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13(J)55-2005).doc_第1页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13(J)55-2005).doc_第2页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13(J)55-2005).doc_第3页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13(J)55-2005).doc_第4页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13(J)55-2005).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al Quality Acceptanceof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DB13(J)552005 编制单位:唐山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 批准部门:河北省建设厅 施行日期:2006年4月1日 前 言本规程是根据河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2005年度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设计第一批编制计划(冀建质2005154号)的通知,由唐山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编制完成的。本规程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河北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实践经验,坚持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经河北省建设厅组织审查定稿。本规程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施工测量、路基、基层、面层、附属构筑物、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等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内容。另附8个附录,主要是施工现场质量检查和验收时常用的检验方法、验收表格等内容。本规程必须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DB13(J)53-2005)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通用规程(DB13(J)54-2005)配合使用为了提高标准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程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唐山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唐山市新华道23号小区,邮政编码06300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程主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主编单位:唐山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主要起草人:汪敏玲 张旭东 李大维 王文龙 杨 平 刘 铭 李连元 田 涛 汪小强 王大程常宝增 夏 光 吴素捧 王 海 李金军霞目 次1 总 则12 术 语23 基本规定54 施工测量74.1 一般规定74.2 测 量75 路 基85.1 一般规定85.2 路基土方85.3 路基石方95.4 路床105.5 路肩115.6 土质及石质边沟、边坡125.7 预制混凝土制品边沟、边坡125.8 软土地基处理135.9 路基排水155.10 回填166 基 层176.1 一般规定176.2 砂石基层176.3 碎石基层186.4 沥青贯入式碎石基层196.5 沥青碎石基层206.6 石灰土类基层216.7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236.8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246.9 旧路面再生利用266.10 级配碎(砾)石266.11 块石基层277 面 层297.1 一般规定297.2 水泥混凝土(钢筋水泥混凝土)面层297.3 沥青混凝土面层317.4 天然石材面层337.5 透层、粘层和封层357.6 砌块面层357.7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377.8 沥青碎(砾)石面层387.9 沥青贯入式面层398 附属构筑物418.1 一般规定418.2 路缘石、平石418.3 分隔带绿化428.4 涵洞、倒虹吸管428.5 雨水口、支管438.6 护底、护坡、砌体挡墙448.7 砌体声屏障448.8 金属结构声屏障468.9 栏杆、地袱、扶手478.10 隔离墩、防撞墩498.11 波形梁护栏508.12 防眩设施518.13 隔离栅519 钢筋混凝土挡土墙549.1一般规定549.2 挡土墙基础549.3 挡土墙钢筋工程549.4 现浇混凝土挡土墙模板559.5 现浇混凝土挡土墙559.6 预制混凝土挡土墙板569.7 挡土墙板安装569.8 加筋土挡土墙57附录A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核查记录60附录B 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63B.1 压实度的试验步骤63B.2 标准密度的测定63B.3 沥青混合料密度现场检测方法63附录C 混凝土抗折强度检验评定方法66附录D 回弹弯沉测试方法68附录E 平整度测试方法69附录F 抗滑性能测试方法70附录G 路面厚度测试方法71附录H 天然石材半成品检测72本规程用词说明741 总 则762 术 语763 基本规定764 施工测量765 路 基766 基 层787 面层798 附属构筑物801 总 则1.0.1 为了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城镇道路工程的质量验收标准,提高城镇道路工程质量,促进城镇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河北省辖区内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城镇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工程的质量验收。大、中型维修的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工厂厂区、生活小区、社区等内部道路工程施工量的施工质验收,可参照执行本规程进行质量验收。1.0.3 城镇道路工程中采用的工程设计文件以及承包合同文件对工程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程的规定。1.0.4 本规程应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DB13(J)53-2005)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通用规程(DB13(J)54-2005)配套使用。1.0.5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路槽 road trough为铺筑路面,在路基上按照设计要求修筑的浅槽。2.0.2 路床 road bed路槽底部一定深度的部分称为路床。土质路床又称土基。2.0.3 路基 subgrade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筑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2.0.4 面层 surface course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并将荷载传递到基层的路面结构层。2.0.5 基层 base course设在面层以下的结构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递的车辆荷载,并将荷载分布到垫层或土基上。当基层分为多层时,其最下面的一层称为底基层。2.0.6 垫层 bed course设于基层以下的结构层。其主要作用是隔水、排水、防冻以改善基层和土基的工作条件。2.0.7 路面 pavement用各种筑路材料铺筑在道路路基上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层状构筑物。2.0.8 水泥混凝土路面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用水泥混凝土板作为面层的路面。2.0.9 钢筋混凝土路面 re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配置有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2.0.10 块料路面 block pavement用石块、水泥混凝土块等铺砌而成的路面的统称。2.0.11 沥青路面 bituminous pavement用沥青作结合料铺筑面层的路面的统称。2.0.12 稳定土基层 stabilized soil base course用石灰、水泥、粉煤灰等结合料与土、砂砾或其它集料,经拌和、摊铺、压实而成的路面基层。2.0.13 工业废渣基层 industrial waste base course用适合于路用的工业废渣修筑的路面基层。2.0.14 路堤 embankment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2.0.15 路堑 cutting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2.0.16 边坡 side slope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2.0.17 护坡 slope protection为防止边坡受到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总称。2.0.18 挡土墙 retaining wall为防止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坍塌而修筑的承受土体侧压力的墙式构筑物。2.0.19 加筋挡土墙 reinforced earth retaining wall由填土、拉带材料和镶面构件组成的加筋土承受土体侧压力的挡墙。2.0.20 容许回弹弯沉 allowable rebound deflection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类型及累积当量轴载等确定的回弹弯沉值,是柔性路面设计的主要指标。2.0.21 透层 prime coat为使沥青层与无沥青材料的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的液体沥青层。2.0.22 粘层 tack coat为使新铺沥青面层与下层粘结良好而浇洒的沥青层。2.0.23 缩缝 contraction joint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上设置的收缩缝。其作用是使水泥混凝土板在收缩时不致产生不规则的裂缝,一般采用假缝。2.0.24 胀缝 expension joint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上设置的膨胀缝。其作用是使水泥混凝土板在温度升高时能自由伸展,应采用真缝。2.0.25 真缝 true joint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上做成贯通整个板厚的缝。2.0.26 假缝 dummy joint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上做成不贯通整个板厚的缝。2.0.27 路面平整度 surface evenness道路表面纵向的凹凸量的偏差值。2.0.28 路面粗糙度 surface roughness道路表面骨料的棱角阻止轮胎滑动的能力。通常以路面摩擦系数和路表构造深度来表示。2.0.29 沉陷 subsidence路基压实度不够或构造物地基土质不良,在水、荷载等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不均匀的竖向变形。2.0.30 路肩 shoulder;verge位于车行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包括硬路肩与土路肩),为保持车行道的功能和临时停车使用,并作为路面的横向支撑。2.0.31 路缘石 curb设在路面边缘的界石,简称缘石。2.0.32 平石 gutter apron铺砌在路面与立缘石之间的平缘石。2.0.33 横坡 cross slope路幅和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横向坡度。指路面、分隔带、人行道、绿化带等的横向倾斜度,以百分率表示。2.0.34 地基处理 ground treatment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而采取的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2.0.35 快速路 express way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车道。2.0.36 主干路 main road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自行车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2.0.37 次干路 secondary road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并兼有服务功能的道路。2.0.38 支路 branch road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的道路。3 基本规定3.0.1 道路工程的材料与施工应按照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通用规程(DB13(J)54-2005)第3.1节、第3.2节的规定执行。3.0.2 道路工程质量验收及其验收程序和道路工程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原则,应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DB13(J)53-2005)的规定执行。3.0.3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拟采用的施工工艺等具体情况,划分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可按照表3.0.3的规定执行。表3.0.3 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表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名称子分部工程名称分项工程每个标段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或子单位工程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步行街广场停车场路基路基土方、路基石方、 路 床、 路 肩、 土质及石质边沟边坡、 预制混凝土制品边沟、边坡、软土地基处理、路基排水、回填基层砂石基层、碎石基层、沥青贯入式碎石基层、沥青碎石基层、石灰土类基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旧路面再生利用、级配碎砾石、块石基层面层水泥混凝土(钢筋水泥混凝土)面层、 沥青混凝土面层、 天然石材面层、透层粘层和封层、砌块面层、沥青表面处置面层、沥青碎砾石面层、沥青贯入式面层附属构筑物设施带(绿化)路缘石、平石;土方回填排水设施雨水口与支管;倒虹吸管;护底、护坡安全环保设施砌体结构声屏障;金属结构声屏障;防眩设施;栏杆、地袱、扶手;隔离墩、防撞墩;波形梁护栏;隔离栅挡土墙涵洞挡土墙基础、挡土墙钢筋、 现浇混凝土挡土墙模板、现浇混凝土挡土墙、 预制混凝土挡土墙板、挡土墙板安装、加筋土挡土墙、砌体挡墙功能性试验弯沉试验3.0.4 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主控项目质量经抽样检验全部合格。2 一般项目中的实测(允许偏差)项目抽样检验的合格率达到80%及以上。3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等控制资料。3.0.5 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记录和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应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DB13(J)53-2005)执行;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外观质量检查记录应按本规程附录A执行。4 施工测量4.1 一般规定4.1.1 本章适用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测量的检查验收。4.1.2 施工测量所使用仪器的具体要求,应按照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通用规程(DB13(J)54-2005)第4.1.2条的规定执行。4.1.3 施工测量检验应具备以下资料:1 测量仪器、量具检定合格证书。2 水准点、导线坐标点的交接记录和复核记录。3 施工测量记录和复核记录。4 路基加密放样点的计算审核记录。4.2 测 量主控项目4.2.1 水准点、导线点的交接记录及复测具体要求,应按照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通用规程(DB13(J)54-2005)第4.2.1条的规定执行。4.2.2 水准点闭合差:12mm,式中:L为水准点间的水平距离,单位:Km。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测量记录。4.2.3 导线方位角闭合差:快速路和主干路为16 (秒),一般道路为24 (秒)。式中n为测站数。快速路和主干路坐标闭合差:1/10000,一般道路坐标闭合差:1/5000。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测量记录。4.2.4 直接丈量测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4的规定。表4.2.4 直接丈量测距的允许偏差序号固定测桩间距离(m)允许偏差15001/20000一般项目4.2.5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一般项目的检查,应按照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通用规程(DB13(J)54-2005)第4.2.24.2.4条的规定执行。5 路 基5.1 一般规定5.1.1 本章适用于市政道路工程路基的检查验收。5.1.2 路基填筑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清表。5.1.3 路基用土应符合设计要求。5.1.4 路基压实度应分层检测,确保达到设计的压实度要求。5.1.5 路基工程检验应具备下列资料:1 压实度试验报告。2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 施工记录。5.2 路基土方主控项目5.2.1 路基土方压实度必须符合表5.2.1的规定。表5.2.1 路基土方压实度(重型、轻型击实标准)序号项目压实度 (%)检验频率检验方法重型轻型1路床以下深度(cm)填方080快速路和主干路95每1000m2每层1组(3点)用环刀法或灌砂法检验(见DB13(J)54-2005附录C)次干路9395支路9395280150快速路和主干路93次干路9395支路90923150快速路和主干路90次干路9092支路90924挖方030快速路和主干路95 次干路9395支路9092注:1 正常情况下路基土方施工,均应符合本表所列重型击实标准,特殊情况下需经设计单位批准方可采用轻型击实标准。2 表中所列的压实度以相应的标准击实试验(重型击实、轻型击实)求得的最大干质量密度为100%。3 道路的类型,根据设计或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的规定确定;分期扩建的道路按永久规划确定。4 采用核子密度仪时需进行对比试验。一般项目5.2.2 填土应区分不同土质,选用适宜的机具压实。填方路基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填土经碾压夯实后不得有翻浆、“弹簧”现象。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压实记录。5.2.3 填土中不得含有淤泥、腐殖土及有机物质等杂质。房渣土应严格控制使用,遇特殊情况需经有关技术部门鉴定后方可使用。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2.4 路基土方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4的规定。表5.2.4 路基土方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点数1中线位移30 200 4用经纬仪测量2宽度设计要求+B40 1用钢尺量注:B值为上层结构施工对该层要求的必要附加宽度,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5.3 路基石方主控项目5.3.1 上边坡必须稳定,严禁有松石、险石。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3.2 路基石方必须碾压密实,应符合表5.3.2的规定。表5.3.2 路基石方主控项目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测方法范围(m)点数1压实度层厚和碾压遍数符合设计要求,或试验段测定的参数查施工记录注:1 土石混填路基可根据实际可能性进行压实度或固体体积率检验。 2 试验段应在监理工程师、施工技术负责人、设计代表等有关人员参加下,选用适宜的压实机具,共同确定层厚、压实遍数等质量控制参数。一般项目5.3.3 路基石方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3.3的规定。表5.3.3 路基石方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点数1中线位移30 200 4用经纬仪测量2路基宽设计要求401用钢尺量5.4 路床主控项目5.4.1 路床的压实度、中线高程、弯沉值应符合表5.4.1的规定。表5.4.1 路床主控项目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土路床石路床范围点数1压实度%(深度030cm)快速路和主干路重型击实951000m23用环刀法或灌砂法检验(见DB13(J)54-2005附录C)次干路轻型击实95重型击实93支路轻型击实95重型击实932中线高程15 15 20m1用水准仪测量3弯沉值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20m1用贝克曼梁或自动弯沉仪测量(见本规程附录D)注: 1 弯沉值的检验频率为每一双车道每20m测1点,多车道道路应按车道数与双车道之比,相应增加测点。2 弯沉值单位:1/100mm。一般项目5.4.2 路床不得有翻浆、弹簧、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4.3 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4.4 路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4.4的规定。表5.4.4 路床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土路床石路床范围(m)点数1中线位移30 30200 4用经纬仪测量2平整度103020路宽(m)9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取两尺取最大值,取最大值91521533宽度设计要求+B0+100 40 1用钢尺量4横坡0.3%0.5%202用坡度尺量5横断高程1520路宽(m)9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注:宽度中B值为上层结构施工对该层要求的必要附加宽度。5.5 路肩主控项目5.5.1 路肩的压实度应符合表5.5.1的规定。表5.5.1 路肩主控项目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压实度(%)重型击实轻型击实40m2用环刀法或灌砂法检验每侧计一点(见DB13(J)54-2005附录C)9092一般项目5.5.2 路肩线应直顺,表面应平整,不得有裂缝及阻水现象。检查数量:每100m抽查1点。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5.3 路肩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5.3的规定。表5.5.3 路肩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点数1宽度设计要求40 2用钢尺量2横坡1%40 2用水准仪测量注:1 硬质路肩应补充相应的检查项目,如坡度。 2 “宽度”为压实削坡后的宽度。5.6 土质及石质边沟、边坡主控项目5.6.1 边坡坡度、坡面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每20m抽查1点。检验方法:观察、坡度尺量。5.6.2 石质边沟、边坡基础必须稳定,密实、平整。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一般项目5.6.3 边坡应平整、坚实、稳定,不得贴坡。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6.4 边坡上口线应整齐、直顺,沟底应平整,边沟排水应畅通。检查数量:每20m抽查2点。检验方法:观察、水准仪测量。5.6.5 砌筑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每工作台班抽检一组砂浆试块。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5.6.6 土质及石质边沟、边坡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6.6的规定。表5.6.6 土质及石质边沟、边坡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边沟边坡范围(m)点数1坡度不陡于设计要求不陡于设计要求201用坡度尺量2沟底高程-300201用水准仪测量3沟底宽0+30201用钢尺量4砌筑平整度10 10202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取两尺取最大值,取最大值5.7 预制混凝土制品边沟、边坡 主控项目5.7.1 预制混凝土制品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试验报告。5.7.2 预制混凝土制品的边沟砂石基础必须稳定、密实、平整。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一般项目5.7.3 边坡应平整、坚实、稳定,不得贴坡。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5.7.4 干砌预制混凝土制品不得有松动和浮塞,砌缝均匀美观。检查数量:每20m抽查2点。检验方法:2m直尺量。5.7.5 预制混凝土制品边沟的勾缝必须饱满、密实,不得有脱落或漏勾。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7.6 预制混凝土制品边沟、边坡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7.6的规定。表5.7.6 预制混凝土制品边沟、边坡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预制混凝土制品边沟预制混凝土制品边坡范围(m)点数1沟底高程-100201用水准仪测量2顶面高程10201用水准仪测量3砌筑平整度10 10201用2m直尺和塞尺量4断面尺寸设计要求101用钢尺量,每侧计1点5坡度不陡于设计要求202用坡度尺量每侧计1点5.8 软土地基处理主控项目5.8.1 强夯土方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夯点的夯击次数、夯击遍数、夯击点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5.8.2 砂垫层:砂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适当洒水,分层压实,砂垫层厚度及其上铺设的反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8.2的规定。表5.8.2 砂垫层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点数1砂垫层厚度设计要求200 4用钢尺量2砂垫层宽度设计要求200 4用钢尺量3反滤层设置符合设计要求2004检查施工记录4压实度(%)902004灌砂法(见DB13(J)54-2005附录C)5.8.3 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砂的质量、规格、砂袋织物质量和塑料排水板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井(板)底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见表5.8.3的规定。表5.8.3 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1井(板)间距150抽查2%用钢尺量2井(板)长度设计要求全数检查用钢尺量3竖直度1.5全数检查检查施工记录4砂井直径+10,-0挖验2%用钢尺量5灌砂量(%)-5全数检查检查施工记录5.8.4 碎石桩:碎石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分批加入碎石,注意振密挤实效果,防止发生“断桩”或“颈缩桩”。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8.4的规定。表5.8.4 碎石桩(砂桩)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1桩距150抽查2%用钢尺量2桩径设计要求抽查2%检查施工记录3桩长设计要求全数检查检查施工记录4竖直度1.5全数检查检查施工记录5灌砂量(%)设计要求全数检查检查施工记录5.8.5 砂桩: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砂的含水量应根据成桩方法合理确定,应确保桩体连续、密实。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8.4的规定。5.8.6 粉喷桩:水泥应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控制粉喷时间、停粉时间和水泥喷入量,不得中断喷粉,确保喷粉桩长度,桩身上部范围内必须进行二次搅拌,确保桩身质量。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8.6的规定。表5.8.6 粉喷桩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1桩距100抽查2%用钢尺量2桩径设计要求抽查2%检查施工记录3桩长设计要求全数检查检查施工记录4竖直度1.5全数检查检查施工记录5单桩喷粉量符合设计要求全数检查检查施工记录6强度(MPa)设计要求抽查5%回弹检测5.8.7 土工合成材料的力学性能、铺设方法、锚固长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锚固长度抽查2%。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试验报告、直尺量。一般项目5.8.8 严格控制石灰质量,石灰剂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5.8.9 真空预压的砂砾厚度和渗透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5.8.10 抛石挤淤的石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使用风化片石。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9 路基排水主控项目5.9.1 排水沟所使用的原材料及位置、断面尺寸、坡度、标高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每100m抽查1点。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检查复试报告、水准仪测量、直尺量。5.9.2 盲沟的设置及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抽查2%。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检查复试报告。5.9.3 截水沟所使用的原材料及位置、断面尺寸、坡度、标高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每100m抽查1点。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检查复试报告、水准仪测量、直尺量。一般项目5.9.4 排(截)水沟的边坡应坚固、稳定、表面平整;浆砌片石砌缝应错开、嵌缝饱满、勾缝平顺不脱落,缝宽均匀一致,沉降缝应通顺。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9.5 路基排水沟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9.5的规定。表5.9.5 路基排水沟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点数1砂浆强度符合设计要求见DB13(J)54-2005附录B的规定检验2轴线偏差50501经纬仪或全站仪检测3沟底高程0,-30用水准仪测量4墙面直顺度3010020m小线、钢尺检查5断面尺寸+30,0钢尺检查6铺砌厚度设计要求7基础垫层宽、厚设计要求5.9.6 盲沟反滤层应用筛选过的中砂、粗砂、砾石等渗水型材料分层填筑。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9.7 盲沟允许偏差的规定符合表5.9.7的规定。表5.9.7 盲沟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1沟底高程15每20m测1处用水准仪测量2断面尺寸设计要求每20m测1处用尺量5.10 回填主控项目5.10.1 小范围回填的具体要求,应按照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通用规程(DB13(J)54-2005)第5.3.3条的规定执行。一般项目5.10.2 构筑物回填与路基搭接应采用开蹬作法,开蹬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量测。6 基 层6.1 一般规定6.1.1 本章适用于市政道路工程基层的检查验收。基层包括砂石、碎石、石灰土、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等,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合料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的强度要求。6.1.2 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弯沉值应符合设计要求。6.1.3 石灰土、石灰粉煤灰碎石等半刚性基层,应确保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在受冻前达到设计要求。6.1.4 基层工程检验应具备下列资料:1 原材料、半成品出厂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和复试报告。2 基层压实度试验报告和强度试验报告。3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 施工记录。6.2 砂石基层主控项目6.2.1 砂石基层压实度应符合表6.2.1的规定。表6.2.1 砂石基层主控项目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2)点数1压实度快速路、主干路97%1000 1灌砂法(见DB13(J)54-2005附录C)次干路、支路95%注:本表中最大干密度采用振动法确定。一般项目6.2.2 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浮石、粗细料集中等现象。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2.3 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2.4 砂石基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2.4的规定。表6.2.4 砂石基层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查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点数1厚度151000 m21用钢尺量2平整度1520 路宽(m)9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取两尺取最大值,取最大值91521533宽度设计要求+B40 1用钢尺量4中线位移252004用经纬仪测量5中线高程15201用水准仪测量6横断高程15 20路宽(m)9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7横坡0.3%202 用坡度尺量注:宽度中B值为上层结构施工对该层要求的必要附加宽度。6.3 碎石基层主控项目6.3.1 碎石基层的压实度应符合表6.3.1的规定。表6.3.1 碎石基层主控项目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2)点数1压实度快速路、主干路97%10001灌砂法(见DB13(J)54-2005附录C)次干路、支路95%注:本表最大干密度采用振动法确定。一般项目6.3.2 表面应坚实、平整,嵌缝料不得浮于表面或聚集形成一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3.3 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3.4 碎石基层质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4的规定。表6.3.4 碎石基层质量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查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点数1厚度15 1000 m21用钢尺量2平整度1520 路宽(m)9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取两尺取最大值,取最大值91521533宽度设计要求+B40 1用钢尺量4中线位移252004用经纬仪测量5中线高程1520 1用水准仪测量6横断高程15 20 路宽(m)9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7横坡0.3%202 用坡度尺量注:宽度中B值为上层结构施工对该层要求加宽的必要附加宽度。6.4 沥青贯入式碎石基层主控项目6.4.1 沥青贯入式碎石基层的密实度应符合表6.4.1的规定。表6.4.1 沥青贯入式碎石基层主控项目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t/m3)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2)点数1密实度嵌缝2.1 1000 1灌砂法(见DB13(J)54-2005附录C)不嵌缝2.0 一般项目6.4.2 表面应坚实、平整、嵌缝严密;嵌缝料不得浮于表面或聚集形成一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4.3 表面无积油、无漏浇现象,并不得污染其它构筑物。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4.4 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4.5 沥青贯入式碎石基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4.5的规定。表6.4.5 沥青贯入式碎石基层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查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点数1厚度10 1000m21用钢尺量2平整度1520路宽(m)91用直尺和塞尺连续量取两尺,取最大值最大值91521533宽度设计要求+B40 1用钢尺量4中线位移25200 4用经纬仪测量5中线高程15201用水准仪测量6横断高程15 20路宽(m)9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7横坡0.3%202 用坡度尺量8沥青用量10%1000m21用1m2油毡接洒布沥青称量检测9贯入深度101000m21用尺量注:1 宽度中B值为上层结构施工对该层要求的必要附加宽度。2 基层表面应按设计要求用量撒泼透层油。6.5 沥青碎石基层主控项目6.5.1 沥青碎石基层的密实度应符合表6.5.1的规定。表6.5.1 沥青碎石基层主控项目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t/m3)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2)点数1密实度dmax=3.5cm2.11000 1灌砂法(见DB13(J)54-2005附录C)dmax=5cm2.0注:表中dmax为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一般项目6.5.2 表面应坚实、平整,颗粒分布均匀。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5.3 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5.4 沥青碎石基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5.4的规定。表6.5.4 沥青碎石基层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查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点数1厚度101000m21用钢尺量2平整度720 路宽(m)9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取两尺取最大值,取最大值91521533宽度设计要求+B40 1用钢尺量4中线位移252004用经纬仪测量5中线高程10201用水准仪测量6横断高程10 20路宽(m)9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7横坡0.3%202 用坡度尺量注:1 宽度中B值为上层结构施工对该层要求的必要附加宽度。 2 基层表面应按设计要求用量撒泼透层油。6.6 石灰土类基层主控项目6.6.1 石灰土类基层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表6.6.1的规定。6.6.2 石灰土类基层压实度应符合表6.6.1的规定。表6.6.1 石灰土类基层主控项目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2)点数1无侧限抗压强度(MPa)R7符合设计要求2000 1检查试验报告2压实度快速路、主干路97%1000 1用环刀法(见DB13(J)54-2005附录C)次干路、支路95%注:1 本节包括掺入一定比例的碎(砾)石、天然砂砾或工业废渣等材料铺筑的基层。2 以规定温度和湿度下养护6d、浸水1d的7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准。3 本表中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6.6.3 石灰应达到三级以上标准。石灰中严禁含有未消解颗粒及粒径大于10mm的灰块。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试验报告。一般项目6.6.4 石灰土中粒径大于20mm的土块不得超过10%,最大的土块粒径不得大于50mm。石灰土应拌和均匀,色泽调和。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试验报告。6.6.5 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成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 ,并不得有浮土、脱皮、松散现象。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