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22个常见文言虚词.doc_第1页
高三文言文22个常见文言虚词.doc_第2页
高三文言文22个常见文言虚词.doc_第3页
高三文言文22个常见文言虚词.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文言文22个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为、因、于、则、且、焉、与、然、虽、所、诸、者、乎、也、矣、耳、哉、夫一、 之:1、 助词:放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放在倒置的动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放在倒置的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放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音节,无实义2、 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 指示代词:这3、 动词:到去练习:无丝竹之乱耳( ) 句读之不知( )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 )西蜀之去南海( )吾欲之南海( )二、 其:1、 代词:人称代词:他、他的、你、你的、我、我的 指示代词:那、那里、那些;这、这些;其中的2、 语气助词:表示揣测语气:大概、恐怕、或许、可能 表示反问语气:难道、怎么 表示命令或希望语气:一定3、连词:表示假设:如果;表示选择:是还是;表示让步:尚且练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其皆出于此乎( )吾其还也( )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其孰能讥之乎( )三、 而:1、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又、而且、也; 表示转折关系:但是、却、不过 表示承接关系:就、然后; 表示修饰关系:“地”或不译 表示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表示因果关系:因而、所以2、代词:通“尔”,你、你的3、动词:好像练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吾尝终日而思矣(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某所,而母立于此( )人非生而知之者( )得之难而失之易( )四、以:1、介词:表方式、工具:用、拿、把; 表凭借:凭借、依据、按照、依靠 表时间:在时候、在地方; 表原因:因为、由于2、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又、并且; 表示目的关系:来、用来、以便 表示承接关系:就、而; 表示修饰关系:“地”或不译 表示转折关系:但是; 表示因果关系:因为3、 动词:以为、认为、任用、让、派4、 名词:缘由、原因 5、副词:通“已”:已经、止、太、甚练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勇气闻于诸侯( )武以始元年春至京师(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 日以尽矣( )五、 为:1、 介词:表涉及的对象:替、给;表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表被动:被(有时和“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表被动)2、 动词:是;以为、认为;做、作为、成为、充当、变成3、 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练习: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窃为大王不取也(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何辞为( )斩木为兵(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六、 因:1、 介词:表根据、前提:依照、根据; 表凭借、条件:依靠、凭借 表时机、条件:趁着、趁机; 表途径、方式:通过、经由 表原因:因为、由于2、 连词:表示顺承:于是、就、因此、因而3、 动词:沿袭、继续4、 名词:原因、缘由、机缘练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不如因而厚遇之( ) 因河为池( )相如因持璧却立( ) 蒙故业,因遗策( ) 于今无会因( )七、 于:1、 介词:表处所或时间:在、到; 表对象:向、对、对于、跟、同 表比较:比; 表被动:被练习:受任于败军之际( )燕王欲结于君( )君幸于赵王( )陈涉非尊于齐、楚( )八、 则:1、 连词:表承接:就、便; 表假设:如果、假使、那么; 表转折:可是、却; 与“然”结合:这样,那么2、 副词:表判断:是、就是;表强调:已经、原来3、 名词:规律、法则、准则练习:他植者则不然(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然则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居者具一日之积( )九、 且:1、 连词:表并列关系:又、并且、而且 表递进关系:况且 且且,表两个动作同时进行:又又;一边一边2、 副词:将、将要;暂且、姑且练习:不出,火且尽( ) 且庸人尚羞之( ) 且放白鹿青崖间( )十、 焉:1、 兼语词:于之、于此(在这里、从这里)、于彼(在那里);于何:在哪里、从哪里2、 代词:人称代词:之、他、她、它;疑问代词:哪里、怎么3、 语气助词:句中语气词、句末语气词 4、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练习:犹且从师而问焉( ) 盘盘焉( ) 且焉置土石(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或师焉,或否焉( )十一、与:1、 介词:和、给、同、给、替、比、和比较; 2、连词:和、跟、同3、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4、语气词:通“欤”,句末语气词5、动词:结交、亲附、给予、赞许、帮助、参加练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 孰与君少长( )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吾与点也( ) 蹇叔之子与师(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十二、然:1、连词:可是、但是、然而; 2、助词: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3、代词:如此、这样、那么; 4、动词:认为正确;通“燃”,燃烧练习:病瘘,隆然伏行( ) 他植者不然( ) 成然之( )然自后余多在外( ) 死灰独不复然乎( ) 森然欲搏人( )十三、虽:1、连词:表转折:虽然 表条件或假设:即使、即便练习: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十四、所:1、助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构成所字结构,表人或事物:的人(事物、情况) 用在介词前,表处所、手段、原因:的地方(原因) 为所:表被动2、 名词:处所、地方 3、“所以”连用,表原因:的原因;表目的:用来的练习: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是吾剑之所从坠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十五、诸:1、兼语词:用在句中,相当于“之于”;用在句末,相当于“之乎”2、代词:各、众练习: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 吾诸儿碌碌( ) 投诸渤海之尾( )十六、者:1、 助词:名词性的者字结构:的人(东西、事情);用于词尾表情状:的样子 构成“者也”结构表判断; 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作定后的标志练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求人可使报秦者( ) 言之,貌若甚戚者( )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十七、乎:1、 助词:用于句末表感叹、疑问或反问; 用于形容词后:的样子2、 介词:表时间、对象、比较、趋向、被动:在、对、向、比、到、被练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生乎吾前( )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十八、也:1、语气助词:表判断或肯定语气; 表提示或停顿语气练习:是说也,人常疑之( )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 十九、矣:1、 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了练习:吾属今为之虏矣( ) 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二十、耳:1、 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限制或肯定:而已、罢了练习: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 )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二十一、哉:1、 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感叹、疑问或反问练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吾又何能为哉( )二十二、夫:1、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感叹; 用于句首,表将引发议论,以引起重视,无实义2、代词:这、这个、那、那个3、名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