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师导游词(完整)(1).doc_第1页
沈师导游词(完整)(1).doc_第2页
沈师导游词(完整)(1).doc_第3页
沈师导游词(完整)(1).doc_第4页
沈师导游词(完整)(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师范大学校园景观导游词沈阳师范大学校园游览路线图校门广场星晔会堂古生物博物馆荷花池时代广场图书馆孔子圣像徕贤湖训练馆(远望)国际教育中心(远望)南生活区(远望)校门微缩景观园南区体育场旅游管理学院新东区(远望)大学生服务中心(远望)东生活区(远望)红烛园动物饲养园梵玲湖音乐学院田家炳教育书院国际商学院北区体育场戏剧艺术学院软件学院时代广场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沈阳师范大学参观游览。师大欢迎您,我们欢迎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为您开启本次校园文化之旅,希望通过我的讲解,不仅使您看到我们沈阳师范大学美丽的校园风景,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我们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花雨成陈处,松鼠在老树上飞奔如急箭;明亮灯光下,不锈钢的颜色闪烁着知性光芒;树影斑斓里,三角大钢琴传出琮琮流泉。这就是我们沈阳师范大学,一个充满浓郁人文学术和艺术气息的乐园。大学是每个人青葱岁月的印记,是每一滴奋斗拼搏的汗水,是每一笔从不放弃的坚持。今日你我同行,一起寻回那珍藏在春天里的记忆。【学校简介】沈阳师范大学属于辽宁省人民政府,是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八大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是当时东北地区创办最早的两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1965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2002年省政府决定并经教育部批准,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沈阳师范大学。学校现占地面积1879亩,建筑面积76.36万平方米,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辽宁电化教育馆设在我校。学校现有国际商学院、科信软件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戏剧艺术学院等23个二级学院和12个校属馆部中心,并拥有我国在中东地区为数不多的两所孔子学院黎巴嫩贝鲁特圣约瑟夫大学孔子学院和约旦安曼TAG孔子学院。学校共有全日制本、专科生21750人,硕士研究生3065人,留学生440人次/年。现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师资及各类人才,为东北特别是辽宁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校门广场】来到沈师,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我校相当气派的校门。在100米的范围内,我们看到的不是传统的砖石结构,而是独具匠心地将“沈阳师范大学”几个大字平地拔起,“花里寻师到杏坛”,这是一种师大态度,也象征着我们沈阳师范大学敞开怀抱迎接四海宾朋。据说这样的设计也是为了在空中依然能看到我们的校名。校门广场可以用三个“100”来概括。第一个100,就是两座大门之间的距离是100米;第二个100是指从北边大门到月桥的距离是100米,第三个100呢,是从南边大门到锦桥的距离也是100米。这三个100昭示着师大人百家争鸣的学术理念,百花齐放的人才涌现,百舸争流的拼搏精神。校门广场在喧闹的街道与安静的教学区之间形成了一片缓冲带,而这之间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大片大片的绿色植被。大家看,我们面前的这片草坪叫做迪坪。迪坪的“迪”字取“启迪智慧”之意,意指迪坪是孕育知识的沃土。迪坪的两侧栽种了很多的银杏树。银杏树又称公孙树,古代意喻人丁兴旺,是祥瑞之意。同时也代表着“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师大精神的传承,寄托了一辈辈沈师人希望后来人将师大精神发扬光大的美好愿望。我们继续走,就踏上迪坪蜿蜒的小路,蜿蜒小路正是代表了人生的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上下求索的道路上我们应积极迎接困难和挑战。继续前行我们可以看到一块刻着金色“恩”字的大石头。这块石头可是牵扯着沈师人的无限深情。2007年,以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德祥、中共辽宁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王山以及我校党委书记于文明教授等为代表的七七级政教系学生重返母校,为纪念入校三十周年,共立此大石。 上刻“恩”字,表达出他们对母校培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前方的这座桥呢叫做锦桥,所谓“锦绣衣裳歌满路,过桥便入人生途。”“前程似锦”的“锦”,这座桥连着从校园通向大门的路,这更是从学校通往社会的路,走过这座桥,预示着众多沈师学子就要踏入社会面临人生的挑战了,我们祝福他们前程似锦,取得辉煌的成就。【星晔会堂(文体馆)】在校门广场的两侧,座落着师大的两大标志性建筑,南侧的便是星晔会堂(又叫文体馆),文体馆,顾名思义,是学校举行盛大文艺体育活动或重大会议的场所。整个会堂以舞台为中心形成一个扇形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其内可容纳观众5000余人。除举办我校的大型活动外,还多次承接省市级以上的大型会议及活动。2003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就在这里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路祥、韩启德、国务委员陈至立等国家领导人,及包括杨振宁老先生在内的10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4000余名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出席了会议。【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在校门广场北侧的就是新近落成的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它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由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和沈阳师范大学共建的、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本馆占地面积19000,建筑最高点19.2m。外形上象一个庞大的地质体和一个巨型恐龙巧妙的融合:这庞大的地质体由古老的地层组成,断层将它们垂直切割,火山熔岩自上而下奔泻流淌,带我们走进辽宁30多亿年地质历史的长河。拱形建筑代表恐龙的身躯,中间的钢架是恐龙脊柱,两侧的钢架是恐龙的肋骨,而下面的球体代表的是恐龙蛋;其中21根恐龙肋骨钢架象征辽宁人民21世纪挺拔的身躯和辉煌的前程!整个建筑造型既是一个博物馆,又是一个别具一格的艺术品!我校古生物化石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内相关领域中名列前茅,如首次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带毛恐龙赫氏近鸟龙”, 以及由我馆馆长孙革教授及其领导的课题组所发现的“迄今世界最早的花”辽宁古果和“中华古果”, 另有世界上唯一发现的“会滑行的蜥蜴”“赵氏翔龙”和“沈师鸟”,这些成果曾于世界著名学术杂志 Nature 、PNAS等中发表,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司徒安雕塑园】您现在看到的是由国际著名雕塑家司徒安先生在国内建立的唯一一座雕塑园“人类文明的音符司徒安雕塑园”。司徒安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美术学家,曾任英国肖像雕塑家协会主席,在牛津大学等多所世界著名高校任教,也是我校的客座教授。他还是2008北京奥林匹克景观雕塑方案特邀评委,作品广泛收藏于英国、美国、中国、等国家与地区。雕塑园座落在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南侧,占地面积约1.17万平方米。园内安置了包括国内外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如孔子、蔡伦、曹雪芹、梅兰芳、马克思、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莎士比亚、贝多芬等代表人物在内的共10尊铜铸雕像。当您走进哲学家雕塑园时,您将领悟孔圣儒家学派的博大精深,沐浴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万丈光辉;当您走进科学家雕塑园时,您将联想到蔡伦造纸术发明的精彩绝伦,感受牛顿金苹果的无限魅力,欣赏达尔文进化论的多样性,领略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精髓理论;当您走进艺术家雕塑园时,您将品味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家风采,体会莎士比亚时代的文艺复兴,聆听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激情豪迈;当您走进曹雪芹雕塑园时,您将重温曹雪芹红楼的人情世态司徒安雕塑园是我校继校门微缩景观雕塑园之后的又一座艺术园区,也是沈阳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雕塑园孕育的浓厚精神内涵和深蕴其中的历史文化氛围成为陶冶师生情操、催人奋发向上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意将雕塑园建设成为沈阳师范大学的特色人文景观之一,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将成为爱国、爱校的教育基地。【荷花池】“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自古以来,荷花不仅因其美丽娇艳的外表闻名于世,更因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这一池荷花占地近一亩,与音乐学院前的梵玲湖相贯通,每年的仲夏荷花便会盛放,粉红色的花朵在绿叶的映衬下愈发鲜艳美丽。【校门浮雕】浮雕悬浮在信息技术楼的西墙之上,与墙体完美地融为一体。夕阳之下,熠熠生辉。浮雕采用石膏与金属相结合的材料制成,这样看上去更有立体感。它整个的形状看上去就像是一只展翅腾飞的凤凰,翱游于云端之上,轻盈、飘逸。象征着沈阳师范大学蓬勃发展的明天,也寓意着沈师莘莘学子定会如这只凤凰一样不断向上,振翅高飞。我们可以看到上面有很多日期,其实呢,这里每一个日期都是一个大事记,这座浮雕就是沈师曲折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沈阳师范大学从1951年的白手起家到1958年优势专业划出后的再度创业,从1965年下迁朝阳山区十里校园的艰苦奋斗到1978年回沈后的重新起步,再到现在发展成为一所占地面积1928亩,在校生24000余人,涵盖八大门类的多科性综合大学。沈师走过了60年的风风雨雨,这60年里,“五更校名,六易校址”, 办学历程曲折而坎坷。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这座浮雕,按照时间顺序从南至北一点一点地解读。大家看这第一个日期是1951年5月21日,就在这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天,东北教育学院成立了,也就是沈师的前身。东北教育学院的建立对改变共和国成立之初东北高等教育不景气的状况起到了很大作用。1953年9月,也就是两年之后,东北教育学院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郭沫若亲笔题写了校名。沈阳师范学院成为东北地区最早的两所师范本科院校之一,为东北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1965年的时候,在半工半读运动的影响下。沈阳师范学院无奈别离故园,搬迁到朝阳办学。学院也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我们看校门上还写着“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的字样,非常具有时代特色。改革春风吹进门,中国人民抖精神。转眼就到了1978年,粉碎“四人帮”后,辽宁省革委会决定将辽宁第一师范学院迁回沈阳,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这幅图就是当时在新城子区兴隆台的临时校址。1980年,学校陆续迁到市区第33中学校址。我们看到上面的那个图像就是当时的校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2000年为止,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稳步提高,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世纪之交,沈师在全国首开先河以资产置换的方式成功建设了新校园,仅仅八个月的时间,一座融学术、艺术、生态、现代为一体的万人大学,就屹立在沈阳市北部,为沈阳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2年3月22日,一个令全体沈师人心潮澎湃的日子,这一天,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了沈阳师范大学,圆了几代沈师人的“大学”梦。沈师的历史由此翻开了跨越发展的崭新一页。六十载沧桑砥砺,六十载风雨兼程,艰辛的历程磨砺出沈师人“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沈师人能够在前进道路上不断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传承沈师精神,紧密围绕在以赵大宇校长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周围,为实现国内知名、省属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的目标再续新篇。“豫章故郡,旧邦维新,我们共同瞩目沈阳在全国的振兴; 斯文正印,继往开来,我们相与共过沈师在中华的腾飞”【时代广场】继续前行,我们就来到了我校的中心广场时代广场。广场以其独特的格局与周边的八座教学楼完美结合,是主教学区。时代广场占地面积约11000平方千米。春日生机盎然,和风吹开万紫千红;夏日柳浪艳阳,绿荫送来阵阵清凉;秋日云淡风清,夕阳映红天边晚霞;冬日银装素裹,青松托起师大傲骨。 从上向下俯瞰,你会发现广场的中心部分是一副立体的八卦太极图八卦起源于原始宗教的占卜,为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八种自然现象,后又衍生出多种象征事物。而以八卦作为主教学区的中心,寓意师大学子承天地浩然之气,学先古圣贤之精髓!在时代广场南侧的时钟上显示着当天的时间和温度,它不仅向我们传递着气温信息,更在时刻提醒着学子们逝者如斯。时代广场中心的音乐喷泉每到大型节日时就会开启,水流造型犹如盛开的巨大花朵,轻盈起舞、曼妙摇曳。尤其是夜幕降临之时,以音乐喷泉为中心,借助综合照明系统,可以营造出一个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的独特夜景。在音乐喷泉的周围有八个石球,它象征着我校设置的八大学科门类,即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在每个石球下面的方形石柱上都各有一个音箱,向我们传递着各种讯息,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这些讯息会准时与同学们见面。大家再看,八个大球的底部分别是双层圆环形的花坛,春末夏初,花坛里的各种鲜花争奇斗艳,沁人香脾,每每从这里走过,它都会给人一种恬美、惬意的感觉。在绕着中心向外看,有许多个多边形的大花坛,每个大花坛里有多棵苍劲青翠的松树和绿茵如毯的草坪,绿色映衬着小花坛里的鲜花,把时代广场点缀的生机勃勃。下面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时代广场周围的这八大建筑。首先是信息技术中心,它里面有一流的计算机设备,丰富的网络资源、快捷的网络速度可以满足师生网上教学、办公管理、网上选课的需要,这里的同声传译语音室为培养社会急需的同声传译人才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博文楼与汇文楼是同学们上公共课和多数专业课的教学楼,教室布局合理,不同的教室可以满足40到200人的不同班型的需要;美术楼是美术与设计学院的教学楼,空中俯瞰是一个巨大的调色盘。里面有新型艺术展厅和北京“798”创作基地各一个以及多个现代化艺术创作室、设计室和微机室。实验中心楼是物理科学学院和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学生进行实验的地方,各种独具特色的实验室是学生创造与动手实践的理想场所;机关楼是学校行政人员办公的主要场所,是学校管理的重要部门。【图书馆】特别要介绍的是位于时代广场南侧的五层雄伟建筑,这就是我们的图书馆。它坐南朝北,东西长88米,南北宽72米,建筑面积26800平方米,鸟瞰图恰似一本翻开的大书,打破了以往中规中矩的建筑格局,文化气息浓厚。图书馆设计之初严格遵循以读者为中心的办馆思想,在内部使用功能上,彻底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封闭式建筑格局,具有大空间、通透式、功能强、现代化程度高、环境优美等特点。沈师大图书馆不仅拥有良好的馆舍环境和条件,还拥有丰富的实体资源和网上虚拟资源。到目前为止,馆藏图书近120万册,是东北地区馆藏图书量最大的图书馆,形成了一个以文科为主,各学科共同发展的馆藏体系。 新馆一层中央是1000平方米玻璃封顶的共享大厅。围绕共享大厅的是4.4米宽的环廊,把大厅与四周的各功能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整个大厅宽敞明亮,四季如春。小桥流水,假山池塘,水光,山色,云影共徘徊,一片摇曳。最值得赞许的是头顶的玻璃天窗,读史映雪,读子伴月,秋日晚霞染红浩瀚书海。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孔子圣像】“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借以孔子的这句名言我们来到了庄严肃穆的孔子像前。这尊孔子是香港著名实业家田家炳先生捐资150多万港币所修建的。孔子圣像不仅体现了他对儒家文化的热爱与尊敬,更是他对我校学子的一份关怀与厚望。大家请看孔子圣像正面是由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亲手题写的“孔子圣像”四个烫金大字,雄浑而有力,字宇间渗透着他对圣人的尊崇。圣像的基石上面是用纂书雕刻的论语,都是关于教育思想的经典论述。现如今在大学校园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我校也正是秉承着这样一种精神不断地传承着儒家文化。当前,我校在黎巴嫩、约旦先后建立了孔子学院,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这尊孔子圣像,俨然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理念的一个鲜明的象征,也是我校一座地标式的建筑。【徕贤湖】徕贤湖是校园两湖之一,“徕贤”意为“招徕贤士”。可以说是镶嵌在南生活区的一颗明珠,与对面的思园遥相呼应。从这里向西侧望去,可以看到训练馆、国际教育中心及南生活区。【训练馆】前面的这座弧形建筑是我校的训练馆,内设篮球馆、网球馆、羽毛球馆等等,平时面向全校师生开放,是我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丰富课余生活的好去处。【国际教育中心】国际教育中心是我校国际教育学院所在地。多年来,我校坚持面向社会办学,众多留学生慕名而来,我校现有留学生300余人。门前不同国家的国旗高高飘扬,来自各个国家的学生在这里学习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南生活区】南生活区也是沈师的第一生活区,共十座宿舍楼。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在南生活区的南面是东佳集团依托学校所建的游泳馆,凭借学生证可以享受优惠,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需要。【校门微缩景观园】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片园林叫做“思园”,又叫校门微缩景观园。里面栽种了桃树、李子树等果树,代表着我们学校桃李满天下。这片果园是在赵大宇校长的倡导下建立的,校长的理念是对这些果木进行师生认养,并由其分享这里的丰硕果实。在园林的外围新修建了四个大门。这几座大门可是很有讲究的,它们是沈师60年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每一个门代表着沈师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阶段。首先我们看到的写有“沈阳师范学院”的大门,这个呢是距离我们最远的,是建校之初校门的样子。1951年5月21日,在中共中央的统一布署下,东北教育学院正式成立,即沈阳师范学院的前身。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及同其他院校的合并,于1953年9月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成为当时东北地区仅有的两所高等师范本科院校之一,为东北地区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这第二座大门是最具时代特色的,在闪闪红星的照耀下,“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八个大字熠熠生辉。1965年,全国掀起了半工半读运动。为响应疏散城市人口的战略要求,沈阳师范学院无奈别离故园,搬迁到朝阳山区办学,并将校名改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 学院进入了艰苦创业和艰难的建设时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第三座大门。1978年,辽宁第一师范学院迁回沈阳办学,恢复沈阳师范学院的校名,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1980年建此校门。学院大力加强教学工作,逐步深入地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各项事业得到跨越式的发展。2000年,沈师在全国首开先河以资产置换的方式成功建设了新校园,一座融学术、艺术、生态、现代为一体的大学校园,为沈阳凭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面我们来看第四座大门,在1958年大跃进期间,我校函授教育处调出,单独成立辽宁函授师范学院,1962年迁往丹东,改名为辽宁函授学院。1980年,辽宁函授学院在沈阳复校,更名为辽宁教育学院。2001年,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强强联合组建沈阳师范大学,圆了几代沈师人的“大学”梦。沈师的历史由此翻开了跨越发展的崭新一页。六十载沧桑砥砺,六十载风雨兼程,从曲折的校史中我们读出,沈阳师范大学今天的成就与那些曾经为学校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的人们是分不开的,他们的功绩将永远镌刻在学校发展的史册上,他们的精神也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后继者。【南区体育场】南区体育场毗邻南生活区,设有网球场、篮球场、足球场,是同学们放松身心的好去处。【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地处时代广场东南,我们刚才提到时代广场依阴阳八卦而建,八卦中乾为天,坤为地,艮为山,艮属东南,旅游管理学院即似山一般,屹立于校园之内,坚韧不拔,稳步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创办于1993年,2000年独立成系,2002年建成旅游管理学院,是东北地区最早能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教学单位,开沈师大联合办学之先河,并连续数年就业率居师大首位。学院教学楼虽不算宏伟高大,但他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空中俯瞰它时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将要在沈师的上空翩翩起舞。旅游管理学院按照当时的五星级酒店标准兴建,宽敞华丽的装修风格与学院浓厚的文化底蕴相互融合,悠远源长的历史文化遗址与奢华气派的国际酒店集团、淡泊清雅的茶道与进取创新的精神在旅游学院碰撞出独特的韵味。【新东区】新东区尚在建设当中,部分已投入使用。是新成立的工程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区。另外,我校的附属艺术学校也迁至这里。在校方的大力支持下,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逐步与主校区合为一体。院内的星烁礼堂(又叫千人报告厅)可容纳1000余人,内部设施全部采用最新科技,是一座高水准、超现代的礼堂。在通往新东区的路口处有一座形象的雕塑,取名“骞翮远翥”该词取自陶渊明的杂诗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这两句是说有超越四海的壮志,期望展翅高飞。【大学生服务中心】大家看到的那一组白色建筑便是我校的大学生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分为对外窗口区、行政办公区、活动区三部分。大学生服务中心旨在以学生利益为根本,为学生提供“一站式”受理服务。对外窗口区就在这个圆形的大厅内,由综合事务代办窗口、权益维护窗口、勤工助学窗口等多个咨询窗口构成,学生可以咨询、办理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事务。行政办公区在办事大厅的后面,校团委以及各校级学生组织均设在此。活动区由三个不同大小的活动场馆组成。分别是团委一号厅、二号厅和三号厅,供学生组织日常活动会议所用。【东生活区】东生活区是我校的第三生活区,隶属于东佳物业集团。基础设施完善,7座宿舍楼可容纳万余名学生。由赵大宇校长亲笔题名的“芳霖园”,成为东区的一大标志。【红烛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经常用红烛来形容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以表达我们对老师的感激和尊重。因此,学校特意将教师用餐的食堂取名红烛园,颇具深意。【动物饲养园】在红烛园的前方的绿地上,是在大宇校长倡导下建立的动物饲养园,是生态校园、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沈师大校园十分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将动物园依托与自然山丘之中,静谧繁茂的丛林与活泼跃动的小精灵们相应成趣,和谐同生。你看,玉兔静时如雪般纯洁娇俏,动时灵巧欢愉似与你我互动。婀娜的孔雀是动物中当之无愧的西施,她华美炫目的翎羽,高贵优雅的步态让人不禁驻足,欣赏异域的火鸡,恩爱的鹦哥,可人的鹌鹑,机灵的松鼠师大学子就在这里走进自然的纯粹,回到单纯无虑的童年旧梦【梵玲湖】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句话,“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梵婀玲是音译英文中的小提琴一词。源于此,音乐学院前面的湖取名为梵玲湖。但是更多的同学更愿意将其亲切地称为“鸭子湖”,因为湖里经常会有成群的野鸭与非洲燕游来游去。梵玲湖是环绕校园水系的一部分。俯瞰梵玲湖是一个“玉如意”的形状,寄托了设计师对校园的美好祝愿,也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增添了浓重的一笔。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微波,浅滩,木椅,石子路,在湖的两岸装点成绿色的梦。【音乐学院】水光潋滟琴声好,歌声悠扬景致奇。不识沈师灵秀处,只因未识音乐踪。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蓝天碧水之间的纯洁精灵,绿树红花掩映的音乐天堂。从高空俯瞰,音乐学院恰似一个灵动的音符为静谧典雅的沈师校园添上一处灵秀、悠扬。门前广场探入梵玲湖,夏日傍晚凭栏斜倚,清风徐徐送爽,鹅雁争鸣,百鸟朝鳯;只要夕阳无限好,何惧时已近黄昏!经过音乐学院师生几代人的耕耘,师生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硕果累累。目前,音乐学院已成为东北地区发展迅速,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教学成果显著的音乐教育、表演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一处振翅预飞的艺术殿堂!【田家炳教育书院】在沈师大的东北角,有一座庄重又不失文雅,大气又不过分张扬的棕色建筑,这就是以田家炳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田家炳教育书院。田家炳先生是著名的企业家,在全国各地均有其名字命名的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单位。2002年田先生是为我校捐资300万元兴建田家炳教育书院。田家炳教育书院内部设有多个教育机构,不但有我们沈阳师范大学最悠久的院系之一的教育科学学院,还包括以培训基础教育人才为宗旨的教师发展学院,和培养女性人才的基地,塑造巾帼英杰的摇篮的沈阳师范大学的女子学院,以及为深入拓展与加强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方面交流与合作而设立的俄罗斯教育研究中心。这些教育机构的设立使书院的学术氛围更为浓厚。书院正门是“田家炳教育书院”七个烫金大字。这几个字是是由我校美术学院董天老师题写的,字体为楷书。背景是花岗岩,苍劲有力。阳光照处,熠熠生辉。田家炳先生在全国师大院校都有捐资襄建教学楼,但只有我们学校为田先生建立了这样一块浮雕。【国际商学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国际商学院。它典型的欧式建筑风格在古朴清逸的校园中十分吸引眼球,别致但不扎眼。你们看,它庄严大气有着类似美国白宫的英气;又温文尔雅风度翩翩,酷似法国古堡的神秘高贵;可以称得上沈师大最美的建筑物了。红白相间的墙色,壮观美丽的外表,让人不禁充满向往。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创建于2003年2月,是沈阳师范大学与美国堪萨斯州富特海斯州立大学协手成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国际商学院享有与其他院系不同的高度自主权。同时,我校给予国际商学院以特殊的政策支持,将之定位于学校的一个平台,两块实验田,即沈阳师范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的平台、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验田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实验田。2010年12月28日国际商学院与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等知名学院入选“金翼奖2010年度十大品牌中外合作院校”【北区体育场】位于国际商学院西侧,与之相响应的欧式建筑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