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厦学校八下历史复习提纲第47单元第 5 页 共 5 页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十一课 民族团结(1)政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2)经济上: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政策。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第十二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构想: (1) 提出者:邓小平。(右图:1984年邓小平会见)(2)基本内涵: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一个统一的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3)历史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从英国手中收回香港,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从葡萄牙手中收回澳门,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香港区旗及回归仪式) (澳门区旗及回归仪式)英、葡政府同意把香港、澳门归还给中国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港、澳回归祖国的意义和影响: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第十三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我国的对台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1995年,江泽民又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成为了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放弃“三不政策。1992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第二年,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20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右图:汪辜会谈)(3)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必然性)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从法律角度看,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从可行性来看,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第五单元:国防建设和外交第14课钢铁长城1、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1971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进入20世纪90年代,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2、空军建立: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的,20世纪50年代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诞生后面临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从苏联买国产化自己研制。(右图1:1956年仿制成功歼5)3、导弹部队: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右图2)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新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1、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在建国的第一年里,中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3、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首先得到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的肯定,并发表联合声明。见课本p72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4、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使中国赢得与会国的理解和尊重。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5、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右图1)。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意义: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6、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关系正常化(见课本p77中美建交公报)。7、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终于重返联合国。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右图2)8、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9、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简称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右图3)10、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和意义。(1)原因: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归功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2)意义:为我国的现代化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第六单元:科技教育和文化一、科学技术的成就(一)1、“两弹一星”(指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1)核技术领域: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右图)。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2)航天技术领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99年,成功发射第一颗无人飞船“神州一号”。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将宇航员杨利伟送上太空。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又成功地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送上了太空。(3)杰出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两弹元勋邓稼先、袁隆平(学习他们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良品质,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2、籼型杂交水稻(1)培育者: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1973年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2)启示:知识是最大的财富,也证实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科学技术的成就(二)1、“863计划”(见课本p90):1986年3月,四位老科学家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立刻作了批示。后来形成863计划纲要,确定把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等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1)应用:浏览新闻,查阅资料,发电子邮件(email),通话,购物、上课、看病等。(2)影响:正面:健康上网,有利于增强自己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负面:网络的不健康也会给青少年网民带来危害。如:在网上浏览不良信息,有的超时无节制上网,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等。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1、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办学。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三个面向:是邓小平于1983年的题词,记住内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 “科教兴国”战略:20世纪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奠基工程。4、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学校数量大大增加,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结构日趋合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办学条件明显提高。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启动了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若干所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高等学校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的13以上;获得的国家发明奖占全国1 3左右。第20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1、文学: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工作者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2、体育:新中国诞生以后,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普遍开展起来。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了亚洲运动会。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乒乓球); 第一个奥运冠军:许海峰(射击)。 第七单元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1、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迁:(1)主要变化:衣:改革开放前凭布票供应,色彩和样式单调,千篇一律的中山装、解放装。 改革开放后衣着日益丰富,服饰成为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食:改革开放前凭粮票供应,食物匮乏、单调,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未解决温饱。 改革开放后不但能“吃饱”,还要讲“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住:改革开放前居住条件较差,多数是茅草房、土坯房、大杂院。 改革开放后有很大变化,人居面积增加,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改善。行:改革开放前公交车、自行车是城市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改革开放后出租车、私家车开始成为城市人的主要交通工具,而且旅游坐飞机也不稀罕。用:改革开放前主要的高档消费品是缝纫机、自行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排水巡查员设备调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财税顾问咨询方案价格
- 咨询老师奖励方案
- 新媒体营销团队建立方案
- 咨询竞标方案
- 清明采茶节活动策划方案
- 水杯营销方案策划书英文
- 沈阳液压传动方案咨询
- 高铁乘务员营销方案
- 建筑施工节能控制方案设计
- 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课件
- 三国趣味考试题库及答案
- 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建设的区域性差异分析及精准提升路径研究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工作人员1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房地产经纪协理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1套
- 2025年初级电工接线技能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基于COSO-ERM框架下内部控制问题与改进研究-以伊利集团为例
- 2025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批招聘(4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标准)供热移交协议书
- 区块链技术在资产追踪中的应用
- ISO9001-2015基础知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