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娄底市冷水江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叫嚣(xio)憩息(q)忍俊不禁(jn)b堕落(du)对峙(ch)一泻千里(xi)c萦回(yng)奇崛(ju)络绎不绝(y)d岑寂(cn)孤僻(b)怒不可遏()【答案】c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颤抖 咆哮 轻举忘动 不解之缘b伫立 凝眸 空空如也 争研斗艳c葱茏 筹办 养遵处优 克勤克俭d窥伺 剽悍 相提并论 无济于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中轻举忘动轻举妄动;b中争研斗艳争妍斗艳;c中养遵处优养尊处优。d全对,固选d。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随着相处的日子久了,我发觉,原来他性格豁然开朗,语言幽默,说起话来使人笑口常开,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b聆听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会使人感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c他每次向母亲问起父亲的事时,母亲总是局促地站在那里,搓动双手,嘴唇翕动。d他最喜欢的,还是和两个孙子一起玩耍,每次赢了孙子后,会乐不可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a中“豁然开朗” 原意是指形容从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敞。后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用语此句不恰当,故选a。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2分)( )a义务教育最终都要归结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b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也是西欧第一高山。c科技发明和人力资本会推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国家经济的健康。d中国用世界10%的耕地和大约6%左右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答案】a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陋室铭的作者是唐朝著名散文家柳宗元的作品,题目中的“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b托物言志散文石榴的作者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c咏物寄情散文海燕的作者是郑振铎,现代作家、文学史家。d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赞美,是繁星和春水的主题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阅读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a中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6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2分)()a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b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c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d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b中把脚步比作踩在棉花上,比喻不恰当,故选b。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7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迢迢牵牛星)(3)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4)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运用典故抒发将士们誓死报国的诗句是: , 。(5)陋室铭中写室中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答案】(1)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2)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3)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4)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5)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解析】试题分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本题中易错字有:悠、怆、涕、盈、脉、淤、濯、涟、携、儒,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第中根据平时的阅读,结合诗句进行理解作答。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8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2分)本周末上午十点在学校举行“湖湘国学诵读大赛”初赛,学校要求学生家长参加。你要父亲参加活动时,父亲说:“复赛比初赛应该更精彩吧!看戏还是要看好戏。”父亲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答案】不想参加这次初赛活动。【解析】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段内容,了解父亲的话,说明了复赛比初赛精彩,要参加就参加精彩的复赛,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9下面是中秋节的标志图片,请写出该标志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6分)【答案】(1)构图要素:由嫦娥的长裙拖出一个圆形,组成月饼的图案,里面是一轮圆月,圆形下方是汉字“中秋佳节”及其拼音字母,右下方是一枚印有“八月十五”的印章。 (2)整个图片点明中秋节的时间,风俗和相关的传说,同时祝愿人间团团圆圆。【解析】试题分析:(1)构图要素,读准图画标题,细查图画主体,品味图画文字,进行表述。由嫦娥的长裙拖出一个圆形,组成月饼的图案,里面是一轮圆月,圆形下方是汉字“中秋佳节”及其拼音字母,右下方是一枚印有“八月十五”的印章。(2)图画的寓意,读准图画标题,细查图画主体,品味图画文字,寻找生活依据,整个图片点明中秋节的时间,风俗和相关的传说,同时祝愿人间团团圆圆。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阅读(60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伯牙善鼓琴列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10下列句子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伯牙善鼓琴(弹)b志在高山(心情)c卒逢暴雨(士卒)d吾于何逃声哉(逃避)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伯牙游于泰山之阴”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钟子期必得之b乃援琴而鼓之c飞何功之有d过惠子之墓12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以伯牙“善听”和钟子期“善鼓”总领全文。b文章以“善”为线索贯穿全文,描述两人“善鼓”“善听”的情景。c“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承上启下,揭示了知音的真正内涵。d文章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人物形象的特点。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6分)(1)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2)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14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文中是如何表现伯牙“善”鼓琴和钟子期“善”听的。(5分)【答案】10c 11d12a13(1)曲子每次弹奏,钟子期就点明他的情趣。(2)您所听到的那(曲子里的)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像到的一样。14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写: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等话从正面写出了伯牙的高超技艺,钟子期的两个“善哉”和 “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的比喻则从侧面表现了伯牙的“善鼓”。“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从正面表现了钟子期善听的高超水平,伯牙的两个“善哉”和“吾于何逃声哉”的感叹则从侧面有力地表现了钟子期的“善听”。【解析】10试题分析:先要梳理文字,读懂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判断正误。c中卒:最终,c错,故选c。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1试题分析:先要根据本文内容了解例句中“之”的含义,再根据所学所记明确选项各句的出处,读懂句子内容,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句中“之”的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d和例句都是结构组词,的;a是代词;b是代词;c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固选d。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疏通全文,把握文章内容,根据各个选项,从文章找出相关的知识点判断作答。文章以伯牙“善鼓”和钟子期“善听”总领全文。a错,故选a。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13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每”“辄”“犹”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章的写作手法,首先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写: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等话从正面写出了伯牙的高超技艺,钟子期的两个“善哉”和 “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的比喻则从侧面表现了伯牙的“善鼓”。“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从正面表现了钟子期善听的高超水平,伯牙的两个“善哉”和“吾于何逃声哉”的感叹则从侧面有力地表现了钟子期的“善听”。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翻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着高山。钟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伯牙内心想着流水。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心中悲伤,就取琴弹奏起来。起初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坍的壮烈之音。每奏一曲,钟子期总是能悟透其中旨趣。伯牙便放下琴,长叹道:“好啊,好啊!你听懂了啊,弹琴时您心里想的和我想表达的一样。我到哪去隐匿自己的心声呢?”(二)阅读下面诗歌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5“枯藤老树昏鸦”一句写出了什么样的秋末之景?有什么作用?(4分)16“断肠人在天涯”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作者借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15(1)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哀鸣。(2)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16(1)直抒胸臆(直接抒情)。(2)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家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或:抒发游子思乡的凄苦愁楚之情)。【解析】15试题分析:阅读诗歌,根据其中描写的景象,发挥想像,从声、色、形等方面描摹诗中所写景色,可运用修辞手法对景物的状态加以形容修饰。根据古诗常用的借景抒情的方法,从诗人所写景物中来体会诗人的情感。本诗写景悲凉,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6试题分析:阅读诗歌,首先了解抒情方式有哪些,结合诗句进行判断,此句运用了直抒胸臆,结合诗歌内容,抓住“断肠”等词语分析诗人的情感,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家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或:抒发游子思乡的凄苦愁楚之情)。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三)阅读下面现代文飞蛾扑火是傻帽行为吗?张英锋现象大家都知道:许多昆虫,只在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后才飞行于花间,一面采蜜,一面为植物授粉。因此,夜行昆虫大多有趋光性,这是一个被所有人都接受的客观事实。如果你问一个小学生朋友,昆虫为什么要趋光呢。他很可能回答:因为晚上太黑了看不见呀,昆虫们想要在光线好一点的地方进行工作和生活呢。这似乎很符合人类直觉,是的,我以前也这样天真地以为过。但趋光性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在这个天大的误会当中,最悲剧的就是飞蛾这一物种。早在1600年以前的梁书里,就有关于飞蛾扑火的引用“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将飞蛾扑火的行为形容得何其悲壮哉。更有甚者,古今中外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励志大师还把它提炼成了一种心灵鸡汤“飞蛾扑火的精神”,还引申出什么亮剑精神、勇士精神、舍生取义的精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饱含着满满的正能量。可是,飞蛾真的是自愿扑火的吗?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和实验,在近年才终于揭开了“扑火”之谜。飞蛾根本不想扑火,甚至根本不想趋光。原来,亿万年来,夜晚活动的蛾子等昆虫都是靠月光和星光来导航。科学家发现,飞蛾等昆虫在夜间飞行活动时,是依靠月光来判定方向的。飞蛾总是使月光从一个方向投射到它的眼里。飞蛾在逃避蝙蝠的追逐,或者绕过障碍物转弯以后,它只要再转一个弯,月光仍将从原先的方向射来,它也就找到了方向。这是一种“天文导航”。因为是极远光源,光到了地面可以看成平行光,能作为参照来做直线飞行。注意蛾子只要按照固定夹角飞行,就可以飞成直线,直飞才最节省力气。角度稍微一调整,就可以直飞另一个目标。但自从人类学会了使用火,这些人造光源因为很近,光线成中心放射线状,可怜的蛾子就开始倒霉了。飞蛾看到灯光,错误地认为是“月光”。因此,它也用这个假“月光”来辨别方向。月亮距离地球遥远得很,飞蛾只要保持同月亮的固定角度,就可以使自己朝一定的方向飞行。可是,灯光距离飞蛾很近,飞蛾按本能仍然使自己同光源保持着固定的角度,还以为按照与光线的固定夹角飞行就是直线运动,结果越飞越坑爹,飞成了等角螺线,飞到火里去了,这种现象还被人类称为昆虫的正趋光性。以上就是飞蛾扑火的全部真相。不止是飞蛾,大部分夜间活动的昆虫,都有同样的能力。例如,直到最近5年,我们才知道,原来屎壳郎也是采用星光来导航的,它的导航方式和飞蛾一模一样。可怜的昆虫们在亿万年来好不容易才进化出来的神奇夜间导航技能,没有谁能想到,到最后竟成为了它们生命的最大威胁。也许这时有人会问了:人类使用火都这么久了,昆虫们为什么不能与时俱进一点?因为人类使用火的时间虽然很长,可能有数百万年,但人类直到几万年前才走出非洲,7000年前才建立文明。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在波澜壮阔的生物进化史中,这样的影响范围实在太小,时间也太短,以飞蛾为代表的昆虫,还来不及进化出新的导航方式。17选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作简要分析。(4分)18选文第段中加点词语“总是”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19选文第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17逻辑顺序。选文先举出昆虫夜间趋光的现象,再举飞蛾扑火的例子具体说明昆虫趋光性的原因,最后说明昆虫趋光性没有新的进化的原因。18不能删去;“总是”指无例外地,说明飞蛾“使月光从一个方向投射到它的眼里”是不会有丝毫改变的,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19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大部分夜间活动的昆虫都具有靠月光和星光导航的技能(判定方向的能力)。【解析】17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具体事物的一般用时间或空间顺序,说明抽象事物如本文介绍自然现象解释原理的一般用逻辑顺序,即先摆现象,再分析原因,解释原理。选文先举出昆虫夜间趋光的现象,再举飞蛾扑火的例子具体说明昆虫趋光性的原因,最后说明昆虫趋光性没有新的进化的原因。考点: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8试题分析:这种题型一般不能去掉,从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思考作答。答题模式“解释词语的意思+解释句子的意思+如果去掉,则不符合文意(过于绝对化、不符合事实)+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不能删去;“总是”指无例外地,说明飞蛾“使月光从一个方向投射到它的眼里”是不会有丝毫改变的,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9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本句中运用举例子。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四)阅读下面现代文失忆的母亲傅友福近几年来,母亲的记忆越来越差,有时候连我也认错了。本想接母亲进城好好尽孝,谁知道,母亲一来,本来平静的家,一下子炸了锅。母亲闲不住,一出门就搬回一些塑料袋旧报纸什么的。家里本来空间就不大,母亲这些垃圾一堆,更是没有落脚的地方了。为此,妻和儿子都意见很大。我也和母亲谈过,让她别这么做了,家里并不缺这点钱。可母亲不听,说是我们刚买了房子,经济不宽余,这些废品一出手,也能换点钱。这还不算个事,更严重的是,母亲一走出小区就找不到回家的路。每次被警察送回来,我和妻都告诫母亲,让她别走远了,可母亲一出门,就控制不住自己,会越走越远。我们合计再三,决定请一个小保姆。小保姆请来后,母亲有人陪着,我们也可以放心工作了。从此,母亲再也没有走失的记录了,可我也发现,母亲的情绪却越来越低落了。这天晚上,我下班回家,发现母亲正拿着父亲的照片发呆。父亲是一名军人,参加自卫反击战时牺牲的。那时候,我刚出生,母亲没有再婚,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送我上大学。我知道母亲的苦,也清楚母亲对父亲的感情。当下,我坐在母亲身边,和母亲一起缅怀父亲。30年了,不知道他在那边可好?他要是还在的话,也是个老头子了。母亲叹了口气,好象是对我说,也好象是在自言自语。我说妈,您健健康康的,父亲在那边才会安心。母亲点点头。劝说一番,我就回自己房间了。后来,母亲的精神好了很多,我们也稍稍放宽了心,看来母亲慢慢适应了。这天下班后,却发现母亲和保姆都不在家,接到保姆的电话,才知道母亲再一次走失了。我们四处寻找,犹如大海捞针。不得已,到派出所报了警,期待着警察再一次将母亲送回来。可是这次却杳无音讯。正当我们焦心似焚的时候,家里堂弟打来电话,说母亲回到家乡了。这怎么可能?她怎么搭车回去的?母亲可是患了失忆症的。我们急忙赶到家里,发现母亲拿着一顶军帽,站在村头的龙眼树下发呆。我忍不住责怪母亲不该这样,让我们一顿好找。母亲说,孩子,你们都很忙,我不想连累你们,所以就回来了。虽然我记不得其他东西,但回家的路我还是知道的。特别是这颗树。秋风中,单薄的母亲抚摸着树干就像抚摸着久违的亲人。站在一边的三伯告诉我,当年你母亲就在这树下送你父亲去当兵的。而今天,正是父亲和母亲订婚的日子。20“本想接母亲进城好好尽孝,谁知道,母亲一来,本来平静的家,一下子炸了锅。”那么,母亲来了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比较头疼?(3分)21联系上下文,分析“父亲是一名军人,参加自卫反击战时牺牲的。那时候,我刚出生,母亲没有再婚,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送我上大学”这句话在文中的表达效果。(5分)22“秋风中,单薄的母亲抚摸着树干就像抚摸着久违的亲人。”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23选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24关爱空巢老人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读了本文,你有了怎样的认识?(5分)【答案】20(1)母亲闲不住,一出门就搬回塑料袋旧报纸。(2)母亲一走出小区就找不到回家的路。(3)母亲再次走失,却独自回到了老家。21交代“我”的家庭情况,写父亲去世,母亲含辛茹苦把“我”养大,为后文写母亲再次走失,回到老家情节埋下了伏笔。22因为母亲就是在这棵大树下送父亲当兵的,表现了母亲对父亲的无限怀念之情。23勤劳善良,虽然失忆,但是没有忘记父亲。分析从略。24言之成理即可。如:我们要多关心空巢老人,关心他们真正想要什么。多与他们交心,减少他们的孤独感。【解析】20试题分析: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仔细阅读母亲来了之后的段落,从母亲做了什么事情这个方面概括情节点,语言要简洁,不必叙述细节。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表达效果。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语句的表达作用。这样的句子在文中一般可从对前文的照应,引出下文以及情感的表达、主题的突出等多方面来分析具体说明。交代“我”的家庭情况,写父亲去世,母亲含辛茹苦把“我”养大,为后文写母亲再次走失,回到老家情节埋下了伏笔。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22试题分析: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结合上下文,抓住句子中的“抚摸”一词体会母亲的心情,因为母亲就是在这棵大树下送父亲当兵的,表现了母亲对父亲的无限怀念之情。考点:概括作品抒发的感情。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3试题分析:赏析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举例,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文中的母亲勤劳善良,虽然失忆,但是没有忘记父亲。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4试题分析:此题为开放性题目,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根据对空巢老人的了解,谈认识,言之成理即可。如:我们要多关心空巢老人,关心他们真正想要什么。多与他们交心,减少他们的孤独感。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三、写作(60分)25根据下面的题目,按要求作文。题目: 的时光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成记叙文; (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答案】例文:美好的时光席慕容说过:“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河的左岸是铭记,在河的右岸是忘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小船在其中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忘记了该忘的,铭记中那些清晰可见的画面却永久的存在脑海中,那些最美好的时光,经历时光洗刷,也难以忘却,我们行走在消逝中,渐渐淡忘了某些记忆。记忆中最美的时光,定格在那个小山村,那小院,那最美的伙伴,奶奶,那最耀眼的童年。高大的木棉树,最美的小山村我们总会坐在那棵木棉树下,看微风拂过,水泛起涟漪,触动我的情思。我们围绕着那木棉树,手牵手,围成一个圈,玩我们最爱的游戏。木棉树下是我们的天堂,那里洋溢着我们快乐的笑容,冲刺着我们最纯真的幻想。每个夜晚,奶奶总会抱着我,我依偎在她的怀里,吮吸着她的味道,在她怀中渐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潭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行测专练题库及答案
- 中国联通铜川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网络优化与维护类
- 孝感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炼油设备技术岗
- 亳州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法律与合规岗
- 国家能源六盘水市2025秋招采矿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中国联通河南地区2025秋招笔试题库含答案
- 成都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油气储运与管道岗
- 惊声尖叫的测试题及答案
- 宜宾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品分析质检岗
- 铜川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岗
- DB13-T 6059-2025 水生生物调查技术规范
- 转账合约协议书范本
- 家具行业的跨境电商发展探讨试题及答案
- 规培教学小组管理制度
- 区域消费金融市场研究-金融数字化发展联盟
- 保险信托合同标准文本
- 肺癌护理查房新
- 2025-2030中国商用单相电能智能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 设备采购计划表格(日常办公用品)
- 2025年家居服行业市场趋势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