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开挖填筑工程(合同编号:XLC/C-CC-03) 投标文件 第七章7 坝体及库盆填筑工程7.1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7-17.2 施工布置.7-17.3 填筑规划及分期.7-37.4 填筑料调配及平衡利用.7-57.5 坝体填筑碾压试验.7-67.6 施工程序及作业区划分.7-137.7 填筑施工方法.7-147.8 坡面碾压.7-197.9 乳化沥青、沥青砂浆和沥青砼施工.7-207.10 冬雨季施工.7-277.11 质量控制及检验.7-297.12 进度计划及强度指标.7-307.13 资源配置.7-317.14 安全及环境保护重点注意事项.7-32 投标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 7 坝体及库盆填筑工程7.1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西龙池下水库位于滹沱河左岸西河村北600m大龙池沟出口的洪积扇上,挡水建筑物为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840m,坝顶长度533m,最大坝高97m(坝轴线处),大坝上游坡比12,下游面坡比11.7;坝体填筑按结构依次为碎石排水垫层、堆石过渡层、主堆石区、次堆石区、排水棱体、坝后垫层及干砌石护坡;下水库库底高程785.0786.0m,填筑工程主要包括:堆石料、过渡排水层、库底及库岸砼面板下碎石垫层、库岸公路碎石垫层等。坝体及库盆填筑工程总量717.98万m3,其中大坝填筑700.69万m3,各部位填筑工程量见表7-1-1。7.2施工布置7.2.1施工用水填筑工程用水主要为堆石料碾压前洒水,利用施工总体布置的4#位水池接供水管引支管至坝面各部位,供水干管沿坝基边坡布设,采用150mm无缝钢管,并按20m高程接35根支管至坝面,支管采用50mm胶质管,由简易卷筒控制布设长度,支管口装计量水表,人工控制洒水量,按作业区依次洒水,并配备2台8t洒水车辅助洒水。7.2.2施工用电填筑工程用电主要为照明用电,利用系统布置的B7供电点配电室0.4kv出线接至用电部位。坝体及库盆填筑工程量汇总表 表7-1-1序号工程项目单位工程量备注1坝体主堆石m325468092坝体次堆石m334644863坝体排水棱体m3130004坝体碎石垫层m3111033含坝顶公路5坝体过渡层m3832494含坝基过渡排水层6坝体干砌石m3391297库盆堆石料m3742008库底过渡排水层m3458009库底碎石垫层m33610010库岸公路垫层m36110.4911库岸砼面板下碎石垫层m3432712坝基及库盆断层处理回填碎石m368013勘探竖井碎石回填m3187514库底覆盖层开挖基础面碾压m22000015坝基覆盖层开挖基础面碾压m215384016进/出水口顶板碎石回填m3375117排水系统碎石垫层m382118排水洞出口明渠段土石回填m39919放空洞土建工程碎石回填m3290120永久补水系统回填碎石土m342421永久补水系统回填细砂m36922工程安全监测工程土石方回填m386807.2.3施工道路坝体填筑施工道路以结合开挖施工道路和总体施工干道为原则进行布置,考虑坝体填筑工程量大,填筑强度高,上坝道路坡度、宽度及高差将直接影响到堆石坝的填筑速度,上坝道路在坝后两岸山坡按1015m高差进行布置,同坝后施工干道连通,上坝施工支路路面宽度7.0m,最大纵坡8%,泥结碎石路面。在坝体各层填筑时,坝后上坝施工支路随坝体上升分层填筑升高,与坝面连通,并通过坝后左右岸施工干道形成循环道路,以保证坝料运输强度,加快坝体填筑进度。坝体填筑施工道路按填筑分期进行布置,详见图XLC/C-CC-03-07-02-13。7.2.4料场布置下水库大坝次堆石区筑坝料利用坝基及库盆开挖石渣和清除覆盖层后的碎石土;主堆石区、过渡层、垫层料、排水棱体利用水泉湾料场的开采石料。7.3填筑规划及分期本工程的主要特点是基本在干地进行填筑施工,不存在导流渡汛问题,但需解决暴雨积洪、基岩渗水和施工废水对填筑施工的影响问题,坝体填筑规划主要以坝体填筑施工为主线,开挖工程施工以满足坝体填筑需要为原则进行组织,尽可能提前进行坝体填筑施工,加快施工工期,降低填筑强度,减少坝料的二次倒运量;坝体填筑各高程工程量分布见表7-3-1。结合本工程特点和总体施工方案,坝体填筑分IV期施工,详见堆石坝坝体填筑分期图XLC/C-CC-03-07-03-1。坝体填筑工程量分布统计表表7-3-1序号高程区间(m)区间填筑工程量(万m3)累计填筑工程量(万m3)1713.0720.02.72.72720.0730.05.78.43730.0740.013.421.84740.0750.039.261.05750.0760.056.2117.26760.0770.098.5215.77770.0780.0107.8323.58780.0790.0104.1427.69790.0800.0102.9530.510800.0810.084.6615.111810.0820.031.8646.912820.0830.027.6674.513830.0840.026.2700.77.3.1 I期坝体填筑在坝基747.0m高程以下开挖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开始进行坝基面至747.0m高程间的I期填筑,在760.0m高程线进行挡护,防止760.0m高程以上开挖时污染坝面,并避免对填筑施工造成干扰,760.0m高程以下的开挖合格渣料直接上坝填筑,填筑工程量46.12万m3,其中次堆石区填筑量26.87万m3,料源以760.0m高程下开挖渣料为主,760.0m高程以上开挖料为辅。7.3.2 II期坝体填筑在坝体I期填筑至747.0m高程后,坝基760.0m高程以下开挖同时完成并验收合格,开始进行747.0m760.0m之间的II期填筑施工,以坝基760.0m820.0m高程间的开挖石渣和碎石土为次堆石主要料源,库盆III区开挖石渣为辅助料源直接上坝填筑,II期坝体填筑工程量71.04万m3,其中次堆石区填筑量42.33万m3;考虑同坝体外排廊道施工的相互影响,在该部位坝体填筑时,按12坡度呈台阶状收坡,以保证坝体填筑的连续性,外排廊道砼完成并达到龄期后,补填该部位坝体。7.3.3 III期坝体填筑在坝体II期填筑至760.0m高程后,坝基760.0m820.0m之间开挖同时完成并验收合格,开始进行坝体760.0m820.0m之间的III期填筑施工,此时,填筑坝面已全面铺开,库盆开挖也已具备大规模施工条件,可以形成高强度填筑施工,以库盆及坝基820.0m838.8m之间开挖石渣和碎石土为次堆石料直接上坝填筑,备存在机电安装场地的坝基747.0m以下开挖渣料,以及下闪虎沟备存坝料作为调节料源回采上坝填筑,III期坝体填筑工程量529.76万m3,其中次堆石区填筑量260.16万m3;坝体同库盆填筑连接部位在坝前排水廊道上游部位按12坡度形成临时坝坡,并铺设M5.0水泥砂浆固坡临时保护,厚度5cm。7.3.4 IV期坝体填筑在坝体III期填筑至820m高程以后,库盆开挖施工已基本完成,开始进行坝体820m840m高程之间的IV期填筑施工,主要以堆存在下闪虎沟渣场的坝基和库盆合格渣料为次堆石料源回采上坝填筑,IV期坝体填筑工程量53.77万m3,其中次堆石区填筑工程量17.09万m3。7.3.5坝体分期填筑时段及工程量I期坝体填筑施工时段为2004年2月15日2004年5月15日,II期坝体填筑施工时段为2004年5月16日2004年8月15日,III期坝体填筑施工时段为2004年8月16日2006年3月30日,IV期坝体填筑施工时段为2006年4月1日2006年6月30日,总填筑工期28.5个月,比招标文件要求工期提前4.0个月,这样即减少了次堆石区坝料的二次倒运量,也延长了坝体的自然沉时段,减少了因坝体沉降变形对坝坡面沥青混凝土面板质量的影响,各期分部位工程量详见堆石坝坝体填筑分期图XLC/C-CC-03-07-03-1。7.4填筑料调配及平衡利用根据下水库堆石坝坝体设计要求,主堆石、过渡层、碎石垫层、排水棱体的填筑料,采用水泉湾石料场开挖的新鲜石料,次堆石区及下游坝坡干砌石采用库盆及坝基开挖的石渣以及可利用碎石土。下水库库岸、库盆开挖石方207.6万m3,碎石土116.5万m3,大坝坝基开挖石方15.5万m3,碎石土140.5万m3;以上开挖渣料中,在剔除表层腐植土后,大部分可用于填筑坝体次堆石区,根据招标文件工程地质资料,提供的“各区覆盖层的工程地质特性”中资料,尽可能多利用VII、VIII区级配 较好的覆盖层碎石土,经土石方平衡分析,石方开挖料中有232.02万m3(压实方)可以利用,覆盖层开挖碎石土中有205.6万m3(压实方)开挖以利用,总计折合压实方437.62万m3,为设计需用量的1.25倍,其中310.83万m3(压实方)直接上坝填筑,其余126.79万m3(压实方)运至下闪虎沟渣场和机电安装场地,需二次倒运上坝量39.53万m3,回采率31.2%,完全可以满足大坝次堆石区及下游坝坡干砌石填筑需要量。坝体分期填筑各部位土石方平衡调配计划详见图XLC/C-CC-03-07-04-1。7.5坝体填筑碾压试验7.5.1试验目的:7.5.1.1通过碾压试验,研究和解决适应碎石的合理的碾压参数,以提高压实密度,达到满足筑高坝高密度,降低孔隙率的目的。7.5.1.2研究选择合适的填筑压实机械。7.5.1.3研究不同铺料厚度的碾压效果,优选出最佳铺料厚度。研究不同碾压遍数的碾压效果,优选出合理的碾压遍数。研究含不同的加水量的碾压效果,优选出合理的洒水量。7.5.1.4研究利用碎石强风化料筑坝的可行性或使用条件。7.5.1.5初步探讨碎石对施工机械的磨损情况并作定性效果的评价。施工参数一经确定,不得擅自改变,所涉及的机械设备性能也不宜更换。7.5.2试验内容:7.5.2.1各种坝料的碾压试验在其填筑以前进行,试验场地应选在填筑区以外,如必须在填筑区试验,在试验结束后应挖除。7.5.2.2石料现场碾压试验应根据坝体分区技术指标和选用的机械,分别进行坝体堆石区、过渡区和垫层区(垫层料的碾压试验应分别按坝体垫层、岩石岸坡垫层和库底垫层三种进行)碾压试验。分别对不同区域的铺料方式、铺料厚度、振动碾型号及重量、碾压遍数、行车速度、压实厚度、铺料过程中的加水量、碾压前后级配分析、渗透系数、压实后的孔隙率、干密度和变形模量等提出试验成果。7.5.2.3由于下水库堆石坝及库底基础大部分坐落于覆盖层碎石土上,填筑时要求多洒水,现场碾压试验应对加水碾压条件进行试验,以便监理人对碾压加水要求作出决定。7.5.2.4碾压试验还应对垫层、过渡层同坝体主堆石体之间的填筑程序、摊铺厚度、压实方法和垫层的铺筑方法及斜坡碾压提出试验成果。7.5.2.5岩坡垫层料应进行单项铺筑碾压试验,除上述规定的试验内容外,还应进行岩坡垫层的铺筑和碾压施工设备、垫层料的铺筑方式、铺筑厚度、物料的级配分离、压实方法、平整方法、干密度、孔隙率、渗透系数和变形模量等项试验,并写出详细的试验报告。7.5.2.6还应结合碾压试验对垫层表面喷洒乳化沥青的可行性和稳定性进行工艺试验。7.5.2.7碾压试验后,检查碾压层之间以及本层内的结构状况,如发现疏松、结合不良或发生剪切破坏等情况,应分析原因,提出改善措施。7.5.2.8现场生产性试验结束后,将全部成果整理编写成正式报告递交监理人,报告中应根据设计要求对施工参数的选择作出论证。在得到监理人批准后进行正式填筑施工。7.5.3碾压试验的准备工作7.5.3.1成立碾压试验领导小组,并指定专人负责碾压试验联系工作及准备等相关事务。7.5.3.2试验前对堆石料源进行充分调查,坝体主堆石料、过渡料及碎石垫层料全部为水泉湾石料场开挖出的新鲜灰岩料;试验应掌握各种料物的物理力学性质,选择有代表性料物进行碾压试验。7.5.3.3深入了解所选施工机械的性能和技术参数,并认真检测其实际工作状况,满足大坝碾压施工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7.5.3.4试验场地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布置,试验前进行临时便道修整,试验场地平整和压实、通水等工作,以保证试验正常进行。7.5.3.5试验前备齐试验所用的工具、设备、器材,并逐件详细检查。对量测器材,核实其规格,量测范围和精度,使所有的仪器设备和器材满足碾压试验的要求。7.5.4坝体碾压试验的方法及步骤7.5.4.1根据以往我局类似工程实践经验,碾压前先拟定若干个碾压参数,碾压参数组合时,采用逐步收敛法固定其它参数,变动一个参数,通过试验得出此参数的最优值,然后固定此参数的最优值,变动另一个参数,通过试验求得第二个参数的最优值,依次类推,使每个参数通过试验求得一最优值,最后用全部最优参数,再进行一次复核试验。7.5.4.2碾压试验碾压参数初拟定为:铺层厚度:主堆石区取60cm、80cm、100cm。 过渡区取30cm、40cm、50cm。碾压遍数:取4、6、8等遍。加水量:用水泵抽水或洒水车在填筑块内洒水,加水量在堆石体积的030%范围内选取。7.5.4.3试验场地布置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可初选在垫层料掺配场地处,面积约为2080m。在该场地中按不同铺层厚度和碾压遍数布置试验单元面积。每个试验单元面积为106m。每一铺层厚度布置试验三种碾压遍数试验单元。碾压试验过程中,每个单元内布置21.5m的方格网,以测量压实沉降量。7.5.4.4试验场地处理试验场地进行平整处理,其表面平整度不超过10cm。对试验场的基面进行振动压实处理,以减少基层对碾压试验的影响,测量场地高程,并设置测量高程控制点。碾压试验场地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碾压试验布置见图XLC/C-CC-03-07-05-01。7.5.4.5填筑铺料按拟定的铺层厚度,采用进占法及倒退法铺料,推土机平整,并用振动碾静压一遍。7.5.4.6布置方格网测点在各试验单元区布置1.52m的网格,并在填筑区外设置控制基桩。在各单元的网格测点上以颜色标记和编号,安放水准尺垫,用水准仪测量并记录其初始厚度与相对高程。7.5.4.7碾压检测振动碾工作特性参数,如振动频率,振幅,减振气胎压力等参数,并作好详细记录。按拟定的碾压行车速度,碾压遍数和加水量进行试验。碾压时,以不错距碾压为宜,振动碾在振动滚筒宽度的同一碾压带上进退碾压,进、退时均应起振各算振压一遍。两条相邻的碾压带连接处,应存在510%的振动滚筒宽度压痕,不应重叠。7.5.4.8测量压实沉降值碾压完毕后,按前述方法分别测量各网格测点在碾压前后的相对高程变化,从而计算出每一次试验单元的平均沉降值。(hi-hi)平均沉降量h= i n平均沉降率= 100%hi碾压前各网格测点的相对高程;hi碾压后各网格测点的相对高程;n试验单元内测点数;H试验单元的平均铺层厚度;7.5.4.9取样检查采用挖坑注水法在各试区分别取样测定压实密度,含水量及颗粒级配,各试验单元压实密度均以2个试样的平均值为试验值。7.5.4.10试验结果整理试验资料设专人整理,专家研究分析,及时确定碾压试验所得到的各个参数。根据上述各观测和取样试验值,经整理绘制如下各条关系曲线:a) 以各铺层厚度参量,绘制压实沉降值与碾压遍数关系曲线;b) 以各铺层厚度为参量,绘制干密度与碾压遍数的关系曲线;c) 经过计算、绘制孔隙率与碾压遍数的关系曲线;d) 绘制各试验单元的填筑石料碾压前后的级配曲线;e) 绘制在最优参数组合条件下,压实度与加水量的关系曲线。7.5.4.11碾压参数选定:根据碾压试验结果,结合工程的具体条件,确定填筑碾压参数及压实方法,并编制试验报告。7.5.5岩坡垫层料铺筑碾压试验可在现场结合施工进行生产性试验。对岩坡垫层的铺筑和碾压施工设备、垫层料的铺筑方式、铺筑厚度、物料的级配分离、压实方法、平整方法、干密度、孔隙率、渗透系数和变形模量等提出详细的试验报告。为防止垫层料分离,垫层料可由自卸汽车卸至坡脚,采用推土机或碎石摊铺机自下而上分层摊铺(靠近顶部范围可自上而下摊铺),人工整平,然后用斜坡振动碾分层碾压。7.5.6碾压试验资源配置7.5.6.1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见表7-5-1碾压试验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表表7-5-1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产地1挖掘机1.6m32CAT3302装载机ZL502柳州3推土机TY2202山东4自卸汽车25T6进口5洒水车8T2湖北6自行振动碾18T2洛阳7自行振动碾20T2国产8拖式振动碾10T、18T2国产9水泵4寸2西安7.5.6.2投入的土工试验设备见表7-5-2土工试验主要设备配置表表7-5-2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套环直径200cm,高20cm3带法兰盘2套环直径120cm,高20cm3带法兰盘3水位测针34台秤1000kg25台秤500kg26塑料薄膜厚度0.1mm7温度计量程05058其他水准尺、盛水容器、铲土工具等7.5.6.3碾压试验人员配置:工程技术人员:5人;试验室人员:6人;机械工:20人;普工:15人。7.6施工程序及作业区划分7.6.1总体施工程序根据填筑规划,坝体分IV期进行填筑,施工程序按照由下游坝脚到上游全坝段平起的原则进行填筑施工,依次进行上料、铺筑、洒水、碾压各工序施工。7.6.2坝体分层填筑程序大坝每填筑一层堆石料,相应填筑两层垫层垫料及过渡料,如图XLC/C-CC-03-07-07-1所示,坝面各种坝料填筑顺序为;主堆石料主堆石料过渡料主堆石料垫层料过渡料垫层料7.6.3作业区划分按照坝体填筑各高程工作面的大小进行坝面作业区划分,I期填筑划分为13个作业区,II期填筑划分为34个作业区,III期填筑划分为46个作业区,IV期填筑划分为4个作业区,各工序平行施工,形成流水作业局面。7.6.4流水作业坝面填筑作业包括卸料摊铺、洒水、碾压三道主要工序,为提高施工效率,避免各工序相互干扰,坝料填筑采用流水作业法组织施工;在坝面达到一定的面积后,把坝面适当划分出三个以上作业区段,依次完成填筑的各道工序,使坝面上所有工序能够连续进行,以实现高强度填筑施工。施工时,在各作业区之间划线作为标志,并保持平起上升,避免生产超压或漏压等情况,上游垫层坡面削坡、坡面碾压及防护,下游干砌石砌筑等施工可穿插进行,以不影响主要工序施工为原则。坝体作业填筑流水作业法施工见图XLC/C-CC-03-07-06-1。7.7填筑施工方法7.7.1施工准备7.7.1.1基础面处理及验收各部位正式填筑前,基础开挖及地质缺陷处理完成后,先进行覆盖开挖面的碾压处理,其碾压参数通过现场生产性试验确定,基础面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开始填筑施工。7.7.1.2基础面地形测量土石方填筑与碾压工程开工前,完成填筑区基础开挖验收的地形测量资料,平面图比例为1500,断面图为1200,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作为工程计量和竣工验收资料。7.7.1.3坝料制备I期坝体填筑前,按堆石坝设计要求,提前进行排水棱体、坝后坡垫层料、基础过渡排水层填料的制备,以保证坝体填筑的料源供应,备料量按57天的填筑量考虑。7.7.2坝料技术指标7.7.2.1垫层料(1)垫层料由水泉湾料场开采的新鲜灰岩料人工破碎加工而成。设计控制最大粒径80mm,粒径小于5mm的含量为2035%,粒径小于0.074mm的含量应小于5%,不均匀系数宜大于20,垫层料的超径颗粒含量不应大于3%。最终确定的级配应是连续级配,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调整。(2)垫层料由下水库人工骨料加工系统生产,按监理工程师指示,根据本工程的垫层料技术要求和填筑施工进度安排,定期在成品料堆存场或料仓中取样复核颗粒级配,含泥量和颗粒形状等,检测结果提供给监理工程师。7.7.2.2过渡料过渡料采用水泉湾料场开采的新鲜灰岩料,设计控制最大粒径300mm,粒径小于5mm的含量不大于25%,粒径小于0.074mm的含量控制在5%以内,不均匀系数宜大于20。最终确定的级配应是连续级配,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调整。7.7.2.3堆石料上游堆石区坝料采用水泉湾料场开采的新鲜灰岩料,设计控制最大粒径600mm,粒径小于5mm的含量不超过20%,粒径小于0.074mm的含量不大于5%,不均匀系数宜大于8。最终确定的级配应是连续级配,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调整。下游堆石区坝料采用库盆和坝基开挖覆盖层碎石土渣料和石料,设计控制最大粒径600mm,粒径小于5mm的含量不超过17%,粒径小于0.1mm的含量不大于5%,不均匀系数宜大于8。最终确定的级配应是连续级配,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调整。7.7.3各填筑部位工艺流程测量放样运输装车卸车平料洒水碾压检查验收7.7.4堆石料填筑主次堆石区石料由自卸汽车运输至坝面,顺坝轴线方向采用混合法(后退法+进占法)卸料,按碾压试验确定的参数,由TY220推土机平料,坝料经人工洒水充分湿润后,18t或20t自行式振动碾顺坝轴线方向进退错距法碾压,堆石料采取大面积铺料,以减少接缝,并根据坝面大小等情况,组织安排各工序施工,形成流水作业局面,实现连续高强度填筑施工。为进行坝面的局部处理工作,布置1台CAT320反铲,由人工配合,剔除与过渡层相接部位坡面上大于30cm的离散石块,靠近岸坡部位按设计要求以最大粒径不大于300mm的过渡料铺筑,以防止出现架空、分离现象。每层填筑完成后,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现场取样试验,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上一层的填筑施工,主次堆石区铺筑及碾压方法见图XLC/C-CC-03-07-07-1。7.7.5垫层料、过渡料填筑垫层、过渡层与相邻5m范围内的堆石体平起填筑,按一层主堆石、二层过渡层和垫层平起作业。过渡料在水泉湾料场通过控制爆破获得,碎石垫层料由下水库人工砂石料生产系统制备,由自卸汽车运输至坝面后,按碾压试验确定的参数,顺坝轴线方向后退法卸料,并控制卸料高度,防止出现石料分离现象,由YT220推土机平料,18.0t自行式振动碾顺坝轴线方向碾压,过渡层与主堆石区交界处采用20t自行式振动碾骑缝碾压。过渡层与主堆石区按“犬牙交错”状连接,其宽度小于铺层厚度的1.5倍,过渡层与垫层料接触面上大于20cm的离散石块,在垫层料铺筑前剔除,严格保证垫层、过渡层的设计水平宽度,为了保证垫层料上游边坡的压实效果,其外边线放宽80cm,使振动碾尽量能靠近边缘碾压,碎石垫层每升高3.04.5m,用激光制导CAT320反铲对其边坡进行修整。与两岸坝坡相接部位的过渡排水层铺筑方法同堆石过渡层,碾压时,对地形突变形及坡度过陡部位,适当修整地形使振动碾到位,采用18.0t自行式振动碾顺岸坡方向进行压实,碾压参数同堆石过渡层,局部采用振动夯压实。该部位布置1台CAT反铲进行削坡、整坡等处理工作。在填筑时,同一层垫层料和过渡料上游面略高于下游面,防止雨水冲刷上游垫层料坡面,两岸坡部位在雨季采取堵排措施,防止两岸坡集水冲刷破坏垫层料。7.7.6坝下游垫层料填筑及护坡干砌石砌筑下游坝坡块石护层随坝体上升逐层砌筑,干砌块石内侧的碎石垫层随砌体分层填筑,层厚通过试验确定,采用振动夯压实;砌筑前,由人工配合反铲将坝体未压实的堆石料清除,个别突出大块石采用液压冲击锤平整。块石料由库盆及坝基开挖石料中挑选,要求块石质地坚硬,厚度大于30cm,沿下游坝坡边缘呈条带状卸料,经测量放样打桩挂线后,由人工砌筑平整。各层的护坡块石、坝后垫层与同层的堆石料交替铺筑,要求块石大面朝外,错缝砌筑,其外缘与设计坝坡线的误差不超过5cm,外表美观。7.7.7库岸、库底填筑7.7.7.1库底填筑库底填筑工程主要包括:堆石料74200m3,碎石垫层36100m3,过渡层45800m3;安排在2006年6月1日2006年9月30日进行施工,由底部位向高部位平起填筑,并根据作业面大小分为34个作业区,流水作业,基础部位处理与验收完成后,开始填筑作业,垫层、过渡排水层、堆石料的填筑碾压参数和施工方法同坝体填筑,分层铺筑、分层洒水、分层碾压。碾压施工时采取严格措施,小心施工,严防库底排水管被堵塞或压碎,铺筑碾压后,对排水管进行检查,发生被压碎或堵塞情况时,立即返工处理,垫层填筑碾压完成后,进行测量放样检查,保证表面与设计线的偏差不超过20mm,库底垫层表面不平整度小于30mm,最后表面喷洒沥青保护至移交工作面,防止施工破坏和表面污染;库盆填筑与坝体填筑连接部位按接缝处理工艺施工。7.7.7.2库岸岩坡垫层及环库公路垫层填筑库岸岩坡垫层4327m3,安排与库底填筑施工穿插进行,由自卸汽车运输成品料至库底后,采用推土机自下而上分层摊铺,靠近顶部范围自上而下摊铺,铺筑厚度等填筑碾压参数通过碾压试验确定,施工过程中严防垫层料分离,在摊铺后由人工进行平整,最后由10.0t斜坡振动碾分层进行斜坡碾压,在每个填筑层检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进行上一层摊铺碾压。公路垫层按设计要求,分区段分层填筑碾压,由自卸汽车运输垫层料至填筑部位,TY220推土机平料,18.0t自行式振动碾分层碾压,碾压参数同坝体碎石排水垫层。7.7.7.3工程安全监测及排水系统、放空洞工程填筑施工工程安全监测设备安装完成并检查合格后,进行土石方回填施工,采用薄层铺筑,由振动夯及小型振动碾分层压实,最后由大型振动碾一次性碾压(静碾),严格控制不损坏埋设的仪器设备。排水系统、进出水口、放空洞部位填筑工程量较小,视各部位砼施工情况,采取人工推运、吊运等办法,分层摊铺碾压,由振动夯及小型手扶式振动压实,均采用薄层铺筑碾压方法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7.8坡面碾压大坝每填筑3.04.5m用激光制导反铲进行一次削坡,并用平板振动碾压实机进行一次压实,坡面每上升1015m后,对上游坡面再进行二次精确削坡,削坡前,首先在上游坡面进行33m方格网测设,并打上钢筋桩,挂上尼龙线后,由人工自上而下进行削坡,考虑碾压后沉降量,迎水面修整到高于设计线100150mm,具体沉降预留高度由斜坡碾压试验确定,对于深度超过150mm的凹坑,以粒径小于50mm的级配碎石填平,由人工小心运送至填平部位,削坡时,由测量人员现场监控检查,避免超削。削坡完成后,对坡面进行洒水,然后开始削坡碾压,采用10t斜坡振动碾压实,由布置于坝面的1.0m3履带吊牵引,碾压方式和参数通过碾压试验确定,初拟的碾压方式和参数为:先静碾4遍,后振动碾68遍(一遍包括碾压上、下坡各一次,振动碾压时,上坡时振碾,下坡时静碾)。碾压后的坡面由测量人员进行检查,碾压后的坡面与设计边线的偏差不超过20mm,表面不平整度小于40mm,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部位再次由人工削坡或补坡并重新碾压。垫层坡面碾压完毕,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喷涂乳化沥青的施工,喷涂量为1.5kg/m2,喷涂前清除坡面浮土杂物,喷涂间隔时间不小于24小时,雨天、浓雾天停止喷涂施工,为在高部位填筑时避免石块滑落,对喷涂沥青面造成损坏,危及下部作业人员安全,在斜坡碾压及喷沥青固坡保护施工完成部位顶部,埋设插筋,捆绑竹笆子进行防护,并随斜坡面施工的升高逐次抬升重新设置防护栏。坡面削坡及碾压施工方法详见图XLC/C-CC-03-07-08-1。7.9乳化沥青、沥青砂浆和沥青砼施工7.9.1乳化沥青7.9.1.1工程量及施工范围 乳化沥青总工程量为18万m2,其中碎石排水垫层喷洒乳化沥青量为11.05万m2(坝坡60236 m2,库盆50224 m2),库岸乳化沥青涂刷68500 m2。坝坡及库盆按1.5kg/ m2计算,库岸按0.4 kg/ m2计算,共需乳化沥青193.0T。考虑沥青撒布机每次喷洒时横缝、纵缝搭接等因素,按210T乳化沥青用量备料。7.9.1.2乳化沥青的选型及贮存根据本工程特点,拟选用慢裂快凝喷洒型阳离子乳化沥青(PC-2),乳化剂的选用种类及乳化沥青的配合比由试验确定。其标准是必须符合美国试验和材料协会ASTM标准D977中有关要求,并且不能含有可能会损坏沥青砼的挥发性溶剂或乳化剂。乳化沥青拟购置厂家成品,在工地设置有一个30T贮存罐,贮存罐为密封型,容器上加装搅拌装置,定期进行搅拌。以减少水分蒸发、延缓分层速度。由于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当气温10时,不宜喷洒乳化沥青。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乳化沥青成品料的购置,必须与工程进展情况密切配合,按需进料。7.9.1.3乳化沥青喷洒施工时段的安排 由于乳化沥青是由沥青、水、乳化剂三个基本成分组成,其中水和乳化剂用量一般占45%,喷洒时段一般应符合气温10,雨量5mm,风力4级等要求。而本工程所在地属寒冷地区,为确保施工质量,喷洒时段安排在每年410月。7.9.1.4施工方法及质检措施1) 施工方法选用1台套LSB5型沥青撒布机,按宽度约4m左右条带状倒行喷洒(坝坡自下向上倒行喷洒)。喷洒前,碎石排水垫层必须验收合格,表面杂物清除干净。洒布带之间应有一定量的重迭,横缝重迭一般为1015cm,纵缝重迭一般为2030cm,8T乳化沥青运输汽车为撒布机补充乳液,满足工作面喷洒用量。喷洒后随即均匀撒一层石屑或粗砂,并采用斜坡振动碾静化12遍,以达固坡目的。2) 质检措施a. 喷洒乳化沥青时,要求喷洒均匀,无漏喷空白区。b. 对每批乳化沥青均需按有关要求进行鉴定,合格后方能使用。c. 喷洒后的表面禁止工作人员及机械在其上行走。7.9.2沥青砂浆7.9.2.1使用范围及用量1) 使用范围a. 库盆周围趾板廊道顶部、库岸与库盆及库盆与坝脚接缝部位整平胶结层下部。b. 防浪墙上游侧底部。2) 用量 设计用量196m3,按200 m3备料,其中沥青用量按25%计算,约需沥青50T。7.9.2.2施工方法 根据各部位不同尺寸,大部采用预制定型,施工时埋入相应部位,个别复杂部位现场制作。7.9.3沥青混凝土7.9.3.1工程量及所用部位1) 工程量 标书工程量为1200m3,按1440 m3备料,包括沥青、粗骨料、细骨料及矿粉等。2) 所用部位本标段沥青砼系设置在库盆排水系统排水分区线处,用作排水隔水带,其结构尺寸为60cm,厚度同碎石排水垫层,呈不规则条带状分布。需设置沥青混凝土排水隔水带的分区线有:A区(岩石基础、垫层厚1m)与D区(主堆石基础垫层厚2m);A区与C区(覆盖层基础,垫层厚2m);B区(岩石基础,垫层厚1m)与C区;C区与D区。7.9.3.2施工方法及程序1、施工方法沥青混凝土所有沥青按一般设计要求的针入度(7090),软化点(4752),延伸度(15为140;0为4)选用适用于寒冷地区的沥青,具体要求按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执行。粗细骨料均采用新鲜碎石成品料。隔水墙采用半机械化铺设。即沥青混凝土与碎石排水垫层分别铺设,沥青混合料采用人工摊铺、机械碾压方式进行。施工工艺流程如图XLC/C-CC-03-7-9-1所示。施工工艺流程仓面准备安装钢模封盖仓面填筑碎石垫层揭开封盖清理仓面加热层面混合料入仓混合料摊铺混合料碾压静压12遍拔出钢模刷结合层沥青图XLC/C-CC-03-7-9-1沥青混凝土施工中温度控制是十分严格的。必须针对不同季节的温度根据材料的性质及配比,通过试验确定不同的温度控制标准。其施工工艺及各道工序温度控制范围如图XLC/C-CC-03-7-9-2所示。施工工艺及各道工序温度控制范围图沥青加热160190称量砼粉加热100160称量砂石加热170200称量拌和160190装车运输150180铺填130170压实100140图XLC/C-CC-03-7-9-2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XLC/C-CC-03-7-9-32、施工程序 粗骨料均采用新鲜碎石成品料。基础部位清洁干燥后,喷洒一层稀释沥青或乳化沥青,喷洒量为0.150.20g/m2,再摊铺一层约12cm厚的沥青砂浆,使隔水墙与基础紧密结合。摊铺厚度为40cm。振动碾压遍数,按设计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在进行上层铺筑前,若下层沥青砼表层温度70,则需先用红外加热器将其加热到70,上下层的横缝应相互错开,错距大于2m。7.9.4所需设备、劳力主要材料表7-9-1 试验设备一览表表7-9-2 机械设备汇总表表7-9-3 主要建筑材料及设施表表7-9-4 劳力总量一览表试验设备一览表表7-9-1序号名 称单位数量1标准粘度计套12标准筛套13烧杯只24干湿球温度计支15秒表只16沥青乳液贮存稳定程度试验用稳定管17半导体温度机台18沥青取样器套19沥青针入度测定器套110沥青软化点测定器套111沥青延伸测定器套1机械设备汇总表表7-9-2序号名 称单位数量18T乳化沥青运输汽车辆12沥青撒布机LSB5型台套13定型模具套24强力平板震动器台15振动碾台1630t乳化沥青贮存罐罐17红外线加热器台18运输沥青混合料(配保温料罐)汽车辆198T汽车吊(吊模板用)辆110人工摊铺器具把20110.75m3搅拌机台112沥青加热脱水炉套113砂石料加热炒盘套114矿粉加热炒盘套1主要主体建筑材料及临建工程量汇总表表7-9-3序号名 称单位数量备注1乳化沥青T210主体用2沥青T190主体用3粗细骨料m31300主体用4砖m3150临建用5浆砌石m330临建用6土方开挖m3450临建用7石方开挖m31050临建用8场地平整m3500临建用劳力总量一览表表7-9-4序号项目名称数量1乳化沥青喷洒工日74872乳化沥青涂刷工日25003沥青砂浆工日2704沥青混凝土工日16007.9.5环保及安全防护措施 沥青是易燃材料,尤其在加工生产沥青砂浆,沥青混凝土时,需采取高温熔化作业手段,沥青熔化时易产生有害气体,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因此沥青贮存加工场所除须远离生活区外,还应考虑工地风向,作好施工场所的排风降温措施,并配备消防灭火设施,制定防火规程,设置专职安全员,拟定应急措施,作好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确保工程施工安全,达到文明施工的目的。7.10冬雨季施工7.10.1冬雨季施工坝体堆石、过渡层及垫层排水料填筑在负温下施工时,采取特别的质量控制措施,填筑时采取不洒水并适当减小层厚、增加碾压遍数等具体方法来保证坝体填筑质量,如因雪停工,复工前将坝面积雪及冰块清理干净,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复工。雨季施工时,主要对土坝上游垫层料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缩短上游坡面的削坡、乳化沥青喷涂固坡防护周期,并做好岸坡排水,确保垫层料不遭受水流冲刷破坏。7.10.2特殊部位处理7.10.2.1接缝部位处理在坝体填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需要,个别部位将出现坝体接缝,新老填筑层结合坡面必须先行处理,以保证结合部位碾压密实,施工时,先用反铲将老填筑曾向上游挖除1.52.0m的松散体,并清理剔除表面松散土块石,然后铺筑一层堆石料,振动碾顺缝面方向骑缝碾压,搭接长度不小于0.30.5m,分层循环上升,直至新老填筑体平齐后,形成坝体全断面上升局面,接缝部位细部结构处理见图XLC/C-CC-03-07-06-1。7.10.2.2勘探坑槽、竖井及断层处理碎石回填在填筑区基础开挖线以下的所有勘探坑槽和竖井,在填筑前,按施工图纸要求回填密实。施工时,由自卸汽车运输碎石料至回填部位外侧卸料,由人工配合反铲将碎石料分层摊铺于回填部位,层厚初拟为2030cm,然后由小型手扶式振动碾或振动夯进行压实,碾压参数通过试验最终确定。7.11质量控制及检验7.11.1测量放样7.11.1.1本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网接三等精度测设,在坝区周围布置足够数量的高程控制点,精度按三等水准精度测设。7.11.1.2坝体填筑过程中,每一层填筑前,对分区部位进行一次边线测量放样,测量误差小于10mm,并设置明显标志,以便于施工人员控制。7.11.1.3在每层填筑前,按确定的铺筑厚度提前埋设填筑桩,标明填筑高程,以保证填筑厚度满足要求。7.11.2施工质量控制7.11.2.1料源控制对各填筑部位的坝料,在料源处加强质量控制和取样试验,保证坝料粒径、级配符合设计要求,建立完善的通讯系统,加强填筑区及开采区的信息联络,垫层料、过渡层料及主堆石料料场实行签发合格准运证及挂牌制度,重点控制填筑料材质、含泥量、最大块、粒径及级配,杜绝不合格料上坝。7.11.2.2过程控制坝体填筑质量主要在于过程控制,施工过程中,加强备料开采和运输过程中的管理,采取空机开采,车辆按运输料源不同分别配装垫层料、过渡料、主堆石、次堆石料车牌以示区别,坝上各填筑区设置醒目标识,专人指挥开采、卸车,以免误填、误装和混填、混装。坝料填筑严格按碾压试验确定的参数施工,采取计量洒水来严格控制洒水量,自行式振动碾配装面波仪,在碾压过程中控制压实效果和坝体填筑质量。由项目部设置的质量管理机构全过程监督指导,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予以处理,并做好日常质量检查记录和施工记录,以确保最终填筑质量。7.11.3质量检查与试验坝体与库盆填筑各部位的质量检查与取样试验要求,以招标技术文件及经碾压试验后,由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作为标准,并按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的有关内容和方法进行,检查项目和取样次数见下表7-11-1。填筑料压实检测项目和取样次数表7-11-1坝料取样(检测)次数垫层料坝面干密度、颗粒级配1次/500m31000m3,每层至少1次渗透系数次数不定干密度、颗粒级配1次/1500m33000m3过渡料干密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羽毛球青少年训练课件
- 如何与难相处的人打交道
- 羟醛缩合反应课件
- 马列主义宗教观课件
- 马克思主义的课件
- 香炉头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试点企业发票管理办法
- 质检通讯账户管理办法
- 控辍保学复学学生心理测评关爱帮扶措施
- 入股已成立公司合同范本
- 2025年高一上学期英语开学第一课课件
- 【高中】【政治】2025【秋季】开学第一课:你好高中政治(课件)
- 小学五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全册教案
- 七年级上册劳技教案
- 顾客财产清单验证确认记录表、产品发放登记表
- 公司企业接收证明
- 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培训教材
- 脑脓肿病人护理查房课件
- (烹饪)基本功教学教案
- 快递物流运输公司 国际文件样本 形式发票样本
- 质量三检制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