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技术奖项申报要求2009.doc_第1页
山东省技术奖项申报要求2009.doc_第2页
山东省技术奖项申报要求2009.doc_第3页
山东省技术奖项申报要求2009.doc_第4页
山东省技术奖项申报要求2009.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1:山东省建设厅 鲁建科教函200915号关于组织申报2009年度山东建设技术创新奖的通知各市建委(建设局)、有关行业主管局,厅属有关单位,省建管局,中央驻鲁及省国资委直属有关企业,有关高校: 为了表彰在我省建设科技进步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依据山东建设技术创新奖管理办法,开展2009年度山东省建设技术创新奖(以下简称“建设创新奖”)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在城乡规划、村镇规划、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工程建设、建筑业、住宅房地产业、勘察设计咨询业、市政公用事业中的: (一)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 (二)为行业服务的标准、规范、科技信息等基础性成果; (三)为决策科学化与管理现代化服务的研究成果; (四)采用新技术、新成果完成的重大工程项目。 奖励向中青年科技人员倾斜,前三位完成人员都为45周岁以下的项目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二、申报条件: (一)2006年1月1日以后通过科技成果鉴定的项目; (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创新性强且实用效果突出; (三)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四)具有较高技术含量,达到国内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 (五)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六)知识产权明晰,无产权纠纷和异议; (七)研究人员排序无异议。 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的项目,由项目第一完成单位与其它完成单位协商一致后申报推荐。三、申报资料 申报项目应报齐以下材料一式3份(至少一份为原件),并按以下顺序装订成册。 (一)山东建设技术创新奖申报书; (二)科技成果鉴定证书; (三)获奖、专利等证明材料; (四)法定的检测机构出具的一年之内的质量检测报告(软科学类成果除外); (五)符合省备案、认定规定范围的技术产品,须提供备案或认定证书; (六)用户意见或应用于生产与工程实践的证明,以及两家以上已推广应用的工程或单位名单; (七)涉及计量、安全、环保、卫生等产品必须出具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生产许可批件。 (八)如前三位完成人员都在1964年7月31日后出生,须同时出示这些人员的身份证件并提供复印件及完成单位证明。(九)其它必要的技术资料。四、申报程序 (一)申报建设创新奖的单位依照本办法要求,向所在地设区的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申报资料。省直单位、高等院校和中央驻鲁单位直接向山东建设技术创新奖励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提交申报资料; (二)申报推荐部门按照本办法要求进行初审,核实前三位完成人员的身份证,对初审合格的项目签署推荐意见并盖章后一并报送奖励办; (三)奖励办负责对申报资料进行形式审查。 五、申报项目授奖单位及授奖人数限额 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必须对项目做出实质性贡献,每个项目授奖单位、授奖人限额为:奖励等级主要完成单位数主要完成人数 一等 812 二等 6 9 三等 4 6六、申报材料要求 2009年度山东建设技术创新奖分为主件和附件,包括电子版申报书和书面申报书。请按照山东建设技术创新奖申报书填写说明要求认真填写,所提交的推荐书电子版和书面版应一致。 电子版申报书:只要求山东建设技术创新奖申报书主件第一至第八部分,须采用Word文档,可直接发送至电子信箱:,邮件主题须标明“创新奖申报”,也可提供光盘和U盘类电子文档,。 书面申报书:主件和附件装订成册,一式3份(至少有1份原始件),加盖推荐单位公章后,统一报送奖励办(山东省建设科技协会秘书处)。七、申报截止时间2009年山东建设技术创新奖项目电子版、书面材料报送截至日期为7月31日。八、联系方式 山东省建设科技协会秘书处 济南市经六路三里庄17号邮编:250001 范学平电 话传真电子信箱: 山东省建设厅科技教育处 张洪峰 电 话件:1、山东省建设技术创新奖申报书 2、山东省建设技术创新奖申报书填写说明 3、山东建设技术创新奖管理办法以上附件从山东建筑节能和建设科技网站()下载。二九年六月二日山东省建设科技协会 关于组织申报2009年度山东建设技术创新奖的补充通知各有关单位:2009年度山东建设技术创新奖现已开始申报,每个项目需交纳专家评审成本费500元,请汇至山东省建设科技协会。开户名:山东省建设科技协会开户行:中国光大银行济南市中支行帐号:087699120100330008573 二九年六月二日附件2: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鲁建管质安字200917号关于申报2009年省级工法的通知各市建管局(处、办),有关市建委(建设局): 为进一步推动工法开发、编写与推广应用工作的开展,提高全省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根据山东省建筑业企业工法管理办法,省建管局决定继续组织审定2009年省级工法。为搞好这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获得企业级工法; (二)工法中的关键技术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 (三)经过工程实际应用,经济或社会效益显著(附证明材料); (四)整体技术或装备立足于国内,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 (五)编写内容齐全,图文并茂,能指导施工。应包括: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 (六)申报资料请打印后上报。 二、申报程序 省级工法由施工企业自愿申报。市属企业向所在市建筑业主管部门申报;各市建筑业主管部门择优推荐上报;中央驻鲁建筑施工企业、省属建筑施工企业直接报送省建管局。评为省级工法的单位和工法主要完成者,省建管局将颁发省级工法证书并择优推荐国家级工法。 三、申报时间与资料 请各市建筑业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认真组织申报,于7月30日前将省级工法汇总表(附件1)、省级工法申报书(附件2)、有关证明材料和全套工法资料一式一份报省建管局工程质量安全与保障处。请各申报单位将省级工法汇总表、工法资料用电子邮件同时上报。电子信箱:。联系人:高虹、李永刚。附件:1、省级工法汇总表2、省级工法申报书 二九年五月二十七日附件1:山东省省级工法汇总表申报地区(盖章) 年 月 日序号工法名称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员12345678910注:此表请采用电子邮件方式同时上报。电子信箱:。附件2:省 级 工 法 申 报 书 工法名称 申报单位 申报地区 申报时间 工法名称主要完成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主要完成者姓名职务职称所在工作单位本工法应用的工程名称及时间本工法关键技术名称及鉴定时间本工法关键技术获成果奖励的情况注:表中通讯地址及联系人指第一完成单位;主要完成者人数最多不得超过5人;表中内容填写不下的,可另加附页。工法内容简述:关键技术及保密点:(有专利权的,请注名专利号):技术水平和技术难度(包括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水平比较):工法应用情况及推广应用前景: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工法主要完成单位意见年 月 日(公 章)申报地区推荐意见年 月 日(公 章)专家评审推荐意见评审组长:年 月 日省建管局审定意见年 月 日(公 章)附件目录一、省级工法申报材料二、工程应用说明三、经济效益证明四、关键技术鉴定证书及获科技成果奖励的证明主题词:建筑 工法 申报 通知 抄报:建设部 中国建筑业协会 省建设厅 抄送:中央驻鲁建筑施工企业 省属建筑施工企业 山东省建管局秘书处 2009年5月27日印发 附件3: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鲁建管质安字200918号关于申报2009年山东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奖的通知 各市建管局(处、办),有关市建委(建设局): 为进一步贯彻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落实关于加快全省建筑业科技进步的意见,奖励在我省建筑业技术进步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提高建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建筑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根据山东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奖评选办法,省建管局决定继续评选2009年山东省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奖。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选范围2008年以来完成的技术创新成果,主要包括:(一)对我省建筑业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的技术、产品与装备;(二)在推广应用已有科技成果中,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消化吸收并有所创新,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环境效益;(三)对建筑业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的软课题研究;(四)省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已公布验收);(五)省建筑业群众性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优秀QC小组成果(一等奖);(六)省级以上工法。二、申报材料(一)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奖汇总表一份(附件1);(二)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奖申报表一份(附件2);(三)经过省、市科技管理部门鉴定的科技成果鉴定证书或经过省、市建设(筑)主管部门(省、市建筑学会)评审的技术评审证书;(四)全套科技成果鉴定资料或技术评审资料;(五)省级以上工法申报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奖,应附关键技术鉴定证书(技术评审证书)及工法资料;(六)省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申报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奖,应附验收资料及示范工程证书;(七)省建筑业群众性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优秀QC小组成果申报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奖,应获得小组成果一等奖,由攻关型QC小组完成,确实具有技术创新点。附技术评审证书、QC小组成果资料及技术创新措施。三、申报程序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奖由成果完成单位自愿申报。市属企业向所在市建筑业主管部门申报,各市建筑业主管部门择优推荐上报。中央驻鲁建筑施工企业、省属建筑施工企业、局属单位直接报送省建管局。获得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奖的单位及项目完成人员,省建管局将颁发荣誉证书。请各市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认真组织申报,7月30日前将申报资料报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奖评选办公室(省建管局工程质量安全与保障处)。附件1请采用电子邮件方式同时上报。电子信箱:。联系人:高虹、李永刚。 附件:1、山东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奖汇总表2、山东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奖申报书 二九年五月二十七日附件1:山东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奖汇总表申报地区(盖章) 年 月 日序号项目名称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员12345678910注:此表请采用电子邮件方式同时上报。电子信箱:。附件2:山东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奖申报书一、项目基本情况项 目 名 称完 成 单 位主要完成人申 报 部 门项目起止时间项目简介(项目主要内容、特点及推广应用情况)二、详细内容及申报理由包括立项背景,项目总体思路、技术方案、实施效果,与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创新点及保密点,应用推广情况。三、推荐、评审意见完成单位审核意见: (盖章) 年月日市建设(筑)主管部门初审意见: (盖章) 年月日省建管局审定意见:(盖章) 年月日主题词:建筑 技术创新奖 申报 通知 抄报:建设部 省建设厅 抄送:中央驻鲁建筑施工企业 省属有关单位、企业 山东省建管局秘书处 2009年5月27日印发 附件4: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鲁建管质安字200919号关于申报2009年山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通知各市建管局(处、办),有关市建委(建设局): 为进一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落实关于加快全省建筑业科技进步的意见,提高建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鼓励建筑企业将创新技术更多更快地应用于工程实践,根据山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省建管局决定继续设立2009年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一)2009年以来新开工、建设规模大、技术复杂、质量标准要求高、投资到位、社会影响重大的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铁路、交通、水利等土木工程和工业建设项目(住宅建筑面积应在6000平方米以上,公建应在10000平方米以上,不包括已竣工或主体已竣工的工程)。(二)应用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中8项以上新技术的综合性示范工程,或应用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某一项(子项)新技术水平突出的单项示范工程。同等条件下,在建筑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方面起到示范作用的工程项目将优先入选。三年内能完成申报推广的全部新技术内容,使工程整体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三)在推广新技术工作中,能结合工程特点,组织技术攻关和创新。(四)申报资料请打印后上报。 二、申报程序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由施工企业向工程所在地建筑业主管部门自愿申报,各市建筑业主管部门择优推荐上报。 三、申报资料及时间请各市建筑业主管部门认真组织本地建筑施工企业做好申报推荐工作,于7月30日前将示范工程汇总表(附件1)、示范工程申报书(附件2)一式一份报省建管局工程质量安全与保障处。申报书中“拟推广应用新技术项目名称、应用部位及应用数量”,必须按照“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所列项目进行申报,要详细到计划应用的每个大项、分项、子项技术名称、简单介绍应用方法,注明应用部位及应用数量。附件1请采用电子邮件方式同时上报。电子信箱:。联系人:高虹、李永刚。 四、示范工程验收请各市根据山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鲁建管质安字200813号)开展示范工程申报和验收工作,及时提出验收申请。2007年立项的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应在2009年底前完成。2008年立项的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应在2010年底前完成。2007年前立项的示范工程,原则上不再组织验收。验收申请书和验收资料请上报山东土木建筑学会总工程师分会。地址:济南市朝山街80号二楼,邮编250011,联系人:王长生,电话 我省在建设部立项的15项第六批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已有2项工程通过建设部组织的验收,2项工程已向建设部提交验收资料,即将进行验收,现予以通报表扬。其他11项工程,必须在2009年底前完成计划应用的新技术项目,提交验收资料。请示范工程所在市建筑业主管部门及时督促有关示范工程执行单位于6月30日前上报新技术应用实施情况。 附件:1、山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汇总表2、山东省第六批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立项名单 二九年五月二十七日附件1:山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汇总表申报地区(盖章) 年 月 日序号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建筑面积应用项数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