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爱莲说》教案及反思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爱莲说》教案及反思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爱莲说》教案及反思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爱莲说》教案及反思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莲说教案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疏通文言语句,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研读课文,理清文章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品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作者以“莲”自况,对高洁品格的追求。教学重点:理解作者以“莲”自况,对高洁品格的追求。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作方法。教法与学法:教师:讲授法、引导法、欣赏教学法。 学生:讨论法、诵读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周敦颐的相关资料,预习课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同学都喜欢的花草吧?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种呢?很多人都喜欢莲花,莲花又叫荷花,历代文人墨客赞颂莲花的诗句很多,如宋代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尽了西湖六月莲花的盛开之态。而宋代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爱莲说这篇文章。(板书课题、作者)2、 了解作者及文体(课件1)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宋代有名的哲学家。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体统地传授自己的哲学思想,因此世人称他为“濂溪先生”,著有周元公集。(课件2)“说”: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可记事,可议论,相当于现代的杂文。它往往以抒情言志。过渡1:那么“爱莲说”是什么意思?(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那么作者要告诉我们爱莲的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3、 整体感知,疏通文意1、 放朗读音频,(课件3)学生听读,整体感知文本,划出难读的字词句。2、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3、 小组合作,口头翻译部分句子。4、 检查生字词及部分句子翻译。过渡2:刚才大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一定有许多收获吧?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生字、新词。(课件4)给下列字词注音及解释:蕃 淤 濯 涟 亵 鲜(课件5)濯:清涟:妖:不蔓不枝:亵:鲜:同予者何人过渡3:我们都知道,对古文的学习必须建立在文通字顺的基础上,所以读准字音、理解句子的含义是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基础。通过刚才的朗读,同学们对课文的内容应该有所了解了吧?下面请两位同学翻译下列句子:(课件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菊之爱,陶后鲜有闻。4、 精读品析1、 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课件7)2、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过渡4:不是,是借花喻君子。既然莲花是君子的化身,那么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先举个例子:(课件8一部分)”出淤泥而不染“淤泥是莲的生长环境,那么相应的君子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呢?应该就是污浊的、黑暗的封建社会,既然莲花能出淤泥而不染,那么君子也一样,虽然生活在黑暗污浊的社会中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然后分析莲还有哪些特点,借喻君子的哪些品质。3、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教师参加其中一组讨论指导。4、教师用课件补充归纳。(课件8全部)过渡5:大家可以看出作者描写莲花是为了赞美像莲花一样的君子,也就是在莲的形象中寄予着作者的人生态度:一定要做一个像莲那样品德高尚的君子。这是作者的人生理想,借莲来表达自己的志愿。大家想一下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托莲花形象,言君子之志)(板书:托莲花形象 言君子之志)五、自主探究细细品味课文,用心思考,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1、 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还要谈到菊和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过渡6:菊花有什么特点呢?菊花开在深秋时节,不与百花争春,它不畏严寒,这种精神值得我们肯定和赞扬,这恰恰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隐居山林,所以作者把菊比喻成隐逸者。从这点上说,莲和菊是很相似的,但他们又有着明显的不同,菊和莲虽都不满现实,但前者采取逃避态度,后者则敢于面对现实,在污浊的现实中保持它高洁的情操,因此,莲比菊更可贵。所以我们在肯定菊的同时要明确它对莲起的是什么作用呢?(正面衬托的作用)。文中为什么还要写到牡丹呢?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做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书面世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作者是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的,表明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过渡7:喜爱那一种花是由人的思想感情所决定的,不同的情知趣决定了对花的不同喜好,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人分别持什么态度?2、请同学们读最后三句,教师指导朗读。 3、再读读最后三句。4、教师和同学们配合背诵全文。六、小结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名隐逸者,更不屑于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渝地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这实在难能可贵,我们也应该像他一样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6、 作业板书 爱莲说 周敦颐 托莲花形象 言君子之志 爱莲说教学反思石牌初中 陈艳妮上这一课我主要抓住了这两个环节:一、学习课文。先由学生自由朗读,发现不认识的字和拗口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学生提出有两个字音读不准:“涤”,“鲜”。当堂有学生予以正读。一个句子难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老师稍加朗读,大家就明白了。然后是对照注释翻译课文,不懂的先画下来,待会儿提问。这一步用的时间稍长,学生的提问也较多。但绝大部分问题,学生能自己解决,极少数问题,老师点拨一下即可。翻译完后,我提了两个问题:作者写莲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要写这些特点?对于第二问,我原先以为学生回答不出来。结果,学生不仅正确地回答了出来,而且还联系到以前学过的行道树。这不禁使我有些自惭,以前太低估了学生。 二、评价课文。这里有两层含义:课文里值得学习的地方和对课文有疑问的地方。这是让学生发现问题的最关键之处。一开始,学生由于习惯了老师的满堂灌,没人发言。我就引导大家:你自己认为课文哪里写得最好?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爱莲说的主旨、结构和写法,一点一点地全“拼”了出来。老师该讲的,学生都讲到了;老师没讲的,有些地方学生也讲到了。比如以前作为难点分析的,是作者以莲自况,追求高尚情操,讽刺污浊世风的观点。学生在分析的时候,不仅赞扬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而且还结合社会实际,批判了一些高官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受贿的丑行,说他们连古代的周敦颐还不如,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