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必修一:作业本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作业.doc_第1页
人教版 必修一:作业本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作业.doc_第2页
人教版 必修一:作业本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作业.doc_第3页
人教版 必修一:作业本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作业.doc_第4页
人教版 必修一:作业本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作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读地质构造剖面图(图421),回答12题。图421属于向斜成山的是()a处 b处c处 d处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一般应选择修在()a甲处 b乙处c丙处 d丁处图422表示某种地貌。读图完成34题。图422该种地貌是()a山东岱崮地貌b广西乐业“天坑”c广东丹霞地貌d火山口地貌此类地貌是由()a内力作用形成的b外力作用形成的c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d人类活动形成的我国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图423思考,这样布局线路主要是受哪种因素的影响()图423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下列有关山岳对交通运输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山岳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小b在山岳地区,交通线路多选在地势起伏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c在山岳地区,公路和铁路往往沿直线修建d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岳地区线路的弯曲度一般要小于平原地区的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图424),完成78题。图424红海位于()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c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图中这两大板块对应的字母分别是()ae和cbc和ece和ddc和f读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图425),完成911题。图425据图判断山峰是()a背斜山b向斜山c火山d断块山下列山峰与山峰成因相同的是()a珠穆朗玛峰 b富士山 c华山 d庐山下列地区中,与山峰成因相同的山峰较多的是()a内蒙古高原b马来群岛c巴西高原d澳大利亚大陆某火山持续喷发了8个月之久。图426中灰白色部分是该火山飘扬的火山灰,其喷发的8个月中,大多数时间火山灰的飘扬方向大致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213题。图426火山灰飘落后直接形成()a花岗岩b玄武岩c沉积岩d沉积物该火山可能位于()a日本b地中海地区c智利南部d东南亚读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图427),回答下列问题。图427(1)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乙处地质构造的判断依据是_。(2)丙处的构造地貌是_,其成因是_。(3)若岩层为含煤地层,乙、丙、丁三处下方无煤层的是_处,能进行露天开采的是_处。山区某中学组织学生调查公路选线情况,图428是他们从有关部门得到的设计方案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图428(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与两个线路方案中,_方案比较合理,理由是_。(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_。(3)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往往需要_前进,这样可以降低公路的_。读图429,回答下列问题。图429(1)地形:甲是_,乙是_。地质构造:甲是_,丙是_。(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为什么不能选择乙、丙两地建设隧道。第二节山地的形成1c2.d解析 第1题,从地形上看,两处为山地;从地质构造上看,处为地垒,处为向斜。第2题,隧道一般修在背斜处,即图中丁处。3d4.a解析 图中地貌为典型的火山口地貌,它是内力作用的结果。5a解析 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适宜修建铁路,而中部为台湾山脉,修建铁路成本高、难度大,故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6b解析 由于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的难度大、成本高,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通常会把线路布局在地势起伏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7d8.a解析 第7题,图中板块a、b、c、d、e、f分别为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第8题,e是亚欧板块,c是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了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a项正确。9c10.b11.b解析 第9题,读图可知,山峰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山峰,按成因分属于火山。第10题,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富士山就是一座火山。第11题,马来群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12d13.c解析 第12题,火山灰飘落后直接形成沉积物,没有经过固结成岩作用不会成为岩石。第13题,火山灰飘向东南方,且火山灰飘向该方向时间长达8个月,说明该地盛行西北风且受西北风影响时间长,则该火山应处于南半球西风带;四个选项中处于南半球西风带的为智利南部。14(1)断层背斜岩层中心老、两翼新(2)向斜山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3)乙丁解析 根据甲处岩层断裂错位,判断其地质构造为断层;乙处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其地质构造为背斜。根据地貌形态知,丙处为山岭,从岩层弯曲情况来看,为向斜山,其成因从岩层不易被侵蚀来分析。岩层为含煤地层,丁处岩层出露地表,可露天开采煤炭;乙处为背斜,含煤地层被侵蚀掉了,故其下方无煤层。15(1)方案沿线地势平坦,工程难度小,造价低,且行车安全(或方案沿线地形崎岖,工程难度大,造价高,且行车不安全)(2)将c镇与b镇、d城市联系起来,改善了c镇的交通条件,加大了运输量,提高了经济效益(3)迂回(或曲折)坡度解析 山区修建公路应该避开陡坡,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就要求线路迂回曲折,使得其弯曲度与总长度大于相同直线距离的平原地区的公路,但这也降低了修建和行车的难度。b镇到d城市的公路线路没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镇,这是为了尽可能多地通过居民点,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山岳地区的公路往往呈“之”字形曲折延伸,这是为了降低公路坡度,保障行车安全。16(1)谷地(或鞍部)山峰背斜断层(2)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松散、破碎,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3)岩层年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岩层弯曲形态:岩层中间向下凹陷。(4)乙地地质构造为向斜,在此建设隧道易塌方,且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易变成“水道”;丙地地质构造为断层,在断层地带建设大型工程易诱发地质灾害,产生滑坡、渗漏等,造成建筑物受损。解析 第(1)题,从地表形态上看,甲为谷地(或鞍部),乙为山峰;从地质构造上看,甲为背斜,丙为断层。第(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