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复习提纲高二历史备课组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1、分封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于 、 、 ,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 、 、 、 。3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 管辖。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二、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1定义:用规定 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2特点: 。有大宗和 之分。3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 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4宗法制的影响:保证了 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 的稳定和团结。三、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1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 采用皇帝称号,创建皇权至高无上的 制度; 确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在中央机设置三公九卿制度。设置 、 和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掌军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2、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对秦朝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 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 ,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 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对后世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 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四、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初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实行 。2隋唐时期在中央采取:三省六部制: 掌决策, 掌审议, 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 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3 在地方实行 。除 、 、 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外,地方设 ,简称行省。这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 的开端。五、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 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加强中央集权。2内阁的创立: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 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3、 时期:军机处的设置(上传下达), 标志着: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积极有利于国家建立、巩固和发展 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 有利于民族融合 有利于人民创造灿烂文明。 消极皇权专制极易造成暴政、腐败现象,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思想上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 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第二单元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鸦片战争及人民的抗争1经过:导火线:林则徐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年6月爆发,1841年强占 ,1842年8月,入侵下关江面。2结果:签订 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内容:割地( );赔款( );开五口通商( 、 、 、 、 );关税协定。3影响:是中国沦为 的开端;中国社会的 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进入了 时期。4抗争:1841年夏, 人民抗英。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华史实1 联军疯狂洗劫焚烧了举世闻名的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先后签订了 、 。3从此至19世纪80年代, 共侵占了中国 和 一百五十多平方千米的领土。三、甲午中日战争( 年至 年)及人民的抗争1侵华史实及抗争: 黄海大战中 牺牲。黄海大战役后,日本取得 海域的制海权。日本在 对当地的和平居民实行野蛮的大屠杀。 签订后,爱国军民在反割台斗争中与日军浴血奋战。2. 结果:马关条约规定割 、 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 、 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 ,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3影响:允许 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打击最大。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6抗争:黄海大战中的邓世昌壮烈殉国,。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人民的抗争11900年发动战争,占领天津,攻陷北京(侵略者第 次侵入北京)2签订 条约。永远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斗争的组织,清政府彻底的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 ,堕落为“ ”。3影响:中国 陷入 的境地。五、20世纪日军的滔天罪行和全民族的抗日战争1、1937年12月, 大屠杀,屠杀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超过 ;日本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称为“ ”,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做实验。21937年7月7日的 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国共两党 次合作,建立 。它的成立与发展是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最重要的原因。3、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四场大会战: 、 、 、 ,广大军民英勇抵抗日军。取得太原会战中的 战役和徐州会战的 战役的胜利。4、中共在 会议上制定 ,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相持阶段,1940年, 指挥 ,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5 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国内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 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 胜利,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1、经过:开始与初步发展时期:1851年 起义 (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定都 (今天的南京)失败:1864年,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2、两大探索方案: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1)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了 分配和 分配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 ,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愿望。它没有真正实行的原因是: 的思想使它没有真正实行。(2)1859年, 提出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 色彩。这是先进的中国人 提出的在中国发展 的方案。二、辛亥革命1、 年,兴中会、华兴会骨干在 成立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后来孙中山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其中 主义为核心。2 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 率先发动起义,湖北新军中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史称 “ ”。3 年元旦孙中山在 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不久颁布了 ,约法规定主权属于国民,确立 政治体制等。这是中国历史上 ,具有 的进步意义。4功绩:推翻了 ,结束了 制度,建立了 。三、五四运动1导火线: 。2经过: 年五月,中心在 ;六月,中心在 ,斗争的先锋和主力分别是 和 。3性质 地 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 革命的开端。四、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和“二大”1.中共一大: 年7月23日,先在 召开,最后一天在 召开,大会通过党纲、奋斗目标、中心工作,宣告 ,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2中共二大:制定了 纲领和 纲领,中国共产党 在中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 纲领,给中国革命指明了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新三民主义成为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北伐的对象 、 、 . 结果革命势力发展到 国民政府迁到 。.北伐期间各地人民的反帝斗争成果最大的是 。31927年8月,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起义后,毛泽东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根据地,并为中国革命找到正确的道路: 。4、长征(1934.101936.10)直接原因:党内 错误,使 失败。1935年召开的 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 。1936年10月,三路红军在 会师,长征胜利结束,使革命 ,为革命留下来有生力量。5、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刘伯承、邓小平挺进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 。通过 、 、 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要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并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国内意义实现了中国的独立、统一;国际意义改变世界政治格局,鼓舞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思想意义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新中国的诞生1新中国的成立: 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新政府的施政方针,后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3新中国的成立的意义: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结束了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标志着 会已经结束,进入了由 向 过渡的新时期。(国际地位)是继 和世界 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二、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具体表现下面三种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年9月, 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 ,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 和 两大原则,它的性质是新中国 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举行的 初步建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和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 ”的方针。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 、 和 的原则。1949年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都规定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 。这一满足了少数民族 的愿望,对实现 ,保证 和 ,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三、新时期法制制度的逐步健全1、 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建国三十多年来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21999年, 把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四、课祖国统一大业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发出海峡两岸 和平统一的呼吁。2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 ”的伟大构想。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10亿人口实行 ,香港、台湾实行 。“一国两制”的前提 是 。3“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针对 提出,却首先在 问题上成功实施。4香港回归过程:984年12月,中 两国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5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 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6、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通常被称为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1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有 提出 原则 参加 会议 参加 会议 。 2、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 代表团,第一次提出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 。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3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4月在瑞士的 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 参加重要国际会议,周恩来率团参加。41955年4月 会议上,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 国际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 ”的方针,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第2课打开外交新局面一、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2 恢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3 影响: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二、中美关系正常化1原因:中美双方的共同要求2过程: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同年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9年邓小平访美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三、中日关系的改善1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2过程: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署建交声明,中日建交 1978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美、中日关系的影响: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第3课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改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革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开 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放 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以 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来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 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的 的多边外交 为积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中 中国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国 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外 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加强与欧盟的合作交 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第六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1课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一、。二、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内容1.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在雅典推行改革,主要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2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实行改革,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还设立了五百人会议,成立十将军委员会,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3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是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时期,其内容有: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改革公民大会改革五百人会议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扩大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为参政公民发放津贴鼓励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作用:这次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第2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十二铜表法成文法诞生 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完成罗马法的内容: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 ;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等。核心内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实质(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作用:(对罗马)维系和稳定了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对欧美)是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对东方)对日本和中国也有很大影响。局限: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男女权利不平等。P.102第七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第1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的历史条件:1到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当时它还是封建性的。议会由国王和上下院组成。21688年,英国议会中的 “托利党”人和“辉格党”人联合起来,他们邀请荷兰执政者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这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被英国史学家称为“光荣革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1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内容)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作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2责任内阁制是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内阁的权力 主要表现为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内阁对议会或首相负责。首相的权力 首相是政府和内阁的最高首脑,拥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权、高级文官的任免权、内阁会议主持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等。国王的地位 国王是国家元首。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特点: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议会掌权,是国家权力中心,最高立法机关。内阁(首相)是真正掌握实权(行政权)的。 第2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 231787年,北美各州代表在费城由华盛顿的主持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一部联邦宪法,习惯上称为美国1787年宪法,使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4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联邦政府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 5国会的权力:立法权、征税权、宣战权、审批权,众议院还有对总统的弹劾权。参议员由各州议会产生,每州两名,任期6年,参议院议长由副总统担任;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美国总统(行政)总统权力国家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由民间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总统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美国的内阁只对总统负责。联邦法院权力美国最高司法权归联邦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他们除非犯罪,终身任职;联邦法院对于在美国宪法、联邦法律及条约范围内的一切案件都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后来,联邦法院逐渐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6美国是一个以“分权与制衡”为原则的、以国会、总统、联邦法院为主要机构的、以联邦制为国家结构形式的、以总统共和制为政体的资产阶级国家。第3课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一、法国1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1875年,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制度。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行政权归总统,他是国家元首及军队最高统帅,他由国民议会选出,任期7年; 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二、 德国1 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同年春天,颁布德意志宪法2德意志宪法主要内容:皇帝: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以及统率权;首相:作为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议会:分为两院: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权力较小,对政府没有监督作用。第八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就是通过阶级斗争,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5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性质:无产阶级政权;失败原因: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练习,更没能发动广大农民。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它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第2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2 革命进程:二月革命 四月提纲 七月事件 十月革命人民委员会。这次代表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诞生。4历史意义: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实践,开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革命斗争,推动亚洲民族独立运动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法律保证。三、 三大改造1农业、手工业改造要求按照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逐步向前推进。21953年,中央召开会议,确定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改造资本主义企业的方针。【实行赎买政策】31956年,全国基本完成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三大改造的意义:基本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第九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 美国的冷战政策1背景: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达成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目的:遏制共产主义3定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就是所谓的“冷战”。4表现: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政治实施马歇尔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经济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军事5.影响:导致德国分裂; 爆发局部“热战”:朝鲜、越南战争;使世界处于核战争威胁下(古巴导弹危机);总之,使世界分裂为两大对立阵营,使世界动荡不安。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军事上:1955年5月在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6月正式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形成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两极局面最终形成。第2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纪检组组织财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亲子娱乐店面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地产项目转让合同范本:物流园区土地使用权
- 2025彩妆化妆品定制化包装设计与销售合同
- 2025版人社部劳动合同范本:适用于中小企业员工
- 2025年城市综合体项目合作开发预交保证金合同
- 2025版燃气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合同
- 2025版洗煤厂租赁合同及环境保护验收协议
- 2025年智能家居系统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年建筑材料行业绿色生产与承包合作协议
-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 月饼订购合同模板
- 2024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与管理专家共识要点(全文)
- 七上人教地理新教材教学计划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
- 一年级弟子规
- 卫生院三定方案
-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及答案
- 小学数学解题研究(小学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个体诊所备案信息表
- 小提琴培训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版 课件 第四单元 和谐人际关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