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学习目标 1了解“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2知道“十月战争”的经过及结果,认识阿拉伯世界取得成果的原因及该战争的深远影响。3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东的和平进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一、“六日战争”1背景(1)埃及与叙利亚一度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使以色列面临南北夹击的威胁。(2)巴勒斯坦法塔赫等联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把抗击以色列斗争推进到有组织、有统一领导的阶段。(3)美苏大国卷入,使以、阿之间的矛盾更加复杂。(4)1967年4月,以叙发生冲突,迅速发展为空战。2经过(1)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发动“闪电战”,以军6天之内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大片领土。(2)联合国积极干预,交战国接受停火决议。3结果(1)阿拉伯国家遭受了人员和领土上的重大损失。(2)以色列占领新的领土,人员伤亡不大。二、“十月战争”1原因:为了收复失地和洗刷耻辱,阿拉伯国家积极备战。2经过(1)开始: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同时进攻以色列。(2)初期:埃及、叙利亚迅速推进,巴解游击队配合行动。(3)转折:以军调整部署,展开反击,战场形势出现逆转。(4)结束:联合国安理会要求停火,10月下旬战争结束。3结果(1)埃及、叙利亚收回了部分失地。(2)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以埃、以叙军队之间的缓冲区。4影响(1)阿拉伯国家表现出团结一致的精神。(2)“石油武器”的运用引发了西方国家一场新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三、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1和平共识:中东交战各方认识到战争不能解决矛盾,于是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阿以争端的中东和平进程拉开了帷幕。2埃以和解(1)1978年,埃以在美国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和解。(2)1980年,埃及和以色列建交。3巴以关系(1)缓和20世纪80年代初,双方基本接受“以土地换和平”原则。1993年9月,巴以签署宣言,以色列生存权得到承认,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正式成立。1998年10月,巴以达成临时和平协议。(2)问题首要问题是耶路撒冷问题,双方都想将其作为首都。其次是有关犹太定居点问题。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中东和平进程面临挑战。(3)趋势:通过政治谈判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点拨埃及、叙利亚等国的联合,巴解组织的成立,促使以色列实施了对埃及等国家的主动打击。引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借助战争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的领土,使阿以之间矛盾扩大。点拨从“六日战争”的背景及战争过程中,都能看到美苏对抗的影子。说明超级大国进一步卷入了中东利益纠纷,增加了中东问题解决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思考(1973年)10月17日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立即减少他们的石油产量直到以色列军队从1967年6月战争中占领了阿拉伯领土上全部撤走和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减少石油产量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提示:目的:以石油为武器,打击以色列和亲以色列国家,维护自身利益。影响:“石油武器”的运用,成为引发西方国家一场新的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显示了产油国联合斗争的巨大威力,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点拨长期的战争严重阻碍了中东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给当地人民造成巨大灾难。以色列占据阿拉伯国家的部分领土,但却始终无力使阿拉伯国家承认它在中东的合法地位,而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也无法通过战争收复失地。思考埃及的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总统是战争的英雄、和平的英雄,他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萨达特墓碑上的铭文萨达特总统为什么被称为“和平的英雄”?他的行为有什么影响?提示:萨达特总统率先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中东问题。影响:埃及与以色列握手言和,开始了中东的和平进程。主题一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艰难性核心必记1复杂性(1)联合国的分治决议造成了阿以之间领土的处置不均,使两个民族产生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2)随着能源危机的加深,西方各国加紧了对中东地区的争夺,使这一地区局势骤然升温。(3)冷战导致中东地区出现两大阵营式的对立和“不战不和”局面的长久维持,并直接或间接引发中东战争。(4)地区霸权主义抬头,不断出现恐怖暴力事件,尤其是巴勒斯坦内部“以暴抗暴”的活动和以色列“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造成中东问题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5)联合国受大国摆布,在一些问题上摇摆不定,在解决地区冲突问题上缺乏力度,对世界局势的控制力不强。2艰难性: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长期的民族仇恨,导致两大民族互不信任;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内部复杂的权力斗争;美国仍然推行全球霸权政策。这些因素都使得中东问题难以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史料印证材料一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材料一美国学者的言论表明中东地区战略位置重要,是美苏霸权主义的必争之地。材料二奥巴马却“似乎”认可了以色列现在对哈马斯目标展开的猛烈攻击。他当时说:“如果有人深夜向我两个女儿的卧室扔炸弹,我会尽我所能去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我预计以色列也会这样做。”思考:材料二说明导致中东混乱局面的原因有哪些?提示: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暴力反抗和以色列的地区霸权主义政策。对点巩固1主要大国纷纷涌入中东地区,加剧了这一地区的动荡不安,它们参与争斗的出发点是()a维护世界和平b保护犹太人的安全c实施战略控制d同情阿拉伯人解析:选c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中东地区不仅地理位置相当重要,而且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大国的介入是为了扩充自己在世界范围内的利益,尤其是战略需要,故选c项。主题二认识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核心必记1和平成为共识(1)巴勒斯坦问题必须在联合国有关决议的框架基础上,摈弃武力镇压和恐怖活动等极端做法,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寻求双赢结果。(2)战争并没有使问题得以解决,反而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只有通过谈判才能真正实现问题的解决。2和平之路艰难展开:埃以在美国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了和解;阿以在联合国有关决议下,基本接受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1993年以后,整个中东形势有所缓和。3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耶路撒冷问题;其次是犹太定居点问题;最后是频发的暴力事件,给和平之路带来阴影。史料印证材料一确认为履行宪章原则,必须于中东建立公正及持久和平,其中应包括实施下列原则:(一)以色列军队撤离其于最近冲突中所占的领土。(二)终止一切领土要求,或交战状态,尊重并承认该地区每一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与其在安全及公认的疆界和平生存、不受威胁及武力行为的权利联合国安理会第242号决议(1967年11月22日)为在中东建立公正、和平的秩序,联合国安理会在1967年11月22日决议实施以下原则:终止一切领土要求;结束交战状态;尊重各国主权,尊重生存权利等。但该决议并未得到真正实施,因为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拒不归还新占领的土地。材料二拉宾和拉宾身上所带的被鲜血染红的和平之歌歌词思考: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进程是否一帆风顺?举例说明。提示:以拉宾为代表的爱好和平的人民为中东和平进程而努力着。不是。1995年拉宾遇刺身亡。对点巩固2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总统萨达特转变政策,改变了与以色列的对立态度。这说明()a交战双方认识到战争不是解决矛盾的好办法b阿以争端很快就能得到解决c埃及和以色列建交d萨达特受制于美国被迫改变政策解析:选a长期的战争并没有解决阿以矛盾,他们认识到矛盾不可能通过战争解决。但由于矛盾的复杂性,使得中东和平之路较为曲折,b项错误。埃及和以色列建交是和解的具体成果,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a项。一、选择题120世纪50年代,阿拉伯人的传奇人物阿拉法特组织加沙的巴勒斯坦青年成立了“法塔赫”,该组织的斗争目标是()a将以色列赶出巴勒斯坦地区b在巴勒斯坦建立强大的伊斯兰国家c建立尊重信仰和消除种族歧视的国家d维护阿拉伯地区的石油资源解析:选c“法塔赫”的成立,是为了巴勒斯坦国家的建立,主张建立尊重宗教信仰和消除种族歧视的国家。故选c项。2埃及总统萨达特曾说:“如果我们能在西奈夺回10厘米的土地,并站稳脚跟不撤退,那么我们就彻底改变东西方对我们的态度,改变一切,特别是1967年失败后我们生活中的耻辱。”他所说的“1967年失败”指的是哪次战争()a巴勒斯坦战争b苏伊士运河战争c十月战争 d六日战争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大片土地,符合题意,故选d项。3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同时在东西两线进攻以色列,打响了“十月战争”,即第四次中东战争。这场战争中()a阿拉伯国家是为了收复失去的土地和洗刷耻辱b埃及军队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c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的空战d美苏两国的干预导致战火继续扩大解析:选a“六日战争”中阿拉伯国家遭受了人员和领土上的重大损失,为了收复失去的土地和洗刷耻辱,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积极备战。埃以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的坦克战,美苏两国不希望战火扩大,b、c、d三项错误,a项正确。4阿拉伯酋长们发现自己有了与西方对抗的有力武器,并以此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禁运,表现出团结一致的精神。这次禁运的影响有()引发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显示了产油国联合斗争的巨大威力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直接促成了埃及和以色列建交abc d解析:选a题干指的是1973年阿拉伯国家运用“石油武器”的影响。发生在1980年,与题干没有直接的联系,可排除。5读下图,下列哪位最先认识到战争无法解决问题,开始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中东问题()a纳赛尔b萨达特c阿拉法特d拉宾解析:选b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埃及率先走上了同以色列和解之路,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领导人萨达特开始转变政策,改变了与以色列对立的态度,开始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中东问题。61998年,巴以双方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以色列在12周内撤出约旦河西岸13.1%的土地,并将目前巴以共管的14.2%土地交还巴方。第二条,巴勒斯坦删除其宪章中反以条款。”材料体现出解决巴以问题的原则是()a主权换治权 b以土地换和平c时间换空间 d一国两制解析:选b题中的信息“以色列撤出的土地”“巴勒斯坦删除反以条款”体现了巴以双方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故b项正确。71981年10月,率先与以色列和解的埃及总统萨达特被伊斯兰圣战组织枪杀;1995年11月,致力中东和平的以色列总理拉宾被以色列右翼极端分子暗杀。这主要说明()a中东和平进程破灭b中东和平进程艰难曲折c阿以矛盾不可调和d犹太人抵制和平进程解析:选b材料中萨达特和拉宾被极端分子暗杀的事实说明了中东和平进程中阻碍因素较多,仍然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矛盾和复杂的问题,其进程必然艰难曲折。a、c与史实不符;d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第四次中东战争发生于1973年10月6 日至10月26日,起源于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攻击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战争的头两日埃叙联盟占了上风,但此后战况逆转。至第二周,叙军退出戈兰高地。在西奈,以军在两军之间攻击,越过苏伊士运河。直到联合国停火令生效为止,已经歼灭了一队埃及军队。战争对多个国家有深远的影响,相比六日战争埃叙约(约旦)联盟的惨败,阿拉伯世界为战争早期的进展,心理上感到安慰。这种心态为未来的和平进程以及埃及的门户开放政策铺路。戴维营和约令以埃关系正常化,埃及成为首个承认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同时埃及几乎完全脱离苏联的势力范围。 摘编自文天尧的中东战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四次中东战争产生的影响。解析:第(1)问,结合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特征、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矛盾以及当时两极格局下美苏对该地区的态度,可总结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历史遗留、领土争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快时尚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转型升级报告
- 2025年科技与互联网行业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与挑战报告
- 2025年绿色金融债券市场发行与投资风险控制策略报告
- 人事办公考试题及答案
- 资源维护激励机制设计-洞察及研究
- 活动策划合同补充协议
- 民间借贷续签合同范本
- 物流仓储退件合同范本
- 车辆质押合同借款协议
- 物料设备租借合同范本
- 职业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国际经济与贸易赛项规程
- 《乌鲁木齐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 SY-T 5333-2023 钻井工程设计规范
- 中山红色文化
- 维保的可行性报告
- 海南省2023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教学案例的撰写讲稿分析课件
- 定制手办目标市场调研
- 微商新手培训课件
- 美发与形象设计-高级美发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