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doc_第1页
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doc_第2页
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doc_第3页
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doc_第4页
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涌现出来很多网络贷款平台。在当今大学生日益增多的形势下,金融业向学生群体扩张,在学生中掀起了网络贷款的热潮。 【关键词】网络贷款 国内外 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关于大学生贷款研究的起源 上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约翰斯通首次提出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指出“高等教育的成本应该由多方负担,他们可以用过去的收入、现在的收入和未来的收入来分担成本”。英国学者伍德霍尔对发展中国家实施学生贷款所面临的问题与现状进行了深度分析,提出了一套学生贷款计划管理方案。 相较于国外,我国对于大学生资助与贷款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经历了1986年以前的“空白期”,1987年到1998年的“密集期”和1999年以后的“热点期”。诸惠芳明确了我国大学生贷款的发展阶段:从新中国建国初期到八十年代初,“免费上大学加助学金”制度;1983年以来设立奖学金。基于前人的探索,贷款制度的更新与发展有了进一步研究:丁建福从学生贷款水平、管理绩效和社会效果三方面衡量政府对学生贷款的职能价值;孙涛强调政府需进一步加大学生贷款干预力度,使贷款做到“有法可依”。大多数学者认为加大政府控制力度就能维持大学生贷款的有效运营,然而,当网络时代的冲击来临,大学生贷款的影响因素和管理更为复杂。 二、网络贷款的发展与运营 (一)网络贷款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小额借贷逐渐由单一的“线下”模式转变为“线下”与“线上”并行。在国外Agarwal和Hauswald认为小企业因为无法提供公开的高信用等级而进入网络借贷市场。在国内,应“发展普惠金融”的要求,P2P网络借贷市场发展迅猛。李金川表示,互联网金融不再停留在金融行业中,众筹、P2P网贷、第三方支付、数字货币等发展模式与普罗大众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而近年新兴的P2P网贷更因为其本身的手续方便、到款快捷而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二)网络贷款的运营 肖清分析了P2P现行机制的特点:门槛低、渠道成本低、方便、便捷、风险相对分散。沈霞介绍了三种主要的P2P网络贷款模式:单纯中介型、复合中介型以及非盈利公益型模式,所涉的各方主体包括借款人、贷款人、中介服务方、担保方与保险方等。多样的模式和多边的关系充分说明了网络贷款的复杂性。 三、大学生网络贷款的风险 受新型消费观念的影响,不少大学生选择借助P2P网贷来解决暂时的资金短缺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大学生对互联网贷款的认识不充分,对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较差。郑树勋表示:生活费额、消费习惯和还款比重是大学生互联网短期贷款的主要风险源。 自2016年12月起,一系列大学生网络贷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围绕其展开的探究多角度,但最终落脚点都在大学生网络贷款的风险及对策。李倩倩从心理学角度剖析大学生网络贷款受社会经验、消费观、法律意识、奖学金这些因素影响,尤其强调多方共同努力增强大学生的防范意识,维护安全的周边环境。程钦毓从法律角度分析,因为准人主体的资格审查,借贷合同合法性与风险评估的合规性,债务偿还、违约责任以及救济途径选择这些问题,急需健完善校内网络贷款管理监督机制。 四、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1)未形成关于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系统化理论体系。大多文献研究角度及内容丰富,但尚未出现通过多角度的假设检验及数据分析,系统地归纳出影响因素与风险评估、运营及监管机制之间的关系,得出较为完善的大学生网络贷款的运行及监管体系的理论成果。 (2)大学生网络贷款行为需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有特色的分析。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法律制度、公司治理机制和市场环境等均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西方发达国家展开的大学生贷款所得出的结论并不适用于中国。因此,深度剖析我国大学生网络贷款对我国未来金融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Jonestone,D.B.Sharing the Costs of Higher Ednca-tion:Student Financial Assistancein the United-Kingdom,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France,Sweden,and the United StatesH.New York:the Col-lege Board,1986. 2洪柳:谈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与补偿理论J,教书育人,2010,第36期. 3Francois Doligez,Cecile Lapenn.Stakes of Measnr-ing Social Performance in HicrofinanceB .CERISEDiscussion Papers,November,2006. 4诸惠芳: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1998,第六期. 5丁建福,学生贷款中政府的职责J,教育发展研究,2009.1. 6孙涛,国家助学贷款的政府职能透视一基于政策演变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1,第3期. 7莫易娴:P2P网络借货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献综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12期(总第389期):102. 8李金川:浅议网络贷款给大学生带来的信用对策D,cn-k1.zsaj,2016:169. 9沈霞:P2P网络贷款的法律监管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9. 10肖清:基于P2P网络借货平台的个人风险识别D,cnki.zsaj,2015. 11郑树勋:大学生互联网短期贷款全面风险管理解决方案J,时代金融(Tim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