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病种与临床路径ppt课件.ppt_第1页
单病种与临床路径ppt课件.ppt_第2页
单病种与临床路径ppt课件.ppt_第3页
单病种与临床路径ppt课件.ppt_第4页
单病种与临床路径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病种质量控制与临床路径管理 主要内容 一 单病种质量管理简介二 我院单病种质量管理三 临床路径的起源和发展四 我院临床路径管理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1 第一章和第四章关于单病种和临床路径共11个条款 52个评审要素 第七章日常统计学评价第三节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关于单病种质量管理共涉及10个临床科室 心内科 呼吸科 神经内科 骨科 普通外科 妇产科 神经外科 儿科 小儿外科和急诊科 关于临床路径管理涉及所有的临床科室 感染科和ICU除外 单病种和临床路径管理机构 医疗质量管理科 第一部分 一 单病种质量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什么是单病种质量管理 是以病种为管理单元的全过程质量管理 采用在诊断 治疗 转归等方面具有共性和某些医疗质量指征具有统计学特性的指标 用数据进行质量管理评价的方法 可以进行纵向 医院内部 和横向 医院之间 比较 单病种质量管理的作用 一 能对疾病诊疗进行过程质量控制二 是评价医师诊疗行为是否规范 是否合理的重要方法三 作为医院现场评审中个案与系统追踪检查的重要内容 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医疗质量的变化趋势 是反映全院医疗质量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新途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 卫办医政函 2009 757号 一 急性心肌梗二 心力衰竭三 社区获得性肺炎 住院 成人 四 脑梗死五 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六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 卫办医政函 2010 909号 一 围手术期预防感染质量控制指标 一 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 二 膝半月板切除术 三 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 四 剖宫产术 五 腹股沟疝单侧 双侧修补术 六 阑尾切除术 七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八 闭合性心脏瓣膜切开术 九 动脉内膜切除术 十 其他颅骨切开术 十一 足和踝关节固定术和关节制动术 十二 椎间盘切除术或破坏术二 肺炎 儿童 住院 质量控制指标 一 剖宫产质量控制指标适用手术与操作ICD 9 CM 3编码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 9 CM 3 74 1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住院质量控制指标适用病名ICD 10编码 一 ICD 10 J44 000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二 ICD 10 J44 100未特指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 三 ICD 10 J44 10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性支气管炎伴急性加重三 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质量控制指标适用手术与操作ICD 9 CM 3编码 一 心脏瓣膜置换术ICD 9 CM 3 35 2 二 脊柱融合术ICD 9 CM 3 81 35 81 36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三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 卫办医政函 2012 376号 什么样的病例要上报 社区获得性肺炎 ICD 10J13 J15 J18 一 符合住院治疗标准 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二 氧合评估 三 病原学诊断 四 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五 起始抗菌药物选择 六 初始治疗后评价与处理 七 抗菌药物疗程 用药天数 八 为患者提供戒烟咨询与肺炎的健康教育 九 符合出院标准及时出院 十 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围手术期预防感染质量控制指标 1 手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一 二代头孢菌素 2 预防性抗菌药物在手术前一小时内开始使用 3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 术中可给予第二剂 4 择期手术在结束后24 48 72小时内停止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时间 5 手术野皮肤准备与手术切口愈合 三 上报流程和要求 卫生部办公厅 关于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卫办医政函 2009 757号 自2009年10月8日起 各三级医院在完成上述病种每例诊疗后10日内 使用我部统一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 登录 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系统 进行相关病例信息报送工作 第二部分 明确控制指标 抽查与督导 一 建章立制 院部层面 制订单病种管理制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负责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总体研究 协调工作和技术指导 下设办公室 医疗质量管理科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科室层面 单病种质量管理小组 负责单病种质量管理诊疗规范的具体执行 落实和上报工作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单病种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王长智副组长 杨伟王新家刘峰方建新王朝翔成员 陈立曙林广裕魏睿宏程红球邓利芝王伟陈薇翟玉霞庄霖鹏宋梅戴建陈维荣陈佩珊刘克陈林兴郑文斌符红波谢杨秘书 黄静娥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单病种专家小组成员 组长 王新家副组长 王伟陈立曙成员 刘克陈薇刘忆星宋梅徐小华林广裕李伟中林丽敏刘斌谢泽宇陈维荣陈业晞陈耿臻李建宏陈文荣陈瑶陈佩珊程红球 二 培训考核 三 规范文本 收集数据分析 四 第二季度检查情况通报 本季度抽查了5月已出院单病种病人 总例数473例 抽查142例 占30 02 共抽查376项指标 符合达到80 以上的指标209项 占55 59 比上季度指标有所提高的45项 占11 97 符合低于60 的指标31项 占8 24 抽查核心指标120项 核心指标符合80 以上65项 占54 17 核心指标比上季度指标有所提高的21项 占17 5 核心指标符合60 以下15项 占12 5 各科室核心指标完成比例如下 五 临床科室应准备资料 总结 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目的 1 学习推广国际质量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2 用评价病种质量来考核医院的医疗质量 3 探索医院质量管理与评价的新模式 4 全面促进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是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重中之重 是单项否决指标之一 事关我院等级评审的成败 必须引起科主任和单病种质量管理员的高度重视 第三部分 一 临床路径的概念 卫计委采纳的临床路径概念临床路径 ClinicalPathwayorClinicalPaths 是指由医疗 护理和相关专业的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以后 针对某个诊断或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临床路径的核心是将某种疾病 手术 关键性的检查 治疗 护理等活动标准化 确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 正确的地点 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 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目的 1 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2 减少医疗浪费 3 使患者获得适宜的医疗服务 二 临床路径的起源和发展 社会背景 上有政策美国 20世纪60年代人均医疗费用为每年80美元 到80年代末上涨到每年1710美元 增长近21倍 医疗费用的急速上涨给美国国家财政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为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美国政府于1983年10月1日确定了 诊断相关分组 DRGs 为付款基础的定额预付款制 DRGs PPS 临床路径的诞生 下有对策 临床路径发源于应用于工业领域的 关键路径法CriticalPathsmethod CPM 是美国杜邦公司在1957年为新建化工厂而提出的用网络图制定计划的一种管理技术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医疗费用增张过快 成为政府沉重的负担 为了寻找一种有效的降低医疗成本而又能保证医疗水平的方式 美国医疗机构将这种理念引入到医疗卫生系统 形成了最早的 管理式医疗保健 治疗模式 后逐步演变成临床路径这一概念 clinicalpathway 以下简称CP 临床路径的诞生 下有对策80年代中期 1985年 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的一护士长尝试将护理程序和工业中的关键路径概念相结合 制定出护理工作路径服务计划 应用于医院的急救护理 第一个临床路径诞生了 新英格兰医疗中心是公认的美国最早采用临床路径概念和进行临床应用的医院 国外临床路径建立及实施情况 临床路径的研究在美国首先开展起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美国超过一半的医院应用临床路径 欧洲和亚洲的20多个国家的一些医院也已应用 第二波为九十年代中期西班牙 新西兰 南非 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开始探索临床路径在各自国家的运用 第三波涉及的国家主要有比利时 日本 新加坡 德国 第四波代表国家为南韩和厄瓜多尔 我国临床路径的发展2009年 卫生部印发第一批临床路径标准2010年1月起 卫生部正式起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 卫医政发 2012 65号 卫生部关于 十二五 期间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粤卫办函 2013 278号 对于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病例 其入组率不得低于50 入组后完成率不得低于70 到2015年末 力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达到本院出院病例数的50 国卫医发 2015 2号 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 2017年底 所有三级医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 三级医院50 的出院患者按照临床路径管理 三 临床路径病种选择 一般应当按照以下原则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1 常见病 多发病 2 治疗方案相对明确 技术相对成熟 诊疗费用相对稳定 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的病种 3 各科室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尽量在卫生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作为本科室病种 4 并充分考虑医院的现有条件 重新优化临床路径病种 三 临床路径病种选择 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是指国际权威机构认为重要的 例如急性心肌梗死 能够体现医院 临床科室 学科水平 能够体现医院 临床科室 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或 和对医院 临床科室 整体绩效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少数疾病 例如出院人次排在前5 10位的疾病 四 变异和退出 一 变异的概念 是指患者在接受诊疗服务的过程中 出现偏离临床路径程序或在根据临床路径接受诊疗过程中出现偏差的现象 二 变异的因素 1 病人因素 疾病转归 个体差异 心理状态和病情变化等 和患者要求 增加某些药品 检查和治疗项目 拒绝某些用药 检查和治疗 未达到出院标准而要求提前出院 2 医务人员因素 医护技术水平 医患交流技术和医护人员生病等因素3 医院系统因素 各个部门之间沟通 协调障碍和人员设备不足等问题 四 变异和退出 一 退出临床路径由于患者病情变化或诊断的改变 需要对原来的诊断或诊疗计划进行大的调整时 退出原来的临床路径 二 退出临床路径标准 1 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 需要改变原治疗方案 2 患者要求出院 转院或改变治疗方式而需退出临床路径的 3 因患者合并症或检查发现其他疾病 需转科治疗 增加检查治疗内容而需要退出临床路径的 4 发现患者因诊断有误而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 第四部分 PDCA 评价与反馈 制定 修订临床路径 实施临床路径 院科分级管理 一 建章立制 我院自2010年开始实行33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 2015年7月开始根据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实行6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 建立院科两级的管理体系 同时调整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成员与指导评价小组成员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成员 主任 王长智副主任 杨伟刘峰王新家委员 王伟唐世杰陈立曙林广裕魏睿宏邓利芝林伟青陈业晞蔡祥英陈维荣陈林兴翟玉霞符红波吴仁华陈佩珊程红球秘书 彭华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 组长 王新家副组长 王伟陈立曙成员 林广裕魏睿宏邓利芝林伟青陈业晞程红球陈薇宋梅刘克陈维荣徐小华马玉林刘斌唐世杰李建宏游志坚陈林兴郑文斌符红波翟玉霞江远仕谢伟基陈江声吴灵飞陈耿臻杨少华陈文荣谢泽宇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病种 28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病种 二 第二季度检查通报 全院共有28个病区开展临床路径工作 共有60个病种 总病例数1379例 入组率92 1 完成率90 94 变异率10 94 入组率低于50 腰椎间盘突出症 33 33 完成率低于70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54 17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42 31 急性左心衰 42 86 主动脉夹层 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0 腮腺多形性腺瘤 0 普外1病区的慢性胆囊炎 50 普外4病区的慢性胆囊炎 0 部分科室临床路径病种无病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初始APL 肱骨干骨折 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 神经外科3病区的颅骨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