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当代神农氏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文章的主人公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文章讲述了他从1964年到1975年这是多年里顶着巨大压力,在十分艰难的环境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的故事。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袁隆平已有所耳闻,借此机会可让学生继续查阅资料,进一步加强对人物的认识和了解。在课堂上可进行交流丰富和完善人物形象。学习总目标:1、我能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特别是理解和积累四字词语。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子。3、我了解本文为什么以“当代神农氏”为题。4、感受袁隆平献身水稻杂交事业的奉献精神。5、他为了科学研究矢志不渝,知难而上,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学习重难点:1、感受袁隆平献身水稻杂交事业的奉献精神。2、他为了科学研究矢志不渝,知难而上,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学习准备:学习评价单导学方法:合作探究总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总课时 47学习目标1、我能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特别是理解和积累四字词语。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子。3、我了解本文为什么以“当代神农氏”为题。学习重难点1、我能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特别是理解和积累四字词语。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子。学习准备学习评价单导学方法合作探究导 学 过 程一、 出示自学任务1、我会积累词语:岌岌可危 沁人心脾 万籁俱寂 肆虐 晨曦2、 馥郁 丰硕 无影无踪 2、读了课题,我知道:(初谈感受)3、 默读课文,说说我读懂了: 二、出示合学任务1、组内交流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2、小组内朗读课文,小组长负责,结对互读。3、摘录课文中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3 5 句,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4、给课文的四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5、袁隆平的成就给人类带来那些变化?三、展示激励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我组感受较深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体会。2、我组会准确概括小标题。四、达标检测1、根据意思说出词语: 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 十分忧愁的心情。 ( ) 急得心里像火在燃烧一样。 ( )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 ) 历尽灾难后幸运地活下来了。 ( ) 各种声音都安静下来。 ( ) 2、我认为称袁隆平为“现代神农氏”的原因是: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激励自主检测 第二课时 总课时48学习目标1、感受袁隆平献身水稻杂交事业的奉献精神。2、他为了科学研究矢志不渝,知难而上,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学习重难点1、感受袁隆平献身水稻杂交事业的奉献精神。2、他为了科学研究矢志不渝,知难而上,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学习准备学习评价单导学方法合作探究导 学 过 程1、 出示自学任务1、默读课文,思考: 国际友人是怎样评价袁隆平的? 2、 袁隆平的成功是辉煌的,是举世瞩目的,但袁隆平的成功之路又是充满艰辛的,一路走来,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二、出示合学任务1、我能概括出袁隆平的困难来自哪些方面?2、袁隆平的成功影响我知道:3、袁隆平的成功经历给我的启示是 三、拓展延伸 1、 给自己立一句勉励自己的成功格言。 2、我是一名学生,学了本课课后我明白了面对学习我应该 四、作业:预习一个这样的老师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反思:课题:一个这样的老师教材分析:本文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年少时代学习生活时的一篇文章。叙述了科学课上怀特森老师运用“故弄玄虚策略”走进科学,教会学生“新怀疑主义”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而又独具一格的老师的形象。学情分析:通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也会用“新怀疑主义”去学习。学习总目标:1、我能理解本课词语。2、我能说出课文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3、我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我了解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及其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并能写出对他的评价。5、我能找出侧面描写人物的句子,并能说出它们的作用。学习重难点:1、我了解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及其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并能写出对他的评价。2、我能找出侧面描写人物的句子,并能说出它们的作用。学习准备:学习评价单导学方法:合作探究总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总课时49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本课词语。2、我说出课文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3、我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重难点我说出课文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学习准备学习评价单导学方法合作探究导 学 过 程1、 出示自学任务1、能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面面相觑 冰川期 胸有成竹 郑重其事 狡黠 警惕2、我朗读课文发现不理解的句子。3、我通过再次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 2、 出示合学任务1、组内朗读课文,组长负责解决朗读中的错字,把课文读通顺。2、组内内讨论: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精练概括课文。3、小组内交流文章层次的划分。三、展示激励1、小组分工展示2、怀特森老师就是和我见到的老师不一样,我能结合文中的句子说说我的感受。四、达标检测 1、fn b jng t ( ) ( ) jio xi zhng zhng ( ) ( ) 2、补充词语( )地传看 ( )地回答 ( )地讲( )的老师 ( )的光芒 ( )的毅力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检测 第二课时 总课时50学习目标1、我了解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思想,及其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并能写出对他的评价。2、我能找出侧面描写人物的句子,并能说出它们的作用。学习重难点1、我了解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思想,及其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并能写出对他的评价。2、我能找出侧面描写人物的句子,并能说出它们的作用。学习准备学习评价单导学方法合作探究导 学 过 程导学 过 程一、出示自学任务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再读课文我能完成填空。 的怀特森老师 的怀特森老师 的怀特森老师2、 我从“狡黠”中感受到 3、 怀特森认为“我们”不及格的原因是: ,让“我们”从这件事上学到 。二、出示合学任务1、 讨论:从哪来感受到怀特森老师要教会“我们”怀疑。2、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能知道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并体会表达作用。3、 在“凯蒂旺斯”事件中,“我”的态度有什么变化?4、“我”的眼中怀特森老师是一怎样的老师? 三、拓展延伸一个莫须有的凯蒂旺普斯,让我们懂得了要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书本上的内容和老师说的,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学方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方式。 四、小练笔: 选择其一写出自己的感受 1、我眼中的怀特森老师 2、假如我是怀特森老师的学生 3、怎样看待书和权威 4、自拟题目 四、达标检测1、本文的主要人物是 ,作者不仅对怀特森老师的 和 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还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我”的 以及“我们”行为的前后变化,加深我们对怀特森老师的认识。2、当怀特森老师看到同学们在饶有兴趣地抄写笔记,在传看头骨时,他心里想: 。3、当怀特森老师听到同学们不满的议论声时,他心里想: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板书设计一个这样的老师 怀特森老师-正面描写 “我”的心里活动及同学们的变化-侧面描写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签字:课题:詹天佑教材分析:本文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突出的成就-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形象。学情分析:课文讲的是清朝末年的事情,与同学们的生活实际相差较远。课前布置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以便对詹天佑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所了解。学习总目标:1、我能学会生字、新词,并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它们的含义。2、学习课文,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3、我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在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启迪。 4、我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形线路的设计思路。学习重难点:1、学习课文,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2、我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在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启迪。 学习准备:学习评价单导学方法:合作探究总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总课时 51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生字、新词,并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它们的含义。2、学习课文,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学习重难点1、我能学会生字、新词,并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它们的含义。2、学习课文,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学习准备学习评价单导学方法合作探究导 学 过 程1、 出示自学任务1、我会用多种方法解决文中的字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詹 阻挠 要挟 轰动 轻蔑 深涧 勘测悬崖峭壁 毅然 讥笑 隧道 竣工2、再读课文我又发现的生字生词。3、通过读课文,我认为这篇课文课文是围绕 一句话来展开的,主要讲了詹天佑 事。4、我初读课文认为詹天佑是一个 的人。二、出示合学任务1、 小组内轮读课文,要求通顺流畅有感情,并评选出“朗读小明星”准备在全班展示。2、交流詹天佑在接受任务时中国人有什么看法?帝国主义有什么评价?如果你是詹天佑,此时你心里会怎么想?3、修筑铁路时詹天佑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体会他的表现。4、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詹天佑的话语。三达标检测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要挟(xixi)塞外(sisi)阻挠(rono)隧道(susu)开凿(zuzo)经纬(wiwi)干线(nn)怒号(hoho)平庸(ynrn)泥浆(jinjin)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检测 第二课时 总课时52学习目标1、我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在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启迪。 2、我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形线路的设计思路。学习重难点1、我知道詹天佑是怎样克服困难修筑京张铁路的。2、我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形线路的设计思路。学习准备学习评价单导学方法合作探究导 学 过 程导学 过 程一、出示自学任务1、 我能结合文中的句子理解居庸关隧道的开凿方法,我能用图画一画。2、 我能结合文中的句子理解八达岭隧道的开凿方法,我能用图画一画。3、 我能结合文中的句子理解“人”字形线路的设计,我能和同学们讲一讲“人”字形线路火车爬坡的示意图。4、朗读课文,我从修筑铁路的方法上来评价詹天佑。二、出示合学任务小组内交流居庸关隧道、八达岭隧道的开凿方法和“人”字形线路的设计。三、展示激励 1、小组分工展示。 2、我用视图讲一讲。4、 盘点收获詹天佑一课围绕“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句,写了他在主持修筑 铁路过程中的三件事,其中他的“爱国”主要是通过_这件事给以突出表现的,他“杰出”的创造才能则是通过_和_这两件事给以表现出来的。五、达标检测1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 不能有一点儿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1)给这句话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补充横线上的词语。 (2)这是对詹天佑的_的描写,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_。2根据文段内容,填写表格比较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时所采用的不同方法。隧道名隧道特点采用方法取得效果八达岭居庸关6、 布置作业:预习床头上的标签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思考填空自主检测教学反思:课题:床头上的标签教材分析:床头上的标签讲述的是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的故事。李比希之所以著名,他在化学领域的突出贡献和成就。学情分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文语言通俗易懂,在学习中同学们在读中可以充分理解课文。学习总目标:1、我能体会文中巧妙的细节描写了解李比希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2、针对李比希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信念与追求我能说出自己的体会。学习重难点:1、我能体会文中巧妙的细节描写了解李比希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2、针对李比希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信念与追求我能说出自己的体会。学习准备:学习评价单导学方法:合作探究总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总课时 53学习目标1、我能体会文中巧妙的细节描写了解李比希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2、针对李比希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信念与追求我能说出自己的体会.学习重难点我能体会文中巧妙的细节描写了解李比希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学习准备学习评价单导学方法合作探究导 学 过 程【知识链接】尤斯图斯冯 李比希,1803年5月12日出生于德国达姆施塔特,1873年4月18日逝世于德国慕尼黑是一位德国化学家,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农业和生物化学,他创立了有机化学。因此被称为“化学之父”。1、 出示自学任务 1、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把课文读一读,并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懊悔莫及 严谨 氯化碘 溴2、文中的这几句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3、课文围绕主人公写了 ( )和( )两件事。 4、我能找两件事的过渡句是: 。二、出示合学任务 再读课文组内交流1、是什么使李比希与新元素失之交臂?2、我发现了文中几处细节描写的句子,我愿意说说自己的体会。3、为什么要将标签贴在床头?4、标签起到了什么作用?5、为什么以“标签”为题? 三、拓展延伸我们从李比希的一成一败的经历中总结经验,面对学习我们该如何去做?四、达标检测 从李比希的一成一败两个故事中可看出李比希身上具有怎样的科学精神?五、作业:预习炸药工业之父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说一说自主检测教学反思:课题:炸药工业之父教材分析:本文记叙的是诺贝尔成功研制硝化甘油这种炸药的事,表现了他“不怕死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学情分析:同学们在学习本课之前大多不了解诺贝尔,因此可让同学们提前搜集关于诺贝尔的资料。学习总目标:1、我能熟读课文,积累主要内容及字词。 2、我了解文中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地方。学习重难点:1、我能熟读课文,积累主要内容及字词。 2、我了解文中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地方。学习准备:学习评价单导学方法:合作探究总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总课时 54学习目标1、我能熟读课文,积累主要内容及字词。2、我了解文中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地方。学习重难点我了解文中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地方。学习准备学习评价单导学方法合作探究导 学 过 程1、 出示自学任务1、我能流利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并结合语境理解意思。 汗流浃背 移山填海 望而却步 毫不气馁 百折不挠 遗嘱2、默读课文,我能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 ):先概述诺贝尔是一个在科学研究领域内不怕危险的人。 第二部分( ):写诺贝尔冒生命危险终于成功研制硝酸甘油炸药,被誉为“炸药工业之父”。 第一层( ): 第二层( ): 第三层( ): 第三部分( ):写诺贝尔创立了“诺贝尔奖”。 二、出示合学任务1、结合词、句评说诺贝尔。推荐句式:a.根据 句子我认为他是 的一个人。 b.我认为诺贝尔是 的一个人 句子为证2、 我来分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并分析其作用。3、 人们为什么称诺贝尔是炸药“工业之父”?三、达标检测 1、补充词语汗流( )背 ( )山( )海 望而却( ) 毫不气( ) 百折不( ) 知( )而( ) 浓烟( ) ( ) ( ) ( )不安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