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七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语文版.doc_第1页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七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语文版.doc_第2页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七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语文版.doc_第3页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七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语文版.doc_第4页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七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语文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7分)1选择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3分)a冥顽 (mng) 岑寂(cn) 滂沱(png) 涓涓(jun) b轧轧(g) 净角(jio) 盛馔(gng) 和煦(x)c汗津津(jn) 恫吓(h) 膳宿(shn) 把柄(bng) d区域(y) 淙淙(cng) 对峙(zh) 眷顾(jun)【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中应是“净角(ju)”“盛馔(zhun)”。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下列字形书写无误的一项( )(3分)a. 嬉戏 花团锦簇 蟋蟀 涟漪b赎回 家渝户晓 亵玩 惟吾得馨c蹑手蹑脚 奢多 波光粼粼 忍俊不经d盎然 引杭 爱不释首 孤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中应是“家喻户晓 惟吾德馨”;c中应是“奢侈 忍俊不禁”;d中应是“引吭 爱不释手”。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b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c元旦联欢会上,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d每当看到我是歌手节目的感人之处,她总是泪眼婆娑,不能自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中“夸夸其谈”贬义词,不能用于褒环境;b中“叹为观止”意思是赞叹到了极点。这里不合语境;c中“天伦之乐”对象仅指家人。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对课文理解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3分)a白鹅是现代画家、文学家丰子恺先生所写。b少年爱因斯坦和骆驼寻宝记都属于童话。c郑振铎的海燕抒发的是乡愁。d陋室铭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中“少年爱因斯坦”不属于童话。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九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c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d父母经常给在外求学的小亮打电话,反复叮嘱他注意安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中前后矛盾,应改为“九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b中前后不一致,应删去“是否”;c中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或“可以使”。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6根据要求默写诗文。(8分,每句1分)(1)斯是陋室, 。(2)结庐在人境, 。(3) ,江春入旧年。(4)角声满天秋色里, 。报君黄金台上意,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6)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答案】(一句一分 )1惟吾德馨2而无车马喧3海日生残夜4 塞土燕脂凝夜紫5 提携玉龙为君死6 同予者何人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解析】试题分析:直接填写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字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诵读能力。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学生填写时应重点突破“馨”等这些重点字词的书写。还要注意“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等命题理解点。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7名著阅读(2分)保尔柯察全是 书中的主人公,他具有有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是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水浒传中,一些极富个性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及时雨”指的是 ( ) 。 【答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宋江 【解析】试题分析:文学及名著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8仿写例句。(2分) 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 , 。【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试题分析: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阅读与鉴赏(43分 )(一)阅读伤仲永,回答913小题。(11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9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 (2分)(1)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2) 不能称前时之闻( )10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1分)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泯然众人矣!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d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泯然众人矣。 12王安石认为方仲永由天才变为“众人”的原因是(用原文)(2分) 13方仲永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2分) 【答案】9 立即完成 相称、符合 10b11同县的人对此感到十分惊奇,纷纷请他(仲永)父亲到家中做客 仲永(才能)消失得完全如同常人了1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13人的才能并非一世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是十分重要的。【解析】9试题分析: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就”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是不同的,这里是“完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0试题分析:a中“说”通“悦”;c中“有”通“又”;d中“火”通“伙”。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1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2试题分析:回答这一题的关键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故事。然后,要先审题干,再找内容。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3试题分析: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能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个人认识,对文章做出评价,阐发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能扣住观点,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扣原文主题进行小结。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阅读鲁迅自传,回答1417题。(11分)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 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2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 堂3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14鲁迅选择学医的原因是_,后来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_。(2分)15“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句中“两条路”是指什么?鲁迅自己不肯做幕友或商人,却强调“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这是为什么?(4分) 16鲁迅到广东后,“四月辞职”,这中间也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它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辞职?(3分) 17读完这两段文字,你觉得鲁迅是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14 新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 他知道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疗治国人的精神15做幕友或商人 说明鲁迅和那些衰落了读书人家子弟所走的路不同,他寻求的是救国救民之路16“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作者认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不愿在反革命统治区任职17他是一个希望民族强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知识分子。【解析】14试题分析:学生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此处能总结概括合理即可。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5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6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7试题分析: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三)阅读爱是一朵无声花回答18-21题。(11分)二十三年前,我在乡里邮局工作。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邮局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风,更是一刀一刀地呼啸而过,寒意侵入每个人的骨子里。而邮局里,我和几个同事也被冻得脚不停跺着地。雪太大,来办业务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我一个人呆在办业务的窗口,其他几个同事一边偎依着火炉搓着手,一边聊着天。而我,因为最后一个办业务的人也离开了,索性就伏在桌上看起了报纸。近四点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雪人”,一进门便噼里啪啦地拍打着身上的风雪。我被响声惊动,抬眼一看,原来是一个年龄在六十上下的老妇人。如此冷的天气,老妇人的衣着竟颇显单薄,铁青着脸色,双手一边不断搓着,一边哈着气。老妇人走近窗口,轻声问:“拍电报是这里吗?”我点点头。“多少钱?”老妇人弱弱地问。“一毛五一个字。”我说,然后看她一身颇为寒碜的衣服,又追问了一句,“你要发电报?”要知道,那个年代里,若非太紧急的重大事情,一般老百姓是舍不得花钱拍电报的。“嗯,”老太太点点头,听了我报的价格,短暂的一愕。接着,又一边絮絮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慢慢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一边说,“我儿子在东北当兵,好久没联系了哩。现在我们这里都这么冷,东北怕是更冷了。我想发个电报,给他提个醒儿。”我心里一暖,放下了报纸,听着外面风雪的呼啸声,便细细端详起眼前的这个老妇人。老妇人满脸的皱褶,像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过无数次,有的地方因为皮肤干裂,都裂开了巨大的口子。我突然想起家中的老母亲,和眼前的她竟是如此相像。“大娘,您要发什么内容?”我问她,“字数越少,越省钱。”我提醒了她一句。老妇人低下头,思索了一阵子才说:“您就告诉他,天气变冷了,要记得多穿衣服。并且告诉他,妈妈很想他。”老太太说完,自己又在心底核算了一下,补充说,“十七八个字,是吧?”我按照她要表达的意思,在心底默算一下,还真是。但是觉得语言不够简洁,便对她说:“大娘,您看“天冷,多加衣”这几个字可以不写,意思又表达了出来,而且省钱。”老妇人一听后,刚准备点头,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您得告诉他,我这个当妈的很想他。例如,在后面加四个字妈妈想你。”我笑了:“看您说的,这世上哪有母亲不想儿女的呢。您哪,不说这四个字,您儿子也知道您想他,何必浪费这四个字的钱呢,六毛呢。”我特意地把“六毛”两个字加重了语气。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显然她似乎被我说的“六毛钱”给打动了。但转瞬间,她又改变了主意。“不!”老妇人坚持要加上这四个字,还说,“我就怕他不知道我想他呢。”老妇人一边说,一边把钱数好了,颤巍巍地从窗口递给我,在我接钱的那一瞬间,老太太忽然轻轻握住我的手,说:“同志,我真的好想我儿子呢。”我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好像蓦然就没了踪迹。只觉得,老太太那略微硌人的手掌间,传来的是一阵又一阵的鸟语花香。温暖,瞬间就在我心头铺展开来。原来,我们一直都觉得父母对我们的思念,是理所当然的。却很久都没有明白,母亲对我们的思念,却一直在我们的理解之外,像是一朵潜滋暗长的花儿,一直在无声中惊艳,于沉默中盛放。18老妇人面对“我”告诉她电报价格时,其心理变化很微妙,找出老妇人心理变化的词。(2分)( )犹豫 ( )19分析小说第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3分) 20作者以“爱是一朵无声花”为题,有何好处?(3分) 21请根据小说内容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自己对母爱的认识。提示:要求谈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一段完整的话。(3分) 【答案】18一愕、 坚持 19写出了天气的恶劣,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母亲发电报的情节做铺垫。20以“爱是一朵无声花”为题点明了文章主旨,赞美了母爱的平凡而真挚伟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1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8试题分析: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来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能做到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变化相一致,学生表述合理即可。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9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20试题分析:赏析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几方面进行鉴别欣赏,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的标题进行赏析,一般从标题的使用手法来考查,有时也从文章内容和主题角度,要求学生对文章标题进行理解,这时要求学生能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深刻认识文章中心主题。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1试题分析: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表述即可。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四)阅读权力,回答22-25题。(10分)黑熊、灰狼、狐狸组成一个强盗团伙,常常肆无忌惮地袭击羊群,使羊群不得安宁。羊群中的头羊决定采取分化的办法,对付这伙强盗。于是采取进谗言、挑拨离间等办法,但是没有成功,因为黑熊、灰狼、狐狸团结得很紧密,它们并不相信谣言。后来头羊死了。死前,它把位置交给一位年轻的羊。这位年轻的羊并没有直接上任,而是提出了一个令大家十分吃惊的计划。它说,要请黑熊、灰狼、狐狸其中的一个来担任羊群的头领。对此,大家都坚决反对。但是被委以重任的年轻山羊却坚持自己的主张。它把这一决定传递给黑熊、灰狼、狐狸。它们都十分兴奋,谁要是当上羊群的头领,就意味着拥有整个羊群的指挥权,这里的好处太多了。黑熊趁灰狼不备时忽然向它发起了攻击,一下子就咬断了狼的脖子。黑熊还准备向狐狸下手。狐狸看出黑熊的心思,它处处防备着黑熊,同时,准备除掉黑熊。它找到一个经过猎人伪装的陷阱,陷阱上面只有一层树枝。于是,它便躺在上面假装睡觉。因为狐狸身体轻,并没有陷下去的危险。黑熊发现有了动手的机会,于是它猛扑向狐狸,可狐狸却迅速地躲开了。黑熊一头栽进了陷阱里。剩下的只有狐狸了,它已对羊群构不成威胁。这时,众羊才知道,权力原来只是一个陷阱。(选自现代女报)22在黑熊、狼、狐狸组成的强盗团伙中,它们自诩的强项各是什么?(3分)_ 23年轻的头羊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计划?这个计划为什么令大家十分吃惊,而让强盗团伙十分兴奋?(2分) 24本文结尾说权力原来只是一个陷阱,怎样理解这句话呢?(3分)_ 25从这则童话故事中,你获取了怎样的启迪呢?(2分) 【答案】22黑熊认为自己力气最大,作的贡献不小;灰狼认为自己最凶猛,咬死的山羊最多;狐狸认为自己是智多星,很多点子都是它想出来的。 23年轻的头羊提出了要请黑熊、灰狼、狐狸其中的一个当羊群的头领。“吃惊”是因为让敌人来当自己的头领会威胁羊群的安全。“兴奋”是因为拥有对整个羊群的指挥权,好处太多了。 24权力诱使黑熊,灰狼、狐狸上当,强盗团伙之间的相互斗争削弱它们的力量使它们的团伙四分五裂,从而解除了它们对羊群的威胁。25权力是个可怕的陷阱,要正确、理性地对待权力。【解析】22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考点:筛选原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23试题分析:学生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4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5试题分析: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能陈述理由。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三、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一:难忘的一天 题目二:我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