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第二学期初二语文学科四月单元测试文.doc_第1页
2010-2011第二学期初二语文学科四月单元测试文.doc_第2页
2010-2011第二学期初二语文学科四月单元测试文.doc_第3页
2010-2011第二学期初二语文学科四月单元测试文.doc_第4页
2010-2011第二学期初二语文学科四月单元测试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2011第二学期初二语文学科四月单元测试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1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规范、端正、整洁(2分)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2给加点的字注音,依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 迁徙 文绉绉_ 冥思xi( )想 翻来f ( )去 3 在你认为有语病的地方画上横线,在括号里写出修改意见(2分)挑食、偏食,形成了一部分学生营养摄入不足,不利于长高。( )4 下列有关作者、作品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从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B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是作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的回顾。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和阿长与山海经都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C我的母亲 刻画了一位严格又慈祥、宽容善良、容忍温和的母亲形象 ,文章语言真切、质朴。D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他用先抑后扬的写法 ,不仅为我们展示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展示了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5仿写画线句子(2分) 人生中难免有些事情不尽如人意,也许你想成为太阳 ,却只是一颗不起眼的星星;也许你想成为大海,却只是一股涓涓的山泉。 _ _ ,_ _。6默写填空(10分)(1) ,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_。(3)_,_。争高直指,千百成峰。(4) 五柳先生传中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特点的句子是: _,_。(5)小明给远方的朋友写信,引用王勃的两句诗_,_。写出他与朋友间心心相印,仿佛近在咫尺的感情。7.请依据名著阅读积累,完成下题。(6分)(1)罗曼罗兰所说的英雄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2)海底两万里主要塑造了 船长这个 的形象。(3) 填表人物评价角度人物形象 相关情节概括贝多芬 正面 反面 叛逆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16分)(一) 课内文言文(6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 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一食或尽粟一石 ( )(2)才美不外见 ( )(3) 执策而临之 (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10.描述千里马悲惨处境的语句是 (1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8分)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 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释:夕舂:夕阳。11.下列加点词与“多于堤畔之草”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不戚戚于贫贱 B勿施于人 C饮于河渭 D贤于材人远矣 1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14.从选文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_。(三 ) 夏意 (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 15简要谈谈画线句子的妙处。(2分)答:_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阅读勤于用脑完成1619题。(12分) 勤于用脑常常能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脑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神经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国外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除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16.文中说明“多用脑,可防老”的原因有哪些?(3分)17.分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4分)18.文章第段中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掉?请说明理由。(3分)19.第段中的“前者”指 。(2 分)(二) 阅读看树,完成20-26题(24分) 看树在乡村学校,十多年了,我总喜欢看树。在四季的轮回中,树像这幽静的村庄,呈现它自己的色彩。面对一棵树,我所追寻的只是树与天空构成的一种最纯朴的风景,然而这一切给人的感觉,却像心灵散发的一阵阵光芒。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过一棵树。那是一个已被水珠打湿的傍晚,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枝干盘虬卧龙般的榕树,它的庞大的树身盖住了一大片庄稼。和煦的风从耳边掠过,心霎时像一泓明静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乱的日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了下来。这时,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缕思绪都变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了。从此,每当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在夏天的山道上,我推着满装学生课本的三轮车,看过树。阳光火一般灿烂,山道上是一棵棵苦楝树。它们尽力伸着腰肢,向我展示着一种青春的动感与奔放,碧绿的叶子润润地生长着。那树阴给我的心遮上了一把清凉的伞。于是,我用歌声开始装点这长长的山路,用昂扬的心情把不经意间掉进心里的那一点点孤独赶走。这时,最好掬一捧山道旁清澈的泉水,让那一阵阵清凉去廓清那迷茫的视野。然后再摘几片大大的叶子,把阳光全装在心底。在秋天的乡村,我带着学生们,看过树,我对他们说,秋天的每一棵树,都负载着一颗成熟的心灵。一棵树也许滋润不了万物,担它能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养熟自己的每一个果子。他们脸上荡满欢笑,如一个个红透的果。然后他们一个个把心贴紧树,紧紧地去拥抱那些树。这时我突然觉得,对于他们,面对一棵树,竟是一种最美的完善。在老家冬天的高原上,我曾和父亲赶路,看过树。那是一排白杨,它们和我们一样,在朔风中感受一种寒冷。它们是钻天杨,很高大,但脚下却牢牢地抓住一方泥土,头顶一片苍天,在风与雪中挺直着躯干,就像一杆杆坚强的旗帜。我知道,这是一种与脆弱无关的美丽。那一刻,我们只是和树一样在凛冽的冰雪中遥望自己的远方。那是一排挂满冰霜的树,然而它们却至今虔诚地站着,在我记忆的春天。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人的一生就像一条长路,许多人走不到向往的尽头,而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我不曾想这是为什么,但我明白,树的四季都在承受烈日和风雨,它坦然地以一种坚毅面对一树同样的叶子。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哲人的话:“永远不要哀叹,像树叶一样用一生绿着,最后成熟一个金色的梦。”这是关于一片叶子的名言。我想,这也是关于每一棵树的名言。很多时候,我在想,不管谁怎么说,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20.请概括作者在四季看树时内心受到的影响或启迪。(4 分)春天_ 夏天_秋天_ 冬天 _ 21.谈谈你对文章第段“永远不要哀叹,像树叶一样用一生绿着,最后成熟一个金色的梦。”一句的理解?(3 分)22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妙处。(3分)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枝干盘虬卧龙般的榕树,它的庞大的树身盖住了一大片庄稼。23阅读文中第段画线的句子,体会其表达特点及效果。(4分) 24第段中画曲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25看树,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你是否也在观景的过程中,引发过内心的思考和启迪?仿照段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不超过120字)(7分)第四部分:作文(70分)26.任选下面一题作文。(1)在青春的路口,回望成长的足迹,你是否发现,在成长过程中,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有许多人相伴在右:含辛茹苦的父母、慷慨解囊的朋友、循循善诱的老师,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一路走来的感受吧。请以“有你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以记叙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