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报告_第1页
2016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报告_第2页
2016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报告_第3页
2016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报告_第4页
2016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 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报告 2016 手机版 一、项目背景 1、农村饮水概况 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衡阳市最南端,地处衡阳盆地南缘向五岭山脉的过渡地段,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降雨丰沛,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貌以丘岗为主,辖 35 个乡镇办事处 (含 1 个经济开发区 ), 666 个行政村及社区,总人口 ,其中农村 人,总土地面积 2656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74 万亩,占总面积的 建国以来,尤其是 1978 年以来,我市对城市供水工作极为重视,城镇居民逐步实现了饮用洁净自来水,同时在上级水利部门支持下,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村也分项分批进行了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成效亦相当显著。但受建设期间资金、技术及指导思想的限制,现今绝大多数农村人口未能喝上自来水,再加之工程措施不当、管理滞后以及环境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市农村人畜饮水的首要问题是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 根据调查,按国家农村人口生活饮用 水卫生标准,现我市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 农村总人口的 中水质不安全人数 245175 人,水量不达标 658 人。全市安全和基本饮水安全人口 749533 人,仅占农村总人口的 中,用管网统一送到各家各户或集中供水点的集中式供水方式的饮水人口 47477 人,只占总人口的 用手压井、筒井、大口井、引泉等设施或无设施直接取用河溪水、塘水、泉水的分散式供水饮水人口有 958884 人之多,占了农村总人口的 括有供水设施的 908646 人,无供水设施的 50238 人,农村饮水 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目前,我市农村具体存在以下几类饮水不安全的地区。水质不安全区域: 氟病区,主要分布在长坪、仁义、三都、新市、夏塘等 16 个乡镇的局部村组 ; 砷病区,主要分布在沙明、仁义乡等 11 个乡镇的局部村组 ; 苦咸水区,主要分布在蔡子池、永济镇、洲陂乡、坛下乡等紫色页岩地区 ; 肝病区 (含铜、磷等超标 ),主要分布在大市、新市、坛下、东湖圩、泗门洲等乡镇的局部村组, 肝、胆、肾结石病区,主要分布在仁义、马水、导子、太平、蔡子池、泗门洲等乡镇的石灰岩及紫色页岩地区。水量不达标区域,主要分布在小水等乡镇。水 源保证率不达标区域,主要分布在马水、竹市、龙塘、东湖、小水等乡镇。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区域,主要分布在大市、长坪、黄市等乡镇。 2、农村供水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 (1)解放以来至 1978 年农村供水发展情况 1949 年,我县农村人畜饮用水工程很少,大部分农村地区人们直接饮用的是山塘、河流、山涧中的水或几个村共用一个大口井,还有的直接从屋顶接水饮用,无任何净水和消毒设施,用村民自己的话说: “田里的水也喝,山里的水也喝,喝出了病还不知道为什么 ”。 1951年,县人民政府设水利专管机构。但受当时历史条件、社 会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制约,五六十年代重点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几乎无力顾及, 70 年代饮水工程建设依然发展缓慢。 (2)1978 2000 年农村供水发展情况 1978 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供水工程有了很大发展。我市的长坪、磨形、太平、小水、坛下、太和、东湖等乡镇的部分村庄,因地质地貌及降雨条件差,每逢天旱,用水十分困难。 1982 年开始,在国债资金的扶持下,这些地方分期分批投资兴建水井及提、引水工程。至 1985 年底,共解决 人, 4900 头牲畜的饮用水困难。 1986年, 按照湖南省统一颁布的饮用水困难标准 (取水往返距离 1 公里以上,垂直高差 100 米以上 ),县水利部门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调查,符合上述条件的有 419个村民小组, 8833户, 48744人, 25010 头牲畜。从当年起到 2000 年的十五年间,我市干群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狠抓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累计投资 元,投劳 建饮用水工程 105 处,解决 105 个行政村, 6233 户 人, 头牲畜的饮用水困难。 (3)20以后我市农村饮水安全状况 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农村饮水困难人口的分布及数量发生了一定变化,为此, 2000 年 5 月我市组织有关专家深入全市各村组调查摸底,编制了 2000年农村人口饮水困难调查及规划 报告 ,并编入衡阳市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应急可行性研究 报告 。 二、存在问题 1、 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仍较多。根据 2015 年 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我县目前仍有饮水不安全人口 人。其中:无集中式供水工程人口 人 ;过去已经解决供水问题的村组,由于管道老化漏损,又形成新的约 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 ;地下深井水厂水位下降,增加约 人饮水不安全。 2、现有水厂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用水需求。我县乡镇自来水厂兴建时受条件所限,建设规模不大,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生产用水量大幅增加,尤其是在用水高峰期,原设计供水能力已显不足,导致部分乡镇的农村生活饮用水不足,时 常发生间断性供水。 3、农村饮用水环境较差。一是村庄环境 “脏乱差 ”问题突出。大部分农村的供排水、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二是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地保护还很不到位。我县乡镇许多自来水厂的水源地根本没有设立保护区。有严重污染的企业排放的有毒有害物体,农民生活的垃圾、污水,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等都对周边地区水体造成污染,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 三、几点建议 1、加快实施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步伐。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先由住建部门按照区域供水规划完成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工程, 再由水利部门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面比以往大,领导力量、用于实际工作的人力、财力、物力和工作方法、管理制度都必须与之相适应。县政府要尽快提上议程,设立高层综合协调机制,出台有关政策,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责任,协调部门间关系,形成工作合力。要探索城乡供水一体化,制定最合理的实施方案,依托现有水厂进行扩建、改建,辐射延伸供水管线,争取抓紧实施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工程,努力提高农户安全饮用水的入户率,初步构建全覆盖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体系。 2、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一是依法划定水源保护区。根据我县水环境重 要条件及水源保护要求,合理划定各乡镇水厂取水口的水源保护区,明确保护范围,制定保护办法。二是抓紧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处理。结合村庄环境整治和示范村建设,开展农村环境治理,杜绝在水源地周边堆放垃圾和有害物品。三是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县水利部门要主动与环保、卫生等部门联系,通力合作,严格禁止在水源地附近发展高污染企业,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切实保护好我县的水环境和饮用源。 3、充分发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期效益。要确保饮水安全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必须建立起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的 运行机制。县政府及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管理,出台专门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规范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运营行为,协调好水厂所有者、经营者和农户用水的利益关系。要进一步健全管护机制,建立健全工程维修、养护、节水、用水等规章制度,做到制度严明、责任到人,规范管理行为,确保安全生产和正常供水,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要加大供水管网和供水设施维护投入,及时改造老化、破损管网,确保管网畅通和用水安全,杜绝跑水漏水现象发生。 4、进一步做好水质定期检验和监测工作。建立严格的取样、检测和化验制度,坚持水源地 提水和供水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