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后演练提升21.(12分)阅读图一和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976年与1987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示意图(1)根据图一回答,19581960年、1960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发展的趋势各是什么?并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2)根据图二回答,19761987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发生了什么变化?试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4分)(3)你从图一、二工业国民收入的发展变化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答案】(1)1958-1960年间呈上升趋势。原因:“一五”计划完成,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大跃进”运动直接推动工业增长。19601961年间呈下降趋势。原因:“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党中央开始执行“八字”方针,对工业实行调整。(2)19761987年间迅速增长。原因:各项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启示:应当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点金】(1)问可结合历史段内的史实进行回答。(2)问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入手。1(2012福建质检)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逐渐走向全球化。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伏尔泰说:“人们询问,所有正从秘鲁和墨西哥不断流入西班牙的黄金和白银的结果如何?它们落入法国人、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口袋;他们在加的斯(引者注:西班牙南部海港)经商,并把自己的工业产品送到美洲作为回报。这些金钱的大部分流到东印度群岛,支付丝绸、香料、钾硝、冰糖、茶叶、纺织品、钻石和古董。”摘自英A.赖克温中国和欧洲:18世纪的文化、艺术交往材料二材料三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1944年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签署1949年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国际互联网年”(1)材料一中,西欧金钱财富来源于_洲,最终大部分流向_洲。(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西欧经济扩张呈现出哪些特点?这一扩张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19世纪末的先进中国人是如何应对的?(3)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变化。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4)有学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结合材料三说明这一观点。解析:第(1)问中的“秘鲁和墨西哥”是美洲国家,所以西欧的金钱财富主要来自美洲;西欧国家主要是向亚洲国家购买丝绸、香料等,所以金钱财富最终流向亚洲。第(2)问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至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列强的侵略特点以及中国的应对措施,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考查变化及其原因,扣住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变化及政治史实来分析原因。第(4)问则要扣住材料三中的信息技术、发展中国家的措施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来答题。答案:(1)美;亚。(2)特点:以资本输出为主;英、法、德是主要资本输出国;投资遍及世界(资本主要流向欧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只要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三点即可)应对:传播维新思想,掀起变法运动;倡导实业救国,发展民族经济;宣传民主共和思想,开展民主革命。(只要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两点即可)(3)变化: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发展。(只要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两点即可)原因:旧的经济体系在经济大危机和世界大战的冲击下瓦解;二战使欧美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巨变;美苏两极对峙。(只要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两点即可)(4)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大大推动了全球化进程。中国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世贸组织的建立使世界经济活动更加规范化,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25分)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刊(1933年)“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6分)(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10分)(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6分)(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3分)答案:(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2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2分)中国内忧外患。(2分)(2)原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2分)“一边倒”,学习苏联;(2分)底子薄。(2分)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2分)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2分)(3)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2分)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分(4)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第一层次30年代中国人赞赏苏联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1分)第二层次 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会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2分)第三层次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3分)3.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B一747巨型喷气客机共有50万个零部件,分别由美、英等6个国家的11000家大企业和15000家中小企业合作生产,其中外国企业提供的产品重量占飞机物件总重量的70。材料二 1950-1982年世界贸易额从603亿美元增至18539亿美元,增长近30倍,年平均增长率达11296。19911994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约15 ,同期世界贸易额增长约为4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资金数量(单位:亿美元) 年份1990199119921993投资额310390510800占世界直接投资比重15243241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目前游离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短期资金至少达7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经济总产值的20。全球外汇市场的日交易额已从1989年的6200亿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1万多亿美元。外汇市场每天24小时处于全天候运行状态,各国金融外汇市场瞬间沟通,资金在全球快速流动。材料三 美国1970年引进技术费用为19亿美元,1981年增至88亿美元;韩国19621982年间引进技术达2285项,花费681亿美元,19831990年引进技术4 695项,付资4245亿美元,中国19791992年签订技术引进合同2016项,付资170多亿美元。一以上均摘自20世纪世界史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中所呈现出来的北美、西欧和东亚三大经济力量相互竞争的局面,将随着地区主义和区域化、集团化趋势的加强而有新的发展孽敬孝等(APEC研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具体表现。(2)材料四反映了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试举出反映这种趋势的世界经济集团的名称。(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及其相互关系。(1)主要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强。表现: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迅速增加;资金在全球快速流动;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2)世界经济向区域集团化、全球化方向发展。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3)由于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在发展中既互相促进,也互相制约。23(12分)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整整历经30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秘密地实行包产到户并取得空前的大丰收,这一消息很快传到各地。农村出现的改革势头,得到中共中央和邓小平的支持。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肯定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轨道。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93%。这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摘自新课程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 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45.2亿元人民币,而到2007年底到达24.66万亿元,在世界上的排名上升到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379元人民币,而到了2007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18700元左右,1978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仅为3.9平方米,如今 ,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咱们已经超过25平方米;1978年私人轿车等于零,如今,私人轿车达到了1330万辆。摘自网易网材料三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4分,不提摘抄原文) (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4分)(3)最近,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一观点。(4分)【答案】 (1)由点到面(由小岗村到各地);由农民自发到政府推行;调整生产关系中某些环节。(4分) (2)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人民的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如果学生具体回答,可酌情给分)。(4分)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成为中国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全议确定的对内改革的方针,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会议确立的对外开放的决策使中国逐步融入世界,并于2001年加入WTO,中国成为21世纪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4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21.(12分)阅读图一和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976年与1987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示意图(1)根据图一回答,19581960年、1960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发展的趋势各是什么?并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2)根据图二回答,19761987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发生了什么变化?试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4分)(3)你从图一、二工业国民收入的发展变化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答案】(1)1958-1960年间呈上升趋势。原因:“一五”计划完成,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大跃进”运动直接推动工业增长。19601961年间呈下降趋势。原因:“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党中央开始执行“八字”方针,对工业实行调整。(2)19761987年间迅速增长。原因:各项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启示:应当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综合实践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在安徽,中国领导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1年或1982年,90%以上的家庭是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到1983年底,甚至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在中国农村消失了,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墓础。 摘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农村政策放宽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健是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摘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初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又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农村改革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社会主义改造成果?为什么? (3)你对今天的改革有什么认识。 【答案】 (1)新中国成立初,农村是以集体生产合作化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不是。因为改革不是要取消集体经济,而是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更高水平的集体经济。 (3)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卞进行的改革,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 【点金】 本题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题材,引申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大大深化了本题的主题,体现了本题的思想教育功能。据此,我们还可以联系目前我国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行分析;可以联系目前的股份制经济;也可以联想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生产力的水平,而人民公社则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不利于时代进步的。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家在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将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上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第二步,将国家资本主义改变为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公私合营企业但是公私合营企业今天仍然很少因此,今后一方面要积极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引导。 关于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材料二:1979年1月,邓小平同工商界人士谈话时说:“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商也可以回来办工厂,也可以搞全营。” 材料三: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大力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和智力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材料四: 表格一: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 项目 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工业总产值 100 0 表格二: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 集体经济 国有经济 混合经济中公有成分 非公有经 济 40 29 7 24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私人工商业改造的方式。 (2)材料二、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什么基本政策? (3)对比材料四中的表格一、二,指出表格一中现象的成因,说明表格二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变化的原因。 【答案】 (1)方式:公私合营 (2)基本政策:对外开放。 (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完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变化:所有制结构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肯定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认为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有制占主导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点金】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材料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在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公私合营。第(2)问通过“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商”和“引进来”和“走出去”等字词不难得出是改革开放政策。第(3)问要比较数据,找出变化并分析原因。23(12分)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整整历经30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秘密地实行包产到户并取得空前的大丰收,这一消息很快传到各地。农村出现的改革势头,得到中共中央和邓小平的支持。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肯定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文学作品选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法制史-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得分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空调拆机安装合同(标准版)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管理心理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水泥供销运输合同(标准版)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高分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2025-2030中国大豆油市场消费趋势调查及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 脑脓肿病例分析课件
- 公立医院资金管理办法
- 边坡作业安全教育培训
- 印染工厂设计
- ktv安全消防管理制度
- 《子宫颈癌筛查规范(2025年版)》解读
- 政府夜市活动方案
- 党校中青班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肝硬化并腹水的护理查房
- 公司贷款流程
- 血透患者高血钾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