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物理试卷.doc_第1页
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物理试卷.doc_第2页
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物理试卷.doc_第3页
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物理试卷.doc_第4页
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物理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GSJY2011-2012学期八年级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 物理试卷(附答案)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011.12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5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50cmC从三楼走楼梯到一楼的时间大约是5min D一同学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A甲实验说明液体能传声 B乙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丙实验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D丁图中马路边的隔音板阻隔噪声3如图是春晚节目逗趣中的一个画面,“狗叫、鸟鸣及手影”,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手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演员模仿的是动物叫声的音调D电视机前收看节目的观众,看到的多彩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 B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C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D冬天的早晨,霜打枝头5以下关于厨房中的物理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化石油气是利用降温的方法使其液化的B烧热的油锅里掉入几滴水,水迅速汽化,甚至“溅出”,这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高C烧开的水上方冒“白气”,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D滚烫的肉汤却不冒“白气”,那是因为厚厚的油层阻碍了水的汽化6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中,该操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平面镜A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 B反射角=入射角C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D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方向是改变的。看起来水不深洗个澡吧7观察如图所示的漫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看到的“水底”比实际的水底浅 B人看到的“水底”是虚像C人能看到水底是因为光线从空气射向水中D人产生了错误的判断是由于光的折射导致的8要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与物体一样大小的像,应当用 (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凸面镜9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屏、透镜、蜡烛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距为40cm B凸透镜成缩小的烛焰像C在凸透镜的左侧透过透镜可以观察到烛焰像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0在水深1 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鸟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 m高的树杈上婉转地“唱歌”;在距岸边2 m的水中,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地游动静观湖面,“小鲤鱼”、“画眉鸟”和“柳树”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阐述错误的是()A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虚像B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1 mC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1 mD我们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11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视力正常的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而言()A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B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C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D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12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仪的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C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32010年北京时间1月13日早晨,中国地震网通过接收到的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测定海地地区发生里氏7.3级地震,这种声波人耳_(选填:“能”、“不能”)听到。地震很可能会引起海啸,这是因为声能传递_(选填:“信息”、“能量”)。甲乙142009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患上这一流感后第一症状就是发热,因此要用到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甲、乙所示的工具都是用来测量体温的,甲是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_的原理工作的,乙图所示的测温仪是通过接收身体表面辐射出来的_(选填:“紫外线”、“红外线”)来测温的。对于高烧病人,我们可以用酒精擦身,利用酒精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要_(选填:“吸热”、“放热”)来降温。15“锅庄”是藏族的民间舞蹈,在节日或农闲时男女围成圆圈,绕着篝火,边歌边舞,如图所示。“篝火”属于_(选择:“人造”、“天然”)光源,在篝火的照射下我们看到了周围的物体属于光的_现象,透过篝火上方的空气观察到对面的景物在“摇晃”这是光的_导致的。16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_,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_。17一只湖鸥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湖鸥距水面3m时,它在湖面的“倒影”是_(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湖鸥_m。当湖鸥冲向湖面猎食的过程中,它的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18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1)我们选择较_(选填:“厚”、“薄”)的_(选填:“玻璃”、“平面镜”)作为镜面。(2)为了确定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我们在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可以在_(选填:“A”、“B”)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承接到像。(A处为透过镜面观察光屏;B处为直接观察光屏。)19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_制成的,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反光镜可以选用_(选填:“平面镜”、“凹面镜”)。目镜物镜反光镜20.小军同学身高1.6 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1 m处时,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相距_m若他以0.5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 s,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m,像的大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如图所示,是光线在空气中和玻璃中传播的情形,其中MMNN,36,则入射光线是_,折射光线是_,界面是_,入射角是_,反射角是_,折射角是_,空气在界面的_侧 22阅读下面的短文潜艇的“耳目”声呐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 kHz30 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kHz到_kHz.(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 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 500 m/s)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 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_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48分)23(3分)如甲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cm;如乙图是测量体温的温度计,此时它的示数是_;如图丙所示的时间为_s。乙丙甲24(3分)如图所示的是光的_现象,它说明了太阳光是_。若换红色光屏,则眼睛只能在光屏上看到_光。25(6分)请按题目的要求完成作图:(1)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2)在图中将光路补充完整;(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空气玻璃AB26(7分)下表是小明“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特点”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时间/min00.511.522.533.54温度/706459485249484848时间/min4.555.5619.52020.521温度/4847454321212121续:(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_min时的数据有明显错误。实验时的室温是_。 (2) 该物质在第4min时的状态是_态,它是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不变”)。(3)课后小明又进行了以下探究:如图所示,在容器A内装水,在容器B内装盐水,一段时间后发现容器A内有冰出现,由此可以判断原来容器B内盐水的温度 O(选填:“高于”、“等于”、“低于”)27(4分)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文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79898989898(1)小明观察到同学们测水温的操作如图中所示四种,你认为正确的是( )ACDB(2)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你认为可能是_造成的。(只需要写出一个可能原因)28(8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小莉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 cm。(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道倒立、 清晰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4)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_(左/右)移动。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甲乙丙丁A 乙 甲 B丙 甲C 乙 丁D 丙 丁(5)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落上一只小虫,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明暗将 (选填“变亮”或“变暗”或“不变”)。29(5分)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5mm高的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1)小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请你在图的坐标中画出st图像表一: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0102030405m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05101520(2)从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你认为:小气泡所做的是_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_。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0204060801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03.67.110.814.42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03.46.810.213.6表二:(3)小明换用粗玻璃管又做了2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二所示。观察数据可知:_(选填“长”或“短”)气泡运动的较快。由于气泡上升较快,会造成时间的测量误差较大,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请你提出一点建议:_。30(分)“冰海沉船”的电影描述的是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船,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利用“超声波单向传播性好”的特点制成了声呐装置安装在船上,利用它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1)如果航船的声呐装置发出的信号遇到冰山返回经6s被接收到,则冰山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2)这种装置可用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吗?为什么?31.(4分) 小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_(2)小周在图中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在光屏上再成一个更小的实像,小周应当把蜡烛向_移动,同时把光屏向_移动(3)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_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附: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23456789101112ACBDACCBCBB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3次声波;不能;能量 14热胀冷缩;红外线;蒸发(或汽化);吸热15人造;反射;折射 1660;减小17虚;6;不变 18(1)薄;玻璃 (2)B19凸透镜;凹面镜 2023不变21BOOAMM452左22(1)0.0220(2)7 500 m8 700 m三解答题:(本题共 9小题,共48分)23(3分)1.9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