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ppt_第1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ppt_第2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ppt_第3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ppt_第4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按照 规范 的规定 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 这是考虑到室内常常是人员密集活动的场所 所以对导线 电缆线的选择要求 应不低于架空线路 电缆线路对导线和电缆的要求 作者 肖光延 3 室内配线的选择 架空线路 架空线路的组成一般包括四部分 即电杆 横担 绝缘子和绝缘导线 如采用绝缘横担 则架空线路可由电杆 绝缘横担 绝缘线三部分组成 第7 1 4条架空线在一个档距内 每层导线的接头数不得超过该层导线条数的50 且一条导线应只有一个接头 架空线路具有投资费用低 施工期短 易于发现故障点等特点 因而被广泛采用 架空线相序排列顺序 A动力 照明线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 导线相序排列顺序是 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 N L2 L3 PE B动力 照明线在二层横担上分别架设时 导线相序排列顺序是 上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乙 L 队下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 L1 L2 L3 N PE 黄L1 淡蓝N 绿L2 红L3 绿 黄PE 架空线相序排列示意图 架空线架设方式架空电缆应沿电杆 支架或沿墙敷设 不得沿树木 屋面敷设 严禁沿脚手架敷设 防止风吹线摆 损伤绝缘保护层 第7 2 1条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 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 五芯电缆必须包含淡蓝 绿 黄二种颜色绝缘芯线 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N线 绿 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PE线 严禁混用 第7 1 6条架空线路的档距不得大于35m 第7 1 7条架空线路的线间距不得小于0 3m 靠近电杆的两导线的间距不得小于0 5m 第7 1 9条架空线路与邻近线路或固定物的距离应符合表7 1 9的规定 第7 1 16条接户线在档距内不得有接头 进线处离地高度不得小于2 5m 接户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7 1 16 1规定 接户线线间及与邻近线路间的距离应符合表7 1 16 2的要求 2 5m 第7 1 17条架空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 采用熔断器做短路保护时 其熔体额定电流不应大于明敷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的1 5倍 采用断路器或断路器做过载保护时 其瞬动过流脱扣器脱扣电流整定值应小于线路末端单相短路电流 第7 1 18条架空线路必须有过载保护 采用熔断器或断路器做过载保护时 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或断路器长延时过流脱扣器脱扣电流整定值的1 25倍 电缆线路的敷设 埋设方式电缆宜采用直埋方式架设方式电缆应沿电杆 支架或沿墙敷设 不得沿树木 屋面敷设 严禁沿脚手架敷设 电缆敷设应采用埋地或架空两种方式 严禁沿地面明设 以防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电缆线路 第7 2 1条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和用作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 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 五芯电缆必须包括淡蓝 绿 黄二种颜色绝缘芯线 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N线 绿 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PE先 严禁混用 第7 2 3条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 严禁沿地面明设 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第7 2 10条在建工程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 严禁穿越脚手架引入 电缆垂直敷设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 垂直孔洞等 并宜靠近用电负荷中心 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小于一处 电缆水平敷设应宜沿墙或门口刚性固定 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 0m 装饰装修工程或其他特殊阶段 应补充编制单位施工用电方案 电源线可沿墙角 地面敷设 但应采取防机械损伤和电火措施 第7 2 11条电缆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 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电气与电缆的选配应符合本规范第7 1 11条和7 1 18条要求 安装在现场办公室 生活用房 加工厂房等暂设建筑内的配电线路 通称为室内配电线路 简称室内配线 室内配线的敷设室内配线分为明敷设和暗敷设两种 室内配线 明敷设的要求 明敷设可采用瓷瓶 瓷 塑料 夹配线 嵌绝缘槽配线和钢索配线三种方式 不得悬空乱拉 1 采用瓷瓶 瓷 塑料 夹配线时 瓷瓶 瓷 塑料 夹应紧固在墙壁和棚顶上 2 采用嵌绝缘槽配线时 绝缘槽应紧固在墙壁和顶棚上 不得松脱 不得破裂露线 3 采用钢索配线时 钢索吊架间距不宜大于12m 采用瓷 塑料 夹固定绝缘导线时 绝缘导线间距不应小于35mm 瓷 塑料 夹间距不应大于800m 采用瓷瓶固定绝缘导线时 导线间距不应小于100mm 瓷瓶间距不应大于1 5mm 采用护套绝缘导线或电缆时 可直接敷设于钢索上 4 明敷主干线的距地高度不得小于2 5m 5 明敷线路分支处不应承受外力 6 明敷线路应减少弯曲 悬垂而取直 暗敷设可采用绝缘导线穿管埋墙或埋地方式和电缆直埋墙或直埋地方式 但应注意三个问题 1 暗敷设线路部分不得有接头 2 暗敷设金属穿管应作等电位连接 并与PE线相连接 3 潮湿场所或埋地非电缆 绝缘导线 配线必须穿管敷设 管口和管接头应密封 严禁将绝缘导线直埋地下 暗敷设的要求 六 配电箱及开关箱 配电箱及开关箱的设置配电装置是指施工现场用电工程配电系统中设置的总配电箱 配电柜 分配电箱和开关箱 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简称配电箱 配电箱的基本功能 1 电源隔离功能2 正常接通与分断电路功能3 过载 短路 漏电保护功能 第8 1 1条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箱 分配电箱 开关箱 实行三级配电 配电系统宜使三相负荷平衡 220V或380V单相用电设备宜接人220 380V三相四线系统 当单相照明线路电流大于30A时 宜采用220 380 三相四线制供电 室内配电柜的设置应符合规范第6 1节的规定 第8 1 2条总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分配电箱 分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开关箱 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 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 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 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总配电箱的电器配置 1 当总路设置总漏电保护器时 还应装设总隔离开关 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断路器 分路断路器或总熔断器 分路熔断器 若总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具备短路 过载 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 则可不设总断路器或总熔断器 2 当各分路设置分路漏电保护器时 还应装设总隔离开关 分路隔离开头以及总断路器 分断路器或总熔断器 分路熔断器 若分路所设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具备短路 过载 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 则可不设分路断路器或分路熔断器 3 隔离开关应设置于电源进线端 应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并能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或彼此靠近的单极隔离电器 不得采用分断时不具有可见分断点的电器 当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的断路器时 可兼作隔离开关 总配电箱应装设三类电器 即电源隔离电器 短路与过载保护电器及漏电保护电器 其配置次序 从电源端开始依次是隔离电器 短路与过载保护电器 漏电保护器 不可颠倒 由总配电箱的电器配置原则可知 总配电箱 一级配电箱 总配电箱 一级配电箱 总配电箱 一级配电箱 分配电箱的电器配置 在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的配电系统中 分配电箱中不要求设置漏电保护器 分配电箱的电器配置应符合下述原则 1 总路设置总隔离开关 以及总断路器或总熔断器 2 分路设置分路隔离开关 以及分路断路器或分路熔断器 3 隔离开关设置于电源进线端 根据上述原则 分配电箱应装设两类电器 即隔离电器和短路与过载保护电器 配置次序依次是隔离电器 短路与过载保护电器 不可颠倒 2020 3 17 31 可编辑 开关箱 第8 1 3条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 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的用电设备 含插座 第8 1 4条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 当合并设置为同一配电箱时 动力和照明应分路配电 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设 防止动力停电影响照明 动 照分离 开关箱的电器配置 开关箱的电器配置与接线要与用电设备负荷类别相适应 以下介绍几种典型开关箱的电器配置 设置电源隔离 过载 短路和漏电保护电器 隔离开关主要用途是保证电气检修工作的安全 它能将电气系统中需要修理的部分与其他带电部分可靠的断开 具有明显的分断点 故其触头是暴露在空气中的 隔离开关无灭弧装置 所以不允许切断负电荷电流和短路电流 否则电弧不仅使隔离开关烧毁 而且可能发生严重的短路故障 同时电弧对工作人员也会造成伤亡事故 注意 根据建设部关于发布建设事业 十一五 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 第一批 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59号 要求 石板闸刀开关 HK型闸刀开关 瓷插式熔断器不得作为隔离开关使用 推广采用透明外壳 具有隔离 过载 短路及漏电保护功能 并具有辅助电路故障情况下自动断电保护功能于一体的组合电器 如 透明壳式漏电断路器 DZ15 20LE40T 100T型 节能型电弧焊机防触电漏电 带预警 过电流保护装置 JFLGD 100 630 500 型 石板闸刀开关 HK型闸刀开关 瓷插式熔断器 熔断器熔断器是用来防止电气设备长期通过过载电流和短路电流的保护元件 自动空气开关 自动空气开关 又称低压自动空气断路器 它不同于隔离开关 具有良好的灭弧功能 既能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切断负载电流 又能在短路故障时自动切断短路流 靠热脱扣器能自动切断过载电流 当电路失压时也能实现自动分断电路 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是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中常用的保护装置 它能在被保护电路中的漏电值达到或超过额定值时迅速切断电源 以实现防止触电 排除故障的目的 第8 1 7条配电箱 开关箱应采用其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 钢板厚度应为1 2 2 0mm 其中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 2mm 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 5mm 保证刚度 防止变形 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理 箱体材料 第8 1 8条配电箱 开关箱应装设端正 牢固 固定式配电箱 开关箱的中心店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 4 1 6m 移动式配电箱 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 稳定的支架上 其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0 8 1 6m 便于操作维修 防止地面杂物 溅水危害 箱体安装 第8 1 9条配电箱 开关箱内的电器 含插座 应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阻燃绝缘电器安装板上 然后方可整体紧固在配电箱 开关箱箱体内 金属电器安装版与金属箱体应做电器连接 1 各级配电装置的箱 柜 门处均应有名称 用途 分路标记 及内部电气统接线图 以防误操作 2 各级配电装置均应配锁 并由专人负责开启和关闭上锁 3 电工和用电人员工作时 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 防护用品 使用绝缘工具 配电装置在使用时应符合以下安全技术要求 如遇紧急情况 发生人员触电或电气火灾 可以就地 就近迅速切断电源 4 配电装置送电和停电时 必须严格遵循下列操作顺序 避免带负荷操作 停电操作顺序为 送电操作顺序为 5 施工现场下班停止工作时 必须将班后不用的配电装置分闸断电并上锁 班中停止作业一小时及以上时 相关动力开关箱应断电上锁 暂时不用的配电装置也断电上锁 6 配电装置必须按其正常工作位置安装牢固 稳定 端正 固定式配电箱 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 4 1 6m 移动式配电箱 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0 8 1 6m 7 配电箱 开关箱内的电气配置和接线严禁随意改动 并不得随意挂接其它用电设备 8 配电装置的漏电保护器应于每次使用时用试验按钮试跳一次 只有试跳正常才可继续使用 第8 1 11条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必须分设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 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 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 进出线中的N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 PE线端子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 接线端子板 为防止N线和PE线混接 混用 配电源箱 开关箱进 出线中的N线和PE线必须分别与端子板连接 1 N PE端子板必须分别设置 固定安装在电器板上 并作符号标记 严禁合设在一起 其中N端子板与铁质电器安装板之间必须保持绝缘 而PE端子板与铁质电器安装板之间必须保持电气连接 当采用铁箱配装绝缘电器安装板时 PE端子板应与铁质箱体作电气连接 2 N PE端子板的接线端子数应与箱的进线和出线的总路数保持一致 3 N PE端子板应采用紫铜板制作 第8 2 6条开关箱中的隔离开关只可直接控制照明电路和容量不大于3 0kW的动力电路 担不应频繁操作 容量大于3 0kW的动力电路应采用断路器控制 操作频繁时还应附设接触器或其他启动控制装置 第8 2 8条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总配电箱 开关箱靠近负荷的一侧 且不得用于启动电气设备的操作 第8 3 4条对配电箱 开关箱进行定期维护 检查时 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 并悬挂 严禁合闸 有人工作 停电标志牌 严禁带电工作 七 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 用电设备 电动机械 电动工具 电动机械 钢筋机械 混凝土机械 木工机械 夯土机械 焊接机械 其他机械 桩工机械 起重机械 起重机械 外用电梯 1 梯笼内 外均应安装紧急停止开关 2 梯轨上 下极限位置均应设置限位开关 3 梯笼与楼层间应设置双向通讯系统 4 梯笼与所经楼层应设置具有机械或电气联锁装置的防护门或栅栏 5 每日运行前必须进行空载检验 主要检验部位是 行程开关 限位开关 紧急停止开关 驱动机构 制动器 检查必须有防坠落措施 起重机械 物料提升机 1 电动机正反转应籍助于接触器用按钮控制 不得采用手动倒顺开关控制 2 电动机基座必须安装牢固 稳定 3 电动机基座与PE线的连接必须可靠 4 提升机上 下极限位置设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