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诊疗常规.doc_第1页
月经不调诊疗常规.doc_第2页
月经不调诊疗常规.doc_第3页
月经不调诊疗常规.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台县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二)月经不调诊疗常规 【概述】 月经不调也称月经失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或经量发生异常改变。大多数妇女2830天行经一次,但提前或延后7天以内仍属正常,月经持续时间一般37天,一次月经出血量约为3050毫升。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以及月经过多、过少等。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临床表现】月经不调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经色、经量、经质等不规律的变化,并可伴有头晕、腰酸、小腹隐痛或胀痛、心烦易怒、畏寒喜暖等。1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1) 血热内扰:月经量多,色红质粘,夹有小血块,烦热口渴,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2) 气不摄血:月经质稀色淡,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质淡,脉弱。2. 月经后期: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l)血寒凝滞: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 (2)肝血亏虚:月经量少,色淡无块,小腹隐痛,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红,脉细弱。(3)肝气郁滞:月经量少,色暗红或有小血块,小腹胀痛或胸腹、两胁、乳房胀痛,舌苔薄白,脉弦。3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周期或先或后,均超过7天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1)肝气郁滞:月经量或多或少,色暗有块,经行不畅,胸胁、乳房及小腹胀痛,脱闷不舒,时叹息,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2)肾气不足:月经量少,色淡暗,质稀,神疲乏力,腰骶酸痛,头晕耳鸣,舌淡苔少,脉细弱。4月经过多: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1)气不摄血:经来量多,色淡红,质清稀,或面色晄白,气短懒言,肢软无力,或小腹空坠,舌淡,脉细。(2)血热内扰:经来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稠粘,或有小血块,常伴心烦口渴,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3)瘀滞胞宫:经来量多,或多时不净,色紫黑,有血块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5月经过少:经期虽准,但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减少,或经期不足2天,经量少。(1)肝血亏虚: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色淡无块,或伴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小腹空坠,舌质淡红,脉细。(2)肾阳亏虚:月经量少,色淡红或暗红,质稀,头晕耳鸣,或小腹冷,夜尿多,舌质淡,脉弱或沉迟。(3)瘀滞胞宫:月经量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胀痛减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弦涩。(4)痰湿阻滞:月经量少,色淡红,质粘稠,形体肥胖,胸闷呕恶,或白带多粘稠,苔白腻,脉滑。【诊断依据】1.月经先期(1)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2)月经周期提前半月,应与经间期出血、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先期相鉴别。2月经后期(l)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2)育龄妇女周期延后,应与妊娠、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后期相鉴别。(3)妇科检查,B超以排除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疾病。3月经先后无定期(l)月经周期或前或后,均超过7天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2)月经周期紊乱应与青春期、更年期月经紊乱相鉴别。(3)妇科检查及B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测基础体温、阴道涂片、宫颈粘液结晶检查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4月经过多(1)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增多,在50毫升以上,或时间超过7天。(2)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排除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3)排除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月经过多。5月经过少(1)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很少,不足30毫升,甚或点滴即净。(2)本病应与早孕相鉴别。(3)排除因结核病引起的月经过少。【鉴别诊断】1经间期出血:在两次月经之间出血,持续23天,血量少于正常月经量,并有周期性,可伴有腰酸、少腹作胀作痛,乳房作胀作痒,带下增多,质粘如蛋清。基础体温示低高温相交替时出血者,可作本病诊断依据。2崩漏:其特点是月经的周期发生严重紊乱,月经不按周期而妄行。出血或量多如注,或淋漓不断,甚至屡月未有尽时。与月经先期、经期延长、月经先后无定期等,虽同属月经期、量异常的一类病证,但临床表现各不相同。3绝经前后诸症:发病年龄一般在4555周岁绝经前后,有月经紊乱,情志异常,面红潮热,烘热汗出,皮肤感觉异常等症。【治疗】一、推拿治疗(一)基础手法1患者取仰卧位,医师站其旁,用双手拇指点揉天枢穴(双),以有热胀感为宜。2医师用掌心按揉患者下腹部,重点施术于关元穴,时间2分钟。随后用双手拇指连续按压五枢、维道区域,按压时由轻至重,反复施术,时间2分钟。拇指点按中极穴1分钟。3医师沿患者大腿内侧阴廉至血海区域做掌揉法,反复施术,时间2分钟。随后用拇指点按血海穴,时间1分钟。用双手拇指连续交替按压阴陵泉至三阴交穴,时间2分钟。4患者取俯卧位,医师沿患者背部(肝俞至腰能部)两侧做掌揉法,反复施术,时间2分钟。用拇指点按肝俞、脾俞、肾俞穴,时间各1分钟。5医师握拳,用指背部拨揉患者腰骶部,以局部有热胀感为宜随后用双手拇指点按次髎穴,时间1分钟。6用双手揉拿大腿后侧23分钟,用拇指点委中、海泉穴各1分钟。(二)对症治疗1经期腹痛:按压劳宫、第5腰椎下痛经反应点各l分钟。2月经先期:重点按压膈俞、血海、太冲穴各l分钟。3月经后期:按压曲池、阳陵泉穴各1分钟。4月经先后无定期:提拿小腹部,配合震颤,使小腹内有温热感。点按足底调经穴(涌泉穴外1寸)。5月经量多:同月经后期。6月经量少:同月经先期,加足三里穴。7白带增多:按压箕门、阴陵泉穴各1分钟。二、针灸1月经先期基本配方:关元、血海、三阴交穴。2月经后期基本配方:气海、三阴交、中极穴。3月经先后无定期基本配方:中极、三阴交穴。肾虚者加关元、肾俞穴,肝郁者加太冲、期门、肝俞穴。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三、耳针取肝、肾、子宫、卵巢,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四、中药(一)月经先期1气虚型:宜补气摄血调经,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2血热型:宜清热凉血调经,方用清经散加减。(二)月经后期1血寒型:宜温经散寒,活血行滞,方用少腹逐瘀汤,或温经汤加减。2血虚型:宜补血益气调经,方用人参养营汤加减。3肝郁型:宜理气调经,方用乌药汤,或柴胡疏肝散加味。(三)月经先后无定期1肾虚型:宜补肾调经,方用固阴煎加减。2肝郁型:宜舒肝解郁,养血调经,方用逍遥散。月经量多或月经量少应对症治疗。【预防与护理】1注意生活调养和经期卫生。2保持心情偷快,避免过度劳累或安逸。【入院指征】1月经周期紊乱,量多或量少,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者。2月经不调伴有全身症状明显、体质虚弱者。【疗效标准】一、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1治愈: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能维持3个月以上。2好转: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3未愈:月经周期未见变化。二、月经过多、月经过少1治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