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机械设计基础期末复习提要机械设计基础期末复习提要 第15章 机械的调速和平衡第15章 机械的调速和平衡 1 了解机械运转速度波动原因 阻抗力所作功 驱动力所作功 2 了解机械运转速度波动分类 周期性速度波动 非周期性速度波动 及其 在解决速度波动方法上的不同 3 掌握周期性速度的调节方法 飞轮设计 掌握其中重要基本概念 机械运转不均匀系数 赢亏功 4 机械回转件的平衡 静平衡的实质 动平衡的实质 理解 1 只要满足了动平衡 肯定满足静平衡 2 满足了静平衡 但不一定满足动平衡 5 掌握动静平衡的方法 动静平衡各自需要几个平衡基面 为什么 1 了解机械运转速度波动原因 阻抗力所作功 驱动力所作功 2 了解机械运转速度波动分类 周期性速度波动 非周期性速度波动 及其 在解决速度波动方法上的不同 3 掌握周期性速度的调节方法 飞轮设计 掌握其中重要基本概念 机械运转不均匀系数 赢亏功 4 机械回转件的平衡 静平衡的实质 动平衡的实质 理解 1 只要满足了动平衡 肯定满足静平衡 2 满足了静平衡 但不一定满足动平衡 5 掌握动静平衡的方法 动静平衡各自需要几个平衡基面 为什么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第14章 滚动轴承第14章 滚动轴承 1 掌握滚动轴承的结构组成 各部分结构在材料上的不同 与滑 动轴承相比存在的优缺点 2 掌握滚动轴承不同分类方法 载荷性质 滚动体 能根据轴 承类型判断其相应的应用场合 3 了解滚动轴承的代号 掌握重点基本代号部分 4 掌握选择滚动轴承时应考虑的因素 载荷方向和大小 转速 调心性 安装拆卸 经济性 5 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 1 掌握滚动轴承的结构组成 各部分结构在材料上的不同 与滑 动轴承相比存在的优缺点 2 掌握滚动轴承不同分类方法 载荷性质 滚动体 能根据轴 承类型判断其相应的应用场合 3 了解滚动轴承的代号 掌握重点基本代号部分 4 掌握选择滚动轴承时应考虑的因素 载荷方向和大小 转速 调心性 安装拆卸 经济性 5 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6 滚功轴承的寿命计算 1 重要基本概念 基本额定动载荷 基本额定寿命 2 掌握滚动轴承寿命计算公式 校核和设计两个公式 6 滚功轴承的寿命计算 1 重要基本概念 基本额定动载荷 基本额定寿命 2 掌握滚动轴承寿命计算公式 校核和设计两个公式 关键点 当量动载荷的计算关键点 当量动载荷的计算关键点 当量动载荷的计算关键点 当量动载荷的计算 涉及到以下重要知识点和概念 滚动轴承的正装和反装 派生轴向力方向的判断 涉及到以下重要知识点和概念 滚动轴承的正装和反装 派生轴向力方向的判断 h 60 10 d T 6 h10 Pf Cf n L 1 6 h10 t d 10 60 Ln P f f C 难点 难点 受压轴承的判断 求取轴承支反力时空间力系的分解 受压轴承的判断 求取轴承支反力时空间力系的分解 第14章 滚动轴承第14章 滚动轴承 特殊点 特殊点 深沟球轴承无派生轴向力 轴向力由哪个轴承承担根 据具体结构设计情况决定 深沟球轴承无派生轴向力 轴向力由哪个轴承承担根 据具体结构设计情况决定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7 了解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滚动轴承的静强度进行计算 8 掌握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7 了解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滚动轴承的静强度进行计算 8 掌握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1 理解整个轴系配置的三种方式 两端单向固定 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两 端游动 在结构设计上的实现方法及其各自应用场合 能对轴系结构所受轴 向力的载荷传递路线进行分析 主线 2 掌握滚动轴承 内外圈 的轴向固定方法 3 理解轴承间隙调整 轴系位置调整 轴承预紧的实现方法 4 掌握滚动轴承的配合 基孔制 基轴指 及装配和零件图上的标注时的 注意事项 5 注意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问题 能区分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密封 密封 方式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1 理解整个轴系配置的三种方式 两端单向固定 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两 端游动 在结构设计上的实现方法及其各自应用场合 能对轴系结构所受轴 向力的载荷传递路线进行分析 主线 2 掌握滚动轴承 内外圈 的轴向固定方法 3 理解轴承间隙调整 轴系位置调整 轴承预紧的实现方法 4 掌握滚动轴承的配合 基孔制 基轴指 及装配和零件图上的标注时的 注意事项 5 注意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问题 能区分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密封 密封 方式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9 具有对轴系结构从系统整体到局部零部件的分析设计能力 9 具有对轴系结构从系统整体到局部零部件的分析设计能力 P118P118 第14章 滚动轴承第14章 滚动轴承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典型例题分析典型例题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F aFF d ab 1V RA kN 2 1801111834 2 180276 017 F F bF d ab 2V RA kN 2 1276111834 2 180276 083 F F a ab 1H T kN 25180 180276 099 F F b ab 2H T kN 25276 180276 151 典型例题分析典型例题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F aFF d ab 1V RA kN 2 1801111834 2 180276 017 F F bF d ab 2V RA kN 2 1276111834 2 180276 083 F F a ab 1H T kN 25180 180276 099 F F b ab 2H T kN 25276 180276 151 FFF 11V1H kN 2222 0170991 FFF 22V2H kN 2222 083151172 FF S11 kN 068068 FF S22 kN 068117 典型例题分析典型例题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FF S11 kN 068068 FF S22 kN 068117 典型例题分析典型例题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典型例题分析典型例题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典型例题分析典型例题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第12章 轴和联轴器第12章 轴和联轴器 1 轴的分类 掌握按承受载荷类型进行的分类 转轴 传动轴 心轴 2 熟悉轴的一般设计过程 选材 初估直径 结构设计 强度校 核 完善设计 3 了解轴初估直径的计算方法 4 重点掌握轴的结构设计 能识读典型轴系结构装配图 熟知轴 系结构各部分名称和功用 1 轴的分类 掌握按承受载荷类型进行的分类 转轴 传动轴 心轴 2 熟悉轴的一般设计过程 选材 初估直径 结构设计 强度校 核 完善设计 3 了解轴初估直径的计算方法 4 重点掌握轴的结构设计 能识读典型轴系结构装配图 熟知轴 系结构各部分名称和功用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5 具有对轴系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5 具有对轴系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1 轴系整体设计的考量 整体配置形式 滚动轴承正反装问题 2 零件定位 轴向和周向定位 特殊 滚动轴承周向定位问题 过定位 3 拆装问题 阶梯轴 轴肩与滚动轴承内圈高度问题 套筒问题 4 加工工艺问题 键槽孔 箱体凸台 退刀槽 砂轮越程槽 多键加工 5 运动干涉问题 回转件与静止件是否有干涉 6 润滑密封问题 1 轴系整体设计的考量 整体配置形式 滚动轴承正反装问题 2 零件定位 轴向和周向定位 特殊 滚动轴承周向定位问题 过定位 3 拆装问题 阶梯轴 轴肩与滚动轴承内圈高度问题 套筒问题 4 加工工艺问题 键槽孔 箱体凸台 退刀槽 砂轮越程槽 多键加工 5 运动干涉问题 回转件与静止件是否有干涉 6 润滑密封问题 6 掌握轴的弯扭合成法进行轴的强度设计计算 强度理论 6 掌握轴的弯扭合成法进行轴的强度设计计算 强度理论 第12章 轴和联轴器第12章 轴和联轴器 7 了解改善轴受力的方法和措施 8 了解联轴器和离合器的主要区别 9 掌握常用联轴器的类型及其应用场合 P102轴 P147联 7 了解改善轴受力的方法和措施 8 了解联轴器和离合器的主要区别 9 掌握常用联轴器的类型及其应用场合 P102轴 P147联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典型例题分析典型例题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1 缺调整垫片 2 缺加工凸台 4 轴承应面对面安装 5 键槽多余 6 套筒过高 7 键过长 8 安装齿轮的一边应有轴肩 9 齿轮两处过定位 10 套筒过高 不应超过滚动轴承内圈高度 11 光轴过长 轴承安装困难 应设计成阶梯轴 12 透盖动静接触 应留有间隙 13 应有毡圈密封 1 缺调整垫片 2 缺加工凸台 4 轴承应面对面安装 5 键槽多余 6 套筒过高 7 键过长 8 安装齿轮的一边应有轴肩 9 齿轮两处过定位 10 套筒过高 不应超过滚动轴承内圈高度 11 光轴过长 轴承安装困难 应设计成阶梯轴 12 透盖动静接触 应留有间隙 13 应有毡圈密封 3 14 缺剖面线 3 14 缺剖面线 典型例题分析典型例题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典型例题分析典型例题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2 43 1 13 12 8 5 7 6 10911 1 典型例题分析典型例题分析 6 轮毂的长度应比相应轴段长度长26 轮毂的长度应比相应轴段长度长2 3mm 7 键太长 与套筒干涉 8 套筒过厚 使轴承无法拆卸 9 应加工成阶梯轴 10 轴承透盖应有间隙 并加密封 11 联轴器缺轴向固定 12 此键应与齿轮的键在同一母线上 13 联轴器键槽没有开通 键无法安装 1 缺螺栓联接 2 此轴承安装反了 3 轴与轴承盖动静接触 4 此处键多余 5 轴肩过高 使轴承无法拆卸 3mm 7 键太长 与套筒干涉 8 套筒过厚 使轴承无法拆卸 9 应加工成阶梯轴 10 轴承透盖应有间隙 并加密封 11 联轴器缺轴向固定 12 此键应与齿轮的键在同一母线上 13 联轴器键槽没有开通 键无法安装 1 缺螺栓联接 2 此轴承安装反了 3 轴与轴承盖动静接触 4 此处键多余 5 轴肩过高 使轴承无法拆卸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典型例题分析典型例题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1 1 1 1 减速器箱体应加工凸台 减速器箱体应加工凸台 减速器箱体应加工凸台 减速器箱体应加工凸台 2 2 2 2 缺少调整垫片缺少调整垫片缺少调整垫片缺少调整垫片 3 3 3 3 缺少封油盘缺少封油盘缺少封油盘缺少封油盘 4 4 4 4 弹性挡圈多余弹性挡圈多余弹性挡圈多余弹性挡圈多余 5 5 5 5 轴环过高超过轴承内圈高轴环过高超过轴承内圈高轴环过高超过轴承内圈高轴环过高超过轴承内圈高 度 无法拆卸 度 无法拆卸 度 无法拆卸 度 无法拆卸 6 6 6 6 键太长不应超出轮毂宽度键太长不应超出轮毂宽度键太长不应超出轮毂宽度键太长不应超出轮毂宽度 7 7 7 7 齿轮过定位齿轮过定位齿轮过定位齿轮过定位 8 8 8 8 套筒外径过大 与轴承外套筒外径过大 与轴承外套筒外径过大 与轴承外套筒外径过大 与轴承外 圈接触 无法拆卸圈接触 无法拆卸圈接触 无法拆卸圈接触 无法拆卸 9 9 9 9 轴右端应加工成阶梯轴 轴右端应加工成阶梯轴 轴右端应加工成阶梯轴 轴右端应加工成阶梯轴 以便右轴承的安装以便右轴承的安装以便右轴承的安装以便右轴承的安装 10 10 10 10 轴承端盖与轴不应接触 轴承端盖与轴不应接触 轴承端盖与轴不应接触 轴承端盖与轴不应接触 有运动干涉 有运动干涉 有运动干涉 有运动干涉 11 11 11 11 应有密封装置应有密封装置应有密封装置应有密封装置 12 12 12 12 联轴器缺轴向固定联轴器缺轴向固定联轴器缺轴向固定联轴器缺轴向固定 13 13 13 13 联轴器缺周向固定联轴器缺周向固定联轴器缺周向固定联轴器缺周向固定 14 14 14 14 联轴器孔应为通孔联轴器孔应为通孔联轴器孔应为通孔联轴器孔应为通孔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典型例题分析典型例题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典型例题分析典型例题分析 1 1 1 1 缺少封油盘 缺少封油盘 缺少封油盘 缺少封油盘 2 2 2 2 内圈无法安装内圈无法安装内圈无法安装内圈无法安装 3 3 3 3 套杯凸肩太厚 轴承外圈套杯凸肩太厚 轴承外圈套杯凸肩太厚 轴承外圈套杯凸肩太厚 轴承外圈 拆卸困难拆卸困难拆卸困难拆卸困难 4 4 4 4 背对背安装 应设计凸肩背对背安装 应设计凸肩背对背安装 应设计凸肩背对背安装 应设计凸肩 周向定位周向定位周向定位周向定位 5 5 5 5 轴肩多余 轴承无法调整轴肩多余 轴承无法调整轴肩多余 轴承无法调整轴肩多余 轴承无法调整 6 6 6 6 轴承端盖和轴承外圈不应接触 轴承端盖和轴承外圈不应接触 轴承端盖和轴承外圈不应接触 轴承端盖和轴承外圈不应接触 7 7 7 7 套杯与轴承端盖间缺少调整垫片 套杯与轴承端盖间缺少调整垫片 套杯与轴承端盖间缺少调整垫片 套杯与轴承端盖间缺少调整垫片 8 8 8 8 缺少调整游隙装置 缺少调整游隙装置 缺少调整游隙装置 缺少调整游隙装置 9 9 9 9 轴右端应加工成阶梯轴以便右轴承的安装 轴右端应加工成阶梯轴以便右轴承的安装 轴右端应加工成阶梯轴以便右轴承的安装 轴右端应加工成阶梯轴以便右轴承的安装 10 10 10 10 轴应设计轴肩为安装零件轴向定位 轴应设计轴肩为安装零件轴向定位 轴应设计轴肩为安装零件轴向定位 轴应设计轴肩为安装零件轴向定位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典型例题分析典型例题分析 结构分析题 在图示结构中试分析结构分析题 在图示结构中试分析结构分析题 在图示结构中试分析结构分析题 在图示结构中试分析 1 1 该结构图中轴系的轴向位置固定采用的是什么类型 该结构图中轴系的轴向位置固定采用的是什么类型 该结构图中轴系的轴向位置固定采用的是什么类型 该结构图中轴系的轴向位置固定采用的是什么类型 2 2 判断锥齿轮轴向力方向并分析锥齿轮轴向力在图示结构中的传递路线 判断锥齿轮轴向力方向并分析锥齿轮轴向力在图示结构中的传递路线 判断锥齿轮轴向力方向并分析锥齿轮轴向力在图示结构中的传递路线 判断锥齿轮轴向力方向并分析锥齿轮轴向力在图示结构中的传递路线 3 3 给出轴上右端滚动轴承的轴向定位和周向定位方式 给出轴上右端滚动轴承的轴向定位和周向定位方式 给出轴上右端滚动轴承的轴向定位和周向定位方式 给出轴上右端滚动轴承的轴向定位和周向定位方式 4 4 该轴系结构中 角接触轴承安装方式可以由面对面安装改为背对背安装 该轴系结构中 角接触轴承安装方式可以由面对面安装改为背对背安装 该轴系结构中 角接触轴承安装方式可以由面对面安装改为背对背安装 该轴系结构中 角接触轴承安装方式可以由面对面安装改为背对背安装 吗 并说明理由 吗 并说明理由 吗 并说明理由 吗 并说明理由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第11章 连接第11章 连接 1 了解螺纹连接的主要类型和应用场合 三角形 梯形 圆柱 管 2 掌握螺纹的基本参数及其各自用途 3 螺纹连接满足自锁条件 为何还要防松 措施有哪些 4 普通螺栓连接与配合螺栓的区别 5 螺纹连接的失效形式 强度计算 松连接 紧连接 6 了解螺栓组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7 提高螺栓连接强度的措施 8 键连接的分类 失效形式 设计方法 P84螺 P98键 1 了解螺纹连接的主要类型和应用场合 三角形 梯形 圆柱 管 2 掌握螺纹的基本参数及其各自用途 3 螺纹连接满足自锁条件 为何还要防松 措施有哪些 4 普通螺栓连接与配合螺栓的区别 5 螺纹连接的失效形式 强度计算 松连接 紧连接 6 了解螺栓组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7 提高螺栓连接强度的措施 8 键连接的分类 失效形式 设计方法 P84螺 P98键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第10章 轮系第10章 轮系 1 了解轮系的分类 定轴轮系 周转轮系 行星轮系 差动 轮系 复合 混合 轮系 2 掌握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方法 大小和方向 3 掌握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如何转化为定轴轮系 4 掌握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方法 5 了解轮系的主要功用 1 了解轮系的分类 定轴轮系 周转轮系 行星轮系 差动 轮系 复合 混合 轮系 2 掌握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方法 大小和方向 3 掌握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如何转化为定轴轮系 4 掌握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方法 5 了解轮系的主要功用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第四节 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第四节 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解题关键点 解题关键点 3 观察轮系中各齿轮是否有固定为机架的 若有则该齿轮角速度或转速必然 为零 4 观察轮系中各齿轮是否有共轴齿轮 若有则共轴两齿轮角速度或转速必然 相等 2 分别对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列出传动比计算公式 注意周转轮系在对其转 化机构列传动比计算通式时 一般要从太阳轮到太阳轮 而不需要从太阳轮到 行星轮 以少走弯路 一般原则 传动关系图要全部涉及到 5 如在计算机传动比时需要某齿轮齿数 题目已知条件中又未明确给出时 应考虑各啮合齿轮啮合关系和安装条件来确定未知齿轮齿数 1 分析复合轮系的基本构成 分析清楚那些齿轮组成了定轴轮系 那些齿轮 组成了周转轮系 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间有无通过系杆发生耦合关系 3 观察轮系中各齿轮是否有固定为机架的 若有则该齿轮角速度或转速必然 为零 4 观察轮系中各齿轮是否有共轴齿轮 若有则共轴两齿轮角速度或转速必然 相等 2 分别对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列出传动比计算公式 注意周转轮系在对其转 化机构列传动比计算通式时 一般要从太阳轮到太阳轮 而不需要从太阳轮到 行星轮 以少走弯路 一般原则 传动关系图要全部涉及到 5 如在计算机传动比时需要某齿轮齿数 题目已知条件中又未明确给出时 应考虑各啮合齿轮啮合关系和安装条件来确定未知齿轮齿数 1 分析复合轮系的基本构成 分析清楚那些齿轮组成了定轴轮系 那些齿轮 组成了周转轮系 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间有无通过系杆发生耦合关系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典型例题分析典型例题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典型例题分析典型例题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典型例题分析典型例题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第8章 带传动第8章 带传动 1 了解带传动的工作机理 主要类型及其主要优缺点 2 了解带传动的应力分析情况 3 掌握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4 弹性滑动与打滑的区别 弹性滑动对传动比影响 5 了解V带设计的一般过程 包角问题 带的根数问题 6 了解带传动的常用张紧装置 特别注意张紧轮安装位置 1 了解带传动的工作机理 主要类型及其主要优缺点 2 了解带传动的应力分析情况 3 掌握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4 弹性滑动与打滑的区别 弹性滑动对传动比影响 5 了解V带设计的一般过程 包角问题 带的根数问题 6 了解带传动的常用张紧装置 特别注意张紧轮安装位置P63P63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第7章 蜗杆传动第7章 蜗杆传动 1 正确啮合条件 2 蜗杆直径计算公式 中心距计算公式与齿轮的不同之处 3 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会判断蜗轮转向 4 蜗杆传动中的相对滑动问题 自锁问题及其带来的后果 5 提高蜗杆传动的方法 6 蜗杆设计时为什么要控制温升 常用散热措施有哪些 7 在蜗杆传动中 注意从本质上把握润滑时蜗杆何时上置和下 置的问题 p50 1 正确啮合条件 2 蜗杆直径计算公式 中心距计算公式与齿轮的不同之处 3 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会判断蜗轮转向 4 蜗杆传动中的相对滑动问题 自锁问题及其带来的后果 5 提高蜗杆传动的方法 6 蜗杆设计时为什么要控制温升 常用散热措施有哪些 7 在蜗杆传动中 注意从本质上把握润滑时蜗杆何时上置和下 置的问题 p50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第6章 齿轮传动第6章 齿轮传动 1 了解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2 了解渐开线性质及渐开线方程 有根据以上知识点来实际解 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和主要几何参数计 算公式 4 正确啮合条件 5 连续传动条件 了解其物理意义 6 齿轮根切原因 后果及解决办法 正负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 的对比 1 了解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2 了解渐开线性质及渐开线方程 有根据以上知识点来实际解 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和主要几何参数计 算公式 4 正确啮合条件 5 连续传动条件 了解其物理意义 6 齿轮根切原因 后果及解决办法 正负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 的对比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第6章 齿轮传动第6章 齿轮传动 7 斜齿轮传动中齿廓的形成 8 斜齿轮与直齿轮区别 端面 法面 左旋 右旋 9 斜齿轮的重合度问题 端面和轴面 10 斜齿轮的当量齿轮 11 直齿圆锥齿轮的传动比计算公式 当量齿轮 12 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直齿 斜齿 锥齿 蜗杆传动 13 齿轮传动失效形式 闭式传动 开式传动 设计准则 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典型例题分析参考以往作业 7 斜齿轮传动中齿廓的形成 8 斜齿轮与直齿轮区别 端面 法面 左旋 右旋 9 斜齿轮的重合度问题 端面和轴面 10 斜齿轮的当量齿轮 11 直齿圆锥齿轮的传动比计算公式 当量齿轮 12 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直齿 斜齿 锥齿 蜗杆传动 13 齿轮传动失效形式 闭式传动 开式传动 设计准则 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典型例题分析参考以往作业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典型例题分析典型例题分析 图示为开式蜗杆图示为开式蜗杆图示为开式蜗杆图示为开式蜗杆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已知蜗杆主动 螺旋线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已知蜗杆主动 螺旋线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已知蜗杆主动 螺旋线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已知蜗杆主动 螺旋线方 向为右旋 转向如图示 试确定 向为右旋 转向如图示 试确定 向为右旋 转向如图示 试确定 向为右旋 转向如图示 试确定 1 1 轴 轴 轴 轴IIII IIIIII的转向 的转向 的转向 的转向 2 2 使 使 使 使IIII轴上所受轴向力抵消一部分时齿轮轴上所受轴向力抵消一部分时齿轮轴上所受轴向力抵消一部分时齿轮轴上所受轴向力抵消一部分时齿轮3 3 4 4的螺旋线方向 的螺旋线方向 的螺旋线方向 的螺旋线方向 3 3 蜗轮 蜗轮 蜗轮 蜗轮2 2的受力图 的受力图 的受力图 的受力图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第4章 凸轮机构第4章 凸轮机构 1 凸轮机构的分类 2 凸轮机构的基本概念 基圆 理论廓线 实际廓线 压力角 从动件位移 行程 3 能更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选择合适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分析动件 运动规律中是否存在柔性冲击和刚性冲击 4 凸轮轮廓的设计 反转法 5 设计中避免出现尖点问题 如何解决 1 凸轮机构的分类 2 凸轮机构的基本概念 基圆 理论廓线 实际廓线 压力角 从动件位移 行程 3 能更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选择合适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分析动件 运动规律中是否存在柔性冲击和刚性冲击 4 凸轮轮廓的设计 反转法 5 设计中避免出现尖点问题 如何解决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第3章 四杆机构第3章 四杆机构 1 掌握几种最基本的四杆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 曲柄滑块结构 双曲柄机构 双摇杆机构 2 掌握曲柄存在条件 杆长条件 最短杆为机架或连架杆 3 掌握行程速比系数K实际物理意义 4 会分析四杆机构的压力角或传动角 确定机构的最小传动角 5 掌握死点的概念 如何在设计上克服死点 6 四杆机构的设计问题 重点是已知K时的四杆机构设计问题 四杆机构典型例题分析参考以往作业 1 掌握几种最基本的四杆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 曲柄滑块结构 双曲柄机构 双摇杆机构 2 掌握曲柄存在条件 杆长条件 最短杆为机架或连架杆 3 掌握行程速比系数K实际物理意义 4 会分析四杆机构的压力角或传动角 确定机构的最小传动角 5 掌握死点的概念 如何在设计上克服死点 6 四杆机构的设计问题 重点是已知K时的四杆机构设计问题 四杆机构典型例题分析参考以往作业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BIT by 路敦勇路敦勇 第2章 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第2章 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 1 掌握什么是机构 机构具有确定性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2 掌握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公式 能熟练处理自由度计算中存 在的局部自由度 复合铰 虚约束等问题 1 掌握什么是机构 机构具有确定性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专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师个人专业的发展总结
- 饲料原料考试题及答案
- 财税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陕西省咸阳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魔方挑战空间感知
- 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 家电公司融资合同管理规定
- 家电公司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 江西丰城二中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关于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专项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吊桥浮桥安全管理制度
- T/CCSAS 023-2022危险化学品企业紧急切断阀设置和使用规范
- 员工签署自愿离职协议书
- 妇科护理小创新
- 增资扩股对赌协议书
- 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贵州选拔赛电工样题
- 药店聘用执业药师合同书
- 【必学】60首常用经方精讲
- (2025)初级保育员理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