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早读材料.doc_第1页
高中语文早读材料.doc_第2页
高中语文早读材料.doc_第3页
高中语文早读材料.doc_第4页
高中语文早读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周一、以下各字只有一种读音,请牢记残垣yun 攻讦ji 肯綮qng 讪笑shn 筵席yn 仓廪ln 股肱gng 框架kung 嬗变shn 赝品yn 觇视chn 蛊惑g 岿然ku 赡养shn 央浼mi 谄媚chn 棺椁gu 跬步ku 商榷qu 一爿pn 阐明chn 盥洗gun 老趼jin 赏赉li 饴糖y 忏悔chn 广袤mo 羸弱li 深邃su 屹立y 掣肘ch 规矩ju 罹难l 翌日y 琛宝chn 皈依gi 莅临l 哂shn笑 肄业y 嗔怪chn 瑰丽gu二、近义词辨析暴发、爆发: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暴发:(1)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爆发:(1)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2)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三、熟语:1饱汉不知饿汉饥。 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例句: “一个法国人曾挺疑惑地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老把忙挂在嘴边,简直是不懂得享受生活,我没搭理他,因为他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你们国情是虚位待人,我们的国情是多人待一位。”(春城晚报) “或者是他们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知道民工等着这钱去治病救命,等着这钱给儿子交学费。”2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例句: “这次深圳市有关方面之所以安排曾在中国证券市场翻云覆雨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出山,标准也就是这一条,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是邓小平著名的猫论,是对生产力标准的一种形象化表述。” 3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例句:“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鲁迅拿来主义)“法海和尚见许仙不答应,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关了起来。”(西湖民间故事?白娘子) 4留尾巴。 比喻事情做得不彻底,还留有问题。 例句:“改革户籍制度不要留尾巴”(深圳商报)“三大原则是不给政府添麻烦,不给职工留尾巴,不给银行甩债务。”(广东建设报) 5露馅儿。 比喻暴露了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情。 例句:“人到了一个高度的时候低不下来,反之,一个层次很低的人怎么装高雅也都会露馅儿。”(北京青年报)“车祸使非法运输行为露馅儿” 四、古诗鉴赏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注释 杜十四:作者友人,不详其名。十四:排行。古人有名有字,有排行。长辈对晚辈,可直呼其名,平辈之间,只能称其字,不得直呼其名。唐代人连字都不常用,一般熟人都以排行相称呼。排行是从祖父算起的,杜十四不是他父亲的第十四个儿子,而是他祖父的第十四个孙子(含叔伯家堂弟兄)。荆:今湖北一带,古属荆楚之地,指送别之地,当在长江中游。吴:指今苏南、浙北一带,古属吴地,指行人即杜十四将去的地方,即长江下游的江南。【译文】荆州和吴郡是接壤的水乡,你离去的时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太阳将要落山,远行的小船将要停泊在何处?抬眼向天的尽头望去,真让人肝肠寸断忧伤至极。赏析 首句宽慰对方,暗关送别之事:荆吴相接,何况以水为乡的荆吴人对漂泊生活习以为常,不应以暂离为憾事。次句承“水为乡”说到正题:春江渺茫,正好行船。三、四句撇景人情:一片征帆穿行于渺茫的春江上,日暮时分,停泊在何处?放眼望去,孤帆早已消失天涯之际,惜别之情令人柔肠寸断。“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渺、雨雾濛濛,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末一句“天涯一望断人肠”点明别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与“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王维齐州送祖三诗)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异曲同工。五、美文赏读唐诗里的中国吴克己 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唐朝,所以在今天,唐装才重回我们的衣柜,中国结又重系我们的裙衫,唐时的歌曲包上了摇滚的外壳,又一遍遍回响在我们耳畔爱中国,可以有一千一万种理由,选一个最浪漫的理由来爱她吧唐诗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唐诗!爱唐诗,更爱中国。站在世纪的长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唐朝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唐朝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无论是沙场壮士征夫一去不还的悲壮,还是深闺佳人思妇春花秋月的感慨,唐诗之美,或痛彻心扉,或曾经沧海,或振奋人心,或凄凉沧桑,都是绝伦美奂,久而弥笃。翻开唐诗三百首,读一首唐诗,便如拔出了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精光黯黯中,闪烁着一尊尊成败英雄不灭的精魂:死生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梦一场,仰天长啸归去来都在滚滚大浪中灰飞烟灭。多么豪迈的唐诗呵!读一首唐诗,宛如打开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氲香气中,升腾起一个个薄命佳人哀婉的叹息。思君君不知,一帘幽怨寒。美人卷帘,泪眼观花,多少个寂寞的春夜襟染红粉泪!多么凄美的唐诗呵!浅斟低吟,拭泪掩卷。 寒山寺的钟声余音袅袅,舒展双翼穿越时空,飞越红尘,似雁鸣如笛音,声声谱回肠。世事更迭,岁月无常,更换了多少个朝代的天子!唐宗宋祖,折戟沉沙;三千粉黛,空余叹嗟。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唯有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依然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唐朝的江枫渔火,就这样永久地徘徊在隔世的诗句里,敲打世人浅愁的无眠。 唐朝的月明。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唐朝的酒烈。引得诗人纷纷举杯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醉卧中人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唐朝的离别苦。灞桥的水涓涓地流,流不断历历柳的影子。木兰轻舟,已理棹催发,离愁做成昨夜的一场秋雨,添得江水流不尽。折尽柳条留不住的,是伊人的脚步;挽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岁月的裙袂。一曲离歌,两行泪水,君向潇湘我向秦。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何地再逢君呵? 唐朝的诗人清高。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一路狂舞,一路豪饮。舞出一颗盛唐的剑胆,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虚名。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舟,踏遍故国河山,一生哪肯摧眉折腰! 唐朝的红颜多薄命。在刀刃上广舒长袖轻歌曼舞,云鬓花颜,泪光潋滟。都羡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马嵬坡下一抔黄土掩风流。情不可依,色不可恃。一世百媚千娇,不知谁舍谁收。长生殿里,悠悠生死别,此恨绵绵。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三百篇诗句在千年的落花风里尘埃落定。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听一听巴山夜雨的倾诉、子夜琵琶的宫商角羽,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间忘了今夕何夕。 唐装在身,唐诗在手,祖国在我心中。【赏析】唐诗是中国最值得骄傲的辉煌篇章,唐诗是跃动在几千年血脉里的快乐与忧伤。唐诗里的中国流淌在作者的笔下,象五彩斑斓的油画,象钟鼓齐鸣的交响,象花团锦簇的山野,象永难复制的春梦。作者文采洋溢,他将唐诗中的经典意境和人物娓娓道来,牧童、征夫、思妇、寒山寺的钟声、春江花月夜的明月、灞桥的离别、醉中起舞的浪漫,他将唐诗比作“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精光闪烁,比作“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氲香气缠绵在每一个梦里。他将我们熟悉与不熟悉的唐诗的意境融入到自己的描写中,激情洋溢,诗情缠绵。高三语文早读材料 第六周一、 以下各字只有一种读音,请牢记联袂mi 胜券qun 阴霾mi 瞠目chng 诡谲ju 撂下lio 拾掇du 鹰隼sn 鬼蜮y 临摹m 舐犊sh 忧悒y惩罚chng 聒gu噪 拎着ln 谥号sh 伛y偻l 炽热ch 果脯f 伶仃dng 玉玺x 敕ch令 骸hi骨 橹棹zho 手癣xun 苑囿yu 寒伧chen 掠夺l 狩猎shu 掾吏yun虫豸zh 号召zho 麻痹b 熟稔rn 陨石yn 抽搐ch 河埠b 马厩ji 二、近义词辨析感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 很深。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感触三、易错成语小辑(一)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3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4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5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6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8 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四、诗词鉴赏送人东归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注释】 荒戍:荒废的旧垒。落黄叶:指秋季木落。浩然:意气充沛貌,此形容归志。故关:旧时的关塞。汉阳渡:长江的渡口,在今湖北武汉市。此与下句为互文,即“高风初日汉阳渡,初日高风郢门山”。“高风”即秋风。初日:即晓日。郢门山:即荆门山。何当:唐人语,诗中常见,即“何时”、“何缘”。樽:古时盛酒之具。樽酒:犹言“杯酒”。【译文】荒凉的边塞落满黄叶,你坚决地要离开故乡。秋风中从汉阳渡出发,第一天就可以到达郢门山。茫茫江上有几个人?只有孤舟从天涯回还。何时才能再相见,举起酒杯安慰离别的愁颜。【赏析】 温庭筠作行旅、送别诗,多用五字律体,与瑰丽的七言律诗、五言排律或乐府诗迥然不同。这首送别诗和作者一向婉约纤丽的风格不同,境界雄浑壮阔,慷慨悲凉。首联点明题目:在黄叶纷纷坠落的荒凉冷落的古堡中,你心浩然有远志,出关回乡。起调高唱,自是不凡。颔联写景:巍巍高山,浩浩大江,飒飒秋风,杲呆旭日,都在为即将离开渡口乘船东归的友人壮行色。颈联抒情:归舟孤零零地消失在天际,江东亲友大概正望眼欲穿,切盼归舟从天际飞来,还有哪些故人在江东接待你呢?尾联表惜别之情:我们开怀畅饮吧,酒能销解离愁别绪,更何况,此时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一次相见。从形式上说,这首诗“是五言律诗的正格。起承转合,思维逻辑很清楚。中间二联,一写景,一抒情,也符合宋人一虚一实的要求。结句所表达的也是一般人临歧握别时的思想言语”(施蛰存)。另外,“这首诗逢秋而不悲秋,送别而不伤别。如此离别,在友人,在诗人,都不曾引起更深的愁苦。诗人只在首句稍事点染深秋的苍凉气氛,便大笔挥洒,造成一个山高水长、扬帆万里的辽阔深远的意境,于依依惜别的深情之中,回应上文浩然,前后紧密配合,情调一致。结尾处又突然闪出日后重逢的遐想。论时间,一笔宕去,遥遥无期;论空间,则一勒而收,从千里之外的江上回到眼前,构思布局的纵擒开合,是很见经营的。”五、美文鉴赏横穿诗经的河流洪 烛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掀开诗经的第一页,总是那条河流阻挡住我的去路,所以我无法真正进入文字背后的生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记载了古老的爱情与农事,两千多年前的浪花溅湿我苍苔斑驳的草鞋。谁曾经贴着水面行走,并且歌笑歌哭我们该如何解释这些失传的影子,和保留了自由的灵魂? 淑女与君子,艄公与过客,母亲与儿女,乃至时光与记忆,隔着同样一条河遥遥相望,构成周而复始的白昼和黑夜。如今,它又借助单薄的纸张,间断了祖先的吟唱与后辈的倾听这条跟血缘、传统、汉语有关的河哟。人间的银河。此岸是高楼广厦,齿轮与车辆,灯火通明的都市,而彼岸呢,彼岸有采薇的村姑、祈雨的礼仪,以及以渔猎为生的星罗棋布的部落 英国诗人库泊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诗经在我心目中,尊贵如东方的圣经,记录着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光荣。在这部边缘泛黄的籍典里呼吸的男女居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岩石,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余温尚存。只有阡陌属于自己。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阡陌之上,聆听着大自然苍老的声音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恩的心情。村野气十足的诗经象征着一个时代,民歌的时代,那也是人类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代。在大自然的露天课堂里,稚气未脱的书声琅琅。连文盲都可能成为真诚的歌手只要他用心灵读懂造物主手中的无字天书。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些目睹造物主的指纹而成长的无名诗人,在平凡的劳动、情爱、游猎中获得神秘的智慧。和这些诗兴大发的自然之子相比,我们是苍白的,一生所触及的仅仅是书本、墙壁、道德以及间接的经验。今天的世界已经是被修改了的原稿。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我们很难发现上帝的手迹灵感的花朵,因为贫血而枯萎,而失去了天真。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不读诗经,简直无从想象,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事情?死亡的人物、流亡的事件、中断的对话,伴随坠落的星辰,从纸上重新浮现借助音乐与文字的力量。耕种、狩猎、婚嫁、祭祀、园艺、兵役是人类一代又一代遗传的生活方式。哦,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经总把我带回农历的年代,我开始低头寻找一把祖传的农具(譬如名称古怪的末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仿佛置身于鸡犬之声相闻的村庄,模仿祖先熟稔的农事,刀耕火种。在阅读中,我延续着古人的生活 或许,这是本该继承的宿命?诗经里的雷鸣电闪,使一个失去记忆力的人,蓦然想起如此众多的人类的往事。这是一座不上锁的往事的仓库。风雅颂。赋比兴。诗经会将你领进一个河汊密布的地带,弥漫的水雾扑面而来,模糊了你的玻璃镜片。 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之河,在台灯下读书,你愿意做一尾潜泳的鱼吗?哦,在诗经里的掌纹里游动。那苍老的浮云与涛声,遗传在我们的血管里我们的血管,业已形成那条河的支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诗经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在地图上无法查证的河,可河边的植物却是极其著名的,它叫做蒹葭。这是一种和爱情有关的植物,我们无法忘记它。 蒹葭是因为一位美丽的守望者而出名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时代的爱情,以蒹葭作为标本。我们今天的芦苇,前世都曾经是蒹葭平民化的身份,也无法篡改其贵族的血统。哦,古老的植物,古老的爱情。正如若干年以后,汉乐府的时代,民歌里的爱情,是以陌上桑命名的(因为一位叫罗敷的采桑女子)。 诗经还帮助我们认识了更多古朴的植物,譬如荇菜、卷耳、苤莒、蘩(白蒿)、薇(野豌豆苗)、栩(柞树)、堇葵我们通过这些生僻的名字,徒劳地追忆某种遥远的生活和已逝的风景。月光如水的夜晚,窗外洋溢着往事混杂的莫名的芳香,我们仿佛洞察到那些静若处子、纤尘不染的植物,重重封锁住道路、篱笆、井台和远方的家园像一幅饱经沧桑的褪色的插图。哦,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先民们的起居安息,也隐约散发出温柔的植物的气息。 我们无法回到诗经的时代,男耕女织的时代,或者说,我们无法恢复古人的那份单纯与天真。那简直堪称人类的童年所以诗经里回荡着银铃般灿烂的童音,无法模仿。在充斥着欲望、高音喇叭的现实中,这属于天籁了。做天籁的听众,是幸福的。古人以纠缠的音乐的旋律结绳记事,那粗糙的双手搓出来的牧歌,鞭挞着我们世故的灵魂:该往何处去放牧自己失落的童心呢?我们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丧失了原始的浪漫与激情。诗经里的那条河,已经流淌两千多年了,沿岸有数不清的读者,饮水思源。这条民间的河流哟。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岸边的伐木者,面目模糊,背对着我从事永恒的职业。我只注意到一柄闪亮的斧头,被举过头顶。整部诗经,都回响着斧头砍伐树木的声音。今天晚上,那柄远古斧头,又在敲击我麻木的耳膜。这是一种提醒:有一群人,仍然在岁月的河边坚持【赏析】我们都读过诗经中的经典篇章,但我们的心头是否曾经跳动起那些美丽悠远的画面,那些古老动人的情感?作者以诗经中的篇章串起全文:关雎中因爱情流淌的河流,淑女与君子的真诚向往;七月中原始的农耕生活,古老的乡村田园;蒹葭中弥漫的水雾,与爱情有关的丛生的芦苇;采薇中孤独的回归,饱经沧桑的远方的家园;伐檀中响亮的斧声,那些古老岁月的坚守作者用浪漫多情的想象去描述诗经中的意境,那些风景与人物与村庄与植物带着古典与朦胧的美感,跳跃在读者的眼前,引发我们对现实的思考,对纯真与古典的怀想。高三语文早读材料 第七周一、 以下各字只有一种读音,请牢记摩挲su 塑料s 沼气zho 从容cng 豢养hun 蓦地m 琐屑xi 肇事zho 淙淙cng 内讧hng 趿拉t 针砭bin 粗糙co 回溯s 内疚ji 绦虫to 砧板zhn 粗犷gung 毁谤hu 讷言n 田塍chng 箴言zhn村妪y 昏聩ku 泥淖no 畋猎tin 缜密zhn 皴裂cn 混淆xio 奴婢b 同胞bo 拯救zhng 打烊yng 讥诮qio 盘桓hun 恸哭tng 整饬ch 呆板di 机械xi 滂png沱 二、近义词辨析呈现、浮现: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指具体的事物在眼前显现出来。“呈现”较清楚,持续的时间长,多是直接看到的(不是想象的);呈现多在事物本身,有时在人的眼前;对象多是现实的事物,如颜色、景色、神情、气氛等。“浮现”往往是影影绰绰的,持续的时间较短,多是想象的,有时是直接看到的;浮现多在脑中、眼前、脸上等。对象多是人的形象、印象、往事、表情等。有时可换用,如“脸上呈现(浮现)出喜悦的神情”。三、易错成语小辑(二)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常误用为贬指。12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13 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15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似的还有“巧夺天工”。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2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四、诗歌鉴赏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 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 天宝十四载(755)爆发了安史之乱,次年长安陷贼。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此诗当于是年重阳写于凤翔。诗人本为江陵人,已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强欲:勉强。无人送酒:据南史隐逸传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后来太守王弘派人送酒来,才醉饮而归。这里既指没人来送酒助兴,也寓有战乱未平之意。遥怜:远念。傍:靠着。战场:作者写这首诗时,长安还在叛军手中。【译文】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赏析 这首诗将个人忧思与国家动乱的时局结合起来表现,很有时代特征。诗人从重阳想到登高、饮酒、赏菊,再由故园之菊想到沦陷的长安城,构思谨严。首二句扣题写登高:今年重阳,适逢战乱,行军途中,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可惜战乱未平,无人送酒助兴。三、四句借助联想表达思乡之情:重阳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尤为远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垣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着。“不言思乡之深,而浓浓的乡思却透过纸背渲染了出来;不言人民遭受战火蹂躏,而对平息安史之乱的渴望,又在言语之外表现了出来。这样丰富的联想,深厚的意蕴,巧妙的手法,使诗的意境和韵味得到了升华。”(羊春秋)俞陛云先生评曰:“黄花三径,又发秋光,故少陵有丛菊故园之咏。复花发战场,感时溅泪,况未休兵,谁能堪此。嘉州尚有见渭水思秦州诗云: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平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亦思家之作。心随水去,已极写思乡,而此作加倍写法,感叹尤深。”刘永济先生亦评曰:“此诗因登高而感于无人送酒,又因送酒无人而联想及故园之菊,复因菊而远思故园在乱中。所谓弹丸脱手(谢跳语王筠曰: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见南史王筠传)于此诗见之矣。”五、美文赏析黄河明月里柏峰 在最后一片红叶飘落了的季节,我突然决定去黄河岸边,想让汹涌的黄河冲刷掉灵魂上的污垢,让我再次振作起来。很久以来,一直走不出李商隐那哀愁伤感诗的氛围,在我的书案上,几乎全部都是李商隐的诗集和有关李商隐生平的资料我在写一部关于李商隐的书,他的身影每每在我眼前晃动,这样,我的灵魂就一刻不能休歇了,一刻不能摆脱梦魇一样的精神压迫。 今天,我来到黄河岸边,想让我的胸间激荡起黄河雄壮的旋律! 当我站在黄河北岸的悬崖峭壁上,思绪还在翻滚,像这脚下的黄河水一样在拧着旋子咆哮着卷起千堆雪。我知道,一个人总是有烦恼的,没有困顿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在黄河的面前,看见黄河那巨涛大浪隆隆作响一往直前滚滚东流去,人就显得太渺小了。内心蓦然间回响起震撼天地的英雄交响乐,身心全被黄河涂上了悲壮的色彩。 这里是辽阔的黄河沙滩,沙滩上是一片片密密实实的芦苇,连接着远方的尽头。在深秋的季节里,芦花像是白色的云朵从天际涌来,形成了极为壮观的怒涛云海,裹挟着浩荡气流的寒风,和着黄河的隐隐如雷一样的咆哮声,组成了黄河绝美的动态的天地大图在这幅大图之中,你不能不激动,不能不感到全身的血液在哗哗地流淌,不能不感到呼吸的紧迫,不能不感到眼前一阵眩晕! 书斋里的生活,局限了人的视野,墨水瓶里断然不能兴起壮阔的波澜。在黄河和黄河沙滩芦花飘飞的地方,才有可能使你的思维空间得到极大的拓展,使你的被书籍束缚的灵魂得到极大的自由,使你尽量地扩张胸怀接纳天地原始的浩然大气,彻底摆脱从骨头缝渗透出来的酸味,涤荡污垢的心灵,让心灵的翅膀飞扬起来,人也变得十分畅快。我知道,这是黄河赐予我的最好的礼物,也是黄河接纳了一个失意游子的巨大热情。精神的蜕变意味着精神的新生,从书斋走向黄河,把从天上而来的黄河水引入墨水瓶,就使人获得了自信和勇气,在键盘上也许就会生起云烟,也许能回响着黄河铿锵的涛声波韵!我深知,这是很艰难很痛苦的艺术探险过程,需要全部的心血浇灌和绞尽灵魂的汁液,才能满足一种不懈努力的追求和成就一种事业。黄河的岸滩上,远远地有一片萧疏的树林,树叶在白霜的浸染下,像酒醉了一样的红,红得热烈红得沉静。在黄河的岸边,这样的树林给黄河布置了生命的色彩,也给黄河大写了无限的诗意。西厢记里的送别,不就是在这树林里进行的吗?黄河壮阔和沉稳的性格,影响了黄河流域人们的性格,即使在爱情问题上,也表现得细腻而深刻,没有了虚伪的成分,有的只是生生死死的爱恋和永远轰荡在内心的激情。虽然,这激情往往显得悲壮淋漓,但比起莺飞燕舞的江南人家,比起小桥流水的卿卿我我,我认为来得更为热烈和伟大。黄河的风景,不是“新林二月孤舟还,水满清江花满山”的小家子模样,而是“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的英雄气概! 九曲黄河,叠影了一部中国历史,滔滔东逝水,便是中国的血脉了。黄河要是看中了谁,谁就可以成蛟成龙!要得天下,就得“逐鹿中原”。黄河的每一滴水,都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斑驳的图影;黄河的每一寸泥沙,都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高山峻岭。面对黄河,我的心被鼓荡起来了,听见了黄河深处那黄钟大吕般的神秘的希音,我在荒坡上就地折了三根蒿草,插在这积淀了千万年的沙滩上,权借以为香烛,跪拜黄河,跪拜上苍 我的思绪还丢落在黄河浑黄的土色的浪涛里,这时际,暮色苍茫,起伏连天的远山已经隐身了,只留下淡淡的线条粗犷的轮廓。青山遮不住,不时传来鹧鸪的寂寞而冷切的叫声。红彤彤的日头,竭尽全力耀出最后的一闪,天地渐渐融入了黑色之中。在黄河尽头水天相接的地方,蓦然升起了一轮灿烂的明月,黄河上下顿时闪现出银色的水光。原先消失在暮色里的青山,在月光下,居然也鲜明地峥嵘出身躯。我惊奇地看着这一切,似乎黄河慢慢地流入到那遥遥的明月里去了;而明月得到黄河的滋润,也变得沉甸甸起来,笼罩着氤氲着黄河的水汽,吐出的光华便有了黄河生命的韵味。其实,黄河是依傍了明月才有了现在的气象,明月装饰了黄河,明月把黄河揽在自己温暖的怀中,给了黄河坦荡的心灵和不可摧毁的勇气。想到这里,我的心头一阵轻松,豁然明朗起来。万里黄河明月中,我不也是在明月里了吗?听着黄河夜间的低语,我慢慢走向明月【赏析】这是一首古老文化精神的赞美诗,这是一次心灵与历史的回归之旅。作者走不出李商隐的个人哀愁伤感,不能摆脱梦魇一样的精神压迫,而站在黄河面前,见巨涛大浪一往无前滚滚东去,大自然的豪迈之气涤荡心胸,彷徨和忧郁之情一扫而光。他展开联想,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写黄河沙滩,芦花像白色的云朵形成怒涛云海,寒风和着黄河如雷一样的咆哮声,描绘出黄河绝美的天地大图。他运用对比手法,评论黄河风景不是江南“新林二月孤舟还”的小家子模样,而是“黄云万里动风色”的英雄气概。他深刻反思,虔诚祭拜,在黄河的壮美中寻找着炎黄子孙情感的家园,在寥廓的明月光里感悟着生命的韵味,文如画,画如诗。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 第八周一、 以下各字只有一种读音,请牢记。既往不咎ji 戛然而止ji 嗟来之食ji 桀ji骜o不驯xn 踽踽j独行 开门揖盗y 溘然长逝k 枯草断茎jng 脍kui炙zh人口 厉兵秣马m 流言蜚语fi 卖官鬻y爵ju面面相觑q 命运多舛chun 呶呶no不休 拈轻怕重nin 女娲补天w 呕心沥血u 皮开肉绽zhn 胼pin手胝足zh 前倨后恭j 钟灵毓y秀 自暴自弃bo 自惭形秽hu 有恃无恐sh 引吭高歌hng 忧心忡忡chng 譬如p 紊乱wn 自诩x 玷污din 脊梁j 剽窃pio 翁媪o 租赁ln 凋敝dio 计较jio 婆娑su 斡旋w 罪愆qin 吊唁yn 既然j 剖析pu 二、近义词辨析颁布、公布:前者指公布(法令条例、大的正规性文件)。后者指(法令、文告、团体的通知)公开发布。篡改、窜改:前者指用作伪的手段对历史、理论、政策等故意改动或曲解;后者是一般意义上的改动。筹划、筹备:前者指想办法,定计划/筹措(钱粮);后者指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准备。三、易错成语小辑(三)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22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23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24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25 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26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27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28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29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30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四、诗词回顾锦瑟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书愤 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五、诗歌鉴赏台 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释 台城:亦叫“苑城”,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本为三国时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之后,一直是六朝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也是六朝的上层统治者荒淫享乐的场所。霏霏:雨细密的样子。六朝如梦:从东吴到陈,六个短促的王朝像梦境一般走向灭亡。【译文】江上春雨霏霏岸边青草离离,六朝往事如梦只剩春鸟悲啼。最无情的还是台城外的垂柳,依旧轻烟般的笼罩十里长堤。 赏析这是一首凭吊六朝遗迹的诗。作品描写了台城的美丽春景,抒发了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历史兴亡之感,表现了诗人对唐王朝行将灭亡的迷惘哀伤之情。首句不写台城,而写江雨江草,着意渲染氛围:江面上细雨霏霏,烟雾笼罩,岸边春草茂密生长,碧绿如茵,江山如旧,万古常新。次句写六朝如梦:六朝如过眼烟云,像一场幻梦,如今只剩下一片遗迹,只有鸟儿在空中鸣啼,六代豪华已无处寻觅,只有想象而已。三、四句以杨柳的“依旧”暗示人世的沧桑,以物的“无情”反衬人的伤痛:当年十里长堤,杨柳堆烟,曾经是台城繁华景象的点缀;如今,台城已经是“万户千门成野草”,而台城柳色,却“依旧烟笼十里堤”。但这再已不是对往日那种繁华的点缀,所衬托的只是荒败的景象。“诗人采取烘云托月的手法,把自己的哀愁,渗透到霏霏的江雨、萋萋的江草、断续的鸟啼、凄迷的烟柳中去,形成深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感交织而成的悲剧氛围。让读者从这荒凉寂寞的画面中,从迂缓低沉的旋律中,去体察作者的深层底蕴。并以景物的依旧,反衬六朝繁华的如梦;以烟柳的无情,反衬诗人的多感,从而暗示出六朝的悲剧,又在一幕一幕的重演,一个腐朽的王朝又将化为一场春梦。人们将来在凭吊它的历史陈迹时,也会像我们今天凭吊六朝的历史陈迹一样,一种世事沧桑、人生如梦的悲叹,也会情不自禁地从心底深处发出来的。这就是此诗所要表达的丰富的内涵。”(羊春秋)刘永济先生评曰:“六朝如梦,一切皆空也。依旧之物,唯柳而已,故曰无情。然则有情者不免感慨可知矣。此种写法,王士祯所谓神韵也。”六、美文鉴赏:哭泣的圆明园张晓惠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断壁残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飕飕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渺的湖水,我走啊走,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汉白玉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一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