当前,人们普遍关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以致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水利部门对湖泊、水库等水体投入品(鱼药、肥料等)加以限制,这是必要的。传统农用有机肥料(粪肥)、化学肥料(尿素、碳铵等)对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其引发的鱼类病害和水环境污染也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认为应区别对待水体投入品鱼用肥料,要把微生态制剂和以益生素为主要成份的生物复合鱼肥与传统农用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区别开来。现代微生态制剂和生物复合鱼肥,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技术产品,具有无毒、无副作用、改良水环境,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预防和减少了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替代抗生素和传统农用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之优点,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包括湖泊、水库的水产养殖中应大力推广。为了使人们对微生态制剂(益生素)和生物复合鱼肥的安全性及诸多优点产生共识,笔者在此作必要的概述。二、微生态制剂和生物复合鱼肥的应用概况1947年,孟哈德首次发现,用乳酸杆菌饲喂仔猪可有效增加仔猪体重,并改善仔猪健康状况。但直至20世纪60-70年代,益生菌制品才真正被重视并应用于养殖业。我国开展饲用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微生态制剂应用于水产养殖业是近几年来事。微生态制剂主要用作饲料添加剂和水体环境改良泼洒剂。以益生素为主要成份的生物复合鱼肥主要功能是培育优良藻类、保持优良水质、减少鱼虾病害。生物复合鱼肥目前已应用于池塘、湖泊、水库等各类水体。两类产品均已用之于鱼类、虾类、蟹类、珠蚌、贝类。微生态制剂和生物复合鱼肥因其优良特性而成为替代抗生素和传统农用有机肥料、化学肥料的较为理想品之一。三、微生态制剂的种类微生态制剂是利用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特殊加工工艺而制成的制剂,它具有补充、调整或维持动物肠道内微态平衡,达到防治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产性的目的。广义地说微生态制剂既包括正常微生物成员,尤其是优势种群的活菌制剂即益生素,还包括一些能促进正常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物质所制备的制剂,其能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或生长态效应。(1)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类可分解糖类产生乳酸的革兰氏阳性菌,厌或微需氧,Ph值为3.0-4.5时仍可生长繁殖。目前,用于微生态制剂的主要是乳杆菌、粪链球菌等,该类菌不耐高温。经80处理5分钟,失活率达70%-80%,但耐酸性较强,对胃内的酸性环境有一定的耐受性。乳酸菌大都能在肠道内定植,合成维生素,分泌消化酶类,辅助食物消化,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克服腐败过程,降低宿主血胆固醇,增强宿主对乳酸的耐力。(2)双歧杆菌双歧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3750或Ph8.0-8.5不生长。该菌对葡萄糖的代谢可归属于异型发酵,与其他乳酸细菌不同,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有双叉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等。大量研究证明,双歧杆菌具有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治疗肠道功能紊乱,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能减少内毒素的产生,延缓机体衰老。(3)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属于需氧牙孢杆菌中的小致病菌,以内孢子的形式少量存在于动物肠道中,目前应用的主要有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该类菌具有耐高温、耐酸碱、耐高压等特点。芽孢杆菌在肠道中主要是通过生物夺氧维持肠道生态平衡,它在肠道短时间定植后,可以消耗大量的氧气维持肠道厌氧环境增强肠道对厌氧菌的定植力。该菌在肠道中将淀粉转化为单糖,再由肠道中其他的菌种将这些单糖转化为乳酸,降低肠道ph值,从而起到抑制病原菌的作用。(4)酵母菌动物肠道中酵母菌的数量较少,但可发挥一定的生理功能。目前应用的酵母菌,主要有假毕酵母、红色酵母、酿酒酵母和啤酒酵母。酵母细胞富含蛋白质、核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适口性好,可促进采食,提高消化吸收率,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力,可直接和肠道病原体结合,中和肠道毒素。(5)反硝化细菌菌株反硝化能力强,以亚硝态氮和硝态氮作氮源,繁殖迅速,作用效果显著。针对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偏高的情况有特效;针对藻类过度繁殖的水体能够大量消耗氮素营养,切断藻类氮素营养,维护良好水色;菌株在溶氧充足及厌氧条件下均可生存并进行反硝化反应,能够优化底质微生态环境,还原水体中的亚硝酸盐,使之生成无害的氮气,解除亚硝酸盐的危害;消耗氮素营养,净化水体;竞争性抑制致病菌在养殖水域生长和繁殖;改良底质;促进对虾、鱼类健康。(6) 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属于自营养性、好气性细菌,在水中参与氮的各种形态的转化。亚硝化菌把氨离子氧化成为亚硝酸离子,并获得能量。而硝化杆菌把亚硝酸离子氧化成硝酸离子,并获得能量。亚硝化菌和硝化杆菌因不同的代谢方式,把有毒的氨离子氧化成为亚硝酸离子,再氧化成无毒的硝酸离子,达到净化水体、改良水质、促进对虾、鱼类健康目的。(7)光合细菌光合细菌在生长繁殖中利用有机酸、氨、硫化氢、烷基、低分子有机物作为碳源和供氢体行光合作用,同时降解和清除水体环境中的过量有机物和有害物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提高水体溶解氧量,净化水质。此外光合细菌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可作为饲料添加剂,预防和控制鱼虾类的病害发生。(8)蛭弧菌蛭弧菌是寄生于其它细菌细胞内并能使其裂解的一类细菌,蛭弧菌整个生活周期约为4小时,分为识别、侵染、穿入、生长、裂解、释放子代蛭弧菌。蛭弧菌对动物是不致病的,对引起鱼虾疾病的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鳗弧菌、溶藻弧菌等,可有效地清除,从而净化水体、降低鱼虾染病率和控制病害发生。四、微生态制剂(益生素)作用机理有益微生物的作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产生抗菌物质、与有害细菌竞争养分和附着部位等。2.通过提高和降低酶活性,改变有害微生物的代谢,3.刺激免疫系统提高细胞活性和抗体水平。从而有助于动物对抗有害微生物。4. 有益微生物在水环境的碳、氮、磷、硫循环系统中,促进它们在生态链中转化,分解有机物,消除有害物质NH3,NO2-,H2S,过量的N、P等。有效地降低了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和生物耗氧量,保持了水环境的动态平衡,抑制了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净化了水质,预防和减少了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提高鱼虾成活率,促进生长。1、调整肠道菌群平衡畜禽肠道内重量生理菌群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并与畜禽保持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对畜禽生长发育、抵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正常情况下,动物肠道微生物的优势种群以拟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厌氧菌为主,占肠道总菌量的99%需氧不足1%。正常菌群一旦失去平衡,会引起消化机能紊乱,动物生长发育受抑制,严重的则可致病。而微生态制剂可命使优势种群得到恢复,从而使机体处于正常生理状态。2、生物拮抗研究表明,益生菌通过空间竞争、营养竞争或代谢产生抗生素、有机酸、H2O等物质,有效抑制病原菌,腐败菌在消化道的粘附,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减少胺氨细菌毒素、氧自由基等有毒物质合成,最终改善机体健康状况。3、生物夺氧一些需氧生物特别是芽孢杆菌能消耗肠道内氧气,形成局部厌氧环境,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有些微生态制剂含有蜡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需氧芽孢杆菌,虽然这些菌都不是肠道内菌群的主要成员,在肠道不能长期定植。但能迅速消耗氧气,降低ph值,促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生长。4、调节免疫功能研究证明,外籍菌群的免疫激活作用优于原籍菌,当外籍益生菌侵入动物肠道后可诱导宿主产生抗体和致敏的免疫活性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诱导T、B细胞和巨嗜细胞产生细胞因子。通过淋巴细胞再循环而活化全身免疫系统,使机体免疫力提高。5、促进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益生菌进入消化道后,可代谢产生乳酸、乙酸等有机酸以及水解酶、发酵酶和呼吸酶等。这些物质可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蛋白质、脂肪和复杂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的消化与吸收。益生菌合成的多种维生素,如叶酸、泛酸、核黄素、维生B1、维生B2等可提高铁、钙等矿质元素的吸收和机体构成成分的合成,使生产性能提高。6、改善水体环境微生态制剂,含有枯草芽孢杆菌、沼泽假红单饱菌、硝化菌、反硝化菌、酵母菌等菌中的一种以上的菌种。微生态制剂采用科学筛选培养的优势菌种,经过先进的加工工艺生产而成的有益微生物复合制剂,能够快速清除养殖水体中的有机污物及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改善水池底质及水质,使水体清爽,不腐不臭,抑制有害菌类的繁殖,促进有益藻类快速生长,改良鱼、虾、蟹、鳖、蚌等水生养殖生物生活环境,加快鱼类生长,减少疾病感染。五、生物复合鱼肥的作用机理(一)作用机理任何一种鱼肥,当施放到养殖水体以后,都是通过肥料所含的各种营养元素作用于水生植物(水体中主要是浮游植物,也称藻类)来提高水体的初级生产力。藻类既可以直接作为白鲢等滤食性鱼类的饵料,同时也是水中浮游动物和其它微型动物的饵料,最终通过食物链被池塘中的经济水生生物鱼、虾、蟹、贝类等利用,所以肥料的直接作用对象是水生植物。在藻类必需的营养元素当中,天然水体相对含量最低的元素称为限制性营养元素,此时该元素便成为限制藻类大量生长繁殖,影响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元素。如水体中的P、Fe等往往最容易成为限制性营养元素。可是当人为地通过肥料给水体补充一定量的P和Fe后,P和Fe的限制作用可能被解除,而其他某种或几种元素有可能成为新的限制性营养元素,因此,限制性营养元素存在移动性。在渔肥配方设计时,必须筛选特殊的物料,考虑某些元素的储备功能,一旦其在水体中消耗殆尽,便可通过有效储备给予补充。除了不同营养元素在水体中的相对比例与藻类生长存在密切关系外,各元素在水体中的含量(浓度)是否适宜也至关重要。营养元素含量太低,不能满足藻类的吸收需要,光合作用速率达不到满意的效果;反之,施加过量的营养元素,当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时,营养元素含量再高也不能加大藻类的吸收速率,这会造成肥料的浪费。传统的化肥养鱼,常常以碳酸氢铵作为氮源施放到水体,有的养殖者为节省劳力,采取一次多施,造成水体中总氨氮含量过高,尤其在水温和pH较高时,很容易发生鱼类氨中毒事件。水产专用鱼肥是复合型水产专用微生态调水、保水剂。近年来研究开发的生物复合鱼肥,采用了微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