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现代文字词注音.doc_第1页
长春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现代文字词注音.doc_第2页
长春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现代文字词注音.doc_第3页
长春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现代文字词注音.doc_第4页
长春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现代文字词注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春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现代文字词注音1簇拥2迸出3怯懦4瞭望5睿智 6尥蹶子7召唤8抡圆9弥补 10俘虏11仆役 12龇牙 13嘶鸣 14颠簸 15脖颈 16歉疚 17鬃毛 18笨拙 19牝马 20穹庐 21兀立 22喑哑 23高亢 24苍凉25披头散发 26裹挟 27悲怆 28苍劲 29骐骥30散漫 31不假雕饰 32叱咤风云 33憩息 34旋转 35肩荷 36虚枉 37桂冠 38塑造 39暴虐40篆41琳琅满目42隽秀 43庶几 44瑰丽 45撇捺 46纵横驰骤 47遒劲 48匾额 49精湛50深邃 51泽被四邻 52璀璨 53凋零 54历久弥新 55赋予 56尘嚣 57墓冢 58荫庇 59栅栏 60禁锢 61飒飒 62扣人心弦 63一爿店 64簇新 65模糊 66羞怯 67鬈曲 68沁人脾胃 69趿拉70狭窄71皱褶72掂斤播两 73吝啬 74啜泣 75抽噎 76甬道 77相形见绌 78忌妒 79踌躇 80飞掠 81杂凑 82陶醉 83铁钳 84苛刻 85瘦削 86鹌鹑 87晦涩 88玳瑁89馈赠 90拙笔 91滑稽 92顷刻 93埋怨 94前合后偃 95亲眷 96罪愆 97尸骸 98苌弘化碧99无稽100自怨自叹 101嗟悼 102迥异 103粗蠢 104瞬息 105踮脚 106镌上 107簪缨 108琐事 109不可胜数 110鬟婢 111穿凿112胡牵乱扯 113思忖 114半晌 115指奸责佞 116贬恶诛邪 117增删 118纂成 119甄士隐120贤淑121酌酒吟诗 122少憩 123冤孽 124绛珠草 125粉妆玉琢126玩耍127癞头跣脚 128跛足蓬头 129疯疯癫癫 130挥霍 131踪影 132自忖 133饱经沧桑 134郁结 135卓越 136锦衣纨袴 137饫甘餍肥 138蓬牗茅椽 139绳床瓦灶 一、本文选自 。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家经典之一,旧传为 末年鲁国史官 所撰。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生动简洁,记事详明,为中国古代史学和文学名著。二、(1)公将驰之(2)肉食者谋之(3)又何间焉(4)再而衰(5)何以战(6)三而竭(7)弗敢专也(8)既 克(9)牺牲玉帛(10)弗敢加也(11)必以信(12)小信未孚(13)神弗福也(14)小大之狱(15)忠之属也(16)公将鼓之(17)齐师伐我(18)齐师败绩(19)肉食者鄙(20)遂逐齐师(21)小惠未徧(22)一鼓作气(23)望其旗靡(24)衣食所安(25)彼竭我盈三、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句子。(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 , ,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 。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 。(4)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 。2、翻译。(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四、文言文阅读。(一)曹刿论战节选1、“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_和_。2、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3、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_,_,_。4、这段文字写的重点是什么?5、这段文字运用的主要描写人物的方法是( ) A.肖像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D.侧面描写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6、读完这段文字,曹刿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二)曹刿论战(节选)1、对下列句子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齐师败绩(齐军大败) B. 公将驰之(鲁庄公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 C. 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 D. 夫大国,难测也(大国兵多将广,难以测量)2、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 , 。3、读了曹刿论战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30字)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4、用原文语句回答。 (1)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 的时候。 (2)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在() ()的时候。5、鲁庄公先要追击齐军,刿曰:“未可。”后来他又说:“可矣。”他认为“可矣。”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6、文中的“公将鼓之”和“公将驰之”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性格? (三)比较阅读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呜呼。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甲文在写法上主要运用了 描写。乙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 2、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思想相同的一项是( )A.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B.实行仁政,取信于民C.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D.吃苦在前,享乐在后3、乙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志向和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4、甲文中“可以一战”的“以”后省略的内容是“ ”。 5、甲文中鲁庄公第一次回答“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这里的“人”指的是 。乙文中“或异二者之为”的“二者”指的是 。 参考答案:1、(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一鼓作气2、(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 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处理)。(2)(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二、文言文阅读。(一)1、作战的双方、战争的性质。2、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4、作战前的政治准备5、C 6、有爱国责任感、头脑清醒、目光敏锐、见解深刻、有军事头脑的人。 7、D(二)1、D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3、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1)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