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古诗文最后押题信息(含答案).doc_第1页
2013中考古诗文最后押题信息(含答案).doc_第2页
2013中考古诗文最后押题信息(含答案).doc_第3页
2013中考古诗文最后押题信息(含答案).doc_第4页
2013中考古诗文最后押题信息(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中考古诗文最后押题信息 (一)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0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 2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分)2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 (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出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3对这首诗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24首联诗人“望”这个动作,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2分) 2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简析它的妙处。(2分) (三)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26“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2分)27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五文言文阅读 (一)小石潭记(15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2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_ (2)心乐之 乐:_ (3)佁然不动 佁然:_ (4)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互:_29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尤清冽 其境过清 B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 C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D似与游者相乐 后天下之乐而乐 3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3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3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手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4分) (二)三峡(16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 (1)略无阙处 阙:_ (2)夏水襄陵 襄:_ (3)虽乘奔御风 奔:_ (4)林寒涧肃 肃:_3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自非亭午夜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 B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C哀转久绝 群响毕绝 D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3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36用原文的话填空:文中第一段用”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的静景,也描写了“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第四段中用“_”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4分) 37从全文看,第四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3分) (三)爱莲说:(13分)水陆草未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规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 (1)可爱者甚蕃 蕃:_ (2)自李唐来 自:_ (3)不蔓不枝 蔓:_ (4)亭亭净植 植:_39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 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4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1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4分) (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7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_ (2)必先苦其心志 苦:_ (3)曾益其所不能 曾:_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_4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必先苦其心志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C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国恒亡 44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 宋何罪之有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出淤泥而不染 C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贤于材人远矣4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6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文第二、二段主要论证了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都是在困境中造就的观点。B本文第三段从人应有“生于忧患的心态角度,对上述观点进一步加以阐发。C本文第四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 D从全文看,主要是从“生于忧患”,的角度来论证的。47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五)马说(17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祗辱于奴隶之手 祗:_ (2)不以千里称也 称:_ (3)是马也 是_ (4)其真不知马也 其:_4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或闻无罪 B执策而临之 临表涕零C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D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50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策之不以其道 虽不能察,必以情C而伯乐不常有 广起,夺而杀之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5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2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 )(2分) A“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寓指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 B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马也”。 C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53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个道理的认识。 (4分) (六)送东阳马生序(15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5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录毕,走送之 走:_ (2)援疑质理 援:_(3)媵人持汤沃灌 汤:_ (4)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_5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或遇其叱咄 或王命急宣 B卒获有所闻 卒中往往语 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年且九十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若为佣耕 56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战于长勺 B当余之从师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足肤皲裂而不知 学而时习之 D以衾拥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8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谈谈你所获得的启示。(4分) (七)鱼我所歌也(16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厂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妄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5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二者不可得兼 兼:_ (2)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_(3)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6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6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俨然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绮绣C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D万钟于我何加焉 所欲有甚于生者6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千里乌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B呼尔而与之 天子之怒 C所欲有甚于生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故不为苟得也 为宫室之美63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本文先后运用了_论证和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 (2分) 64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4分) 古诗文答案20. D (2分)21.示例一:透出自然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透露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生”、“入”用拟人的手法,很富有情趣。 示例二:海日生于残夜,将趋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将赶走严冬。千古名句,表现了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抒发作者思归昐归的乡情。 (2分)22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3B (2分) 24遥“望”五津渡口,只见风烟迷茫。“望”字饱含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留恋之情。(2分) 25此句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理,慰勉即将分手的友人,意境开阔,一扫离别时的低沉情调,改变了送别诗悲伤凄凉的传统格局,成为千古名句。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蕴含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的哲理。(2分) 渔家傲 秋思26天冷、声杂,城孤。(2分)27.有家难归、壮志难酬的抑郁与愁苦。 (2分)五文言文阅读(一)小石潭记(15分)28 (1)向西 (2)为。感到快乐 (3)呆呆的样子 (4)交错不齐 (4分)29D (2分)30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3分)31B (2分)32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愉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苦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4分)(二)三峡(16分)33.(1)通缺中断 (2)漫上 (3)飞奔的马 (4)安静 (4分)34.C (2分)35.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奇特的柏树,大小的瀑布,在山峰间飞射冲刷,江水清澈,数目繁盛,山峦俊俏,绿草丰茂,确实很有趣味。3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37.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增添了文采。(3分)(三)爱莲说(13分)38.(1)多 (2)从) (3)长枝蔓 (4)立 (4分)39.D (2分)40.我只喜欢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3分)41.以菊花正衬,牡丹反衬。突出莲花傲然不俗,超脱卓群的品性。也表达了作者不与俗世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4分)(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分)42.(1)被任用 (2)使痛苦 (3)通“增”增加 (4)被了解 (4分)43.B (2分)44.C (2分)45.(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国外患,那么往往会灭亡,这样以后才能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的道理。(3分)46.D (2分)47.不同意。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国力强大,繁荣富强,令人瞩目,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停滞不前,而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