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ppt_第1页
危化品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ppt_第2页
危化品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ppt_第3页
危化品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ppt_第4页
危化品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化品安全培训 大纲 危化品基础知识 危化品法律法规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 危化品现状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 事故案例及分析 一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1 危险化学品 指具有爆炸 易燃 毒害 腐蚀 放射性等性质 在生产 经营 储存 运输 使用和废弃物处置过程中 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名录 2002版 3823种 危险化学品分类 共8类 2 危险化学品的种类 按照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 1 爆炸品 梯恩梯 消化甘油等 2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如空气 乙炔等 3 易燃液体 如酒精 汽油 煤油等 4 易燃固体 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如红磷 硫磺 电石等 5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如过氧化钠 高锰酸钾等 6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如氰化钾 砷 7 放射性物品 如金属铀 金属钍等 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管理的范畴 8 腐蚀品 如液碱 硫酸 硝酸 盐酸等 3 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 1 燃烧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中的可燃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 自然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 有机过氧化物等 在条件具备时均可能发生燃烧 2 爆炸性 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自然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危险化学品均可能由于其化学活性或易燃性引发爆炸事故 1 3 毒害性 许多危险化学品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 当其在人体积累到一定量时 便会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 甚至危及生命 4 腐蚀性 强酸 强碱等物质能对人体组织 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 接触人的皮肤 眼睛或肺部 食道等时 会引起表皮组织坏死而造成灼伤 内部器官被灼伤后引起炎症 甚至会造成死亡 5 放射性 放射性危化品通过放射出的射线可阻碍和伤害人体细胞活动机能并导致细胞死亡 4 什么是腐蚀品 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能对金属等造成损害的固体或液体 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之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问题在55摄氏度时 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 25mm 年的固体或液体 化学品的毒性危害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吸入 食入 皮肤吸收 我们必须针对侵入途径进行管理和防护 危害主要有 刺激 皮肤 眼睛 呼吸系统等 过敏 皮疹 水疱等 缺氧 氮气 二氧化碳等引起窒息 二 1 危险化学品法律法规 法律体系1 宪法 根本法2 安全生产法 2002年11月1日 安全生产基本法律 方针 从业人员权利义务 法律责任等 1833年英国颁布最早的 工厂法 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591号 4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 2009 锅炉5 危险化学品名录 2002版 6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7 剧毒化学品名录 2002版 8 高毒物品名录 2003版 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591号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 组织确定 公布 调整危险化学品目录 对新建 改建 扩建生产 储存危险化学品 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 下同 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条件审查 核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并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 涉及到安监局 质监局 环保局 公安局 工商局多个部门 3 我公司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依据 安全生产法 和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 员工 持证上岗2 采购危化品 危化品生产企业必须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 同时提供 一书一签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和安全标签 3 危化品出入库管理制度 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规程 防火防盗制度 危化品运输管理制度 危化品设施的检查 维护制度 4 设置安全标志 通讯 报警装置 5 发放危化品时 严禁用铁质工具 应用木质或合金工具 6 化学性质相互抵触的化学品严禁同室存放 三 公司的危化品现状 1 我公司是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其基本的流程主要由原矿浆制备 溶出 溶出矿浆稀释及赤泥分离和洗涤 晶种分解 氢氧化铝分级和洗涤 氢氧化铝焙烧 母液蒸发及苏打苛化等工序组成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烧碱与铝土矿矿石中的氧化铝进行反应 含碱物料充斥于全部生产流程中 且温度在90 以上 在员工生产运行巡检 操作中 含碱物料一旦进入皮肤 呼吸道和消化道 将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引发工伤事故 拜耳法的实质也就是下一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交替进行 Al2O3 nH2O NaOH aq 2NaAl OH 4 aq n 1 3 整个生产过程中 高温 高压 高碱 我公司主要危险化学品 NaOH 压缩空气 燃气 乙炔 氨水 浓硫酸 浓盐酸 氟化钠 氧化汞等 乙炔案例 焊接案例 1 2 2 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海因里希安全法则 1 29 300 300 1 29 300 轻微事故 29 小事故 1 重大事故 说明 这是指发生了330例的事故 其中以重伤或残亡1例 轻伤29例 无伤害事故300例比例 如果轻微事故经常发生 重大事故不可避免 在330件事故中 其中第一件重大事故将有可能发生您本人的身上 事故预防 人 法 工法 安全制度安全教育 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素质 消防电话 119氢氧化钠 NaOH 俗名火碱 烧碱 苛性钠 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 具有强腐蚀性 易溶于水 其水溶液呈强碱性 能使酚酞变红 氢氧化钠是一种极常用的碱 它的溶液可以用作洗涤液 化学表现 无色透明的钠碱液体 是强碱之一 易在水中溶解 能与许多有机 无机化合物起化学反应 腐蚀性很强 各个车间碱物料浓度 原料矿浆NK 230 250g l溶出高压矿浆NK 260 280g l沉降稀释矿浆NK 150 160g l沉降精液NK 150 155g l分解首槽NK 150 160g l分解末槽NK 150 160g l蒸发母液Nk 230 250g l 烧碱的危险性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皮肤接触健康危害 本品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 皮肤接触和眼睛接触可引起灼伤 误服造成消化道灼伤 粘膜出血或休克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 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有灼伤 就医治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 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 就医 烧碱消防措施 危险性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遇潮时对铝 锌有腐蚀性 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本品遇到水或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灭火方法 雾状水 沙土 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穿戴耐酸碱服 耐酸碱手套 耐酸碱眼镜 远离易燃物 可燃物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轻拿轻放 防止包装及容器破坏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进食和饮水 饭前洗手 储存注意 储存于阴凉 干燥 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 热源 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 包装必须密封 切勿受潮 应与可燃物 酸类分开存放 浓硫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健康危害 对皮肤 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 结膜水肿 角膜混浊 以致失明 引起呼吸道刺激 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 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 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 腹膜炎 肾损害 休克等 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 重者形成溃疡 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 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 甚至角膜穿孔 全眼炎以至失明 慢性影响 牙齿酸蚀症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和肺硬化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 具强腐蚀性 强刺激性 可致人体灼伤 应急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 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 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 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水大量放热 可发生沸溅 与易燃物 如苯 和可燃物 如糖 纤维素等 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 甚至引起燃烧 遇电石 高氯酸盐 雷酸盐 硝酸盐 苦味酸盐 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 发生爆炸或燃烧 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硫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剂 干粉 二氧化碳 砂土 避免水流冲击物品 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浓硫酸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 注意通风 操作尽可能机械化 自动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 穿橡胶耐酸碱服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火种 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 可燃物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还原剂 碱类 碱金属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 应把酸加入水中 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 通风的库房 库温不超过35 相对湿度不超过85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易 可 燃物 还原剂 碱类 碱金属 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剧毒品 剧毒品名录 氰化物 汞氧化物 砷的氧化物等 剧毒品的管理我公司涉及的剧毒品是质检中心用到氧化汞 购买剧毒品必须持有当地公安局出具的 剧毒化学品使用许可证 五双 制度 双人保管 双本账 双锁 双人领物 双人收发 职业危害因素分类 化学危害因素 物理危害因素 生物危害因素1 化学危害因素 1 工业毒物如液碱 硫酸 苯 汞 锰 一氧化碳 氨 氯气等 2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 煤尘 石棉尘 水泥粉尘 有机性粉尘 金属粉尘等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 2 物理危害因素 1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 中暑 高湿 低温 高气压 减压病 低气压 高原病 等 2 电离辐射有x r射线和中子流等 3 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 红外线 高频电磁场 微波 激光等 4 噪声 5 振动 3 生物危害因素皮毛的炭疽杆菌 蔗渣上的霉菌 布鲁杆菌 森林脑炎 病毒 有机粉尘中的真菌 真菌孢子 细菌等 如屠宰 皮毛加工 森林作业等 我公司的职业危害因素 液碱 硫酸 噪声 一氧化碳 铝土矿尘 石灰尘 辐射 高温 氧化汞等 4 化学品的环境危害生产废物 事故排放 其它废物可对环境造成危害 环境危害分类 对大气的破坏 破坏臭氧层 酸雨 光化学烟雾 对土壤的危害 土壤酸化 土壤碱化 土壤板结 对水体的危害 水体的 富营养化 赤潮 重金属如汞 农药等在水生生物体内富集 5 燃烧燃烧三要素 可燃物 助燃物 着火源火灾类型 A B C D E类火灾灭火的最佳时间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 逐渐发展 直到熄灭的过程 火灾随燃烧時間的变化特点 对准火焰的根部 灭火的最佳时间 5 7分钟之内 火灾逃生 爆炸 物理爆炸 化学爆炸 核爆炸 我公司涉及到锅炉 压力容器 压力管道 乙炔气瓶是危险源 事故报告时限 依据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 第二章第9条 10条 11条规定事故现场人员立即报告单位主要负责人单位主要负责人1小时内报告县级安全管理部门县级安全管理部门2小时内报告按照一般事故 较大事故 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分别报市政府 省政府和国务院 工亡赔偿 前提做工伤鉴定 职工因工死亡 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 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 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 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标准为 配偶每月40 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 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 规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011年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 18w多 报警时需注意的事项拨叫119火警电话报警公司名称起火时间详细地址及附近较明显的建筑物燃烧物的性质和火势扩散情况人员伤亡及被困情况派人到消防车可能来到的路口接应 订立劳动合同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 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 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这个是 职业病防治法 安全生产法 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 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事故预防 人 机 料 法 环五方面 正确使用劳保用品 最后一道防线 为保障员工人身安全 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必要的 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 以避免或者减轻作业和事故中的人身伤害 同时 有关法律要求员工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比如从事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