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测井资料质量控制.ppt_第1页
常规测井资料质量控制.ppt_第2页
常规测井资料质量控制.ppt_第3页
常规测井资料质量控制.ppt_第4页
常规测井资料质量控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规测井资料质量控制 祗淑华 前言 测井信息常与其他信息一起作为许多应用的基础 并且作为井的基准信息 测井质量的高低是十分重要的 测井资料质量的好坏 直接决定地层评价结果是否可靠 而且 测井资料具有长时间和跨地区的可比性 对仪器的稳定性和测量准确性有很高的要求 对测井质量有明确的要求 由于地层的复杂多变 使得测井具有多种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因此 测井质量控制也是十分必要的 内容 测井资料质量影响因素及资料质量控制要点常见问题资料分析测井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 1 测井资料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 测井过程是一个间接测量的过程 它的每个环节都存在误差和误差传递 因此 每个环节都存在不同因素对测井质量的影响 对测井质量的影响可概括为 测井仪器本身的质量因素仪器的标准化及刻度因素测井数据采集过程影响因素测井方式及环境条件对资料的影响 测井质量控制不仅是基于严格的事后控制 资料验收和校正处理 而且更应该进行实时监控 对测量结果做出实时评估 这样才能达到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按工作流程划分的主要方法包括 仪器标准化 测前刻度校验 仪器的组合安装 测井过程监控 测后校验 资料验收 校正处理 特别是要注意GR CAL CNL DEN CBL VDL 测井深度 速度控制要点 深度控制防止深度系统超差 定期标定 电缆记号 或测量轮深度校正量防止电缆与测量轮之间打滑或测量轮摆动与仪器连接相一致的仪器零长 记录点深度偏移量与钻井深度的误差控制 多次测井深度一致性控制达到深度要求 如 第一次测井深度主要以表层套管深度为准 或二者误差小于0 5米 等 速度控制组合测井速度的控制测速均匀控制 60152队1月31日测雁63 167x完井2月4日测高30平4完井电缆深度记号误差大 处理结论及结果 嘱小队重做电缆记号 之后测井的电缆记号深度在误差范围内 536 04m 511 04m 561 04m 磁记号校深时 出现大记号误差大 小记号误差小现象 固49x井 1036 04m 1011 04m 1061 04m 磁记号校深时 出现大记号误差大 小记号误差小现象 固49x井 沁13 11 31 1井 2012年10月21日33163队测井 记号忽长忽短 长的达30多米 短的不足25米给解释员校深带来困难 最后等固井回来二次校深 同样9月27日测井MBS26 6井记号也有问题 实时监控测量曲线质量仪器工作状态参数质量控制曲线曲线的异常变化遇卡控制及补卡与重复曲线的对比多条曲线的相关对比分析与地区规律或标志层的对比如遇判断不清的质量异常问题 需重复或换仪器证实 主测井质量控制要点 按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 选择重复段测井应选择井眼状况良好的井段 通常为目的层上部自然伽马测井应选择数值有明显变化的井段重复井段大于50m测速保持一致 重复测井质量控制要点 内容 测井资料质量影响因素及资料质量控制要点常见问题资料分析测井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 包括常规测井资料有质量问题的测井曲线 也列举了一些因环境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 主要包括复杂的地质构造 泥浆 地层水 环境电场等因素 作为经验提出 供学习参考 电极曲线自然电位曲线自然伽马双感应 八侧向阵列感应双侧向三孔隙度曲线井斜方位曲线固井质量曲线 1 电极曲线质量问题 常见的质量问题及现象 电极曲线回零或跳变2 5米等电阻率曲线进套管深度超差微电极曲线在非渗透层段不重合微梯度数值大于微电位 负差异 微电极锯齿状特征问题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质量问题 不合格资料或品质差 仪器原因资料品质差 环境因素正常响应 非质量问题 异常的地质或井况 Rm 1 62 m 18 4米底部梯度电极曲线局部跳变回零仪器原因 质量问题 换仪器重测 1 电极曲线跳变 回零 电极曲线接近零值 经证实还是如此 感应在此段数值也接近零值 电阻率数值回零 非质量问题地层有导电物质 进内落物 钻遇邻井套管 微电极测井ML 贴井壁测量 微梯度和微电位两条曲线 正差异反映渗透层 探测范围小 4cm和10cm 分辨率高 受井壁 泥饼 盐水泥浆影响大 测量示意图 泥饼 冲洗带 微电极测井应用 判断岩性 划分渗透层精确划分储层有效厚度确定冲洗带电阻率 2 微电极曲线质量问题 多为环境影响 由于在上部还是有明显差异 怀疑底部物性差 泥饼形成不好造成的 复杂的地质和环境因素 低渗透层井壁未形成良好的泥饼 微电极曲线未反映渗透层 因井况复杂 AC曲线卡 挂严重 ML受井眼影响多处出现平直段和双轨段 井壁不规则 挂卡严重 微电极和声波资料品质差 极板与井壁接触不良 导致微电极曲线低值 双轨 与地层响应无关 做法 多次重复测量 或安装偏心工具 保持极板与井壁良好接触 钻井液电阻率 1 22 m 18 微电极曲线锯齿状问题 环境因素 双井径呈锯齿波的形状 螺纹井眼 即井壁呈螺旋形的凹槽 螺纹井眼造成阵列感应短阵列曲线呈锯齿状 SP曲线常见的问题 泥岩基线漂移或不稳定受环境电场影响曲线变形大量实践表明 SP出现的曲线异常不达标的问题 除了因地面电极放置不合理导致未避开外界环境电场干扰或接地不良的人为因素外 往往是测井环境影响的问题 2 自然电位曲线质量问题 1 200与1 500SP异常幅度不一致 质量问题 检查地面电极接地状况 重新测量或换仪器 Rm 0 43 m 18 Rm Rw导致SP曲线渗透层正负交替 非质量问题 Rm 2 5 m 18 SP泥岩基线不稳 存在干扰问题 受地表环境电场影响SP曲线变形 严重干扰 受到井场周围抽油机供电站弥散电流的严重干扰 做法是测井时暂时停止供电 基线偏移 干扰严重 证实后的自然电位曲线 也存在基线偏移情况 但干扰情况已经改善 来自于地面干扰或泥浆性能问题 第一次 第二次 3 自然伽马曲线质量问题 自然伽马曲线主要质量问题就是数值偏差 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 刻度器超差刻度问题 未定期刻度刻度时刻度器位置有偏差超测速测量 0 200 0 150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两次测井 两个小队测量的自然伽马数值 砂岩相差30API 泥岩相差75API 这是刻度不规范引起 数值偏差 刻度问题 在吉林城深20井出现 直井段 传输段 3230m 75API 3230m 58API 3240m 107 6API 3240m 89 1API 直井段与传输段GR曲线数据差别大 无法接图 西柳10平4井 原始资料质量控制 资料处理参数优化 异常现象 影响因素分析 环境影响 处理参数的影响 阵列感应测井采集与优化处理技术 4 阵列感应测井质量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 1 分析流程 a 测井环境的影响 井型的影响造成泥岩不重合 浅层泥浆侵入造成的泥岩不重合 咸水泥浆侵入造成的泥岩不重合 螺纹井眼造成的曲线弹簧状 b 采集 处理参数不适用 很难消除 2 阵列感应测井资料质量问题 浅层泥浆侵入造成的泥岩不重合 咸水泥浆造成的泥岩不重合 Rm 0 28 采取措施 降低分辨率 提高信噪比 使用4ft曲线 对于厚层参考真分辨率聚焦曲线 螺纹井眼造成的短阵列曲线锯齿状 工作流程 资料处理参数优化 避免过校正或欠校正 确保测量精度和资料一致性 资料采集质量控制 采集 处理同时进行达到快速评价的目的 MIT阵列感应仪的适用条件 MIT的最佳工作范围是地层电阻率应在0 2 250 m 适用井眼条件是150cm 250cm 5 双侧向曲线质量问题 主要问题 双轨现象数值偏高或偏低正负差异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刻度及K值问题井筒环境影响井眼影响 欠校正或校正不合理 替换泥浆后DLL曲线形态正常 第一次测井 井筒中有原油 钻井液替换后第二次测井 井筒钻井液造成的双轨 大差异 6 三孔隙度曲线质量问题 常见的质量问题 曲线形态及跳变 仪器工作问题 挂卡数值问题 刻度问题 井眼影响 居中偏心及贴井壁问题曲线变形或失真 挂卡 大井眼 浅层疏松 仪器检测的纵波首波信号弱 时差曲线跳变不稳定 也存在仪器居中问题 井眼垮塌严重 补密曲线挂卡严重 曲线变形 受扩径影响三孔隙度曲线失真 密度资料品质差 与声波 中子曲线相关性差 数值偏低 密度仪器贴井壁原因造成 准6井测井日期为2011年7月14日 因为小队仪器刻度问题造成补偿中子曲线数值全井段偏高 三孔隙度曲线在水层不重合 煤层的补偿中子数值达到了90 多 甚至为100 限幅 补偿中子曲线数值偏高 留70 286x井密度校正前后对比图 密度曲线数值偏高 留70 286x 留69 37x井DEN 雁60 83井仪器线路短节 推靠器总成修理DEN数值正常 留69 37x60175队2月9日测完井 密度曲线数值整体偏低 西78井 密度曲线与声波 中子曲线对比性差 牛东2井 7 井斜方位曲线质量问题 主要问题 曲线抖动 突变问题 刻度等 方位曲线抖动 影响固井质量评价的因素 仪器偏心 不加扶正器 测井时间套管尺寸地层岩性气侵水泥环微间隔 8 声幅 变密度测井质量问题 测井时间 2003 9 22固井 9 17 22 00 测井时间 2003 10 24固井 9 17 22 00 0 100 0 100 候凝时间问题 快速地层影响 实际测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能更为复杂多样 需要综合考虑现场情况和尽量多地了解地层情况 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主要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 非地层响应的异常变化 跳动 或干扰幅度大曲线重复性 一致性 相关性差数值不符合地层特征或超差深度误差大超速测量 质量问题小结 同时 应注意区分环境因素影响和超出仪器响应范围的异常情况 出现资料品质下降 曲线失真的客观问题 主要原因包括 地面或井下电 磁干扰坏井眼影响 不规则 垮塌 扩径严重 钻井液影响欠校正 过校正 或校正不合理地层岩石物理性质超出仪器响应范围 内容 测井资料质量影响因素及资料质量控制要点常见问题资料分析测井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 基本要求 1 图头内容齐全 准确 应包括 1 图头标题 公司名 井名等 2 井位坐标 海拔 补心高等 3 钻头程序 套管程序 钻井液性能 电阻率及测量温度 4 测井日期 仪器下井次数 测井项目 测量井段 5 测井设备型号 测井队号 操作员姓名等 6 井下仪器信息 仪器名 系列号 编号 记录点位置及零长计算 2 原始图件 1 图面整洁 曲线和数据清晰可辨 图头数据填写齐全 准确 2 曲线绘图刻度规范 各种测井曲线必须用不同的线型加以区别 曲线交叉处清楚可辨 3 重复文件 主文件 接图文件 测井参数 仪器参数 刻度与校验数据和图头齐全 连续打印 4 测井原图应显示电缆张力和速度曲线 5 测井深度记号齐全准确 深度比例为1 200的曲线图应连续缺失两个记号 1 500曲线图不应连续缺失三个记号 井底和套管鞋附近不应缺失记号 3 刻度所有测井仪器的主刻度 主校验 测前 测后值都必须在要求范围之内 1 测井仪器必须按照规定定期进行刻度与校验 并按计量规定标准专用标准器 2 下井仪器每经大修或更换主要元器件必须重新刻度 3 测井前后 需在井场用三级刻度器对测井仪器进行刻度与检验 校验误差必须在规定范围之内 4 按规定校准钻井液测量装置 4 测井深度 1 测井电缆深度 磁性记号和深度测量轮系统 应在标准井中定期标定与校验 每1000米电缆深度误差不超过0 2米 2 在钻井液密度差别不大的情况下 同一口井不同次测量或不同电缆的同次测量 其深度误差不得超过 0 5 3 测井曲线确定的表层套管深度与套管实际下深误差不超过0 5m 测井曲线确定的技术套管深度与实际下深误差不超过 1 4 同次测井的所有曲线的深度均需与电阻率曲线深度一致 如有深度误差 其误差绝对值应小于0 2米 5 不同次测井接图 自然伽马曲线测进套管至少50米 应保证与上次测井重复上一个明显变化的井段 当多次测井深度误差超过规定时 应将自然伽马曲线由井底测至表层套管 其他曲线通过校深达到一致 两次测井接图 重复一定要按照要求重复50m 否则给校深带来很大麻烦 5 测井速度 1 多种仪器组合测量时 采用其中最低测量速度仪器的测速 2 测井仪器的测量速度不得超过规定的测速 3 测量速度必须均匀 测量过程中测速不得有较大的变化 6 重复曲线 1 重复曲线应在正式测量之前 选择测量井段上部地层曲线变化明显 井眼规则的井段测量50米以上 2 重复曲线测量值的相对误差计算公式为 X A B A 100 式中 A 正式曲线测量值 B 重复曲线测量值 X 测量值相对误差 3 重复曲线与正式曲线形态相似 数值误差应符合各测井资料的规定 7 其他 1 同次测井曲线补接时 接图处曲线重复测量段应大于25米 不同次测井曲线补接时 接图处曲线重复测量井段大于50米 重复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2 由于仪器连接或井底沉沙等原因造成的漏测井段应小于15米或符合地质要求 遇阻曲线应平直稳定 放射性曲线应考虑统计起伏 3 同次测井 采集参数不要改动 造成上下曲线出现偏差 传输井段 电缆测井段 7 其他 4 原始数据记录清单应按规定填写齐全 数据盘标示要符合规定 按冀中项目部 5 盘内数据要准确齐全 提供三参数曲线 阵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