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作业+Word版含答案 .docx_第1页
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作业+Word版含答案 .docx_第2页
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作业+Word版含答案 .docx_第3页
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作业+Word版含答案 .docx_第4页
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作业+Word版含答案 .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题时间:20分钟)1.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a. 太阳辐射能 b. 重力能c. 核聚变反应 d. 放射性元素衰变读下面的地貌景观图,回答问题。2. 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 甲和乙b. 乙和丙 c. 丙和丁d. 甲和丙3. 下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 搬运作用 b. 风化作用 c. 变质作用 d. 地壳运动*4. 读“世界部分地区板块运动示意图”,图示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中海属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区b. 红海属板块的张裂拉伸地区c. 阿拉伯半岛处三大板块的交界地区d. 阿尔卑斯山处在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交界地区,多火山、地震5. 与背斜成山相吻合的构造示意图是()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6. 图示的板块边界是()a.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b. 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c.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d. 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7. 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a. 东非大裂谷b. 日本列岛c. 阿尔卑斯山脉d. 落基山脉8. 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a. b. c. d. *9. 读下图,回答问题。(1)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_。(2)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_、_。(3)在图示中画出断层两侧岩体的运动方向。(4)相关部门决定在该区域寻找水源,你认为在_处钻井最合适,原因是什么?*1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乙图为“地中海沿岸地质剖面图”,甲图是乙图岩层局部放大图。材料二“地震真正的故事记录在岩石和土壤中”。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数年后,沉积物又将裂缝覆盖。(1)乙图所示地区位于_板块和_板块的交界处,其边界类型为_边界。判断依据是_。(2)、两处分别可能是_(岩石类型)和_(岩石类型),理由是_。(3)结合材料二和甲图,判断图乙中处至少发生过_次地震()a. 2 b. 3 c. 4 d. 51. d 解析: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2. d 解析:火山喷发为地下岩浆喷出地表的现象,属于内力作用;褶皱为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而成,也属于内力作用。3. d 解析:由图中可看出岩层向下弯曲形成向斜构造,这是地壳水平运动挤压的结果。搬运、风化作用属于外力作用,变质作用是已有岩石转变为新岩石的过程。4. d 解析:阿尔卑斯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属于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的交界处。5. a 解析:a为背斜成山;b为背斜成谷;c和d分别为断层构造形成的地垒和地堑。6. a 解析:图示板块边界为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挤压形成的高原或山地。7. c 解析: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板块内部张裂形成的;日本列岛是由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撞挤压形成的;阿尔卑斯山脉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撞挤压形成的;落基山脉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相撞挤压形成的。8.c 解析: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以及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9. (1)e、d、c (2)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3)左侧上升,右侧下降。(4)g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容易找到地下水。解析:(1)岩层越往下,年龄越老。由图中可看出,先发生褶皱再发生断层,后又有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故年龄由老到新依次为e、d、c。(2)图中有褶皱和断层,说明是由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造成的;图中有花岗岩的形成,是由于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凝形成的,故有岩浆活动。(3)由图中可看出,断层左侧的岩层上升,右侧的岩层下降。(4)g处为向斜,向斜底部低凹,易汇集水。10. (1)亚欧非洲消亡图中地质构造为褶皱,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2)花岗岩大理岩处为岩浆侵入地壳凝固,而形成的侵入岩,所以应为花岗岩;处为石灰岩接近岩浆受高温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应为大理岩 (3)b解析:(1)乙图为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图中为褶皱,是由于板块的碰撞和水平挤压形成的。(2)为岩浆进入地壳上部冷凝形成的,为侵入岩,典型代表是花岗岩;岩浆侵入地壳上部之后,使地处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发生变质作用,为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3)由甲图可以看出,该处有三次岩浆侵入和喷出,故至少发生过3次地震(答题时间:20分钟)1. 下图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2. 如图所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a. 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b. 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c. 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d. 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读下面的地貌景观图,回答34题。3. 主要受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 甲和乙b. 乙和丁c. 丙和丁 d. 甲和丙*4. 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a. 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b. 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c. 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d. 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56题。*5. 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判断正确的是 ( )a. a,b,c b. b,a,cc. c,b,a d. c,a,b6. 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 侵蚀,搬运,沉积 b. 侵蚀,沉积;搬运c. 沉积,搬运,侵蚀 d. 搬运,沉积,侵蚀下图为一组照片,读图回答78题。7. 四种地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有()a. b. c. d. 8. 四种地貌中,因沉积作用形成的有()a. b. c. d. 9. 下列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形态,属于趋利避害的是()荷兰人民围海造田澳门人民大面积填海造陆湘、赣人民围垦洞庭湖、鄱阳湖,使其面积大规模缩小在坡度大的山体上修建梯田a. b. c. d. 10. 下列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不合理的是()a. 海河下游开挖入海河道b. 我国南方低山丘陵整修梯田c. 东北三江平原沼泽地开垦为耕地d. 黄土高原沟壑地区打坝淤地*11. (胶东检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为冲积扇地貌,此地形一般分布在_。(2)冲积扇是_作用形成的。(3)冲积扇地貌的形成过程是_。(4)冲积扇组成物质的分布特点是_。(5)乙图为_地貌,多分布在_。(6)两地所受主要地质作用是_。1. b 解析:a为褶皱,c为断层,d为火山,它们均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b为风蚀蘑菇,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力侵蚀作用属于外力作用。2. d 解析:景观图为桂林山水,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长期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3. b 4.c 解析:火山喷发为地下岩浆喷出地表的现象,属于内力作用;褶皱为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而成,也属于内力作用;峰林和峡谷都是流水作用形成的,为外力作用;峰林为喀斯特地貌,因流水溶蚀作用而成的,以化学作用为主,“v”型谷由河流侵蚀而成,以机械作用为主。5. d 6. a 解析: a处于河流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往往形成“v”型谷;b处于河流中游,以搬运作用为主,河面展宽,渐渐发育成“”型谷;处于河流下游,泥沙淤积,河谷宽且浅。7. d 8. a 解析:图中为三角洲地貌,为沙丘地貌,为峡谷地貌,为风蚀雅丹地貌。故为风力沉积地貌,为风力侵蚀地貌,为流水沉积地貌,为流水侵蚀地貌。9.a 解析:荷兰人民围海造田、澳门人民填海造陆,都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条件下进行的,利大于弊。而围湖造田,破坏了湿地功能,降低了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在坡度大的山体上修建梯田,易加剧水土流失。10. c 解析:海河下游入海河道少,夏季排水不畅易形成洪灾,可开挖入海河道;南方低山丘陵区人多地少,修建梯田利于水土保持和发展立体农业;排干沼泽开垦为耕地,会破坏湿地功能,易造成环境恶化;黄土高原沟壑地区打坝淤地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11. (1)河流出山口处 (2)流水沉积(3)流水在搬运过程中,流速降低,物质沉积,在河流出山口处,碎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