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测评试卷B卷.doc_第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测评试卷B卷.doc_第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测评试卷B卷.doc_第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测评试卷B卷.doc_第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测评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测评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盘桓(hng) 隧(su)洞 蠢(chn)笨 一气呵(h)成B . 捷(ji)报 海鸥(u) 礼聘(pn) 拳打脚踢(t)C . 舵(du)手 扭(li)绞 夹袄(o) 无缘(yun)无故D . 笑涡(w) 恐吓(h) 廪(ln)稍 血(xu)雨腥风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横渡 铜陵 签订 锐不可挡B . 授奖 钞票 自尊 眼花嘹乱C . 横亘 旌旗 犀利 振耳欲聋D . 缅怀 巅峰 磅礴 一丝不苟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1分)3. (11分)古诗文名句默写。(1)_,病树前头万木春。(2)欲渡黄河冰塞川,_。(3)_,终岁常端正。(4)最是一年春好处,_。(5)_,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_,_,争高直指,千百成峰。(7)而或_,皓月千里,_,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8)_,_,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4. (7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全诗紧扣题目中的_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_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四、 外国名著 (共1题;共3分)5. (3分)海底两万里是_(作者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_,第三部是_。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6.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漫画养老金。材料二:根据清华大学中国老龄化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报告(2013)显示,在2013年后,中国将难以维持3比1的赡养比,提前20年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未来的老年人因养老资金不足等问题,可能陷入“银发贫困”状态。材料三:杨燕绥教授强调,人口老龄化不等于社会老化。如果出现公共政策失灵,缺乏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同时,社会对此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准备,一个国家会提前老化。反之,在有备而老的情况下,如:老年人有钱(消费拉动经济)、没病(有生活质量)、会讲故事(与青年一代沟通),老龄社会仍然充满生机。(1)根据材料一、二,用简要的文字说说什么是“银发贫困”。(2)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该如何应对?请你结合材料探究,写出你的建议。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6分)7. (32分)阅读下文,完成1-4题。读书怎样读书,在这里,是个自决的问题;我说我的,没勉强谁跟我学。第一,我读书没系统。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第二,读得很快,而不记住。书要都叫我记住,还要书干吗?书应该记住自己。对我,最讨厌的发问是:“那个典故是哪儿的呢?”“那句书是怎么来着?”我永不回答这样的考问,即使我记得。我又不是印刷机器养的,管你这一套!读得快,因为我有时候跳过几页去。不合我的意,我就练习跳远。书要是不服气的话,来跳我呀!看侦探小说的时候,我先看最后的几页,省事。第三,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谁也不告诉。一告诉就糟:“嘿,你读啼笑因缘?”要大家都不读啼笑因缘,人家写它干吗呢?一批评就糟:“尊家这点意见?”我不惹气。读完一本书再打通儿架,不上算。我有我的爱与不爱,存在我自己心里。我爱念什么就念,有什么心得我自己知道,这是种享受,虽然显得自私一点。再说呢,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工夫去细细分析它,所以根本便不能批评。“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这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去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因此,设若我真去批评,大概是高明不了。第四,我不读自己的书,不愿谈论自己的书。“儿子是自己的好”,我还不晓得,因为自己还没有过儿子。有个小女儿,女儿能不能代表儿子,就不得而知。“老婆是别人的好”,我也不敢加以拥护,特别是在家里。但是我准知道,书是别人的好。别人的书自然未必都好,可是至少给我一点我不知道的东西。自己的,一提都头疼!自己的书,和自己的运气,好象永远是一对儿累赘。第五,哼,算了吧。(节选自老舍读书)(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 。(3)关于怎样读书,作者从哪些角度展开论述?(4)关于怎样读书,作者从哪些角度展开论述?(5)作者为什么说“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6)作者为什么说“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7)谈谈最后一段中“哼,算了吧”这句话的含义与作用。(8)谈谈最后一段中“哼,算了吧”这句话的含义与作用。8. (14分)阅读疫苗是怎么起效的一文,完成下面小题。1796年,科学家爱德华詹纳把牛痘病毒注射到一个八岁男孩的体内,让他免受天花的侵害,世界上第一支疫苗就这样诞生了。但它是如何起效的?要理解疫苗的起效原理,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人体的免疫过程。当人的身体出现以下症状:咳嗽、打喷嚏、炎症、发烧,那么说明免疫系统开始工作了。我们所经历的这些反应能够帮助身体消灭病菌。同时,这些反应也触发了体内的第二道防线,叫作获得性免疫。有一些功用特殊的细胞,比如B细胞和T细胞,负责对付病原体,记录它们的信息,记忆入侵者长什么样,以及如何消灭他们。这样做可以帮助身体为抵抗病原体再次入侵做好准备。但是即使身体有免疫,依然存在风险。身体需要时间来学习和记忆如何抵抗病原体,但是如果身体太虚弱或者太年轻,这些抵抗就会显得力道不足。在这些人染病之前,我们可以让身体提前做好准备,这就是疫苗出场的时候了。科学家通过疫苗激发身体中的获得性免疫,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从而激发身体中的免疫系统。疫苗就是这样工作的,每一种疫苗都有单独功效。同时疫苗也分很多种类,首先我们有减毒活疫苗,这些是由病原体本身制成的,不过这是减弱伤害力的病原体。其次我们有灭活疫苗,这里的病原体是已经被杀死的。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是为了确保人体不再被这些病原体感染致病,但是就像活的病原体一样,它们也能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教会人体提前学会如何辨认和攻击这些病毒。不过,减毒活疫苗很难制作,而且不适合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接种。而灭活疫苗的缺点则是无法产生长久的免疫效力。还有另一种疫苗亚单位疫苗,这种疫苗只含部分病原体称之为抗原,也是真正诱发免疫反应的成分。为使身体对特定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科学家分离出目标抗原的基因。当人体注射后,疫苗内的基因会刺激体内细胞制造抗原,这会引发更强大的免疫反应,让身体准备好对抗任何潜在威胁。这类疫苗仅由特定基因的物质组成,不含病原体或者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如果能研发成功,就(可能 必然)在几年内建立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来对抗病原体的感染。(选自读者2016年12期)(1)说说第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选文段主要运用了_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_。请在第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并阐述理由。我选择_,理由:_(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疫苗起效的原理。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0分)9. (60分)文言文阅读,完成1-7题。山静日长宋 罗大经唐子西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 , 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则山妻稚子,作笋蕨 , 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一晌。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 , 变幻顷刻,恍可入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则月印前溪(A )。味子西此句,可谓妙绝。然此句妙矣,识其妙者盖少。彼牵黄臂苍,驰猎于声利之场者,但见衮衮马头尘、匆匆驹隙影( B ),乌知此句之妙( C )!人能真知此妙,则东坡所谓“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所得不亦多乎!【注释】:剥啄:象声词,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麛,音m,小鹿。山妻:隐士之妻。对自己妻子的谦词。笋蕨:竹笋和蕨菜。玉露:指作者所作笔记鹤林玉露。剧谈:畅谈。驰猎: 奔驰追逐。乌: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何。(1).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盈(_) 濯(_ ) 既(_ ) 相与(_ )(2).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盈(_) 濯(_ ) 既(_ ) 相与(_ )(3)请将文言语气词“耳”“哉”“矣”正确填入文中的A、_B、_C_。(4)请将文言语气词“耳”“哉”“矣”正确填入文中的A、_B、_C_。(5)请用两个逗号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准确断句。归 而 倚 杖 柴 门 之 下 则 夕 阳 在 山 紫 绿万 状(6)请用两个逗号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准确断句。归 而 倚 杖 柴 门 之 下 则 夕 阳 在 山 紫 绿万 状(7)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8)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9)作者认为子西诗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妙绝,但“识其妙者盖少”,这是为什么呢?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10)作者认为子西诗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妙绝,但“识其妙者盖少”,这是为什么呢?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11)读完全文,从文章描绘的一幅幅画面里,你发现作者崇尚一种怎样的生活?(12)读完全文,从文章描绘的一幅幅画面里,你发现作者崇尚一种怎样的生活?(13)积累链接:文中的国风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_ ,“韩苏文”中的“韩”是指 _(填写人名),“陶杜诗”中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直接展现其早出晚归这一田居生活的诗句是_ 。(14)积累链接:文中的国风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_ ,“韩苏文”中的“韩”是指 _(填写人名),“陶杜诗”中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直接展现其早出晚归这一田居生活的诗句是_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1)阳光照亮阴暗,灯光照亮寒夜。似乎总有那么一束光,在我们需要时照亮我们的脸庞乃至心灵。这束光也许是关爱,也许是宽容;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件事或者,它是可能的种种。请以“被照亮”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材料: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明朗起来。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1分)3-1、3-2、3-3、3-4、3-5、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