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2分)1. (1分)下列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 A . 当陌生人请你指路时,你说:“不知道,你自己找”B . 在公交车上,别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脚,你说:“你瞎眼了吗?”C . 原来崭新的书,朋友用时弄破了。他连声说:“对不起”你说:“没关系,以后注意就是了”。D . 你到别人家去,你说:“我要光临你家”2. (1分)下面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 . 孙悟空大闹天宫B . 诸葛亮三顾茅庐C . 武 松井阳冈打虎 D刘姥姥进大观园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3. (3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拼音写相应汉字。 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_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ln s_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1)加下划线字“瓢”的正确读音是( )。 A . pio B . pio(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l_ ln s _三、 名著阅读 (共3题;共3分)4. (1分)填空。 (1)出师表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_的一篇表文。表中提到的“先帝”指是_。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_?” (2)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着重提出了三条修明政治的主张,即_、_、_,其中最重要的是_。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_,_”的意思一致。(4)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_,_。 (5)出师表中,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_,_,还于旧都。” (6)出师表中,写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 5. (1分)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伏尔泰说:“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是哪一本文学名著给了你这般感受?请写出这部名著的书名及作者,并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阅读感受。书名:_,作者_阅读感受:_6. (1分)名著阅读,按要求答题。(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雄狮般的面容,牙关紧咬,布满愤怒而痛苦的皱纹,而凌驾于这一切之上的,是意志,拿破仑般的意志。(节选自罗曼罗兰名人传)选文所写的伟大音乐家是谁?结合原著,写出他性格的主要特征,并简述他的一个感人事例。人物: 性格: 事例: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砍死这帮畜生!砍死他们!砍死这帮波兰贵族!他们杀死了列图诺夫。”盛怒之下, 他扬起马刀,连看也不看,向一个穿绿军服的人劈下去。全连战士个个怒火中烧,誓为师长复仇,把一个排的波军全砍死了。他们追击逃敌,到了一片开阔地,这时候波军的大炮向他们开火了。一团绿火像镁光一样,在眼前闪了一下,耳边响起了一声巨雷,烧红的铁片灼伤了他的头。大地可怕地、不可思议地旋转起来,向一边翻过去。这段文字选自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长篇小说 。选文空缺处的人物是 , 除选文内容外,小说通过、等一系列情节、事件塑造了这一典型形象。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5分)7. (1分)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文言词语。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_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_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_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_8. (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言默戒杨 时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注】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1)解释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或旦而不鸣或:皆足取祸也取: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3)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8分)9. (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1)第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2)第段中提到了“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其实,“资源短缺”的表现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加以说明?(3)第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_、_、_ , 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4)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去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的理解。10. (4分)阅读下面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陆游陆游已气息奄奄。儿子要为他请郎中。陆游摇头制止,说,没有用了。陆游的眼里有泪。陆游说,思念能用药治好吗?儿子不懂。陆游的眼睛投向北方的天空,久久地,不愿回来。儿子懂了,很小的时候,父亲告诉他,故乡在遥远的北方。父亲已经用眼睛、手和语言告诉他千遍万遍了。陆游继续写他的诗,他已经提不动笔了,他一个字一个字地吐,让儿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儿子哭着劝,父亲,别写了!儿子很想问父亲,诗歌能够上阵杀敌吗?诗歌能够收复北方的大好江山吗?还有一个冷酷的现实儿子没有告诉父亲,国人早已不读诗歌,国人喜欢的是杭州西湖湖畔的歌舞、暖风和醉醺醺的酒意。陆游仍写。陆游说他得靠诗歌滋养生命和思念,思念故乡的时候,就抓一把诗解馋。陆游说,诗歌能让他的眼睛还亮着。陆游要儿子听。陆游的脸一派紧张肃穆。陆游吼,是地动山摇金戈铁马的杀伐之声啊!是金人攻我大宋城池啊!金人打过长江了!儿子知道父亲已是回光返照。哪有什么杀伐之声啊!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那边传来的歌舞声、管弦声正一阵阵地漫溢过来,暖风、歌舞和酒肉已经把大宋的江山浸泡得酥软软、醉醺醺的。但儿子不敢说。陆游大吼,叫儿子赶快操家伙,金人杀来了。一句句的诗歌,如一支支复仇的箭,从陆游的嘴中飞射而出。陆游说,诗歌也能抗敌杀敌。儿子让父亲静一静。一记响亮的巴掌打在儿子的脸上,陆游吼,十万火急的军情你还能静?儿子不知所措。突然,陆游猛然跃起。随着一声巨吼,一道箭柱从陆游的嘴里冲出,刺破茅屋直射北方的天空。那是父亲的鲜血啊!儿子急急追出,但哪里追得上?那些鲜血已经飘飞向北方的天空。它们慢慢地组合成一首28字的绝句。在汴梁的上空久久徘徊。写诗怎么会把人写死呢?儿子胆战心惊。西湖那边歌舞仍然绵绵不断。能有好消息在家祭的时候告诉父亲吗?捧着那首带血的绝句,儿子一片茫然。(1)根据文章,请你推测出陆游作此诗的时代背景吗?(2)文中画线句子主要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根据最后一段的内容推断,那首“28字的绝句”应是_诗,请写出它的内容填补完整。王师北定中原日,_。(4)读完此文,心灵为之震颤。请你从选材、写作手法、语言等几个方面任选其一,举例分析此文撼人心魄的原因。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11. (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B . 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 . 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D .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七、 小作文 (共1题;共1分)12. (1分)文中对动物的描写既形象又生动,请拿起你的笔,写一段有关动物的文字。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3. (1分)写作:请将作文写在答题卡上。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个人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其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个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2分)1-1、2-1、二、 综合性学习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病理学习题库+参考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化工类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事业单位教师地理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卷真题模拟解析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丰台镇考聘大学生村文书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辽宁鞍山市千山区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真题模拟试卷
- 鹤岗初中联考试卷及答案
- 河南教资考试题目及答案
- 电信用户行为分析-第1篇-洞察与解读
- 5G驱动设备智能互联-洞察与解读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 膝关节病的常规护理
- 中央空调系统维保服务报价清单
-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试卷与参考答案
- 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三版)(微课版)第3章 栈和队列
- 手术室小讲课
- 2024年烟草知识考试题库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B3U5 教案 Unit 5 Chinas space dream
- 学校准军事化管理投标方案(技术标)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课件(课件)【部编教材】
- 种子的结构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