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4)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7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25)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答案】c【解析】a项出现在明朝,在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人们逐渐改变了原有的义利观,逐利成为风尚,汉代经济尚未发展到这种程度,同时题材料也没有涉及到当时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问题。汉代是重农抑商比较严重的朝代,所以b项错误。d项是无关项,材料内容并未涉及该内容,题干表明的是富商的发展态势,并未涉及到政治权利问题。汉初通过“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材料中的“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的现象,所以答案选择c项。【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经济汉初经济发展【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整理并识记调动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能力中档。学生只要准确记忆汉代经济发展的一些相关内容即可答对,但答对的前提是对材料内容的准确解读。本题整体看并不难,但要读懂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才能甄别出d项是无关项,要准确记忆a项的现象出现在明朝时在可以。2、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周王准备以上卿之礼赏赐管仲,管仲推辞说:“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这反映了a. 分封制度逐渐恢复b. 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c. 贵族政治渐趋瓦解d. 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来看,分封制已经开始瓦解,贵族政治难以维持。从材料反映的管仲仍然存在等级观念来看,说明贵族政治只是表现出开始瓦解的趋势。故答案为c项。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3、(河北省唐山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乾隆时期,北京百姓“所好唯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 这说明a. 文字狱造成文艺界百花凋零 b. 昆曲曲高和寡日益脱离群众c. 秦声、罗、弋艺术价值更高 d. 北京百姓艺术欣赏品味较低【答案】b【解析】从材料来看,百姓对昆曲是不喜欢的,他们喜欢的是秦声等其他乐曲,说明昆曲逐渐脱离了群众,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这雨文字狱无关;c选项错误,我们无法比较其价值的高低;d选项错误,艺术无雅俗,我们不能妄加评论。4、“春季里来艳阳天,桃花红,李化白、百鸟闹声喧共产暴动处处红旗现,直打得土豪劣绅逃到天外边。共产党齐努力,大家团结紧,推翻统治的政权,重把天地安”,这是流行于大别山区的歌谣。此时,中国共产党正在a. 组织武装起义,挽救国民革命 b. 开展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c. 突破重重围剿,进行战略转移 d. 倡导国共合作,团结一致抗日【答案】b5、在江南制造总局,“华匠学徒按日点工给价,价有等差,较技艺之优劣为准”;天津机器局,“中外匠役量才给值”。这表明a. 技术是工资高低的决定因素b. 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的变动c. 生产管理仍旧保留封建色彩d. 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答案】b【解析】“按日点工给价”“中外匠役量才给值”说明采用雇佣关系的生产关系,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技术的作用,a错误;材料中生产关系属于新式生产关系,c错误;d是明朝中后期出现。6、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富国强兵,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探索着,经历了从“向西方学习”到“走自己的路”。以下对题干“从向西方学习到“走自己的路”的认识和理解,解读明显有误的是a. 其进程证明了西方文明的不适应性,中国得“走自己的路”b. 向西方学习是资本主义文明冲击落后封建统治的结果c. 其进程体现了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们的与时俱进d. “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借鉴他国文明,自成一体之过程【答案】a【解析】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证明西方或外来文明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吸收利用西方先进文化。a项说法绝对,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在不断遭受外敌入侵的背景下认识到要向西方学习;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过程,反映出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与时俱进、不断借鉴他国文明的努力;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点睛:近代中国被鸦片战争打开国门之后,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一些进步人士认识到西方的先进之处,从而开始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色彩,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复杂历程。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社会主义道路。二、非选择题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时间大事1935年5月24日义勇军进行曲借助电影风云儿女开始传唱大江南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8年5月26日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及其源泉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起总攻,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三加以分析。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答案】(1)基本特点: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国际政治背景:十月革命的推动;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2)集中表现:反帝反封建成为人民的共同目标;国共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推进爱国斗争。重大成果: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3)分析:振奋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张扬;中华民族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共同奋斗;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基本条件:民族觉醒;民族团结。【解析】(1)由材料“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可以归纳为: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结合所学,其基本背景是:十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