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郴州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报告主编:项目负责:审 核:审 定:总工程师:总经理:提交报告单位:湖南省湘南工程勘察公司评估证书编号:国土资地灾评资字第(2009181003)号提交报告时间:二一二年十月目 录1、前言11.1、评估任务由来11.2、评估工作依据11.3、评估工作的目的、任务12、评估工作概况22.1、工程建设项目概况与征地范围22.2、以往工作程度42.3、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42.4、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53、地质环境条件63.1、气象、水文63.2、地形地貌73.3、地层岩性73.4、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73.5、工程地质条件83.6、水文地质条件93.7、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94、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14.1、地质灾害现状及其特征114.2、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15、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25.1、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125.2、工程建设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145.3、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156、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及防治措施156.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166.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166.3、规划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估176.4、防治措施197、结论及建议197.1、结论207.2、建议21附图:1、郴州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图1:10002、郴州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用地评估A-A线地质剖面图1:10003、郴州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用地评估B-B线地质剖面图1:10004、郴州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用地评估C-C线地质剖面图1:10005、郴州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用地评估D-D线地质剖面图1:1000附照:4张附件:1、评审意见2、评审专家名单3、资质证书4、评估合同1、前言1.1、评估任务由来郴州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位于郴州市苏仙区马头岭乡板子楼村龚家组梽木冲,项目内容主要包含垃圾接收大厅、焚烧炉车间、炉渣堆存车间、中央控制大楼、综合楼等。项目征地面积为80072m2(约合120.11亩)。为防止地质灾害发生、给建设用地审批及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依据,根据国土资源部文件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件精神,郴州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委托我公司承担郴州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1.2、评估工作依据、国务院令394号发布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年11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78号发布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1997年2月17日);、国土资发200469号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2004年3月25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1.3、评估工作的目的、任务1.3.1、评估工作的目的为建设用地审批提供依据,为工程建设防治地质灾害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对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估结论。1.3.2、评估工作的任务、初步查明评估区范围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模、稳定状态及危害程度,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分析预测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及其危害,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对评估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区,对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估。、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2、评估工作概况2.1、工程建设项目概况与征地范围郴州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位于郴州市苏仙区马头岭乡板子楼村龚家组梽木冲,G107国道由此经过,项目规划用地为一个地块。本项目用地范围内拟建的建筑物共计18栋,建筑物层数1-3层不等,其中3层的共2栋,其余建筑物多为1层,主要拟建筑物为垃圾接收大厅、焚烧炉车间、炉渣堆存车间、中央控制大楼、综合楼等,发电厂设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1050t/d。项目用地范围红线由13个拐点圈定,征地面积为80072m2(约合120.11亩),其用地性质为行政划拨用地。郴州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征地范围由下列坐标(西安80坐标系)确定;1、 X=2864051.721 Y=38398637.035 2、 X=2864050.630 Y=38398923.5603、 X=2864101.634 Y=38398923.7544、 X=2864101.233 Y=38399029.0995、 X=2863868.213 Y=38399028.2126、 X=2863868.474 Y=38398959.5267、 X=2863811.528 Y=38398959.3098、 X=2863720.662 Y=38399015.7899、 X=2863718.539 Y=38398991.69010、 X=2863805.949 Y=38398939.28611、 X=2863868.551 Y=38398939.524 12、 X=2863869.553 Y=38398676.34513、 X=2863869.705 Y=38398636.342(图1、交通位置示意图)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9191125933,北纬255241255253。本建设用地位于郴州市苏仙区马头岭乡板子楼村龚家组梽木冲, G107国道由此经过,交通位置便利,详见交通位置示意图(图1)。2.2、以往工作程度评估区内地质工作程度较高,有资料可查的地质工作主要是区域地质、区域水文地质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南省地质矿产局提交的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桂阳幅)和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郴县幅);此外,湖南省湘南工程勘察公司于2012年7月对本场地进行过初步工程勘察,并提交了郴州市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初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以上资料基本查明了评估区内地层、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为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2.3、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本次工作在充分分析现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加剧及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开展实地调查,确定评估范围与级别,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并对地质灾害提出防治措施建议。评估工作于2012年9月10日开始,现场踏勘2次共两个工作日,参与人员有地质、水工环工程技术人员,采用1:1000地形图作为野外工作图,对规划建设用地及周边进行了实地调查访问,随后进行室内资料综合整理,至2012年9月24日完成报告的编制工作。本次评估工作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详见工作量统计表(表1)。 完成主要工作量统计表 表1工作项目单位工作量备 注收集资料份5郴州市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用地勘测定界图(1:1000);郴州市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平面布置图(1:1000);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桂阳幅)及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郴县幅);郴州市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初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野外补充调查调查面积Km20.2路线观测Km2.7观测点个25照片24张(采用4张)室内综合整理编 图幅6交通位置图(插图1幅)、综合评估图1幅、地质剖面图4幅文字报告本12.4、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2.4.1、评估范围根据评估技术要求,评估范围的确定依据主要考虑建设用地地质环境条件对建设用地的影响及拟建工程建设可能对周边地质环境条件影响等方面的因素。结合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分析,本建设用地拟建工程建设可能对周边地质环境有影响,故此次主要以切、填方边坡可能影响临近的范围作为评估范围,本次圈定的评估范围面积确定约为115547m2,比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大,划定的评估范围如附图1所示。2.4.2、评估级别郴州市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划用地红线面积为80072m2(约合120.11亩),拟建建筑主要为垃圾接收大厅、焚烧炉车间、炉渣堆存车间、中央控制大楼、综合楼等设施,整个项目拟建建筑的层数最多为3层。其项目重要性属于一般建设项目。规划建设用地区地质环境条件依据:地形较复杂,地貌类型单一;岩性岩相不稳定,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水文地质条件良好;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不发育。对照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分类表为中等类型。根据上述项目重要性及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对照评估技术要求中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确定该规划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3、地质环境条件3.1、气象、水文评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据郴州市气象局19952004年统计资料,评估区气象参数如下:历年平均气温 17.8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38.7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9历年平均蒸发量 1495.9mm历年平均降水量 1500mm历年最大降水量(2002) 2176.9mm日最大降水量(2001.8.12) 295.3mm时最大降水量(1999.8.6) 24mm年平均降雨日 154.5天无霜期 280300天。评估区内中部有一条季节性小溪及一小型山塘,对本区的工程建设影响小,除此之外区内地表无地表水系。3.2、地形地貌评估区属于丘陵地貌,评估区内总体地势较缓,山顶呈椭圆形,沟谷呈“U”型,山脊线与沟谷总体呈东西向至北西西向展布,呈四周高、中部及北东角低。红线范围内最低点位于南部9号拐点旁高程为162.6m,最高点位于场地东部5号拐点附近高程为233.65m,相对高差71.05m。地形坡度较缓,一般20-40。用地红线范围内地表植被较发育,覆盖率为85%,多数为灌木林地等。区内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3.3、地层岩性评估区及其附近均为第四系残坡积层覆盖,结合区域地质资料,下伏基岩为二叠系上统砂岩、炭质页岩(P2l),按地层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第四系残坡积层(Q4el+dl)岩性为第四系残破积粘土,褐黄色、棕红色、灰黑色,稍湿,可塑,粘性较强,含有少量角砾,局部夹有碎石,上部表层含植物根系。该层分布较厚,较稳定,平均厚度约为10m,分布于整个评估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下段(P2l)分布于整个评估区,下伏于第四系土层,岩性主要为灰色砂岩、黑炭质页岩,砂岩呈细粒-中粒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页岩呈隐晶质结构,页片状构造。岩石风化后呈黄褐色、灰色、灰黑色,节理裂隙稍发育。据区域资料,此段厚度83-250m,一般约150m。3.4、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3.4.1、地质构造从区域地质资料可知,评估区内无活动性断裂构造,总体为单斜构造,岩层产状为33380,故评估区区域地质构造简单。 3.4.2、区域地壳稳定性据前人资料,本区第四纪以来地壳运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新构造运动微弱。据湖南省地震目录和湖南省地震史料汇编记载,郴州地区有历史记载的地震共5次。最早出现于1541年,震级定为3级;最近一次记录为1974年8月31日,地震仪记录为1.2级;较强一次出现于1640年冬,其震级为四级弱。本区地震烈度度区,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5000万元。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大至中等中等危害性中等;危害对象为主体建筑物,但威胁人数100500人,预期直接经济损失10005000万元。地质灾害危险性小中等至小小危害性小;仅危及道路路基、平房或仅影响施工安全,威胁人数小于100人,预期直接经济损失小于1000万元。(2)、工程建设引发切、填方边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1、拟建场地中南部切方边坡:按照工程建设规划,此区域道路及房屋设计地坪标高为186.0-191.80m,而此段实际地形标高为173.0-230.0m不等,工程建设完成后在场地中南部将会形成5-31.2m的岩土质混合型切方边坡,其中土质边坡高度约5-10m,岩质边坡0-21.2m,最高边坡位于用地红线11号拐点西部附近,边坡高度达31.2m;受影响拟建建筑物与其最近用地红线平面直线距离12-26m不等,未来工程建设引发边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大,一旦发生边坡崩塌-滑坡,对拟建的1#垃圾接收大厅、2#垃圾坑、3#焚烧炉车间、4#烟气处理跨、5#10KV电气室、6#汽轮机房、7#中央控制大楼、8#空压站、13#冷却塔及水池、15#检修库房、16#除盐水站等拟建筑物及人员构成威胁,其危险性中等。2、拟建场地东部切方边坡:按照工程建设规划,此区域道路及场地设计地坪标高为181.86-186.66m,而此段实际地形标高为182.0-233.65m不等,工程建设完成后在场地东部(附图1中5号拐点附近最高点)将会形成高达5-41.6m的切方岩土质混合边坡,受影响拟建道路与其最近用地红线平面直线距离5-30m不等,未来工程建设引发边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大,但其仅对厂区内的规划道路构成威胁,故其危险性小。3、拟建场地中东部填方边坡:按照工程建设规划,此区域道路及场地设计地坪标高为185.0m,而此段实际地形标高为176-180m,工程建设完成后在场地北部将会形成5-9m的填方边坡,可能对拟建建筑17#宿舍、食堂构成威胁,其危险性小。4、除上述其它地段:根据场地内现有地形条件并结合工程总体规划可知,场地内除上述其它地段填方高度总体小于5m,根据表3 、表4可知,产生边坡崩塌-滑坡的地质灾害可能性小,危险性小。5.1.2、工程建设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规划建设场地地形坡度较缓,中部地面较平坦、宽阔,松散堆积物少,无大的地表径流,未来工程工程建设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5.1.3、工程建设引发其它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本评估区工程建设中无地下采矿及地下掩体,引发其它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5.2、工程建设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规划建设用地区目前无地质灾害发育,工程建设引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5.3、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5.3.1、工程建设遭受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场地内现有边坡主要为区内简易泥路的修筑过程中形成的岩、土质切、填方边坡,边坡高度大多小于5m,道路与揭露的岩层走向多为斜交,坡面植被发育,坡体现状稳定,预测未来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遭受边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5.3.2、工程建设遭受其它地质灾害危险性本场地周边地形坡度较缓、无大的地表水体和规模较大的深切沟谷,地表植被发育,形成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小,预测评估建设工程遭受泥石流地质灾害可能性小,危险性小。建设工程范围内未无地下开挖工程和采矿活动。预测工程建设遭受采空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同时导致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综上所述:预测工程建设引发边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至大,危险性中等;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引发采空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工程建设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工程建设遭受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工程建设遭受泥石流、采空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其它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6、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6.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的规定,综合评估的任务是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结果,采用定性、半定量的方法综合评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程度,对土地适宜性作出评价,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本报告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采用定性方法,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起主要作用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危险性大小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以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中较高的危险性级别作为综合评估级别。6.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6.2.1、分区结果根据上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将整个评估区划为一个边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区)和一个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区),共计2个小区,分区综合情况结果如下表5。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结果表 表5地质灾害分区名称分 区编 号位 置分区面积(m2)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危 害对 象危险性现状评估危险性预测评估危险性综 合评 估可能性危险性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评估区中南部39076边坡崩塌-滑坡对拟建1#、2#、3#、4#、5#、6#、7#、8#、13#、15#、16#等拟建筑物小大中等中等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除区以外的其它地段76471崩塌-滑坡除区范围内之外的拟建建筑物小小-中等小小6.2.2、分段评述1155471、 区:位于评估区中南部,其分布面积为39076m2。现状条件下未发生不良地质现象,地质灾害危险性小。规划建设中及建成后将形成5-31.2m的岩土质混合型切方边坡,工程建设时和工程建设后引发切方边坡崩塌-滑坡的可能性中等-大,其危险性中等。故综合评估结果为切方边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该区占评估区总面积的33.8%。2、区:位于除区以外的其它区域,其分布面积为76471m2。现状条件下未发生不良地质现象,地质灾害危险性小。该区东部建设后形成5-41.6m的切方岩土质混合型边坡,引发边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大,危险性小; 中东部填方边坡5-9m, 引发边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中等,危险性小;除此之外,区内大部分切、填方边坡高度小于5米,工程建设引发边坡崩塌-滑坡的地质灾害可能性小,危险性小。故综合评估结果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该区占评估区总面积的66.2%。6.3、规划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估6.3.1、评估原则与方法土地适宜性评估采用半定量综合评估法,评估要素包括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现状评估结果、地质灾害预测评估结果、地质灾害综合评估结果、地质灾害防治难易程度及经济合理性等方面。先综合评估各要素标度指数值,再据标度指数值求出适宜性指数,根据适宜性指标确定适宜性等级,适宜性等级划分为适宜、基本适宜、适宜性差三级。各评估要素标度分值见表6,土地适宜性分级指标见表7。土地适宜性评价因素及标度分值表 表6 类别条件程度因素及权重类标度分值3分类标度分值6分类标度分值10分地质环境条件权重0.3简 单中 等复 杂地质灾害现状评估权重0.15地质灾害不发育或危险性小地质灾害发育中等,危险性中等地质灾害发育危险性大地质灾害预测评估权重0.15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地质灾害综合评估权重0.2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地质灾害危险性大防治措施难易程度及经济合理性权重0.2防治简单易行,投入小防治难度中等,投入中等防治难度大,投入大土地适宜性分级表 表7适宜性等级适宜基本适宜适宜性差适宜性指数4.54.57.57.56.3.2、评估结果依据上述评估要素表6、表7,经计算得出建设用地土地适宜性的评估结果,其建设用地土地适宜性的评估结果详见下表8。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表 表8 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编号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现状评估结果地质灾害预测评估结果地质灾害综合评估结果防治措施难易程度及经济合理性土地适宜性评估适宜性指数适宜性等级区中等,标度指数值:1.8危险性小,标度指数值:0.45危险性中等,标度指数值:0.9危险性中等,标度指数值:1.2防治难度中等,标度分数值:1.25.55基本适宜区中等,标度指数值:1.8危险性小,标度指数值:0.45危险性小,标度指数值:0.45危险性小,标度指数值:0.45防治难度中等,标度分数值:0.63.75适宜从上表可知, 区为基本适宜,区为适宜,对区进行防治后,整个工程场地建设适宜性为基本适宜。6.4、防治措施规划区内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和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滑坡,建议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对场地内中南部形成的5-31.2m切方岩土质混合边坡及场内东部形成的5-41.6m切方岩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法学考试时的思维方法与应变策略:试题及答案
- 敏捷开发工具选型试题及答案
- 信息技术市场竞争分析试题及答案
- 软考IP地址规划技巧试题及答案
- DevOps实践及其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2025关于协商工资调整合同劳动范本
- 公司效率提升与战略风险管理的协同思考试题及答案
- AI与机器学习入门试题及答案
- 2025湖南工商大学横向科研课题合同签订仪式
- 2025年VB考试新动态试题及答案
- 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
- 江苏省无锡市2024年中考模拟数学试题附答案
- 2024年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氮化镓射频器件
- 习题课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及状态变化图像
- 手术室甲状腺切除术手术配合护理查房
- 建筑工程各类材料送检取样规范(资料员)
-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爱阅读 全国通用
- Rexroth (博世力士乐)VFC 3610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
- 余华《活着》赏析ppt
- 第8章-GNSS测量与定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