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盛顿会议 1921 1922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与中国的发展 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张彦彬 概念 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国际经济关系以及各种国际经济体系与制度的总和 旧国际经济秩序是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 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建立在所有国家的公正合理 互相依靠 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上的国际间的经济关系体系 蜕变与转型 洋务运动 历史作用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经济 创办第一批近代企业 近代工业化的开端 军事 创办军事工业和近代海军 促进军事近代化 教育 创办新式学校 开始留学教育 有利于教育近代化 文化 有利于西方思想和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人才 培养了第一批技术工人和近代化人才 贻来牟机器磨坊 发昌机器厂 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 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地点 沿海通商口岸 上海广州天津等 途径 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投资 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 早期企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向西方学习 具体表现为 含义 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来抵抗西方侵略 意义 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 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洋务派观点 李鸿章 中学为体 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 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 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 赋税 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 举办洋务新政 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基本含义 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以维护清朝封建制度 1 西装 西餐在鸦片战争后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2 很多大城市出现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社会生活特征西方生活方式开始传入中国 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开始向近代社会迈进 但普通大众的生活没有根本上改变 城乡 地域差别较大 蜕变与转型 材料一1840年后 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 时人有诗 蚕事乍毕丝事起 乡农卖丝争赴市 小贾收买交大贾 大贾载入申江 上海 界 申江鬼国正通商 番舶来银百万计 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买经更陆续 农人纺经十之六 遂使家家置纺车 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1 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 结合时代大背景 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7分 1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3分 农产品商品化 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 2分 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 2分 史料研读 材料二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 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 暴力 一词 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 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 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 阅读材料二 按照 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 的思路 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9分 史料研读 2 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 2分 但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坏 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 2分 洋务企业 民族资本企业创办 民族工业兴起 3分 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 2分 加强与巨变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简表 俄北瞰 英西陝 法南瞬 日东耽 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 岌岌哉 凡百君子 岂能无沦胥非类之悲乎 吾中国四万万人 无贵无贱 当今日在覆屋之下 漏舟之中 薪火之上 如笼中之鸟 釜底之鱼 牢中之囚 为奴隶 为牛马 为犬羊 听人驱使 听人宰割 此四千年二十朝未有之奇变 康有为 辛亥革命 湖南10 22 陕西10 22 山西10 29 云南10 30 江西10 31 贵州11 4 浙江11 5 江苏11 5 广西11 7 安徽11 8 福建11 9 广东11 9 四川11 27 湖北10 10 起义后剪辫的孙中山 1884年的孙中山 1895年的孙中山 新文化运动 北京学生的愤怒 五四运动是中国思想革命的催化剂 随后对西方的兴趣仍在持续的时候 中国知识分子中间却出现了分歧 那些对凡尔赛和会极度失望的知识分子 在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影响下 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加强与巨变 材料三南方之金属矿 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 故湖南之锑 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 至五 六年殆值千元 其他如锡如水银如锌铝 产额既有增加 价值亦皆骤涨 所可惜者 南方金属各矿 开采均用土法 组织初无规模 成者互争 败则瓦解 故欧战既停 销路忽滞 改革无术 失败接踵 与北方之煤矿相较 然后知新旧之不能相容 土法之不易持久也 陈真 姚洛合编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3 依据材料三分析南方金属矿的产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呈现怎样的发展特征 结合材料三分析南方金属矿业发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 一战的影响 与军工相关的原材料价格暴涨 特征 短暂的春天 或 黄金时代 或进一步发展 原因 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土法开采金属矿 经营者改革措施不力 史料研读 材料四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主业未能建立以前 均如昙花一现 不久即销声匿迹 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纱业与缫丝业 虽曾盛极一时 而其前途仍至渺茫 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 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 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 厥惟三端 曰民族独立 曰政治清明 曰农村繁荣 陈翰笙 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4 依据上述材料分析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并结合材料四归纳我国民族工业获得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主要因素 帝国主义的侵略 压迫 因素 国家民族的独立 政治清明 农村繁荣 史料研读 毛泽东指出 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在一个时期内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独霸中国的机会 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 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材料五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部分 材料六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5 据材料五 六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 从政治 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6分 史料研读 影响 政治 促进无产阶级壮大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阶级基础 思想 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调整与震荡 调整与震荡 材料七怎样才能统一政府的财政 财政部长宋子文已经召开过两个会议 一个讨论财政 一个讨论经济建设 他详细阐述了国家财政的混乱状况 并向全会呈上这些会议的详细建议 这些建议谈到如何划分全国和各省的收入来源 取消国内的过境税 恢复关税自主 清理国家债务 统一币制 促进商业 稳定货币市场 建立政府的中央银行 管理私营的银行体系 发行公债以提供遣散部队和建设的费用 宋博士坚持 财政统一和国家预算的采用是必不可少的 除非实行这两件事 否则恢复财政将是空谈 剑桥中华民国史 上卷 之第 章 国民革命 从广州到南京 1923 1928年 史料研读 材料八1937年3月 宋子文宣布大萧条已经结束 没有理由认为中国已经脱离了所有困难 不可否认 过去18个月的事实说明 整个国家的境况 都已经有了彻底的改变和改善 总之 正像陈光甫所回忆的 我要说 从1936年一直到1937年战争爆发之前 是标志性的两年 日 城山智子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 6 南京国民政府是如何实践材料七中宋子文统一政府财政主张的 结合材料八和所学知识 说明该实践的开展对当时中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实践 国民政府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 积极影响 缓和了经济危机的影响 促进民族工业的较快速发展 为抗日战争奠定物质基础 史料研读 到1936年 帝国主义资本在华资本已达42 8亿多美元 控制了中国生铁产量的96 8 原煤产量的55 7 发电量的55 棉布产量的64 1937年 帝国主义直接经营和控制经营的铁路已占全国铁路总里程的90 7 严志才 评南京国民政府的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面对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实施干预经济的新方针大多扭转了颓势 而当时中国也采取类似的措施 虽取得一定效果却没有真正实现繁荣富强 据材料五分析其根本原因 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把持着中国的经济命脉 或答 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 启示 帝国主义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民族独立是民族经济发展繁荣的前提 例题转换 若从经济 政治 军事 两方面论证 20世纪上半期人类社会激烈震荡 这一状况 引用哪些例证比较恰当 为解决这两方面问题 化解矛盾 20世纪40年代国际社会采取哪些卓有成效行动 各产生什么影响 20世纪30年代中国面临的哪些危机 采取何种应对措施 中国 1 西方列强为转嫁危机 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倾销商品 措施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实行 币制改革 防止白银外流 稳定金融市场 促进物价回升 刺激生产复苏 2 日本大举侵华 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措施 国共合作 全面抗战 调整与新生 调整与新生 二战后的世界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 相互间的联系和依赖空前增强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九 7 写出材料一中图一 图二 图三的名称 结合所学指出这三大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历史地位 5分 史料研读 7 名称 图一世界银行 图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图三关贸总协定 3分 地位 这三大世界性经济组织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标志着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分 重建与贡献 重建与贡献 材料十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 有专家认为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 20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初 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 第一是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 第二是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 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陈宝森 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十一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凭借全球性技术 如 无线电通讯技术 核武器 洲际运载火箭 计算机网络等 而形成的经济 军事力量 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 准确地说 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化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下 赵英 技术演进与全球化 史料研读 材料十二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 敲门砖 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 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 发展中国家怎么办 拉美国家的实践 史料研读 材料十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史料研读 8 根据上述材料 评价材料十二的观点 8 材料十二的观点是片面的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可抗拒 但确实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 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应辩证地分析 史料研读 9 材料十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根源何在 9 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20多年间 生产力迅速发展 社会财富激增 但世界上贫富分化 南北对立的问题也日趋严重 根源 全球化进程中 旧的世界经济秩序仍在起决定性作用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 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公 科技水平的差距 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史料研读 10 我国应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0 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把握机遇 一方面努力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 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迎接挑战 华盛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粮油食品检验人员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2024-2025学年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模考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4主管护师(中级)题库检测试题打印附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政府机关办公家具采购代理合同协议
- 2025解析房屋装修合同样本
- 解析卷-人教版8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同步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2025山东省蓬莱市中考数学达标测试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医师定期考核必考题库及答案
- 2025质量员模拟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4-2025学年度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自我提分评估【综合卷】附答案详解
- 光伏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模块化炼化设备的设计与集成
- 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系统
- HY/T 0404-2024潮流能、波浪能发电装置海试过程控制规范
- 设备维护服务方案(2篇)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SOP
- 手术前术前准备未执行的应急预案
- JJG 270-2008血压计和血压表
- T-CARM 002-2023 康复医院建设标准
- 轻质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样本
- 毕业设计(论文)-水果自动分拣机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