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偏食挑食问题.doc_第1页
浅谈小班幼儿偏食挑食问题.doc_第2页
浅谈小班幼儿偏食挑食问题.doc_第3页
浅谈小班幼儿偏食挑食问题.doc_第4页
浅谈小班幼儿偏食挑食问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小班幼儿偏食挑食问题平水镇中心幼儿园 舒露帅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学前教育,然而,幼儿在幼儿园里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幼儿在园就餐问题家长特别关注。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入园时间较短,对幼儿园的生活有着一定的不适应性,幼儿在就餐时会存在一定的挑食,偏食问题,同时还包括家庭因素及幼儿自身的因素等。为了更好的地解决幼儿挑食偏食的问题,可以从家庭、家园共育入手,通过改善食谱,营造轻松愉悦的就餐环境,为幼儿创造一个自我服务的机会等方式作为偏食、挑食的解决方法。关键词:小班幼儿;挑食;偏食一、偏食挑食概念学前幼儿易在就餐时表现出偏食厌食的现象。偏食是一种不良的摄食习惯,主要表现为:幼儿不喜欢吃的食物种类达数种以上,并持续很长时间;或者是特别喜爱吃某种特定的食物,若无这种食物就拒绝进食;或者是特别抗拒某种食物,对其望而生厌并影响到吃其他食物。幼儿对自己喜爱的食物就会吃的很多,不喜爱的食物就吃的少,甚至不吃。挑食反应在幼儿进餐时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而排斥其他食物。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状况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由于儿童对食物不感兴趣吃的少,或只挑自己喜欢的的食物,会造成体重下降、面黄肌瘦、皮肤干臊,甚至是出现贫血、低血糖、体温下降、血压下降等不良症状。因此如何解决小班幼儿偏食挑食的问题迫在眉睫,以便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二、对象及问题(一)对象:小班幼儿现在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中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大人的百般呵护,很多自己能做的事情都是由大人包办代替,进餐亦是如此。突出表现为小班幼儿在入园后,改变了的生活环境会使幼儿情绪不稳定,这给培养幼儿正确的进餐习惯带来了不少困难,例如,小班幼儿在刚入园的时候,不愿意自己吃午餐,常常等着老师或阿姨喂,个别幼儿挑食特别严重不吃菜,只吃白饭;还有些孩子则是边吃边玩,进餐时间太长等等。(二)问题:偏食 挑食偏食、挑食行为在学前幼儿中普遍存在, 约有59%的学龄前儿童存在挑食、偏食行为。学龄前期是儿童建立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时期。此时学龄前儿童认知、模仿能力加强,独立与自主性也逐渐增强, 各种探索性行为渐渐增多。在饮食方面,儿童则会模仿家长的行为,若家长也存在偏食挑食行为,则会导致儿童偏食、挑食行为的形成。有研究结果显示,儿童更愿意接受看见成年人吃的食物,当监护人在吃某种食物时, 儿童经常也在吃这种食物。幼儿在幼儿园时受环境和教师的影响,如催促吃饭、强制饮食等也会导致幼儿出现偏食、挑食问题。三、幼儿吃饭问题成因分析(一)家庭方面的影响 家长可能为幼儿长期提供单调的饮食,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长期食用某一食物而产生厌烦感,导致拒绝食用它;二是对长期食用的食物产生习惯,因此导致排斥某些新加入的口味有异的食物。另一方面也可能受到家长正向或反向的行动、语言诱导。如家长发现孩子喜欢吃某一食物,就经常夸奖孩子吃该食物吃得好,从而促成孩子偏爱该食物。与此相对的是家长强迫孩子吃或多吃某一食物,本意是想要孩子营养全面,身体健康,却反使孩子对该食物产生反感。又如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评说孩子不喜爱吃某种事物,或者过多责备孩子偏食,这就在无意中强化了孩子的偏食意识,本来可能还能接受的食物,反而不愿意吃了。此外幼儿由于偏爱吃零食造成偏食、挑食。另外,进食时的气氛也会影响孩子的饮食习惯:愉快轻松的气氛可促进食欲,反之则会抑制食欲。案例一:振羽宝贝是我们班挑食最严重的孩子,刚入园的时候,吃饭是他最痛苦的时候,每次吃饭他总会闹情绪,不愿意吃菜,喝汤,就只吃白饭,然后吃一半就会吐。有一天吃午饭的时候,他又开始自言自语啊:“这个菜我不要吃,那个菜我不要吃,我只要吃饭就好了,可是这么多饭我只吃一半就好了,是的,就吃一半。”我看到之后就对他进行鼓励,诱导。师:“宝贝,这些菜菜是很有营养的哦,多吃可以使我们长的更高,身体棒棒的哦!”幼:“可是我不喜欢吃,我在家也不吃的。”师:“你尝尝看,真的很好吃哦,看,老师也吃的,多好吃的。”幼:“不好吃的,妈妈都没要我吃这个菜。”师:“那你尝尝这个汤,很鲜很美味哦,其他小朋友也很喜欢吃。”幼:“妈妈说吃饭的时候不可以喝汤的,妈妈说我可以不吃饭,只要吃饭就好了。”到最后,我还是不能说服他,他也总说在家的时候妈妈是怎么说的,妈妈说可以不吃的等等,家长在家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很大。(二)幼儿园方面的影响1. 催促吃饭。在幼儿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当幼儿安静地坐在桌旁, 保育员将饭菜拎进教室, 催促吃饭似乎就开始了。教师常会说“今天, 我看哪个小朋友吃得最快。”“谁第一个吃完饭, 明天我就让谁当小老师。”“吃的又快又干净的小朋友等下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等。在幼儿进餐的过程中, 教师又常常会提醒幼儿:“看, 都吃完了, 老师最喜欢他了。”“, 快点吃饭。”“吃的又快又干净,我要请他来当小老师了。”即使在大多数幼儿已经结束用餐, 还有少部分幼儿仍在进餐时, 老师仍然会说: “每天总是你们几个吃得最慢了。”催促幼儿吃饭, 导致不少幼儿将迅速吃完作为第一目标, 进餐,这种本该轻松愉快的事情,也就带有了目的性,进餐渐渐演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案例二:昕言每次吃饭基本上都是最后一个,有时等到阿姨来收碗筷的时候,她还只吃了一半,真的很慢。看到此类现象,教师总会不停地提醒她,要快点吃饭不要总是最后一个,渐渐地,她越来越不爱吃菜,每天把吃饭当成一项任务,心想只要把饭吃完了,老师就不会来说我了。每次把饭吃就急急地拿起小板凳到外面去做游戏,每天都会剩下好多菜。2. 强制多食。“再吃点。”“不许剩饭菜。”等, 都是教师在强制幼儿进食时常用的话语, 甚至为了让幼儿多吃点, 教师经常在不与幼儿商量的情况下给幼儿加饭。根据幼儿的特点, 他们常喜欢边吃边玩, 况且有的幼儿已经形成挑食、偏食的习惯, 因此教师的某些做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3. 安静进餐。教师认为, 幼儿进餐时说话容易呛食, 而且还会影响幼儿进餐速度。同时, 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 进餐时“食不语”常常被作为幼儿园的常规, 所以在幼儿园进餐时经常可以听到教师对幼儿说: “现在小嘴巴是用来吃饭的,不是用来讲话的。”“哪里发出的声音? ”“嘴巴闭上! ”等等。在这种情况下, 幼儿被剥夺了话语权,无奈悄悄进餐, 偶尔乘教师不注意窃窃私语,常常会受到教师的“警告”。这使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趁老师不注意偷偷说话的行为上,而忽略了吃饭,常常是匆匆忙忙吃完饭之后就可以和小伙伴聊天了,也把吃饭当成了一项任务。4. 吃得干净。在幼儿园经常可以看见进餐中的另一种现象, 就是幼儿将不小心洒落在桌面上甚至是地面上的饭菜细心捡起来, 然后放进自己的嘴里。细心观察不难发现, 保教人员在幼儿进餐时, 经常会强调这样的话语: “要吃得干净。”“保持桌面、地面干净。”不少孩子为了不被教师批评, 常常会将饭菜捡起并吃掉。教师的出发点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勤俭意识, 但是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还不能很自如的运用筷子,勺子等工具, 所以掉饭菜是经常的事。为了不受批评而捡掉落的食物,明显是不卫生的,会对幼儿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三)幼儿自身因素偏食、挑食的幼儿见到喜欢吃的食物胃口大开,对不爱吃的食物不屑一顾。有些偏食、挑食的幼儿大多是受父母娇宠,吃饭时经常霸占自己爱吃的食物,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听别人的劝告。有些幼儿先天对某些食物过敏,这个也是会造成偏食、挑食的原因之一。虽然这个可能不是幼儿的主动意识,但是时间久了,就算以后不再过敏,幼儿也不会再去食用那些食物了。四、幼儿吃饭问题解决方法为了解决幼儿偏食挑食问题,仅仅依靠幼儿园、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家园共同协作。(一)提高幼儿食欲的方法(主要靠家长来完成)1.调整烹饪法:同样的食材有不同的的烹饪法,可通过经常变换煮、蒸、熬、炖等方法,使食物软烂易嚼,让孩子乐于食用。2.变形变色法:可常在菜的形色上做点装饰,吸引幼儿的兴趣。例如将幼儿不爱吃的猪肝切成手枪、小兔等形状;将炒饭加入青菜、胡萝卜等作点颜色变化等等。3.食物掺杂法:事前不让孩子知道,在他最喜欢吃的食物中掺入不吃的食物成分。开始少量,以后再逐渐增加,当增加一定程度后,就自然而然地能接受原先不爱吃的食物了。(二)家园合作,纠正幼儿饮食习惯1在家里,家长要改变对幼儿在进餐时的态度,避免用幼儿爱吃的食物来诱导他多吃,也不能时时迁就幼儿,但是也不要急于纠正而反复唠叨,甚至强迫幼儿吃他本来不喜欢吃的东西。要循序渐进的通过其他多种方法来纠正幼儿偏食、挑食的习惯。同时家长应以身作则,不偏食、不挑食,要带着孩子吃,吃饭时总要对每种食物表现出很满意的神色,给幼儿增加食欲。此外,幼儿最喜欢得到别人的称赞,家长可以在挑食的孩子面前,大大称赞不挑食的孩子,从而促使幼儿模仿表现好的榜样。另一方面,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家长切忌在孩子进餐时恐吓、责骂或以其他方式惩罚孩子,以免影响其食欲,应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就餐氛围,使孩子心情愉快,乐于进食。2在幼儿园时,可通过以下途径改善幼儿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创设宽松的就餐环境,有助于促进幼儿食欲。进餐时,教师可以播放轻音乐,可以让孩子在舒缓的音乐下就餐,听到音乐之后,孩子也会主动安静下来,这比老师时刻提醒效果要好得多。教师多给幼儿一些吃饭时间,不在就餐活动中强调有关纪律的问题。让幼儿保持一个轻松愉快的就餐心情,可以促进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同时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有利于幼儿积极适应社会。为幼儿创造一个自我服务的机会。幼儿愿意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常听见幼儿说:“我自己来”,幼儿有自我服务的欲望。可以让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如何进餐,如收放餐具,取食物等。要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过分依赖成人的好习惯。有时教师过多的保护剥夺了幼儿积极主动探索的权利,阻碍了幼儿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通过餐前活动,对今天要吃的菜对幼儿进行介绍,使孩子们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并附以在日常进餐时的鼓励等。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