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新教材第五章_领会法律精神_理解法律体系.ppt_第1页
XXXX新教材第五章_领会法律精神_理解法律体系.ppt_第2页
XXXX新教材第五章_领会法律精神_理解法律体系.ppt_第3页
XXXX新教材第五章_领会法律精神_理解法律体系.ppt_第4页
XXXX新教材第五章_领会法律精神_理解法律体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 案例1我没偷东西卢某系北京某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2000年6月 从网上下载了黑客软件 破译并盗取某公司上网帐号与密码 并且向好友与同学广泛传播此帐号与密码 还得意得告诉他们 这帐号是黑下来的 不付钱就可以上 案例1 致使1000多人使用该帐号 造成该公司16万多元的经济损失 当卢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刑事追究时 他竟以并没有偷东西为由替自己辩解 案例2聪明反被聪明误大学生孙某 平时钻研侦探小说 颇有心得 要与警察一比高低 开始盗窃宿舍财物 他每次作案都控制财物的价值量 在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以下 以免构成盗窃罪 案例2 并在每次作案时 都戴上手套 用拖把抹去足迹 当他被抓 警察告诉他 他多次作案 累计盗窃金额巨大 已构成盗窃罪时 悔之晚矣 可见 知法绝不是对法律一知半解 它不仅要求对法律条文有完整准确的理解 而且要求对法律精神 法治原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同时要有一个健康的法律心理 第一节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一 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二 法的本质和特征三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主要内容 一 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二 法的本质和特征三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四 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一 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原始社会有法律吗 一 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一 原始时期 社会规范 原始社会 没有阶级 没有国家 也没有法律 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 原始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生产 生活过程中逐渐地 自发地形成起来的习惯 二 法的产生 法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 阶级矛盾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法的产生既有深刻的阶级根源又有复杂的经济原因 三 法的历史发展 按照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性质 可将人类社会已有的法划分为以下历史类型 1 奴隶制法 2 封建制法 3 资本主义法 4 社会主义法 三 法的历史发展 1 奴隶制法律特征 一是内有明显的原始习惯残留痕迹 二是否认奴隶的法律人格 三是刑罚方式极其残酷 四是确认自由民之间的等级划分 2 封建制法律特征 一是肯定人身依附关系 二是封建等级制度 三是维护专制王权 四是刑罚严酷 野蛮擅断 三 法的历史发展 3 资本主义法律特征 一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二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自由原则 三是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三 法的历史发展 4 社会主义法律特征 一是以公有制为基础 二是以消灭剥削 消除两级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为历史使命 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 法的历史发展 二 法的本质和特征 一 法的词源考察 说文解字 灋 刑也 平之如水 从水 廌 所以触不直者去之 从去 法 一 法的词源考察 律 的释义 律 均布也 说文解字 律者 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 故曰均布也 段玉载 说文解字注 法 律 同一 法亦律也 故谓之为律 战国李悝 集诸国刑典 造 法经 六篇 商鞅传授 改法为律 唐律疏议 灋 1 灋意通刑 2 灋是公平 正直和正义的象征 3 灋能明断是非曲直 犹如神灵裁判 4 灋能罚罪 如廌之去恶 一 法的词源考察 二 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例 陈世美是封建社会中皇帝的女婿 属于统治阶级的行列 但由于他触犯了当时的法律 抛弃妻子 仍然死于包公的龙头铡下 二 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由统治阶级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法是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的社会规范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行为规范 三 法律的特征 四 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 规定权利和义务 以确认 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三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一 法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 法律是社会主流道德的载体 是道德的外化 是道德的底线 道德素养的提高 有助于法律的推行 守法的习惯可以内化为一种道德修养 三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一 法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 二 道德的范围比法更广泛 三 道德的强制力主要来源于人的内心 法律的强制力来源于外界的国家强制力 违法和违背道德的区别在哪里 法与道德之间是什么关系 一个女幼师带领一队幼儿去郊游 途中一幼儿失足坠入路旁粪池中 幼师见状高呼救命 自己却不肯跳入粪池救人 这时 一男青年路经此处 闻声赶来 与幼师一起找来竹竿测知粪水只有齐腰深 但二人怕脏 不肯跳入粪池救人 待一农民赶来 跳入粪池救人时 幼儿已被溺死 此案中 幼师构成犯罪 男青年应受到道德谴责 农民见义勇为 值得赞扬 讨论 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一 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1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2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 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 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二 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1 法律的规范作用 1 指引作用授权性规范 授权性指引禁止性规范 禁止性指引义务性规范 义务性指引 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二 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1 法律的规范作用 2 预测作用 3 评价作用 5 教育作用 4 强制作用 1 指引作用 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二 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2 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 1 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2 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3 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4 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三 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 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 法律制定 立法 法律遵守 守法 法律执行 执法 法律适用 司法 三 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社会主义法创制的程序 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 修改和废止法律或其他法律规范的步骤和方法 1 法律制定 法律是如何制定出来的 大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法律案的提出 法律案的审议 法律案的表决 法律的公布 三 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2 法律遵守 两层含义 两方面主体 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 公民个人 行使权利 承担义务 宪法 第5条明确规定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 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 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一切违犯宪法和法律的行为 必须予以追究 三 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3 法律执行 又称作行政执法 三 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 4 法律适用 司法机关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国家审判机关 法律监督机关 香港城市大学的 考试门 2006年9月 陈静作为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硕士毕业生 从家乡武汉前往香港 在香港城市大学数学系修读博士因担心自己考试不能通过 将 万元港币放进老师戴晖辉的信箱内 继而用电邮向戴晖辉索取试题及答案 戴老师在数学系系主任陪同下向廉政公署报案 并配合廉政公署将陈静拘捕 12月14日 香港九龙城裁判法院以行贿罪判处其入狱6个月 1万元贿款同时被充公 据了解 此案是香港学界首起有人因 买试题 被判入狱的案件 案例讨论 此案一出 在我国内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有人赞同戴晖辉老师的做法 有人质疑 而戴晖辉老师表达了他的观点 作为教授 我把正义性看得很重 一定要维护香港法律和城市大学学术氛围的正义性 思考 作为一名学生 我们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要求 可以自由发言 明确阐述自己的观点及理由 第三节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12月4日是个什么日子 1982年12月4日 我国现行宪法正式通过并颁布实施 2001年 国家将这一天定为 全国法制宣传日 并在全国举行了大规模的法制宣传活动 一 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一 宪法的特征在内容上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在效力上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 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二 我国的国家制度 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1 平等权2 政治权利和自由3 宗教信仰自由4 人身自由权5 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6 社会经济权 财产权 劳动权 休息权 物质帮助权7 文化教育权8 特定主体的权利 三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基本权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之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 人身自由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狭义的人身自由权 身体不受非法侵犯 任何公民 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 并由公安机关执行 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东莞一工厂上千员工日日被搜身 他们是皮具厂的普通员工 但每天下班的时候 无论男女 都会遭到搜身检查 只要你进入了生产区域 出来必定搜身 一天被搜三遍身 感觉自己像做贼 2006年11月1日新快报 广义的人身自由权 人格 住宅 通讯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 诽谤和诬告陷害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人身自由权 二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2 遵守宪法和法律 3 维护祖国的安全 荣誉和利益 4 保卫祖国 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 依法纳税 6 其他义务 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主要内容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主要内容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什么是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形成的时间 提出时间 1997年9月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 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 完善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 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形成时间 2010年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成 这表明法律体系的形成只是实现了立法工作的阶段性目标 并不意味着立法任务的终结 2011年3月10日上午 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宣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主要内容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一 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 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